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有很多回忆的闸门,过年就是其中一个。每逢年终岁末,这道闸门就会自动打开,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便哗啦啦地流出来。大年三十,与几位亦师亦友的同学吃年夜饭,问老大一个问题:您过的年最难忘是哪一回?他脱口就说了出来,并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们印象最深的年一定是那个最不好过的。
想想自己,真的没有印象很深刻的“年”,大概每次过年都如平地骑行,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从小大人谆谆教诲的是过年一定要高兴,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年不能叹气,不能流泪,不能想不开心的事,过年就该否极泰来。平时讨厌干活的,快過年那几天也勤快得像阿凤——我们村里最勤快的人,抹台擦桌,扫地洗窗,干得不亦乐乎。我最热衷的活儿是用竹竿绑一个扫把打扫房梁上的蜘蛛网,把竹竿挥舞得如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一束阳光像手电筒一样,从窗棂上照进来,灰尘如草原上万马奔腾,在阳光里漂浮翻滚,以至于上高中后我对学到的—个物理概念“丁达尔现象”印象特别深刻。
新年要开心高兴,尤其忌讳摆脸色给别人看。路上遇到谁,不管生张熟魏,都要打招呼;要是别人先打招呼,一定要应声。有个说法是:新年大头,叫人不应,意味着一年日子不好过。所以要是叫了不应,有人会连叫几遍,一声高过一声,像阿里巴巴非得把那门叫开不可。要是还不应,除非是耳聋,否则一定是仇人了。这种观念影响到我现在接到拜年短信,再忙乱不堪再老眼昏花也不敢不逐一回复。
过年贴对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到大年三十才贴。老屋门楼贴过的对联就像一本国家年谱,记得最早时多是从毛泽东的诗里摘录的,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候“文革”正轰轰烈烈,席卷城乡,小时候不明就里,觉得后面一副还挺贴切,因为父亲告诉我,“牺牲”的原意就是祭祖时的熟鸡熟鸭,这不正是过年的节奏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父亲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门外青山叠翠,庭前绿竹婆娑。在旁边守着父亲写对联的叔伯问“婆娑”是什么意思?父亲一番解释,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好,因为老屋大门外头对着的正是这样一帧风景。至今那一幕情景还历历如昨。
贴春联无疑是传统文化,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更是最有黏合力的风俗,既顺天理,又合人情。
时过境迁,我不记得那时候除夕的团圆饭都吃了些什么,只记得吃饭时的规矩简直比碗里的饭粒还多。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围坐着拼在一起的两张方桌,祖父祖母并坐上头,伯父伯母和父母如列座公卿分坐两旁,我们一班小孩从大到小,“一蟹不如一蟹”地依次而坐,规规矩矩,仿佛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一年难见一回的鸡鸭鱼肉摆上桌,它们都是在天之灵的列祖列宗们先享用过了的。大人不伸筷,小孩不能动手。如果先动手,作为晚辈的第一箸菜一定要夹到老人碗里。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乱搅乱翻,更不能在别人伸筷子时交叉伸出去。嘴巴含着饭时不准说话,看到大人碗里空了,晚辈要主动站起来帮添饭,添了饭要双手奉上。吃饭时不能舔筷子,也不能敲碗边——那是乞丐的饿相,但碗里的饭粒要扒干净……背后墙上就贴着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果自己先吃饱了,得像报数一样,挨个对比自己年长的人道一声“慢慢吃”才能离席,而且不能走远,要在一旁守着给长辈奉茶。要是最后只剩下某位长辈和自己没吃完,得一粒饭一粒饭“装模作样”地耗着,等长辈先放下筷子。而只要还有人没吃完,绝对不能收拾碗筷。
虽然并非钟鸣鼎食之家,但这些琐碎的规矩却是我从小接受的家教。虽然平时也讲究,但过年却犹如宇宙爆发,让人念念不忘。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走路不能抢在大人前面;在屋里待着时不能戴帽子;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正如我在那本《生于六十年代》中所说:“这些规矩有些是礼数,有些是禁忌,有些是礼数搅和着禁忌,是诗礼传家的日常教育和言传身教,培养着农村知书识礼的一代代人。”
想想自己,真的没有印象很深刻的“年”,大概每次过年都如平地骑行,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从小大人谆谆教诲的是过年一定要高兴,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年不能叹气,不能流泪,不能想不开心的事,过年就该否极泰来。平时讨厌干活的,快過年那几天也勤快得像阿凤——我们村里最勤快的人,抹台擦桌,扫地洗窗,干得不亦乐乎。我最热衷的活儿是用竹竿绑一个扫把打扫房梁上的蜘蛛网,把竹竿挥舞得如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一束阳光像手电筒一样,从窗棂上照进来,灰尘如草原上万马奔腾,在阳光里漂浮翻滚,以至于上高中后我对学到的—个物理概念“丁达尔现象”印象特别深刻。
新年要开心高兴,尤其忌讳摆脸色给别人看。路上遇到谁,不管生张熟魏,都要打招呼;要是别人先打招呼,一定要应声。有个说法是:新年大头,叫人不应,意味着一年日子不好过。所以要是叫了不应,有人会连叫几遍,一声高过一声,像阿里巴巴非得把那门叫开不可。要是还不应,除非是耳聋,否则一定是仇人了。这种观念影响到我现在接到拜年短信,再忙乱不堪再老眼昏花也不敢不逐一回复。
过年贴对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到大年三十才贴。老屋门楼贴过的对联就像一本国家年谱,记得最早时多是从毛泽东的诗里摘录的,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候“文革”正轰轰烈烈,席卷城乡,小时候不明就里,觉得后面一副还挺贴切,因为父亲告诉我,“牺牲”的原意就是祭祖时的熟鸡熟鸭,这不正是过年的节奏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父亲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门外青山叠翠,庭前绿竹婆娑。在旁边守着父亲写对联的叔伯问“婆娑”是什么意思?父亲一番解释,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好,因为老屋大门外头对着的正是这样一帧风景。至今那一幕情景还历历如昨。
贴春联无疑是传统文化,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更是最有黏合力的风俗,既顺天理,又合人情。
时过境迁,我不记得那时候除夕的团圆饭都吃了些什么,只记得吃饭时的规矩简直比碗里的饭粒还多。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围坐着拼在一起的两张方桌,祖父祖母并坐上头,伯父伯母和父母如列座公卿分坐两旁,我们一班小孩从大到小,“一蟹不如一蟹”地依次而坐,规规矩矩,仿佛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一年难见一回的鸡鸭鱼肉摆上桌,它们都是在天之灵的列祖列宗们先享用过了的。大人不伸筷,小孩不能动手。如果先动手,作为晚辈的第一箸菜一定要夹到老人碗里。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乱搅乱翻,更不能在别人伸筷子时交叉伸出去。嘴巴含着饭时不准说话,看到大人碗里空了,晚辈要主动站起来帮添饭,添了饭要双手奉上。吃饭时不能舔筷子,也不能敲碗边——那是乞丐的饿相,但碗里的饭粒要扒干净……背后墙上就贴着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果自己先吃饱了,得像报数一样,挨个对比自己年长的人道一声“慢慢吃”才能离席,而且不能走远,要在一旁守着给长辈奉茶。要是最后只剩下某位长辈和自己没吃完,得一粒饭一粒饭“装模作样”地耗着,等长辈先放下筷子。而只要还有人没吃完,绝对不能收拾碗筷。
虽然并非钟鸣鼎食之家,但这些琐碎的规矩却是我从小接受的家教。虽然平时也讲究,但过年却犹如宇宙爆发,让人念念不忘。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走路不能抢在大人前面;在屋里待着时不能戴帽子;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正如我在那本《生于六十年代》中所说:“这些规矩有些是礼数,有些是禁忌,有些是礼数搅和着禁忌,是诗礼传家的日常教育和言传身教,培养着农村知书识礼的一代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