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派遣工的培养和管理初探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河南油田稠油开采区块的不断增加,担负着稠油开采任务的第二采油厂,用工数量急剧增多,大量的劳务派遣工不断涌入生产一线,已占总用工数的45%左右,这些劳务派遣工来源广泛,有油田子女工、地方占地工、非主要生产单位的转岗工等,他们的学历参差不齐,有大学生、技校生、初、高中生等。如何使这些劳务派遣工尽快融入到企业、把他们尽快培养成生产经营建设中需要的技术工人、管理成推动企业发展的生力军,第二采油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支劳务派遣工队伍,已在生产经营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教育,引导劳务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劳务工的归属感、责任感
  
  在每批劳务工分配到单位后,采油厂对他们的学历、家庭状况、个人特点进行摸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务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大;转岗分流过来的劳务工,在原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分配到这里成为一线岗位工人,心理落差大;80后、90后,缺乏独立生活的锻炼等等。对此,采油厂除了进行常规的入厂教育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分类谈心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人生,只要有追求、有抱负,就会有收获;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岗位,只要踏实工作、做出成绩,企业就会给予回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劳务工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新角色,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待岗位,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企业。
  
  二、强化培训,着力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发展需要的岗位工人
  
  在劳务工的技能培训上,采油厂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培训手段,同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劳务工学技能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技能风味。
  在培训手段上,采油厂除了利用常规的集中授课、师带徒等方式,还实行了“三紧扣、三层次、三在岗”培训法。“三紧扣”,即紧扣教材,打牢理论水平;紧扣现场操作,锻炼实践能力;紧扣安全案例和设备常见故障,积累处理问题经验;三层次:即第一层的设备基本操作,第二层的常见故障处理和设备的维修;第三层的自动控制系统认知。“三在岗”,即培训内容在岗位上落实、培训基本功在岗位上进行、培训效果在岗位上体现。
  在激励机制上,建立了师徒连带制、考核奖惩制。师徒连带制,即新入厂劳务工每人确定一位师傅,签订责任书,三个月后,对徒弟进行技能考核,若达不到要求,徒弟和师傅给予相等的处罚;考核奖惩制,即对单位组织的技能考核和月度抽考中,成绩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合格的给予同等的处罚。
  通过这些实用的培训手段和方法,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劳务工们学有动力、有方法、有成效,逐渐成长为“五项全能”,即“设备结构,一清二楚;生产流程,心中有数;日常生产,标准操作;处理事故,快准稳细;数字管理,得心应手”。
  
  三、搭建平台,为劳务工成长、成材创造良好的环境
  
  树先进,带动人。从多角度、多方面正确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如评选“进步最快员工”,把一些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大的劳务工树为典型,先后推出了杨剑、牛小根等一批先进代表;如定期组织开展“全员技能考核”、“故障停炉分析大赛”等,让劳务工走上前台展示技能,先后选拔出全员技能考核第一名詹永芳、故障停炉分析大赛第一名张素平等一批技术尖子。给荣誉、给奖励,大力宣传,并结合“比学赶帮超”活动,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勇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压担子,锻炼人。把一些工作热情高、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群众评价好的劳务工推上管理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激活他们的工作热情。如注汽一队的贺东强,因为带班有成绩、有思路,被职工们推举为注汽一队工会主席。现劳务工中已有基层队副队长1名、基层工会主席2名、青工组长4名、班站长25名。踏实工作、力求上进已成为劳务工的主旋律。
  搭台子,塑造人。近年来,单位先后成立了“音舞协会”、“篮、排球协会”、“摄影协会”、“文学协会”等,协会根据劳务工不同特长,经常组织活动,给他们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如注汽六队的牛亚丽,不仅成为文艺骨干,还在新闻写作方面时常发表文章;河师大体育院校毕业的胡帅,不仅成为厂篮球队主力队员,还担当篮球队教练。劳务工的自身价值得到展示、得到认可。发挥自身优点和特长,为采油二厂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努力进取,已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
  随着企业的发展,劳务派遣工的重要作用势必会愈发显现,培养和管理好这支重要力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从思想认识入手,引导劳务工面对国情、面对企情,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感,培育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要着眼于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劳务派遣工职业生涯的设计和组织实施上,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力求新成效。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注汽工程部)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26-28日,第一届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在浙江省永康市胜利召开。近几年来,随着五金产业的发展,永康门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永康市拥有门产品生产企业454家,年产各类门产品3000万樘,约占全同的70%;出V1700万樘,约占全国的2/3;行业年产值在150亿元以上。2009年9月,永康市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巾国门都”称号。同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批准永康
期刊
近年来,襄阳市襄城区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扩张经济总量、扩大社会就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着力扶持,不断引导民营经济做大做强,使民营经济在全区的总量迅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全区民营企业达到15050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18家,民营企业主要分为医药化工、建工
期刊
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实力最强的子公司之一。公司以承包工程施工为主业,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壹级、港口与海岸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壹级、城市园林绿化专业承包壹级、园林古建筑工程贰级等资质,并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
期刊
“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总工程师邹远东发明并生产的‘酶法多肽’系列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我们将力促中国发明协会尽快将全国发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建到以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法多肽’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为主体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4月1日上午,中国发明协会赴鄂考察团团长、中国发明协会高级顾问兼发明创业促进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邹定国教授,在
期刊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以下简称“葛洲坝水泥公司”)系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上市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在葛洲坝水泥厂基础上整合公司水泥板块人、财、物资源组建而来。2008年10月7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注册成立。  乘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东风,顺应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做大做强水泥板块,增强水泥行业竞争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形成
期刊
国企的骄人业绩实质上是吞噬改革奇迹的成果  财经评论员张继伟:曾经气息奄奄的国有企业,在2000年以来的剥离上市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佼佼者。天则经济研究所的一份《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的报告称,国企的资产扩张和账面利润主要来自于税收、信贷、资源等隐性补贴,2001年-2008年间这三项补贴总计高达6万亿元,而同期国企的利润总和只有4.9万亿元。事实上这还没有算上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数
期刊
穷则思变荒则垦    1953年10月,张汉苏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学到初中直至考上大学,张汉苏都是在这个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的工人家庭中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张汉苏出生在10月,10月是收获的季节,有美丽的秋天,所以张汉苏除了拥有女性特有的温柔贤淑之外,更拥有犹如秋阳一样的娇艳和质朴。张汉苏最初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国有企业:从组长到班长、从班长再到车间主任,她一步一个脚印,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后来,张汉
期刊
我主张不要折腾,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我们有过教训。我们对一五计划做过评估,是相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2%,此外就是中国的经济总量从世界的4.5%提高到5.5%。但是后来发动大跃进,实际上就是自我折腾,自我否定,受到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因此,我们改革开放30年这条道路是相对比较成功的,尽管我们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我们不能折腾,特别是不能瞎折腾,也不要听老外
期刊
“十二五”期问,襄阳市襄州区委、区政府带领百万襄州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干兴区、争进十强”的战略目标,奋力拼搏,加速赶超,实现了襄州发展的新跨越。全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节节攀升,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行列,初步实现了复兴襄州、重振雄风的光荣梦想。  “十二五”时期,将是襄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取新的更大的进步。
期刊
在命运的拐点上翘首未来,许多人激动不已。回顾政策出台前后,一些超乎政策本身外的东西,散发出深远的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纷纷提出绿色复苏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提出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在内的,七个重点领域的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民营企业,这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还是民营企业自身的积累等方面,民营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