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屋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chish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在江汉平原东北部,那里有一栋父母居住了30多年的小楼,我们习惯称之老屋。今年10月13日,是父亲离世3周年祭日,我千里迢迢从北京回到老屋。
  走出高铁站,夜已深沉,寒气袭人。我迎着若明若暗的路灯,冒着淅沥的秋雨,乘车来到老屋前。时光无情,岁月峥嵘,老屋在风雨磨蚀中变得破旧萧条。门窗油漆脱落,朽烂变形,墙面起皮掉白,院里地面也坑坑洼洼,凹凸不平,长满黛青色苔藓,斑驳杂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老屋老了,但驻足细看,老屋依然是那样挺拔而雅致,亲切而熟悉,像父亲清瘦俊逸的身影。
  老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面积约260平方米,是一栋带小院的四間二层,且南北通透呈“品”字型的砖混结构建筑。它的南面是一片稻田。每当春夏季节,带青草味的稻苗,郁郁葱葱,长势旺盛,如碧波随风荡漾,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秋天,稻田里一片金黄。特别是到了收割的日子,阵阵微风吹来,沁人心脾的稻香就会弥漫到老屋的每个角落。老屋的北面是一片空地,长满了蒲公英、野菊花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东面是一条小街,不时有人经过。西边则是一所工厂子弟小学,围墙边一排高大茂密、遮天蔽日的梧桐与水杉,挡住了夏日西晒的炎热,让老屋里不再酷暑难耐。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从校园里传来的琅琅读书声,清脆悦耳,像是在吟唱一首轻快的歌谣。老屋得天独厚、闹中取静的环境,让街坊四邻很是羡慕。
  老屋筹建时,我已参军入伍,就读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父亲来信告诉我,家里想换个环境居住,准备新盖一处房屋,要我这个学建筑的学生一显身手,帮他设计一套图纸。于是,我根据地基环境和使用需求,草拟了一套建筑图,经高年级同学修改完善,将图纸寄给了父亲。收到图纸后,父亲马上组织工人施工。
  没想到,我们这些学院派设计的图纸,用现在的话来说,很是“高大上”。父母收入不高,资金有限,纵使九牛二虎之力,也盖不起这栋建筑,这让父亲好一阵子犯难。无奈之下,他只得与工人边修改边施工。因经费捉襟见肘,就拆东墙补西墙,后来实在没辙了,只好把北面的双层山墙改建成单墙,总算让工程完工了,但其规模档次与初期设计却大相径庭,不可相提并论。特别是遇到雨雪天,屋子里潮湿阴冷,凉飕飕的,这让爱唠叨的母亲找到了经常数落他的理由。
  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作品。听亲友说,小楼施工时正值春夏之交,我在部队服役,两个弟弟上学,母亲上班,父亲没有帮手,全是他一手操劳。竣工时,全身被蚊虫叮得大疱叠小疮,人累得又黑又瘦,几乎脱了形。小楼虽然用料简陋,图纸也缩过水,但造型新颖、设计精巧,颇有玉树临风之感,在当地是不多见的,引来不少亲友和路人前来参观。每当这时,出身贫寒、勤俭持家的父亲,脸上便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更让他欣慰的是,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像春燕衔泥般地给子孙后代筑起了一个遮风挡雨的窝。天气好的时候,父亲喜欢一手夹着烟,一手端着茶杯,蹲在楼前的树荫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主动地与熟悉的人打着招呼,似乎是想让人家关注他亲手修建的小楼,很有成就感。
  经过30多年岁月洗礼,老屋真的老了,也落伍了,失去了当年的风韵。此刻,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好似在酣睡,又像在等待。我走进院子,像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子站到了家门口,难以平复“砰砰”跳动的心,不敢迈进去,意恐惊扰了它。
  终于,我鼓起勇气,推开老屋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久违了的家的味道。抬眼望去,老屋里的陈设依旧,迎接我的都是熟悉面孔,就是不见父亲的踪影。他三年前已离开我们,我再也见不到他系着围裙,备好丰盛的饭菜,慈祥的脸上挂满微笑,站在院门迎接我的情景。
  夜更深了,亲友已散去,我一人默默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孤灯只影,万籁俱静,清冷如月,满腹惆怅,但尘封往事像雨中氤氲的水汽,清新而滋润。
  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十分疼爱,但脸上总表现得严肃深沉。他注重把这种爱,转化为对思想品质和作风意志的培育,要求我们诚实厚道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绝不溺爱。有时在外面闯祸了,与同学打架了,他批评虽然严厉,但晓之以理,予之以望。特别是长大后,他用行动把这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我高中毕业那年16岁,就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农村插队。由于年龄小,身体瘦弱,还要干农活,父亲很不放心。有一天,我和几个知青正在棉花地里做营养钵,大队治保主任过来告诉我,你父亲来看你了。因没有思想准备,感到非常惊奇突然。原来,父亲怕我吃不了苦,产生消极怠工思想,利用去农村调研的机会,绕了个大圈过来看我。我走出棉花地,看见父亲戴着草帽,身穿灰色中山装,站在田埂边的小路上,面带微笑地看着我。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这种爱,不会让你感到热烈,但你能深切地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你刻骨铭心。这就是深沉而宽厚的父爱。我想,父亲给予我们的,正是这种爱。
  1991年初夏,我从南海舰队驱逐舰二支队带职后顺道回家探亲,见到被南国海风和骄阳磨砺得黝黑消瘦的我,父亲很是心疼,但看到我经过海军舰艇部队生活的锻炼,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身体也更结实健康了,心里又十分高兴,每天变着花样给我改善伙食,有时还亲手夹起一块他最拿手的生炒财鱼片,让我品尝。虽然时间过去了近30年,当时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父亲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天资聪明,富有灵气,又勤奋好学,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有不错的文字功夫,所在单位的材料大都由他执笔。我真想不到,他是怎么驾驭这些文字的。我从工程学院毕业后,转行到大学学习新闻系,再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后到总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深知其中的辛苦与不易。有时,我把写好的文章给父亲,请他帮我提提意见,但从内心深处讲,是想在他面前显摆显摆,让他为我的进步高兴,自己也得意一下,但他总能挑出毛病,找出问题,让你心服口服。他经常提醒我,写文章要少些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八股腔,多些生活的底蕴和芬芳,克服不了解基层的躁妄和无知。   老屋的书柜里,有全套褐色硬壳封面的《马恩列斯选集》和《资本论》,内容的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让人望而却步,但很多章节被父亲用红蓝铅笔划了不少道道,有的还做了批注。有一年,我探亲回家,看见年近花甲的父亲,品三国,读水浒,观红楼,看西游,硬是在一个多月时间里,聚精会神、废寝忘食地把这些名著啃读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经常跟我沟通交流、谈论政治或哲学问题的功底与本领,是他长期坚持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的结果。父亲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老屋客厅和书房悬挂着他笔力雄健、俊雅洒脱的多幅书法作品,每当看到这些墨迹,就像父亲坐在我的面前,与我品茗交流,谈古论今,纵议天下。
  父亲年轻时嗜好吸烟,加上长期劳累,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和哮喘疾病,后转成慢阻肺。南方的冬天潮湿阴冷,屋子里没有暖氣,容易感冒引起旧病发作,对治疗康复不利。从2000年开始,他与母亲就过着候鸟式的生活,冬天来北京跟我居住,次年开春气温转暖后再回老家。2012年后,父亲因身体机能下降,经不起长途跋涉的颠簸,开始定居北京,长年与我生活在一起。他多次想回故乡,回到老屋,我们怕他路途发生危险,劝他安心休养。但他想念老屋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于是,亲友就把他侍弄过的花草,拍成照片用微信传来,请他欣赏,以解乡愁。当他看到老屋熟悉的场景和君子兰、月季、美人蕉、仙人球时,很是欣悦,仿佛又回到老屋,为它们修枝剪叶,浇水施肥。
  随着两个弟弟的入伍提干和成家立业,他们各自离开老屋,有了自己的小家。父母长住北京后,老屋就一直空置着。时间的剥蚀,人生的离合,它变得更加陈旧和落寞。有一次,二弟从老家打电话来说,因长期无人居住,老屋被小偷光顾过三次,值点钱的家当都被偷光了。父亲听后哈哈一笑,脱口而出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偷就偷了,权当扶贫了!”
  老屋是思想和心灵的寄托。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老屋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件件往事,依然是那样的清晰温馨。它承载过我们家的美好生活,记录了我探亲时的难忘时刻。它是我与亲人团聚的一个驿站。
  老屋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成为我心中美好的珍藏。它像涓涓细流,滋养着我的心灵,提升着我的思想,激发着我的斗志,让我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有人说,无论你浪迹天涯,身在何处;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只有回到故乡的老屋,才算是真正的回家。因为,老屋是生命的加油站,成长的奠基石,也是永远的精神家园。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屋的南面盖起了一幢住宅楼,北面又新建了一个居民区,它被前后夹击得拥挤而窘迫,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样子。母亲说把它卖了,弟弟说把它拆了,我说不能拆更不能卖。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父亲的足迹,回荡过他爽朗的笑声。老屋在,家就在。就让它作为一个念想,永久地保留着。看到老屋,我们就像看到了父亲,感情就有了寄托,灵魂才不会漂泊。
其他文献
一  河不宽,看上去四五米的样子;水也不深,人下去最多能没过膝盖。河两边的淤泥茅草上挂着被水浸过的痕迹,那是夏季里河水上涨时留下的余韵。  河水很清,温温柔柔地流着,弄出些细碎的声音,像许多人在窃窃私语。他们谈论啥呢?是在说过去的事情吗?踏上河边那块草滩时,德山老汉一边卷着莫合烟一边想。一只野兔从草丛里惊起,倏地窜到河边,又飞快地奔向下游,灰黄的身子一缩一弹地耸动。他心说,我又不逮你,跑那么快。草
期刊
太平湖  清晨,群峰涌入  白雾渲染的水面  所谓虚度,恰恰在水一方  足蹈手舞,直抵黄昏的深处  太平湖掌起一盏盏青灯  放下整洁舒适的床榻  日子有过万千峰谷  而此刻却安静得没有波澜  脚尖流连这里的风月  一心吸够芬芳的墨汁  在连绵无尽的宣纸上挥毫  好客的鱼虾就会深情拥吻  每一座山  都是一位不再流浪的诗人  月牙泉  沙地上,万千杂踏的脚印  只为月牙泉而生  其中也有我的一双  
期刊
春酝夏成一场缘  捡起几缕  夏日脱落的发  捆扎从春天  租来的梦  浇注  夜夜相思的泪  密封,瓮藏  等待发酵  盼佳酿一成  我着霞帔  踏万千沟壑  山一程,水一程  邀你来临垆闻香  任你笔意纵横  也捭阖不出  我的酒后狂草  直到月儿拉圆  金色的弓  再把春宵未完的梦  待续  初心為介  你千里奔袭,仆仆而来  相视莞尔  晕开了我如花的容颜  似玉的春华  初心为介  迎就
期刊
计划中的旅行一直拖延着。电视上说,这个周末仍然天晴,最低气温在13摄氏度左右,但到了下周一,北方的冷空气来袭,不仅会产生降雨,而且气温会骤降十几度。节气已过了小雪,天气不可能再暖和了——他们都清楚,要旅行,只能抓紧这个周末。几乎什么都不用再考虑,旅行的地点、门票、坐车的方式等,他们早已了然。  周五那天上午,他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手头的事情要尽量处理掉,他决不允许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破坏计划。此前的
期刊
朱思莹的诗  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开头  漫长得连你自己也说不清楚  究竟源自哪里  从姬轩辕时期讲起,五千年来  章节的每一个符号  簇拥着诗词歌赋,时而慷慨激昂  时而低沉羸弱,让色彩不同的天空  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多少次,长江、黄河曾哭泣  但声音都抵不过  那条短小的《南京条约》  冰封大地时的嘹亮  那么多的诗人,小心地挑选一些字眼  都无法抚平,你满身的伤痕  直到那颗
期刊
新中国之恋  王兴伟  古田会议  屋子里那么静,一个人的声音  至今还在回响  十二月的天空,阴霾密布  他们聚在一起,是摆放整齐的火柴头  他们用决议,在思想的边沿  反复擦拭  嚓,一间屋子  全都成了红,红里炽热的火焰  被保存了下来  被当成了种子  以后,整个中国,都有了  熊熊燃烧的烈焰  再以后,每个人都感到了温暖  当我谛听这幅长卷  心也不自觉地跳动起来  火焰,火焰  我不由
期刊
有人说:“中国历史太悠久,人们都喜欢向后看,看到的只是辉煌,因而骄傲自大起来。而美国历史很年轻,人们都喜欢向前看,崇拜大师,崇拜科学家,因而国力很强。”这话乍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细想有点片面。因为辉煌的历史不仅让国人有一份满满的自信,同时传递给我们的是治国宝典与责任使命。  从史书上看,古代世界最为骄傲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古罗马,另一个就是长安城。在盛唐长安城人口达百万之众的时候,罗马人口仅有五万
期刊
一  我承认,从小养育我的村庄,一直不间断地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在以前,我宁愿记得它是快乐的:在春天捧出艳丽的花朵,在秋天交付丰硕的果实,在冬天敞开温情的火塘;就算是火热的夏天,因为山风、溪水以及记忆的美好,给人的感觉也是凉爽怡人的。时不时还会有迎亲的唢呐、喜庆的鞭炮犹如云朵一样飘过,人们喜笑颜开,全都那么健康、亲和,为村庄里不断发生的事件保持着欢乐而温馨的成分。  我承认,朴实而幸福的村庄,一
期刊
自小对黏性食物有种畏惧。诸如八宝饭、年糕,甚至包括在回坊卖得很火的甑糕、蜂蜜凉粽子等等。所以如此,是心里作怪,总觉得那些东西过于粘了,吃了会把肠子粘在一起,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毛病一旦养成便很难更改,至今依旧如此。加之上了年纪,脾胃虚弱,已经轻易不碰这些难消化、高糖、高热的食物了。不过,这些年当中,每年只有一次例外,便是端午节那天会吃下一个完整的粽子。  对于粽子,小时候,只当是一种节令食品,该吃
期刊
一  高考刚好过去了半个月,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就要出成绩。二十三日,梦雅跟高考前的那段时间一样,五点半就早早地起床,不一样的是,她只是坐在书桌前发呆。三月份她再次从北京六环的那个小出租屋里回来,就一头扎进书本里,准确地说是一个猛子扎进了题海里。早上五点半,晚上十二点半,甚至更晚,中午在课桌上眯半小时,往往一个梦还来不及开头,下午的上课铃声就叫醒了她。实在太困时,多迷糊了个一两分钟,耳畔早想起同学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