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知识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逻辑思维、探究能力,给他们“学以致用”的机会,让教学工作也能够走向更大的成功。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很少,针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还不熟练,所以遇到很多问题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甚至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热情不高等情况,我们教師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努力奋斗后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研究;思考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开阔他们的视野范围,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下面,笔者就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希望其他教师也转换一下引导方向,使学生快乐学习后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一、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和归宿就是实现趣味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处在童年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之身心特征,将心比心,不失时机地创设有利于课堂导入、教学开展的情境,以便为发挥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有利条件。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深切地认识到教学资源完全可以灵活选取,只要能够让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派上用场,尽力发挥其辅助教学之优势,那么就不必为教学资源的选取而发愁[1]。如学习“认识分数”时,为了向学生们讲解分数的应用,教师可以就地选取课堂导入素材,在课件上描绘制作本班级的座次表,每位学生的座位位置用序号表示出来。孩子们看到课堂上的座次表投影以后就会倍感亲切,迫不及待地找寻自己的位置。然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发现运用这张座次表导入新课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通过数一数班级的总人数,接着再研讨分数的定义和概念。在教师的操作下,座次表课件就会清晰地显示共有60位学生,教师接着在课件上以每10人圈出来作为一个小组,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孩子们知道了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无疑将全班平均分成了6个小组。教师接着再圈出10名同学所在的座位,询问学生这10人占全体学生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很有把握地回答是六十分之十。紧接着又有学生说其实是六分之一,因为10人就是一个小组,一共6个小组,正好占六分之一。可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孩子们自主探索新知识,并能在一边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选择新颖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一直被应用在课堂中的黑板教学有着不可避免的短板,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2]。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方法更新颖,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也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方便高效化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知识,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授“平移和旋转”这一部分内容时,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直观的展现出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尤其是旋转这一部分,教师只能通过画特殊角度的旋转图来大致描绘旋转过程,让学生自己理解和体会,因此很多学生学完以后还是稀里糊涂,不清楚变换过程。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连续动态过程,不是特殊角度而是所有角度的旋转和平移,相较于黑板教学来说更加清晰和直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构建空间感。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减轻了教学负担,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谓一举两得[3];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更加清楚的学习图形变换过程,有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正是新课改提倡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之一。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形象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4]。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可以运用“教学通”上课。为了吸引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伊始先播放主题动画,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找找布置教室所用的彩旗、小花、灯笼等物体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引导他们动眼观察、动口表达,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接着,分别展示彩旗、小花和灯笼的图片,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一说颜色的排列规律,指导他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规律的意义。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逐层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再次播放动画,让学生发现不仅队伍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也是有规律的。规律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深奥、抽象的,为了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设计有规律的颜色,让他们给花朵涂色。实践证明: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活动,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
结束语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更多人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前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学生存在兴趣不足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这是由于我们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上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在改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氛围的活跃,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是非常好的,在引用该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指导作用、监督作用的发挥不可或缺,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才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蕊蕊.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8(12)113-113.
[2]张明.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96-97.
[3]马欢欢.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05)61-62.
[4]杨春雷,徐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0)197-198.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研究;思考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显得至关重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开阔他们的视野范围,远比直接灌输指导的效果好得多。下面,笔者就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希望其他教师也转换一下引导方向,使学生快乐学习后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一、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和归宿就是实现趣味化教学。教师要根据处在童年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之身心特征,将心比心,不失时机地创设有利于课堂导入、教学开展的情境,以便为发挥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有利条件。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深切地认识到教学资源完全可以灵活选取,只要能够让信息技术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派上用场,尽力发挥其辅助教学之优势,那么就不必为教学资源的选取而发愁[1]。如学习“认识分数”时,为了向学生们讲解分数的应用,教师可以就地选取课堂导入素材,在课件上描绘制作本班级的座次表,每位学生的座位位置用序号表示出来。孩子们看到课堂上的座次表投影以后就会倍感亲切,迫不及待地找寻自己的位置。然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发现运用这张座次表导入新课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通过数一数班级的总人数,接着再研讨分数的定义和概念。在教师的操作下,座次表课件就会清晰地显示共有60位学生,教师接着在课件上以每10人圈出来作为一个小组,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孩子们知道了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无疑将全班平均分成了6个小组。教师接着再圈出10名同学所在的座位,询问学生这10人占全体学生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很有把握地回答是六十分之十。紧接着又有学生说其实是六分之一,因为10人就是一个小组,一共6个小组,正好占六分之一。可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孩子们自主探索新知识,并能在一边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选择新颖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一直被应用在课堂中的黑板教学有着不可避免的短板,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2]。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变这一状况,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使教学方法更新颖,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也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方便高效化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知识,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授“平移和旋转”这一部分内容时,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直观的展现出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尤其是旋转这一部分,教师只能通过画特殊角度的旋转图来大致描绘旋转过程,让学生自己理解和体会,因此很多学生学完以后还是稀里糊涂,不清楚变换过程。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连续动态过程,不是特殊角度而是所有角度的旋转和平移,相较于黑板教学来说更加清晰和直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构建空间感。对于教师来说,不仅减轻了教学负担,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谓一举两得[3];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更加清楚的学习图形变换过程,有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正是新课改提倡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之一。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形象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4]。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可以运用“教学通”上课。为了吸引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伊始先播放主题动画,创设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找找布置教室所用的彩旗、小花、灯笼等物体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引导他们动眼观察、动口表达,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接着,分别展示彩旗、小花和灯笼的图片,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一说颜色的排列规律,指导他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规律的意义。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逐层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再次播放动画,让学生发现不仅队伍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也是有规律的。规律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深奥、抽象的,为了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设计有规律的颜色,让他们给花朵涂色。实践证明: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活动,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
结束语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更多人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前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学生存在兴趣不足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状况,这是由于我们在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上没有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在改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氛围的活跃,教学内容的补充等是非常好的,在引用该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指导作用、监督作用的发挥不可或缺,充分满足了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才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蕊蕊.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8(12)113-113.
[2]张明.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96-97.
[3]马欢欢.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05)61-62.
[4]杨春雷,徐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