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际教学经验认为,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开展好、组织好数学实践活动,是实现新课程要求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会学数学、会用数学”。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學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开展好、组织好数学活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新课程要求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活动”,改变教学主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而不是主体。教师应给他们提供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验,加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组织,让数学知识在活动的开展之中,不断地被学生们所体验、理解和感知,从而使教学主体得到真正的转变,达到新课程教学理念“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的要求。
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牢牢树立起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去思索、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去打破传统的师生相对被动的“授”的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觉的“动手”、乐意的“思考”、主动的“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知识点的时候,我创设了“幸运摸奖”这一教学活动,把8个白色的乒乓球和2个黄色的乒乓球放进盒子里,让学生猜想,会摸出什么颜色的乒乓球,摸到黄色就中奖,然后请学生动手摸一摸,对学生们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致勃勃参与到了摸奖的活动中。最后大家有趣地发现,摸球的结果是:有时会摸到黄色,有时会摸到白色,出现了两种情况,结果不是一定的;从而有效地在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的,可以用“可能”来表示。接着,我又设计了“摸红球大赛”,如果谁能摸出红球,大奖就是把整盒乒乓球送给他。学生一听,争先恐后的想上来摸球,通过“中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结果经过多次摸球验证,都没摸到红球。这时学生抗议了,里面根本没有红球。于是请学生检查盒子里的球,果然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突破了第二个教学重点:“不可能”。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再让大家用“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遇到和发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以及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分,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根据秒针走动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体会1秒钟到底有多长;学生通过跳绳比赛,拍球,写字等活动体会了1分钟有多长的概念以及在这很短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而易见,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相关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三、开展“活动”,让数学回到生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注意让学生在具有生活实践意味的活动中去学数学。
如一年级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用人民币去买东西,在模拟买东西的各种情境中付钱、找钱,这样就把人民币知识学“活”了。
如中年级,教师用100元钱,让学生购买文具盒和钢笔;要求:文具盒和钢笔成套;②价钱尽可能便宜。有两家商店可供选择,价钱是:经典文具店钢笔每支3.6元,文具盒每个6元;姊妹文具店钢笔和文具盒一共8.5元;让学生选择商店和决定怎样买。
高年级学完平面图形知识以后,让学生把校园内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道路。要求:①各块地所占面积的比例适当;②图案美观。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数量关系,以及数学“图案美”的创造与欣赏的教学。把这些知识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了教学要求。同时,也使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原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四、开展“活动”,激发创造思维
数学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不是对知识的简单模仿和记忆,而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发现,是一种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再创造”出有关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假设、选择、辩论、猜测、尝试、反思、纠正错误;尝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如何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再创造活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扮演好组织、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就一定能让学生由“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会用数学”。充分体现出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學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开展好、组织好数学活动,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新课程要求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活动”,改变教学主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而不是主体。教师应给他们提供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验,加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组织,让数学知识在活动的开展之中,不断地被学生们所体验、理解和感知,从而使教学主体得到真正的转变,达到新课程教学理念“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的要求。
因此,我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牢牢树立起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去思索、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去打破传统的师生相对被动的“授”的方式,转变为让学生自觉的“动手”、乐意的“思考”、主动的“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知识点的时候,我创设了“幸运摸奖”这一教学活动,把8个白色的乒乓球和2个黄色的乒乓球放进盒子里,让学生猜想,会摸出什么颜色的乒乓球,摸到黄色就中奖,然后请学生动手摸一摸,对学生们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致勃勃参与到了摸奖的活动中。最后大家有趣地发现,摸球的结果是:有时会摸到黄色,有时会摸到白色,出现了两种情况,结果不是一定的;从而有效地在活动中,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的,可以用“可能”来表示。接着,我又设计了“摸红球大赛”,如果谁能摸出红球,大奖就是把整盒乒乓球送给他。学生一听,争先恐后的想上来摸球,通过“中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结果经过多次摸球验证,都没摸到红球。这时学生抗议了,里面根本没有红球。于是请学生检查盒子里的球,果然没有红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突破了第二个教学重点:“不可能”。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再让大家用“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遇到和发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以及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分,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根据秒针走动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感受体会1秒钟到底有多长;学生通过跳绳比赛,拍球,写字等活动体会了1分钟有多长的概念以及在这很短的时间里能做些什么事。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时间”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而易见,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相关的教学活动,打破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
三、开展“活动”,让数学回到生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注意让学生在具有生活实践意味的活动中去学数学。
如一年级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用人民币去买东西,在模拟买东西的各种情境中付钱、找钱,这样就把人民币知识学“活”了。
如中年级,教师用100元钱,让学生购买文具盒和钢笔;要求:文具盒和钢笔成套;②价钱尽可能便宜。有两家商店可供选择,价钱是:经典文具店钢笔每支3.6元,文具盒每个6元;姊妹文具店钢笔和文具盒一共8.5元;让学生选择商店和决定怎样买。
高年级学完平面图形知识以后,让学生把校园内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道路。要求:①各块地所占面积的比例适当;②图案美观。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数量关系,以及数学“图案美”的创造与欣赏的教学。把这些知识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了教学要求。同时,也使学生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原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四、开展“活动”,激发创造思维
数学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不是对知识的简单模仿和记忆,而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发现,是一种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再创造”出有关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假设、选择、辩论、猜测、尝试、反思、纠正错误;尝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视如何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再创造活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扮演好组织、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就一定能让学生由“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会用数学”。充分体现出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