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的学习数学的尝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用比较法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学生常用比较法的学习,比较两类观念或两类题目的异同,了解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属性,这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加速认识事物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比较法,有利于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能把概念进行比较,把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长方形的概念增加一个条件“四边相等”,就得出正方形的概念。
  在学习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是能联系“将两数的和均分积份”的应用题,并与之比较。就能减少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怎样使学生掌握比较法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的采用比较法,多渠道、多形式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既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
  一、新旧联系,同中求异
  新旧知识之间只能部分相同或相似,不可能绝对相同。要区别新旧知识的不同,抓住新知识的本质,正确掌握新知识,就存在一个比较的过程。这种比较可以这样进行:一是在复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如教“比几倍多(少)几”的应用题,先复习“求几倍数”的应用题;二是在学习新知识时,于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的地方。这样的比较强化了学习的系统性,使前后的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直观演示,区别异同
  不同的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似或对立的性质,而这些性质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这里要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异同。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用皮线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把长方形的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教学时,将这两件教具让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和宽的两倍。而正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四边之和,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应是边长的四倍。用教具演示,引导学生比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变换内容,设置异面
  在应用题教学中,将原来的题目改变一个条件或一个问题,设置比较对像,引导学生比较,使教学由单向性变为双向性甚至多向性。讲解“两捆线,第一捆长20米,第二捆的长度是第一捆的4倍,两捆共有多少米”这道列题后,教师可将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一捆的长度是第二捆的长度的2倍”,让学生与原题比较,明确原题先求几倍数,要用乘法解答。在讲到“第一捆比第二捆少多少米?”让 学生比较后弄清:求和,要乘以倍数的和;求差,就要乘以倍数的差。通过这类的比较,不仅能使相比的知识的特性更加清楚起来,而且能确切地揭示它们之间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隔裂。
  四、综合对比,揭示规律
  两数相比,有标准数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因此就出现了多几用加、少几要也用加的应用题。学生对这样的应用题,往往只根据个别词语来确定算法,造成错误。教师奖两数相比的题目归为两类:标准数已知的和标准数未知的,引导学生比较,揭示它们的规律。凡标准已知的题目,“多几”用加,“少几”用减;而标准数未知的题目,“多几”反而用减“少几”反而用加。这种比较,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可把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引向深化。
  五、两类比较,先同后异
  就比较的对象来分,有两类比较:一类是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另类是不同类的但是相似、相近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这两类比较在教学中是常用的,不过在引导学生领会知识时应先作第一类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概念与法则的内涵,然后再作第二类的比较,使相似、相近的概念分化出来。例如,教“求平均数”应用题,先将部分数是已知条件和部分数是间接条件的题目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本质要素:总数和总份数;明确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总数除以总份数,再与由平均数求总数的应用题相比,弄清它们的互逆关系。
  总之,比较法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门科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实践。  一、以爱入教,寓德于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摘 要:在2006年我国对水利水电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了全过程监督评估的要求,在新时期,推行水利水电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可以有效保证移民安置工作的进行。水利水电移民安置监督评估指的是对城镇迁建、专业项目处理、农村移民安置和水库库底清理等进行监督和检查评估,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关键词:水利水电;移民安置;监督评估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
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是初中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几何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为以后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纯地看这个定理其实是很简单,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然而要想熟练的在各种题型中应用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既然这部分的内容如此重要,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并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呢?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课程目标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自信心。学生往往感到学习数学的乏味。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就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进行简要论述。  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
期刊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
翻开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本,可以发现教学内容包含:长度单位的认识、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初步学习、数学广角、解决问题、表内除法、图形与变换、万以内数的认识、克与千克认识。  只有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将内容传达给学生。据笔者一线的教学经验发现:二年级的孩子一般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违规"现象;伙伴之间往往以"玩"为主题,经常出现打闹,告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