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有特定的阶段目标和进度要求,如何满足教育目标和内容进度的需求,更加实效地安排好有相应接待和合作能力的资源单位,是“社会大课堂”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学校的教学进度总体不能变,资源单位的客观条件短期不能变,能变的是我们组织“社会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视野以及与资源单位的合作方式。通过加强与众多资源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在不同资源单位开展活动的条件与特点,我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的组织形成了“时间上化整为零与集中组织相结合,规模上统一组织与分散开展相结合”的组织模式。
时间上,对于不必统一组织的、资源单位只能小规模接待的或需经常与资源单位联系的活动,如“走进国家级实验室”活动、在资源单位协助下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将相应阶段的周二下午团员活动时间与周三下午研究学习时间整合到周二下午(共两个半小时),以方便部分与资源单位合作的同学能有灵活的时间。对于有条件统一组织,资源单位接待量又有保障的活动,如全校学生长城远足活动(每年4月30日)、文理科实验班社会实践课程(每年暑假放假前一周)、学生军训课程(每年9月下旬)、学生学工课程等,则由学校集中时间统一筹划组织。在规模上,对时间上适合集中安排但资源单位接待量有限的活动,我们则将活动类型再进行细化分,分别联系不同资源单位开展活动。比如2009年1月开始组织的我校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活动”:每学期期末结业前的两天集中确定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发家长信告知并要求学生3—5人为一组,在学校支持下自主联系实践单位,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行动、职业体验和职业生涯采访等活动。为了保障活动的切实开展和反馈的有效性,我对活动的流程和反馈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从《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中本人体验反馈、接待单位确认和同伴评议等流程的落实中收集有效评价信息,进行学时确认。
人们常常认为学生负担重、压力大、时间紧是制约学校外出组织活动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是对现状的一种观察,其实则是人们潜在地对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价值的判断,但成本大、效率低,所以在“负担重、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只能舍去“不重要”的内容。因此,我的重点就是深化师生、家长的认识,优化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提高大课堂活动的教育效益。首先是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我利用校会和活动总结,向学生介绍“社会大课堂”工程,推介便捷适宜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向班级发放《“社会大课堂”指南》,宣传“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网页;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信说明“社会大课堂”教育功能和价值,鼓励家长理解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也支持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走进“社会大课堂”。对学校“社会大课堂”方案的介绍,使家长意识到“社会大课堂”不是一项新的教育内容,而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平台、资源载体和教育方式。通过组织教师团队学习的方式使“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与我校“欣赏型德育模式”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以及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相统一。
深化和优化对“社会大课堂”单位的资源开发,在内涵上丰富每一次“社会大课堂”活动,是提高活动效益和价值的根本措施。一个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科教学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使“社会大课堂”资源成为学科教学的有效助力。我通过为研究性学习教研组每位老师配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指南》和讲解我校“社会大课堂”的活动模式,促进师生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实践学习、研究性学习。通过向教研组配发大课堂《指南》,为教研组长讲解“社会大课堂”工程及其可利用资源与举例,并通过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考察资源单位、共同设计、多学科联动,组织“社会大课堂”综合课题考察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使用课内课外两种资源,并通过教学设计和任务设定,使学生在参观和实践中用课内知识学会观察、学会验证、学会质疑、加深理解、迸发创新,同时在活动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心理结构。另外,考虑到学生群体性地走进资源单位的不便,同时又为了充分发挥资源单位人才和设施的优势,我主动联系邀请或提供支持,在校内开设校本选修课或研究性学习课题,努力探索发挥社会单位资源价值的新方式。通过努力,我们已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合作在校内开设了“电影中的化学”课程,与北京青年报社合作在校内开设了“新闻采写”课程,发挥校友资源在校内开设了“中学生职业领导力”课程等。
在我看来,如何保障“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常态化,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首先是将“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的时间、组织力量、经费支撑等纳入统筹,列入校历予以保障,使之不仅仅凭借主管老师或有关学科老师的个人热情而开展。二是整合常规课时,使“社会大课堂”活动尽量不占用假期和周末,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时间和活动积极性。近几年来,我校几乎没有一次集体性校外活动是在假期或周末开展的。平时的校外活动,我们也积极从实施策略上想办法,确定了一些时间保障措施,使大课堂活动能有效开展。这些措施包括:将学校每周二下午学生团组织活动时间(每周一小时)筹零为整,与邻近星期二下午的学科学时互换,以便整合完整的半天时间用以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为促进学校文理科实验班实验课程改革,通过班会课、团会课、社团活动与学科学时整合,保障文理科实验班师生每学期能有3次周五或周二下午校外授课的机会……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我校学生校外学习和实践已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资源基地、合作单位、考察线路或活动方式。比如故宫博物院的参观和社会调查项目,每年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走进”与“请来”活动,走进国家级实验室项目,等等。因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2011年,我校作为唯一一所高中校被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确定为全市“社会大课堂”工作实验校。我作为实验校工作的课题负责人,积极参加了多次实验研讨工作,受到较多启示,将对我校今后的“社会大课堂”建设更有助益。
【陈国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处主任】
时间上,对于不必统一组织的、资源单位只能小规模接待的或需经常与资源单位联系的活动,如“走进国家级实验室”活动、在资源单位协助下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将相应阶段的周二下午团员活动时间与周三下午研究学习时间整合到周二下午(共两个半小时),以方便部分与资源单位合作的同学能有灵活的时间。对于有条件统一组织,资源单位接待量又有保障的活动,如全校学生长城远足活动(每年4月30日)、文理科实验班社会实践课程(每年暑假放假前一周)、学生军训课程(每年9月下旬)、学生学工课程等,则由学校集中时间统一筹划组织。在规模上,对时间上适合集中安排但资源单位接待量有限的活动,我们则将活动类型再进行细化分,分别联系不同资源单位开展活动。比如2009年1月开始组织的我校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活动”:每学期期末结业前的两天集中确定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发家长信告知并要求学生3—5人为一组,在学校支持下自主联系实践单位,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行动、职业体验和职业生涯采访等活动。为了保障活动的切实开展和反馈的有效性,我对活动的流程和反馈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从《学生“职业生涯体验日”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中本人体验反馈、接待单位确认和同伴评议等流程的落实中收集有效评价信息,进行学时确认。
人们常常认为学生负担重、压力大、时间紧是制约学校外出组织活动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是对现状的一种观察,其实则是人们潜在地对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价值的判断,但成本大、效率低,所以在“负担重、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只能舍去“不重要”的内容。因此,我的重点就是深化师生、家长的认识,优化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提高大课堂活动的教育效益。首先是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我利用校会和活动总结,向学生介绍“社会大课堂”工程,推介便捷适宜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向班级发放《“社会大课堂”指南》,宣传“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网页;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信说明“社会大课堂”教育功能和价值,鼓励家长理解和支持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也支持学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走进“社会大课堂”。对学校“社会大课堂”方案的介绍,使家长意识到“社会大课堂”不是一项新的教育内容,而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平台、资源载体和教育方式。通过组织教师团队学习的方式使“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与我校“欣赏型德育模式”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以及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相统一。
深化和优化对“社会大课堂”单位的资源开发,在内涵上丰富每一次“社会大课堂”活动,是提高活动效益和价值的根本措施。一个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科教学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使“社会大课堂”资源成为学科教学的有效助力。我通过为研究性学习教研组每位老师配发《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指南》和讲解我校“社会大课堂”的活动模式,促进师生利用“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实践学习、研究性学习。通过向教研组配发大课堂《指南》,为教研组长讲解“社会大课堂”工程及其可利用资源与举例,并通过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考察资源单位、共同设计、多学科联动,组织“社会大课堂”综合课题考察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使用课内课外两种资源,并通过教学设计和任务设定,使学生在参观和实践中用课内知识学会观察、学会验证、学会质疑、加深理解、迸发创新,同时在活动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心理结构。另外,考虑到学生群体性地走进资源单位的不便,同时又为了充分发挥资源单位人才和设施的优势,我主动联系邀请或提供支持,在校内开设校本选修课或研究性学习课题,努力探索发挥社会单位资源价值的新方式。通过努力,我们已与中国电影博物馆合作在校内开设了“电影中的化学”课程,与北京青年报社合作在校内开设了“新闻采写”课程,发挥校友资源在校内开设了“中学生职业领导力”课程等。
在我看来,如何保障“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常态化,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首先是将“社会大课堂”教育活动的时间、组织力量、经费支撑等纳入统筹,列入校历予以保障,使之不仅仅凭借主管老师或有关学科老师的个人热情而开展。二是整合常规课时,使“社会大课堂”活动尽量不占用假期和周末,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时间和活动积极性。近几年来,我校几乎没有一次集体性校外活动是在假期或周末开展的。平时的校外活动,我们也积极从实施策略上想办法,确定了一些时间保障措施,使大课堂活动能有效开展。这些措施包括:将学校每周二下午学生团组织活动时间(每周一小时)筹零为整,与邻近星期二下午的学科学时互换,以便整合完整的半天时间用以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为促进学校文理科实验班实验课程改革,通过班会课、团会课、社团活动与学科学时整合,保障文理科实验班师生每学期能有3次周五或周二下午校外授课的机会……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我校学生校外学习和实践已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资源基地、合作单位、考察线路或活动方式。比如故宫博物院的参观和社会调查项目,每年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走进”与“请来”活动,走进国家级实验室项目,等等。因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2011年,我校作为唯一一所高中校被北京市教科院基教所确定为全市“社会大课堂”工作实验校。我作为实验校工作的课题负责人,积极参加了多次实验研讨工作,受到较多启示,将对我校今后的“社会大课堂”建设更有助益。
【陈国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