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要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不断重视学生们的教育素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能否控制好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从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情绪处于良好且积极发展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各部分机能正常运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观念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便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大不相同,但实际上出现心理问题是很危险的,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危机到身体,而一个人的心理成长的最佳时期是初中阶段,所以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育、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应该以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任务,通过体育教学大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的初中生面临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应对中考,学校、家庭都在给学生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没有休息和锻炼的时间,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这对初中生的心理发育有着不利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教学既让初中生强健体魄,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掌握多种沟通与交流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2.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以及学业繁重的特殊阶段,在这个时期,为了避免他们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疏导不良的心理情绪。科学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促进,可见初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放松身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贯彻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的等特点,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贯通。在体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下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健康心理。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唯有对外界事物抱有爱好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兴趣作为人类的内在动力,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有效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课余时间举行体育活动,通过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项目,三人四足、迷你马拉松、碰撞球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体育的乐趣,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优化课堂,促进心理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设置生动活泼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去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例如,乒乓球、长跑、短跑等个人项目,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在篮球、足球等团体活动中,可以增强团结协作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应该多激励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在初中教学中逐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由此来设计培养方案。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因材施教,在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调整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成就感。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本身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较强的心理能力,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学习氛围。体育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健康观念,即身心健康同步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健康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體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丁一杰.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14.
[2]马校和.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当代体育科技》2017.04.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情绪处于良好且积极发展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各部分机能正常运作,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观念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便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大不相同,但实际上出现心理问题是很危险的,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危机到身体,而一个人的心理成长的最佳时期是初中阶段,所以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发育、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得到重视,教师应该以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首要任务,通过体育教学大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在的初中生面临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应对中考,学校、家庭都在给学生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没有休息和锻炼的时间,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这对初中生的心理发育有着不利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教学既让初中生强健体魄,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掌握多种沟通与交流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2.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以及学业繁重的特殊阶段,在这个时期,为了避免他们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疏导不良的心理情绪。科学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促进,可见初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放松身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贯彻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的等特点,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贯通。在体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下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健康心理。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唯有对外界事物抱有爱好才能保持人们精神上的健康。兴趣作为人类的内在动力,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才能有效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课余时间举行体育活动,通过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项目,三人四足、迷你马拉松、碰撞球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体育的乐趣,有助于学生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应该运用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优化课堂,促进心理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设置生动活泼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去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例如,乒乓球、长跑、短跑等个人项目,可以激发个人潜能;在篮球、足球等团体活动中,可以增强团结协作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应该多激励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在初中教学中逐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由此来设计培养方案。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因材施教,在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调整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成就感。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本身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和较强的心理能力,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学习氛围。体育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健康观念,即身心健康同步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健康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體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丁一杰.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14.
[2]马校和.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当代体育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