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终于走出了作文批改中封闭式的误区,终于找到了一种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文批改方法——“三三制”作文批改法。
这是一种分组批改作文的方法。因为每个小组由三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每次批改三篇作文,每篇作文经过三遍不同学生的批改,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建立组织。在第一次“三三制”批改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批改小组,每个小组由邻近的三个学生组成,设立组长一人。
二、批改指导。主要包括指导批改方法,明确批改要求,提示批改重点,制定评分标准,统一批改符号等内容。
三、小组批改。每个小组分发三篇作文,每人先改一篇,改后组内轮换,进行第二遍批改;之后再轮换,进行第三遍批改。每遍批改都要写批语,并要在总批下签上批改者本人的姓名,以便改后作者和批改者交换意见。遇到疑难批改点,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请老师帮助解决,还可由组长作下记录,在下一个环节交由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改点,见仁见智,允许发表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批改意见。
四、集体评议。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交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向同学推荐佳作或精彩片段,并当众朗诵,特别是要对改文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供同学借鉴。
五、批改后记。“后记”是指被批改文章的作者对别人的批改所作的反响。可以根据正确的批改意见,补充或者修改原作的部分内容,或者重新立意编制提纲,也可以对别人的批语进行答辩或反驳,还可以写自己参加批改的收获体会。一般来说,每个学生经过自身的写作实践,经过分析三个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批改意见,尤其是批改了别人的作文之后,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回顾自己的习作。
六、批改总结。这是最后一道工序。是在教室检查了批改情况,查阅了批改记录,掌握了全面情况后进行的。一般来说,要讲析批改精彩的章节,朗诵写得好的批语和后记。要多表扬、少批评、重鼓励,指方向,以便提高批改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组成“三三制”作文批改的整体工程。每次批改,既是一次生动的写作训练,也是认真的阅读训练,还是唇枪舌战,辩论演讲的训练,是一次在信息的反复反馈中既提高别人又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学生自改法、二人对改法相比,也有其更加优越的地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轮换批改,摆正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改变了学生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机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而这正是科学的教学思想,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思想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二、激发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写作热情。在学生作、老师改的封闭式作文教学中,多数学生写文章是应付差事,心理上认为,老师指出其缺点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难为情。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竞争意识极差。现在要把作文交给同学去改,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同龄、同学,谁好意思屈居人下呢!”由于增强了竞争意识,所以每次写文章都是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甚至不惜废寝忘食,也要争取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三三制”批改激发了竞争意识,竞争意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这种良性的循环活动,把学生的批改和写作能力不断地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三、起到了强化写作的训练的作用。过去是写了文章交卷了事,现在不仅要写,还要批改三篇文章。而每批阅一篇文章的过程,就相当于再构思三篇文章的过程。改后,还要写批改后记,补充完善文章,甚至对原题进行再构思。整个批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同一题目的文章反复练习的过程,这就增强了写作训练的密度和容量,起到了强化作文训练的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写作信息的交流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批改方法,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横向联系。每次批改,每一个学生不但跟同一个批改小组的另两人联系,还跟被批改的三篇文章的作者联系,又跟批改自己文章的三个学生联系,加上课堂集体评议。发生联系的学生就更多了。这条条联系的纽带,构成了一个信息传递的网络,通过这条条信息流通的渠道,许多精彩的语句,生动的描写,典型的论据,新颖的构思,在同学中广泛交流,产生了层层链锁反应。
“三三制”作文批改的实验,虽然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不足,更缺少理论的概括,但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综合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已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这是一种分组批改作文的方法。因为每个小组由三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每次批改三篇作文,每篇作文经过三遍不同学生的批改,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建立组织。在第一次“三三制”批改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批改小组,每个小组由邻近的三个学生组成,设立组长一人。
二、批改指导。主要包括指导批改方法,明确批改要求,提示批改重点,制定评分标准,统一批改符号等内容。
三、小组批改。每个小组分发三篇作文,每人先改一篇,改后组内轮换,进行第二遍批改;之后再轮换,进行第三遍批改。每遍批改都要写批语,并要在总批下签上批改者本人的姓名,以便改后作者和批改者交换意见。遇到疑难批改点,组内讨论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请老师帮助解决,还可由组长作下记录,在下一个环节交由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改点,见仁见智,允许发表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批改意见。
四、集体评议。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交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向同学推荐佳作或精彩片段,并当众朗诵,特别是要对改文进行理性分析,总结出经验教训,供同学借鉴。
五、批改后记。“后记”是指被批改文章的作者对别人的批改所作的反响。可以根据正确的批改意见,补充或者修改原作的部分内容,或者重新立意编制提纲,也可以对别人的批语进行答辩或反驳,还可以写自己参加批改的收获体会。一般来说,每个学生经过自身的写作实践,经过分析三个同学对自己作文的批改意见,尤其是批改了别人的作文之后,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回顾自己的习作。
六、批改总结。这是最后一道工序。是在教室检查了批改情况,查阅了批改记录,掌握了全面情况后进行的。一般来说,要讲析批改精彩的章节,朗诵写得好的批语和后记。要多表扬、少批评、重鼓励,指方向,以便提高批改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几个步骤,环环相扣,组成“三三制”作文批改的整体工程。每次批改,既是一次生动的写作训练,也是认真的阅读训练,还是唇枪舌战,辩论演讲的训练,是一次在信息的反复反馈中既提高别人又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与学生自改法、二人对改法相比,也有其更加优越的地方。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轮换批改,摆正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改变了学生在作文批改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机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而这正是科学的教学思想,尤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思想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二、激发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写作热情。在学生作、老师改的封闭式作文教学中,多数学生写文章是应付差事,心理上认为,老师指出其缺点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难为情。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竞争意识极差。现在要把作文交给同学去改,又是一种心理状态,“同龄、同学,谁好意思屈居人下呢!”由于增强了竞争意识,所以每次写文章都是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甚至不惜废寝忘食,也要争取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三三制”批改激发了竞争意识,竞争意识调动了写作积极性,这种良性的循环活动,把学生的批改和写作能力不断地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三、起到了强化写作的训练的作用。过去是写了文章交卷了事,现在不仅要写,还要批改三篇文章。而每批阅一篇文章的过程,就相当于再构思三篇文章的过程。改后,还要写批改后记,补充完善文章,甚至对原题进行再构思。整个批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同一题目的文章反复练习的过程,这就增强了写作训练的密度和容量,起到了强化作文训练的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写作信息的交流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批改方法,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横向联系。每次批改,每一个学生不但跟同一个批改小组的另两人联系,还跟被批改的三篇文章的作者联系,又跟批改自己文章的三个学生联系,加上课堂集体评议。发生联系的学生就更多了。这条条联系的纽带,构成了一个信息传递的网络,通过这条条信息流通的渠道,许多精彩的语句,生动的描写,典型的论据,新颖的构思,在同学中广泛交流,产生了层层链锁反应。
“三三制”作文批改的实验,虽然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不足,更缺少理论的概括,但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综合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已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