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参与相关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其表达个人数学智慧的“发动机”。在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育活动中,以符号、数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先进的教学制度所淘汰,唯有尊重学生的情感、重视学生读的能力,才能为中职数学教育活动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持。本文针对中职数学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具体手段。
【关键词】中职;数学探究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20-01
探究能力是连接数学教育与客观实践的桥梁,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工作提上日程,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究意识,促使其对客观教学活动做出积极回应。在探究思想下,针对问题探究、针对学习方法探究、针对学习要求探究,依然成为培养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向。
一、探究数学问题,主动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数学课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推进,其所包含的弊端也在逐渐展现出来。在以“标准答案”“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对象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理论知识做出回应的积极性较差,记忆标准答案的积极性较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学习方法被视为“鸡肋”,最终考试成绩才是决定一切的“敲门砖”。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学学习问题,其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可用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老师”已经成为公认的、最快速的答题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进而要求其利用个人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如果学生能够直接快速的在教师处获得问题的答案,其必然无法以较高的积极性解决数学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利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依靠“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中职教材函数的相关学习为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掌握函数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学习难度较低,教师可针对教学知识提出教学问题:函数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函数的表达式存在着怎样的特点?低难度问题的提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之后,成就感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其主动尝试解决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过度干预,仅扮演“提问者”的角色。依靠问题激发学生的智慧,促使其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探究素养。
二、挖掘数学知识,主动交流
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就是针对某一板块的数学知识冥思苦想”,故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思考,不要求学生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纸上谈兵已经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学习问题。面对所掌握的、深奥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描述其结构特点、应用价值,但对于应用方法、重点难点等问题,其依旧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学资源缺乏足够的关注,在尝试帮助学生提升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群策群力,发现数学教材中的“闪光点”。以“集合”的相关学习为例,面对子集、真子集、空集等概念,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梳理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在多人同步阐述数学概念之后,学生会尝试利用图形描述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绘制一个椭圆,椭圆中与椭圆外包含着不同的小椭圆,完全在椭圆中的小椭圆就是大椭圆的“真子集”,在椭圆外的椭圆就是大椭圆的“空集”,大椭圆本身是大椭圆的“子集”,通过不同的位置关系,展示自己對于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从当前的教学工作来看,探究能力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深层动力,为帮助学生真正提升探究能力,教师应创造开放的交流环境,促使各个学生相互引导、互相支持,进而对教学知识做出回应。
三、开展特色活动,强化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宝库,种植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但其对教学概念做出回应的积极性更高,在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工作并不会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基于这一特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起数学探究活动。在学生重新定义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最大化的支持,帮助其解答数学探究问题。
以代数式及其运算的学习为例,针对“什么算式属于代数式” 、“如何计算代数式”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探究活动,结合实践操作,利用客观物象对数学问题做出回应。面对教材中所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会尝试通过实践对其进行解答:在探究环节,学生对教材进行解读,并利用教材知识对教师做出回应: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算式就是代数式。此时,学生已经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对于代数式的运算、使用等内容,其并没有形成一个深度的理解。教师可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代数式的运算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其与普通运算之间是否存在差距?通过教学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够对代数式的基本特点、运算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结合其数学特点给出答案。数学教育并不是脱离生活的课程,在帮助学生解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结语
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特色活动、数学问题与教学工作相互配合,为学生打开新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在教材中发现被忽视的知识,提升其数学学习速度。
【参考文献】
[1]颜张磊.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8).
[2]雷任仙.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0.
[3]练艳辉.探究性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
【关键词】中职;数学探究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120-01
探究能力是连接数学教育与客观实践的桥梁,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工作提上日程,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究意识,促使其对客观教学活动做出积极回应。在探究思想下,针对问题探究、针对学习方法探究、针对学习要求探究,依然成为培养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向。
一、探究数学问题,主动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数学课堂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推进,其所包含的弊端也在逐渐展现出来。在以“标准答案”“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对象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理论知识做出回应的积极性较差,记忆标准答案的积极性较高。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学习方法被视为“鸡肋”,最终考试成绩才是决定一切的“敲门砖”。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学学习问题,其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可用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老师”已经成为公认的、最快速的答题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进而要求其利用个人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如果学生能够直接快速的在教师处获得问题的答案,其必然无法以较高的积极性解决数学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利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依靠“提问——回答”的互动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中职教材函数的相关学习为例,在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掌握函数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学习难度较低,教师可针对教学知识提出教学问题:函数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函数的表达式存在着怎样的特点?低难度问题的提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之后,成就感会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其主动尝试解决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过度干预,仅扮演“提问者”的角色。依靠问题激发学生的智慧,促使其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探究素养。
二、挖掘数学知识,主动交流
部分教师认为“探究就是针对某一板块的数学知识冥思苦想”,故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思考,不要求学生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纸上谈兵已经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学习问题。面对所掌握的、深奥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描述其结构特点、应用价值,但对于应用方法、重点难点等问题,其依旧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学资源缺乏足够的关注,在尝试帮助学生提升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群策群力,发现数学教材中的“闪光点”。以“集合”的相关学习为例,面对子集、真子集、空集等概念,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梳理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在多人同步阐述数学概念之后,学生会尝试利用图形描述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绘制一个椭圆,椭圆中与椭圆外包含着不同的小椭圆,完全在椭圆中的小椭圆就是大椭圆的“真子集”,在椭圆外的椭圆就是大椭圆的“空集”,大椭圆本身是大椭圆的“子集”,通过不同的位置关系,展示自己對于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从当前的教学工作来看,探究能力是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深层动力,为帮助学生真正提升探究能力,教师应创造开放的交流环境,促使各个学生相互引导、互相支持,进而对教学知识做出回应。
三、开展特色活动,强化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宝库,种植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但其对教学概念做出回应的积极性更高,在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学工作并不会受到“标准答案”的限制。基于这一特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起数学探究活动。在学生重新定义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最大化的支持,帮助其解答数学探究问题。
以代数式及其运算的学习为例,针对“什么算式属于代数式” 、“如何计算代数式”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发起探究活动,结合实践操作,利用客观物象对数学问题做出回应。面对教材中所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会尝试通过实践对其进行解答:在探究环节,学生对教材进行解读,并利用教材知识对教师做出回应: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算式就是代数式。此时,学生已经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对于代数式的运算、使用等内容,其并没有形成一个深度的理解。教师可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代数式的运算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其与普通运算之间是否存在差距?通过教学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够对代数式的基本特点、运算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结合其数学特点给出答案。数学教育并不是脱离生活的课程,在帮助学生解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将“数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结语
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特色活动、数学问题与教学工作相互配合,为学生打开新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在教材中发现被忽视的知识,提升其数学学习速度。
【参考文献】
[1]颜张磊.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探究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8).
[2]雷任仙.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0.
[3]练艳辉.探究性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