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普通干扰素(IFN)α-2b、阿德福韦酯(ADV)、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HBeAg阳性初治CHB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四组,单用IFNα-2b治疗组(A组,60例),IFNα-2b+ADV治疗组(B组,60例),IFNα-2b+ADV+GM-CSF治疗组(C组,60例),IFNα-2b+ADV+GM-CSF+乙型肝炎疫苗治疗组(D组,60例),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比较四组在HBsAg血清学应答、HBeAg血清学应答、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应答、组织学应答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相关疗效。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HBsAg血清学应答方面,治疗至48周,D组的HBsAg转阴率明显高于A、B组(χ2=8.634和8.634,P值均<0.01),D组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A、B组(χ2=7.149和7.149,P值均<0.01),C、D组HBsAg较基线下降率高于A组(t=4.194和4.508,P值均<0.01);随访观察至24周,HBsAg转阴率结果与治疗至48周相同,D组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A、B组(χ2=8.634和8.634,P值均<0.01),C、D组的HBsAg较基线水平的下降率高于A组(t=4.546和4.969,P值均<0.01)。在HBeAg血清学应答方面,治疗至48周,D组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χ2=8.792,P<0.01),C、D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组(χ2=7.064和10.159,P值均<0.01);随访观察至24周,C、D组的HBeAg转阴率均高于A组(χ2=10.159和13.713,P值均<0.01),D组的HBeAg转阴率高于B组(χ2=8.155,P<0.01),C、D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A组(χ2=10.506和12.857,P值均<0.01)。在病毒学应答方面,治疗至48周,B、C、D组的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A组(χ2=12.452、17.062和20.670,P值均<0.01);随访观察至24周,B、C、D组的HBV DNA转阴率也均显著高于A组(χ2=21.121、26.880和33.611,P值均<0.01)。在生化学应答方面,治疗至48周,C、D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A组(χ2=8.711和8.711,P值均<0.01);随访观察至24周,C、D组的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A组(χ2=8.076和9.624,P值均<0.01)。在组织学应答方面,治疗至48周,B、C、D组的肝穿组织学炎症或纤维化程度的改善率均显著高于A组(χ2=8.543、13.348和16.205,P值均<0.01)。四组患者无中途停药,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和乏力等,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抗病毒/免疫调节治疗新方案即IFNα-2b+ADV+GM-CSF+乙型肝炎疫苗联合治疗HBeAg阳性初治CHB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