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国企内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也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这对于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局势,企业要积极探索干部管理创新策略,充分发挥出全体干部的聪明才智、领导才能和模范带领作用。这不仅是维护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优渥的经济收入的必然选择。
1.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其提供支持与保障。对此,企业要遵循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发现需求、干部工作实际情况等方面重新审视现有制度当中问题与不足。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包括完善干部选拔制度、干部监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构建人才培养制度等关键内容。但是,从以往的干部管理实践情况来看,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与缺陷问题。对此,需要企业领导班子在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同时,及时开展事后总结工作与制度修订工作,使干部管理制度得到持续不断的优化填充,使其更加贴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管理需求。另外,国有企业在完善干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而是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将其合理融入到自身制度體系当中,并且注重提高管理制度的前瞻怀与预见性,对于那些潜在问题进行提前防范。只有保证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先进性与实效性,才能切实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与个人素养,走出以往那种被管理、被监督的被动局面,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事作风。
2.推行绩效考核机制
与管理制度相比,绩效考核机制强调的是激发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国企干部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自我管理与我自提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整个团队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由此看来,要想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并且体现出考核工作的公正公平性,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如果这一标准制订得过高,反而容易打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部分干部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制订得过低,则难以改善自由松散的工作状态,致使工作质效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目标、管理目标以及现有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岗位性质,制订一个相对较高,但又确保绝大多数干部通过自身努力触手可及的考核指标,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权责范围、责任分工以及工作完成质量标准。该指标一经确定,既要认真落实,不得随意更改,又要结合国家最行颁布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动态需求对其进行动态调整,以此来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长期有效性;另外,推行绩效考核,就意味着有奖有罚。对此,企业不仅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收入相挂钩,还要与年度评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之间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对于那些多次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干部,要通过教育培训、岗位轮换、多重考核等方式提升其工作能力,发掘其个人潜能,确保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在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这项工作中,要着重做到教育培训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将党风廉政教育、普法宣传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全面融入到整个培训过程当中,构建起学习型企业,持续促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另外,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和与国企改革实践紧密衔接在一起,着力培养复合型干部人才。这就需要负责培训的人员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价值,确保培训方式的实效性,实现国资党校、区委党校、区管企业等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的全面整合,为国企干部培训质量提供全方位保障。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轮岗锻炼方式让干部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在实战中增长其才干与胆识,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再到个人综合能力的内化与迁移;最后,帮助党员干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名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做到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对此,培训讲师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充分挖掘每一名党员干部个人优势与潜力,帮助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促使党员干部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管理人才。
4.强化企业监督职责
在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过程中,不论是管理制度,还是激励政策,要想确保其贯彻落实,使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获得显著提升,需要为之配备监督管理部门,监察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干部管理规范。一旦发现贪污腐败问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监管部门不仅要按照现行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厉惩处,还要找到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使其承担起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通过这种机制,警醒其他干部建立起红线意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逐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另外,为了避免干部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党委部门全权负责,并且由此滋生贪腐行为,国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与各个职能部门建立起协同管理模式。通过多个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与密切协作,构建起完善的干部管理框架体系。在这种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建立、优化干部管理制度,确保其实用性与约束效力,而党委工作部门负责开展干部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各职能部门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改进工作完成标准,促进本部门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各部门之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交流研讨会,总结近期工作经验,挖掘潜在管理缺陷,实现管理信息高效共享,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干部管理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与信息支持;最后,国企监管管理部门还要全程参与到干部选拔任命、职称评定等工作环节当中,确保那些有才华、能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得到重用,杜绝出现暗箱操作、走后门等不良行为。通过上述监管权限的运用,最大限度保证干部管理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维护干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结语: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既面临着市场竞争环境,又面临着内部改革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口碑,需要优先开展干部管理工作。只有确保整支干部队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职业素养与拼搏进取精神,才能率领全体基层职工进行开拓创新,促进企业发展速度的全面提升。对此,企业要从完善制度、绩效考核、开展培训、监督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全方位促进领导干部个人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为企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也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这对于企业管理水平无疑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局势,企业要积极探索干部管理创新策略,充分发挥出全体干部的聪明才智、领导才能和模范带领作用。这不仅是维护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为广大职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优渥的经济收入的必然选择。
1.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其提供支持与保障。对此,企业要遵循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发现需求、干部工作实际情况等方面重新审视现有制度当中问题与不足。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包括完善干部选拔制度、干部监督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构建人才培养制度等关键内容。但是,从以往的干部管理实践情况来看,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与缺陷问题。对此,需要企业领导班子在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同时,及时开展事后总结工作与制度修订工作,使干部管理制度得到持续不断的优化填充,使其更加贴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管理需求。另外,国有企业在完善干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而是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将其合理融入到自身制度體系当中,并且注重提高管理制度的前瞻怀与预见性,对于那些潜在问题进行提前防范。只有保证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先进性与实效性,才能切实提高干部工作能力与个人素养,走出以往那种被管理、被监督的被动局面,在实现自我管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事作风。
2.推行绩效考核机制
与管理制度相比,绩效考核机制强调的是激发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促使国企干部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开展自我管理与我自提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整个团队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个人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由此看来,要想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并且体现出考核工作的公正公平性,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如果这一标准制订得过高,反而容易打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部分干部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制订得过低,则难以改善自由松散的工作状态,致使工作质效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目标、管理目标以及现有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岗位性质,制订一个相对较高,但又确保绝大多数干部通过自身努力触手可及的考核指标,明确各个管理岗位的权责范围、责任分工以及工作完成质量标准。该指标一经确定,既要认真落实,不得随意更改,又要结合国家最行颁布的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现状、企业发展动态需求对其进行动态调整,以此来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长期有效性;另外,推行绩效考核,就意味着有奖有罚。对此,企业不仅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个人收入相挂钩,还要与年度评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之间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对于那些多次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干部,要通过教育培训、岗位轮换、多重考核等方式提升其工作能力,发掘其个人潜能,确保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在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这项工作中,要着重做到教育培训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将党风廉政教育、普法宣传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全面融入到整个培训过程当中,构建起学习型企业,持续促进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另外,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和与国企改革实践紧密衔接在一起,着力培养复合型干部人才。这就需要负责培训的人员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价值,确保培训方式的实效性,实现国资党校、区委党校、区管企业等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的全面整合,为国企干部培训质量提供全方位保障。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轮岗锻炼方式让干部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在实战中增长其才干与胆识,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再到个人综合能力的内化与迁移;最后,帮助党员干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名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做到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对此,培训讲师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充分挖掘每一名党员干部个人优势与潜力,帮助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促使党员干部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管理人才。
4.强化企业监督职责
在加强国企干部管理的过程中,不论是管理制度,还是激励政策,要想确保其贯彻落实,使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获得显著提升,需要为之配备监督管理部门,监察各项工作是否符合干部管理规范。一旦发现贪污腐败问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监管部门不仅要按照现行规定对当事人进行严厉惩处,还要找到问题的第一责任人,使其承担起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通过这种机制,警醒其他干部建立起红线意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逐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另外,为了避免干部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党委部门全权负责,并且由此滋生贪腐行为,国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与各个职能部门建立起协同管理模式。通过多个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与密切协作,构建起完善的干部管理框架体系。在这种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建立、优化干部管理制度,确保其实用性与约束效力,而党委工作部门负责开展干部人员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各职能部门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改进工作完成标准,促进本部门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各部门之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交流研讨会,总结近期工作经验,挖掘潜在管理缺陷,实现管理信息高效共享,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干部管理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与信息支持;最后,国企监管管理部门还要全程参与到干部选拔任命、职称评定等工作环节当中,确保那些有才华、能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得到重用,杜绝出现暗箱操作、走后门等不良行为。通过上述监管权限的运用,最大限度保证干部管理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维护干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结语: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既面临着市场竞争环境,又面临着内部改革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口碑,需要优先开展干部管理工作。只有确保整支干部队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职业素养与拼搏进取精神,才能率领全体基层职工进行开拓创新,促进企业发展速度的全面提升。对此,企业要从完善制度、绩效考核、开展培训、监督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全方位促进领导干部个人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为企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综合实力的提升创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