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觀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生态 细读文本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生态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若能透视文本生命图系和作者构思的契合,并与读者心灵感应,就能触发审美的共鸣,从而不仅能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中呈现勃勃生机,也会彻底改革语文读本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而变得娇美可爱,活力四射。因此,我认为生态语文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变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结合阅读实践,谈谈低年级阅读方法。
一、图文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级的课文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得益彰。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周总理的外貌,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红色头巾……学生们通过看到周总理傣族的装扮,体现出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与傣族人民心连心及他的平易近人。
二、边读边想。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在读文中悟“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 “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我注重难点 “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课文的指导朗读,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小鹿对玫瑰的精心栽种和喜爱。之后用横线画出鹿弟弟的两次话,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你会有什么疑问?有的学生说:“鹿弟弟为什么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可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朗读体会,说说:为什么黄莺看到这些玫瑰就想唱歌?为什么别人都夸微风是玫瑰香风?并进行说话训练,微风来到了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夸他的?充分感受到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学生知道了是因为他栽的玫瑰给森林里的动物带来了快乐,虽然他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玫瑰花,但别人都欣赏到了,都很高兴,很快乐,小鹿也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快乐,因此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接着在朗读中领悟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又如在教学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考,懂得我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人,需要别人的保护。但还有比我更小的花,它们跟需要我的保护。所以我不是最弱小的。
三、以画促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布置一个特殊作业,让学生也来画画美丽的春天,结果同学们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想象也十分丰富,可谓“一箭双雕”。又如教学《蜜蜂引路》时,通过画列宁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以演促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笋芽儿》一课,在深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座位上表演读,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当读到"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孩子们个个用头顶、用手掀,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充分演绎了春笋蓬勃的生命力。读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学生们从蹲着到站着,又到踮起脚,再到高举双臂,宛如节节向上的春笋。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能起重要作用。
五、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我指着板书恐龙灭绝五中原因的说法诵读,结果惊奇的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背会了。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借助出示北京长安街、天安门、广场、立交桥、商业街、故宫等等的课件,让学生边描述边欣赏,结果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整篇课文背会了。并且还积累了本课的许多四字词语和成语。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学生能在教师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获得背诵的方法与窍门。
六、以说拓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部分时,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我们不难看出學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没好下场。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总之,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开放课堂和教材,使教学向多方延伸;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师 》 2014.6
《 小学语文教学用书》(第四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生态 细读文本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生态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的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把全新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人本与文本的碰撞,若能透视文本生命图系和作者构思的契合,并与读者心灵感应,就能触发审美的共鸣,从而不仅能让语文学习在课堂中呈现勃勃生机,也会彻底改革语文读本在学生眼里的“冷硬面孔”,而变得娇美可爱,活力四射。因此,我认为生态语文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形式的变化,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结合阅读实践,谈谈低年级阅读方法。
一、图文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级的课文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得益彰。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周总理的外貌,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红色头巾……学生们通过看到周总理傣族的装扮,体现出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与傣族人民心连心及他的平易近人。
二、边读边想。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在读文中悟“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 “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词句,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写“周总理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我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在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我注重难点 “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课文的指导朗读,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小鹿对玫瑰的精心栽种和喜爱。之后用横线画出鹿弟弟的两次话,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你会有什么疑问?有的学生说:“鹿弟弟为什么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可后来又说玫瑰没有白栽呢?”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朗读体会,说说:为什么黄莺看到这些玫瑰就想唱歌?为什么别人都夸微风是玫瑰香风?并进行说话训练,微风来到了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夸他的?充分感受到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学生知道了是因为他栽的玫瑰给森林里的动物带来了快乐,虽然他自己没有看到自己的玫瑰花,但别人都欣赏到了,都很高兴,很快乐,小鹿也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他也感到快乐,因此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接着在朗读中领悟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又如在教学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思考,懂得我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人,需要别人的保护。但还有比我更小的花,它们跟需要我的保护。所以我不是最弱小的。
三、以画促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布置一个特殊作业,让学生也来画画美丽的春天,结果同学们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想象也十分丰富,可谓“一箭双雕”。又如教学《蜜蜂引路》时,通过画列宁跟着蜜蜂找到养蜂人的路线图,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以演促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笋芽儿》一课,在深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座位上表演读,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当读到"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时,孩子们个个用头顶、用手掀,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充分演绎了春笋蓬勃的生命力。读到"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学生们从蹲着到站着,又到踮起脚,再到高举双臂,宛如节节向上的春笋。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能起重要作用。
五、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我指着板书恐龙灭绝五中原因的说法诵读,结果惊奇的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已背会了。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借助出示北京长安街、天安门、广场、立交桥、商业街、故宫等等的课件,让学生边描述边欣赏,结果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整篇课文背会了。并且还积累了本课的许多四字词语和成语。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读诵等。这样,学生能在教师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获得背诵的方法与窍门。
六、以说拓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部分时,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我们不难看出學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没好下场。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总之,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开放课堂和教材,使教学向多方延伸;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新为本的现代阅读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师 》 2014.6
《 小学语文教学用书》(第四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