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青春电影成为国内影坛一道亮丽的风景。青春电影票房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用大数据的有效支撑,粉丝经济的巨大威力,擅于将其他领域中已积累的受众转化为电影观众,利用多种途径尤其是新媒体进行精准的营销等。但在红火的市场表象下,青春电影却潜藏着诸多危机,如创意匮乏、剧本薄弱,价值观扭曲,大数据积累不足与应用陷阱,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等等。青春电影还需要和中国电影市场、青年观众们一起,经过大浪淘沙,经历成长的阵痛。
关键词:青春电影;粉丝经济;精准营销;创意匮乏;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9-0163-06
一、引言
近年来,青春电影成为国内影坛一道亮丽的风景。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影片引发全民致青春热潮,并分别以71901万元、53926万元、48810万元位列年度国产片票房排行榜的第2、5、7位①。2014年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36部,青春电影市场表现依然抢眼。2015年,青春电影依然热度不减,其中不乏票房大卖之作(详见表1)。
从档期安排看,五一档和暑期档这些传统档期是青春片密集上映的主阵地。例如,《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同在暑期档上映,令郭韩大战成为媒体热炒的话题,最终以票房双赢而告终;2015年《左耳》等选择五一档期上映,带动了市场整体票房涨幅达68%②。青春电影在档期选择上也呈现出全面铺开的态势,例如融入青春元素的《北京爱情故事》在情人节档期推出,取得了40575万元的票房;《匆匆那年》选择在贺岁档上映,在《太平轮》《一步之遥》等诸多大片夹击之中夺得单月票房冠军。
从题材来看,青春怀旧题材依然大热,这固然是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急剧变化引发的怀旧风潮所致,同时也更体现出当前主力观众的心理需求。一方面,电影观众日趋年轻化,而国产青春电影长期以来并不发达,直到近年来一些青春电影上映,引爆观众潜在需求,形成青春电影热现象;另一方面,初涉人世的年轻人在纯真校园与残酷社会之间需要有一个缓冲,青春怀旧电影便充当了这种缓冲器。对于已在现实社会中摸爬滚打过的60后、70后等人来说,这一缓冲器也同样适用。
一、当前国产青春电影的特点
从青春电影的票房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
1.年轻和跨界的优势
近年来,一批青年导演以中小成本电影亮相影坛,斩获极高票房并获得观众青睐,成为影坛一道夺目的新风景。这些导演中,不少是新人,如赵薇、薛晓路、郭敬明等。近两年这一趋势依然延续,不少新人凭借处女作创下票房佳绩。“年轻”和“跨界”依然是影坛新生力量的两个关键词,卢庚戌、田羽生、肖央、、邓超、陈思诚、韩寒、苏有朋、何炅等曾经是歌手、编剧、广告片制作人或演员、作家、赛车手、主持人等,但现在他们都多了一个导演的新身份。他们虽在导演手法和经验上尚显稚嫩,但却以“接地气”的故事和真诚的青春情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获得观众的认同。
据调查,中国电影观众主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踏进影院的主力是70后和80后,但如今,观众平均年龄正在大约以每年一岁的速度递减,2009年观众平均年龄是25.7岁,2013年则是21.7岁。③90后甚至更低龄的青少年已成为数量庞大的一支观众群。近年登场的这批新导演不少是80后,自身的成长经历使他们与80后、90后观众间的距离更为亲近,对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观众的观影趣味喜好有极为精准的把握,创作也更贴近都市青年的生活现实,因此,其作品虽引发不少争议,却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跨界也许会影响这些处女作的艺术质量,使之呈现诸多不足,但新导演们在其他领域中已经获得的关注度也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先在优势。赵薇导演处女作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明星营销的威力;而邓超、陈思诚、苏有朋以及参演的各路明星的人气和粉丝令影片尚未上映就吸引了较高的关注度;韩寒通过博客、微博等渠道发表的犀利时评使他成为众多文艺青年心目中的意见领袖,具备了较强的影响力。此外,一些根据小说、电视剧改编的电影也擅于将其他领域已积累的受众转化为电影观众,例如《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凭借风靡一时的同名校园歌曲召唤起观众怀旧情怀,《万物生长》与《左耳》《何以笙箫默》已通过小说或电视剧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或观众,《匆匆那年》的同名小说、电视剧也已积累了相当好的观众基础,贴吧粉丝和发帖数都远超《致青春》。④
2.粉丝经济的威力
近年来,票房获得巨大成功的青春电影如《小时代》系列、《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都得益于粉丝经济的巨大威力。
《小时代》系列获得恶评无数,价值观饱受质疑,其差口碑和高票房使之成为“现象级电影”,《小时代》现象典型地体现了粉丝经济的威力。曾批判《小时代3》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认为:“不管《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内容如何,都昭示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网生代’。”⑤在《小时代》口碑差的氛围下,出品方对影片的信心来自于对导演、明星的粉丝群的信心。导演郭敬明凭借其文学创作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其新浪微博粉丝近4000万。主演云集了人气颇高的杨幂、郭采洁等众多明星,杨幂新浪微博粉丝数5000多万,郭采洁2000多万,陈学冬近2000万,柯震东3000多万,这些数字颇可说明这些新生代明星的粉丝号召力,豪华的明星阵容最终实现了粉丝效应的叠加。与前两部电影相比,《小时代3》在为粉丝量身定做方面走得更远、更彻底。在该片联合出品方与发行方乐视影业的CEO张昭看来,“导演郭敬明是中国第一个电影产品导演,他对用户体验很在意,我们的目的是深度为粉丝服务”,“这部电影的商业依据就是粉丝,之前的两部就是不够‘小时代’,所以第三部我们要专门为粉丝订制”,“粉丝这个群体很窄,我们要深度服务他们,深度意味着黏性,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拍什么,这就是互联网思维”。⑥因此,为吸引更多粉丝,影片根据观众喜好呈现更为精美的锦衣华服,仅服装就准备了7000套;为满足女粉喜好,将贩卖男色路线贯彻得更为彻底。影片在音乐营销上还邀请吴亦凡、周笔畅演唱片中歌曲,意在扩大粉丝群,实现跨粉丝营销。这些人气偶像所积聚的粉丝优势最终助力《小时代3》实现票房大卖。 《后会无期》同样是粉丝营销的成功案例。《后会无期》票房表现令人惊叹,这归功于导演韩寒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韩寒的意义更多在于其文化价值,韩寒已成为一种文艺范的象征。《后会无期》卖的就是文艺范,影片的票房成功应该感谢路金波等合作者让韩寒主控电影的艺术创作,做一部烙满韩寒印记的影片,而不是常规的商业片。《后会无期》被定位为一部公路片,以常规类型片的标准衡量,其叙事和人物塑造都有致命的缺陷,但从粉丝的眼光出发,这些也许恰恰是韩式风格之所在。熟悉其小说和散文风格的读者对此并不陌生,松散的情节、开放式的结局、玩世不恭的人物、段子式的故事、幽默犀利的金句恰是韩寒作品的独有标记,而这些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延续。对粉丝们来说,《后会无期》的制胜法宝恰恰在于,无论是情怀还是风格,它都“很韩寒”。韩寒选定的海报标语“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并没有得到合作者的支持,但韩寒依然将它在微博发布,立刻就引来“依然体”造句热潮,24小时内转发量16万次,点赞12万次,评论达到3万条。面对这一现象,合作者们只能相信韩寒这一品牌对粉丝的巨大感召力。
3.产业融合和大数据制作的效力
当前的“三C”(计算机computer、通信业communication、内容产业content)革命和“三网融合”(广电网、电信网、计算机网)正在对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和机遇。电影本是一种高风险的文化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精准定位和营销成为影片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保障。在近年一些票房成功的青春电影背后,不难发现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相互扩张融合的趋势。
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出品方为例,乐视影业和优酷在产业布局上兼及内容和渠道,融制作、发行、放映于一体,这也使他们具有获取海量用户数据的优势。“优酷土豆集团除在PC端以月度覆盖4亿用户继续领跑行业外,移动端优酷日均视频播放量也早已超过3亿”⑦,乐视影业定位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在出品发行影片的同时,力图建立“一定三导”和“五屏联动”的O2O(线上线下onlinetooffline)电影市场系统。微电影《老男孩》在优酷土豆已拥有8000万点击观看量,视频网站对用户构成、观影偏好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对大电影的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网络视频指数’中,不仅能够清晰看到《老男孩》粉丝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构成,获知其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容点,以此圈定电影受众并进行内容策划;更能对8,000万粉丝的在线视频观看行为和喜好进行分析,直接引导其进行预告片观看、评论互动及在线购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电影。”⑧精准的受众定位和营销策略也使转战大银幕的“老男孩们”真的实现了票房“猛龙过江”。
《小时代》系列的出品方乐视影业“在投资之前已对同名原著在网上的点击量、点击用户身份等关键数据进行了调研,将潜在观众分成了核心圈、第二圈和第三圈;还对同档期上映的影片以及过去一年消费者对于同类影片的反映都做了数据分析,然后用从视频营销到网站推广中获得的数据来说服院线排片”⑨。郭敬明“会定期对粉丝数据做整理、对比”,“查看自己电影的百度指数、相关搜索量,进而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等”⑩,并亲自到影院,观察前两部观众们的笑点和哭点。当发现观众对长句幽默没反应时,他就在《小时代3》中改成以短句搞笑,以动作场面搞笑。《小时代3》中周崇光这一角色戏份的加重正是由于大数据显示的观众喜好所致。
互联网积累的大数据为影片制定精准营销策略、获得票房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据淘宝电影预售人气榜数据显示,杭州、南京、武汉、厦门、长沙、福州等城市是购买《左耳》预售票的主力城市,购买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7—28岁之间。”B11因此,《左耳》将营销对象精准定位于90后观众,在路演宣传方面,主创人员侧重于跑二三线城市的高中、高校,其目标受众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主。这种数据对于影院排片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参照。
4.利用新媒体等进行精准的营销
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近期大卖的一些青春电影案例中,不难发现利用多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进行精准的营销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小时代1》为例,营销费用大约占制作成本的2/3。通过大数据分析,乐视影业的CEO张昭发现,“《小时代》的目标受众经常登录的网站为:360、腾讯、搜狗、人人网,在这些网站举办活动,能为《小时代》实现线上传播,并从中转化出一定数量的观影人群。另外通过手机APP乐影客,也方便公司在线上实现《小时代》嘉年华活动宣传、影票销售的目标”B12。最终,《小时代》“预告片点击量达到4000万,社交媒体活动200万人参与”B13。
《后会无期》的导演韩寒是80后一代的青春代言人,在互联网已经积累了极高的人气,其新浪微博粉丝数达4000多万。鉴于韩寒本人在互联网世界的巨大影响力,影片重要信息未按常规那样先通过媒体见面会发布,而是提前或直接通过微博方式曝出。《后会无期》的微博营销非常奏效,从宣布执导到晒女儿小野荣升国民岳父、晒出预告片、请出朴树唱片尾曲、晒出影片金句,每次与影片相关的信息发布都能形成一次互联网事件。例如,2014年5月29日9点05分发布预告片的微博,24小时就引来33万次转发,9万次评论,15万次点赞,阅读量7500万人次。先导预告片在优酷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达370万次,百度搜索指数高达122146。尤其是7月16日,代表80后青春记忆的朴树离开歌坛十年后演唱的片尾曲《平凡之路》曝光,7小时内试听数超过百万,超过之前汪峰《生来仿徨》9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的纪录,微博转发量更在24小时内就达到34万。自1月6日宣布执导开始,韩寒微博更新频率史无前例。《后会无期》的明星传播效应不仅仅是韩寒本人带来的,也来自于其朋友圈。“在《后会无期》33万人次的微博转发中,达人及加V用户总计比例超过30%,罗永浩、宁财神等近8000个大V、《新周刊》等媒体官微参与了话题传播。”B14例如,微博女王姚晨看过影片后发表评论称“很韩寒”“不落俗套”。明星、影评人、文化界的肯定也为影片票房奠定了坚实的口碑基础,后来的挺韩派与倒韩派之间的混战也给韩寒和影片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 同样,《左耳》的成功与其微信、微博、网络的营销有密切关系。“据统计,电影《左耳》的官方微博1666条,其中仅微博话题就有60多个,阅读量及转发讨论过亿的话题多达5个,积累粉丝超20万,微博参与互动辐射网友达上亿人次。”B15电影上映接近尾声时,主创成员又在360网络院线开启和明星专场观影活动,与粉丝互动,把电影营销推向高潮。
二、当前国产青春电影存在的问题
青春片持续大热,屡创票房佳绩,带动跟风热潮。在部分影片大卖的同时,更多影片上映不久便匆匆下线,甚至只是院线一日游。从市场来看,青春片的热潮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但在红火的市场表象之下,青春电影创作却潜藏着诸多危机。
1.剧本薄弱,创意匮乏
从票房来看,青春电影表现不俗,但从艺术质量来看,却乏善可陈。影片在叙事和人物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如叙事凌乱或不合理、人物不统一、剧情存在硬伤等,不少影片甚至无法讲述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在影像风格上,追求炫目煽情也使不少影片流于空洞浮夸,甚至被讥讽为超长PPT或MTV。
《后会无期》整部影片就是韩式段子集锦,人物只是传递金句的傀儡,段子和金句虽令人印象深刻,但却生硬刻意,影片中人物和故事很难让人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同桌的你》中想象与现实的错位成为影片亮点,但影片在剧情方面存在诸多硬伤。影片堆砌了“9·11”、抗击非典等一系列大事件,除了提醒观众故事发生的时代之外,无法与个体人生之间呈现有机的关联。影片虽集合了诸多青春电影中的流行元素,如创业、出国、现实与梦想的反差,令人恍若看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影片的影子,但都如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该片剧情的转折逻辑也极不合理,女主角放弃北大选择厦大、非典时期上演大逃亡、前一秒深爱后一秒分手的原因仅为申请不到斯坦福大学。《左耳》中张漾对许戈的阴谋、对娇娇的利用,与其后面的转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吧啦多面的个性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矛盾。与此类似的还有《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叙事均显得凌乱或牵强。《万物生长》中所谓的生猛青春更多给人矫情之感。与大热的怀旧青春电影不同,《闺蜜》和《小时代》热衷于营造时尚奢华的青春梦,凭借唯美炫目的视觉风格、奢侈浮华的消费奇观、夸张煽情的矛盾冲突吸引了大量尚未或刚刚涉足社会的年轻观众。这些以青春为卖点的影片虽票房成功,但其票房与艺术水准间的差距令人大失所望。
创意的匮乏使诸多影片只知跟风,从剧情、演员、影像、海报等各方面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以及《阳光姐妹淘》等日韩青春电影进行大肆山寨模仿。不少影片的桥段相似,援引大事件、怀旧金曲的手法一用再用,场景转换无外乎高中、大学、社会,爱情线无非是追求、相爱、分手、重聚首,非群架无以表现荷尔蒙,非堕胎无以表现遗憾痛苦,慢镜头、煽情音乐、逆光镜头成为标配,连演员也毫无障碍地从一部电影穿越到另一部电影,进行着相似的表演。例如杜海涛、王啸坤、郑恺等演员几乎成为青春电影的标准配角。大多青春片只是走着雷同的老路,相似的校园绿荫,相似的白衫黑裙造型,相似的人物模式,连莫明其妙的剧情转折、混乱的叙事逻辑、空洞煽情的感伤怀旧,都如出一辙,此类影片招来恶评如潮也在情理之中。
总体而言,青春电影市场表面红火,但抄袭模仿之风盛行,跟风投机之作层出,多数影片沦为炮灰。究其根本,在于创意匮乏,缺乏原创性的好剧本。
2.价值观的争议
在一些青春电影、婚姻爱情剧中,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奢华多次出现。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当下青春片中对于时尚和想象中的富裕生活的表现,既是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的折射,也迎合了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正如美国学者斯蒂芬尼·扎切莱克在论及《美国派》等青春喜剧片时所指出的:“这些青春喜剧满足了青少年心想事成的实用主义心理。比如许多青春片以郊区为背景,可片中的少男少女们的穿着考究,他们的卧室布置得富丽堂皇,比他们实际生活的环境强之百倍。”B16《小时代》系列在拜金取向上显得格外突出,影片对奢侈品和想象中的富裕阶层生活的炫耀性展示,表现了赤裸裸的物质渴求,引发了激烈的价值观争议,但《小时代》系列不过是当下文化思潮的一种折射。
青春片中常见的两大主题“反叛社会”和“性”在当前语境下都不可能得以充分探索,在产业化的路途上,国产“青春电影表现出日益向青春消费发展的走向,青春反抗的色彩与精英知识分子精神传统愈益淡薄,越来越走向世俗和时尚”B17。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青春片在价值取向上殊途同归,尚未反抗就已决定向财富、权力俯首投降。这恐怕不能完全怪创作者,因为电影正是社会文化的显影,年轻观众们虽生活在物质相对富足年代,面对的却是比前辈们更大、更无所不在的生存压力。“青年人在不自觉中追求‘奶嘴文化’的娱乐消费,排遣或逃避现实压力,无需思考即可轻松获得快乐的阅读和观影,甚至可能在这些不完美中寻找到更多的平等和安慰。”B18因此,在题材上大热的是怀旧青春或者虚假如《小时代》般的想象青春,而不是现实的青春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经作为反叛英雄的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貌似和郭敬明背道而驰,但实质上不过是殊途同归,都滑向消费文化的泥沼。无论《小时代》还是《后会无期》,说到底都不过是偶像为粉丝定制的一道私房菜。相对而言,票房不佳的《我就是我》作为一部纪录片,挖掘了青少年在面对选秀体制时的努力与纠结,体现了他们的顺从与反叛、配合与不甘,表现出了面对当下现实和90后一代心路历程的诚意。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的一些比较成功的青春电影,如《歌舞青春》《阳光姐妹淘》《听说桐岛要退部》《初恋那点小事》等,更多地体现出一些主流社会认可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如真诚、独立、执着、奋斗,珍视友情、亲情、爱情等。然而,这些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在当前国产青春片中却表现得并不充分。如同不少网友吐槽的,如今的青春电影爱情模式无非就是相爱—开房—分手—打胎。《小时代》和《闺蜜》虽宣扬姐妹情谊,但表现的并非真正的友情,前者是以财富和利益为纽带维系起来的,后者充满了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想获得主流社会的普遍认可,青春电影的创作者必须以足够的诚意,解决价值观层面的这些问题,方可实现票房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3.大数据的积累不足与应用陷阱
大数据正在电影产业界鼓荡起一种狂潮,热播美剧《纸牌屋》是其威力的最好说明。在大数据挖掘应用方面,好莱坞走在了前列,影片从策划到导演、演员阵容、档期的确定、营销发行等,都有不同的丰富数据作为支撑。电影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为电影产业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提供了新的保障,也为电影制作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应用大数据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有效数据可用,而国内电影产业界对大数据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缺陷便是先天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电影产业数据的收集起步较晚,而不同平台间又存在着诸多壁垒,这就使能够获取的有效数据非常有限,而建立在脆弱数据基础之上的应用更使准确度打折。据统计,“目前,国内约90%以上电影调查公司把百度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再综合题材、阵容等数据,得出一些研究数据”B19,但准确率并不理想,而谷歌针对好莱坞电影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于中国电影又并不适用。要真正发挥大数据的效力,首先需要整个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数据的真实化、透明化。对于已获取的数据,如何分析应用,也是目前电影产业运用大数据时面临的难题。正如爱奇艺CEO龚宇所言,这不仅需要数学建模的能力,也需要全行业共同合作进行。B20
在探索的过程中,大数据也为电影这一高风险的文化产业制造了新的神话和新的陷阱。例如,《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尚未开播就已赢得13亿元的广告赞助,综艺节目的热度使投资方对其衍生的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十分看好,“好声音”节目的观众有7000万人,如果再加上网络和海外的观众,总观众达2亿人,因而,总策划金磊信心满满地预测该电影票房会突破10亿元,但最终却以300万元的票房惨淡收场。取材于快男选秀过程的《我就是我》,虽获得粉丝500万众筹支持,却在郭韩大战的夹缝中悄然下线。虽然大数据能够给电影提供一定参考,但大数据并不直接与一部成功的作品画等号。如何将互联网的高关注度、综艺节目的高收视率与庞大的粉丝数量转化为电影票房,还需更为精准的数据分析,例如受众的细分、营销的精准化、档期的选择等等。
大数据将在中国电影产业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度应用,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忘记,电影有自己的艺术规律,这是任何精妙的数据模型都无法取代的。成功的电影必定是用心来完成的,它要求创作者能够沉淀下来,以心投入。电影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二重属性决定了它不能只追求票房回报,不顾社会效益。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大数据的应用并非电影制作的捷径,也不可能最终决定一部影片的质量与票房成败。
4.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
青春题材影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红火的景象,然而与好莱坞青春类型片的多元化不同,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的青春片有别,国产青春电影更多呈现出一种同质化的类型道路,大多都是爱情类型,重复着近些年来获得市场认可的小妞电影模式。不可否认,类型片是未来市场的主力,但青春电影本应具有极大的类型包容性,它可以是歌舞、体育、奇幻、恐怖等多种类型。虽然爱情是青春影片的重要主题,但绝非其唯一题材。近年上映的青春片在类型化道路上虽然做了不少探索,例如《怒放之青春再见》糅合大量音乐元素,《激浪青春》结合了体育类型,《后会无期》采用了公路电影模式,但类型探索成功之作仍然有限,大部分影片仍是在爱情、喜剧的模式上打转。从题材的广阔度来看,成长中的青少年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冲突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青春电影中重要的成长主题并未得到深入表现。类型既意味着相似,又拒绝着相同,当怀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费咀嚼,当相似的青春爱情剧情一再上演,甚至由相同的演员来呈现过多的同质重复,观众自然会产生厌倦,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青春电影叫座不叫好。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眼下的青春电影创作更多专注于商业类型片,如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残酷青春物语再难寻觅,如《青春派》般对青少年校园生活的现实关注凤毛麟角。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容得下多元化的表达,既有大量商业类型片占据主流,也应有部分文艺片以及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如此方能良性发展,满足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
四、结语
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都是美好而珍贵的。然而,目前的青春电影创作却呈现出一种只顾圈钱的急功近利倾向。在这种消费青春的浪潮中,我们不禁要问:青春还可被消费多久?仅靠制造话题吸引观众还能维持多久?青春电影在单调的类型模式中还能走多远?这些是国产青春电影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青春电影还需要和中国电影市场、青年观众们一起,经过大浪淘沙,经历成长的阵痛。注释
①文中所引用的票房数据除《后会无期》《小时代3》《同桌的你》的相关数据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外,其余如无说明,均来自艺恩网,www.entgroup.cn.
②http://ent.sina.com.cn/m/c/2015-05-03/doc-iawzuney4829758.shtml.
③《中国观影人群年轻化观众4年“小了”4岁》,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3/06/19/1513531.html.
④截至1月13日,《匆匆那年》贴吧粉丝84613,帖子831189个,而《致青春》则分别为22620和393575个。
⑤⑥《〈小时代3〉被指专注粉丝营销郭敬明被赞产品型导演》,http://www.chinanews.com/yl/2014/08-05/6462004.shtml.
⑦⑧《〈老男孩〉华丽变身大电影打造中国电影新标杆》,http://tech.gmw.cn/2014-01/10/content_10077796_3.htm.
⑨B12B13曹凌曦:《这是个精打、细算的小时代》,《潇湘晨报》2013年7月5日。
⑩《郭敬明:定期关注百度指数大数据指导〈小时代〉》,http://www.chinanews.com/it/2014/07-24/6420164.shtml.
B11《淘宝电影:〈左耳〉票房大卖埋单人是谁?》,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5-04/6316166.html.
B14《韩寒缘何创造中国电影史上最热门预告片》,http://www.advertiser.cn/article/detail/751.
B15《青春类型片的又一次胜利〈左耳〉4.7亿票房营销揭秘》,艺恩网,http://www.entgroup.cn/MarketingNews/1524706.shtml.
B16[美]斯蒂芬尼·扎切莱克:《青春喜剧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B17陈旭光:《近年喜剧电影的类型化与青年文化性》,《当代电影》2012年第7期。
B18肖熹、李洋:《〈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电影艺术》2013年第5期。
B19B20《用大数据主宰电影?太过神话》,http://www.it-times.com.cn/hulianwang/24685.jhtml.
责任编辑:采薇
关键词:青春电影;粉丝经济;精准营销;创意匮乏;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9-0163-06
一、引言
近年来,青春电影成为国内影坛一道亮丽的风景。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影片引发全民致青春热潮,并分别以71901万元、53926万元、48810万元位列年度国产片票房排行榜的第2、5、7位①。2014年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36部,青春电影市场表现依然抢眼。2015年,青春电影依然热度不减,其中不乏票房大卖之作(详见表1)。
从档期安排看,五一档和暑期档这些传统档期是青春片密集上映的主阵地。例如,《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同在暑期档上映,令郭韩大战成为媒体热炒的话题,最终以票房双赢而告终;2015年《左耳》等选择五一档期上映,带动了市场整体票房涨幅达68%②。青春电影在档期选择上也呈现出全面铺开的态势,例如融入青春元素的《北京爱情故事》在情人节档期推出,取得了40575万元的票房;《匆匆那年》选择在贺岁档上映,在《太平轮》《一步之遥》等诸多大片夹击之中夺得单月票房冠军。
从题材来看,青春怀旧题材依然大热,这固然是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急剧变化引发的怀旧风潮所致,同时也更体现出当前主力观众的心理需求。一方面,电影观众日趋年轻化,而国产青春电影长期以来并不发达,直到近年来一些青春电影上映,引爆观众潜在需求,形成青春电影热现象;另一方面,初涉人世的年轻人在纯真校园与残酷社会之间需要有一个缓冲,青春怀旧电影便充当了这种缓冲器。对于已在现实社会中摸爬滚打过的60后、70后等人来说,这一缓冲器也同样适用。
一、当前国产青春电影的特点
从青春电影的票房成功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
1.年轻和跨界的优势
近年来,一批青年导演以中小成本电影亮相影坛,斩获极高票房并获得观众青睐,成为影坛一道夺目的新风景。这些导演中,不少是新人,如赵薇、薛晓路、郭敬明等。近两年这一趋势依然延续,不少新人凭借处女作创下票房佳绩。“年轻”和“跨界”依然是影坛新生力量的两个关键词,卢庚戌、田羽生、肖央、、邓超、陈思诚、韩寒、苏有朋、何炅等曾经是歌手、编剧、广告片制作人或演员、作家、赛车手、主持人等,但现在他们都多了一个导演的新身份。他们虽在导演手法和经验上尚显稚嫩,但却以“接地气”的故事和真诚的青春情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获得观众的认同。
据调查,中国电影观众主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踏进影院的主力是70后和80后,但如今,观众平均年龄正在大约以每年一岁的速度递减,2009年观众平均年龄是25.7岁,2013年则是21.7岁。③90后甚至更低龄的青少年已成为数量庞大的一支观众群。近年登场的这批新导演不少是80后,自身的成长经历使他们与80后、90后观众间的距离更为亲近,对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观众的观影趣味喜好有极为精准的把握,创作也更贴近都市青年的生活现实,因此,其作品虽引发不少争议,却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跨界也许会影响这些处女作的艺术质量,使之呈现诸多不足,但新导演们在其他领域中已经获得的关注度也可以转化为创作的先在优势。赵薇导演处女作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明星营销的威力;而邓超、陈思诚、苏有朋以及参演的各路明星的人气和粉丝令影片尚未上映就吸引了较高的关注度;韩寒通过博客、微博等渠道发表的犀利时评使他成为众多文艺青年心目中的意见领袖,具备了较强的影响力。此外,一些根据小说、电视剧改编的电影也擅于将其他领域已积累的受众转化为电影观众,例如《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凭借风靡一时的同名校园歌曲召唤起观众怀旧情怀,《万物生长》与《左耳》《何以笙箫默》已通过小说或电视剧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或观众,《匆匆那年》的同名小说、电视剧也已积累了相当好的观众基础,贴吧粉丝和发帖数都远超《致青春》。④
2.粉丝经济的威力
近年来,票房获得巨大成功的青春电影如《小时代》系列、《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都得益于粉丝经济的巨大威力。
《小时代》系列获得恶评无数,价值观饱受质疑,其差口碑和高票房使之成为“现象级电影”,《小时代》现象典型地体现了粉丝经济的威力。曾批判《小时代3》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认为:“不管《小时代》系列电影的内容如何,都昭示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网生代’。”⑤在《小时代》口碑差的氛围下,出品方对影片的信心来自于对导演、明星的粉丝群的信心。导演郭敬明凭借其文学创作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其新浪微博粉丝近4000万。主演云集了人气颇高的杨幂、郭采洁等众多明星,杨幂新浪微博粉丝数5000多万,郭采洁2000多万,陈学冬近2000万,柯震东3000多万,这些数字颇可说明这些新生代明星的粉丝号召力,豪华的明星阵容最终实现了粉丝效应的叠加。与前两部电影相比,《小时代3》在为粉丝量身定做方面走得更远、更彻底。在该片联合出品方与发行方乐视影业的CEO张昭看来,“导演郭敬明是中国第一个电影产品导演,他对用户体验很在意,我们的目的是深度为粉丝服务”,“这部电影的商业依据就是粉丝,之前的两部就是不够‘小时代’,所以第三部我们要专门为粉丝订制”,“粉丝这个群体很窄,我们要深度服务他们,深度意味着黏性,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拍什么,这就是互联网思维”。⑥因此,为吸引更多粉丝,影片根据观众喜好呈现更为精美的锦衣华服,仅服装就准备了7000套;为满足女粉喜好,将贩卖男色路线贯彻得更为彻底。影片在音乐营销上还邀请吴亦凡、周笔畅演唱片中歌曲,意在扩大粉丝群,实现跨粉丝营销。这些人气偶像所积聚的粉丝优势最终助力《小时代3》实现票房大卖。 《后会无期》同样是粉丝营销的成功案例。《后会无期》票房表现令人惊叹,这归功于导演韩寒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韩寒的意义更多在于其文化价值,韩寒已成为一种文艺范的象征。《后会无期》卖的就是文艺范,影片的票房成功应该感谢路金波等合作者让韩寒主控电影的艺术创作,做一部烙满韩寒印记的影片,而不是常规的商业片。《后会无期》被定位为一部公路片,以常规类型片的标准衡量,其叙事和人物塑造都有致命的缺陷,但从粉丝的眼光出发,这些也许恰恰是韩式风格之所在。熟悉其小说和散文风格的读者对此并不陌生,松散的情节、开放式的结局、玩世不恭的人物、段子式的故事、幽默犀利的金句恰是韩寒作品的独有标记,而这些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延续。对粉丝们来说,《后会无期》的制胜法宝恰恰在于,无论是情怀还是风格,它都“很韩寒”。韩寒选定的海报标语“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并没有得到合作者的支持,但韩寒依然将它在微博发布,立刻就引来“依然体”造句热潮,24小时内转发量16万次,点赞12万次,评论达到3万条。面对这一现象,合作者们只能相信韩寒这一品牌对粉丝的巨大感召力。
3.产业融合和大数据制作的效力
当前的“三C”(计算机computer、通信业communication、内容产业content)革命和“三网融合”(广电网、电信网、计算机网)正在对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和机遇。电影本是一种高风险的文化产业,在大数据时代,精准定位和营销成为影片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保障。在近年一些票房成功的青春电影背后,不难发现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相互扩张融合的趋势。
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出品方为例,乐视影业和优酷在产业布局上兼及内容和渠道,融制作、发行、放映于一体,这也使他们具有获取海量用户数据的优势。“优酷土豆集团除在PC端以月度覆盖4亿用户继续领跑行业外,移动端优酷日均视频播放量也早已超过3亿”⑦,乐视影业定位为“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在出品发行影片的同时,力图建立“一定三导”和“五屏联动”的O2O(线上线下onlinetooffline)电影市场系统。微电影《老男孩》在优酷土豆已拥有8000万点击观看量,视频网站对用户构成、观影偏好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对大电影的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网络视频指数’中,不仅能够清晰看到《老男孩》粉丝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构成,获知其喜欢和不喜欢的内容点,以此圈定电影受众并进行内容策划;更能对8,000万粉丝的在线视频观看行为和喜好进行分析,直接引导其进行预告片观看、评论互动及在线购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电影。”⑧精准的受众定位和营销策略也使转战大银幕的“老男孩们”真的实现了票房“猛龙过江”。
《小时代》系列的出品方乐视影业“在投资之前已对同名原著在网上的点击量、点击用户身份等关键数据进行了调研,将潜在观众分成了核心圈、第二圈和第三圈;还对同档期上映的影片以及过去一年消费者对于同类影片的反映都做了数据分析,然后用从视频营销到网站推广中获得的数据来说服院线排片”⑨。郭敬明“会定期对粉丝数据做整理、对比”,“查看自己电影的百度指数、相关搜索量,进而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地域分布等等”⑩,并亲自到影院,观察前两部观众们的笑点和哭点。当发现观众对长句幽默没反应时,他就在《小时代3》中改成以短句搞笑,以动作场面搞笑。《小时代3》中周崇光这一角色戏份的加重正是由于大数据显示的观众喜好所致。
互联网积累的大数据为影片制定精准营销策略、获得票房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据淘宝电影预售人气榜数据显示,杭州、南京、武汉、厦门、长沙、福州等城市是购买《左耳》预售票的主力城市,购买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7—28岁之间。”B11因此,《左耳》将营销对象精准定位于90后观众,在路演宣传方面,主创人员侧重于跑二三线城市的高中、高校,其目标受众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主。这种数据对于影院排片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参照。
4.利用新媒体等进行精准的营销
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从近期大卖的一些青春电影案例中,不难发现利用多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进行精准的营销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小时代1》为例,营销费用大约占制作成本的2/3。通过大数据分析,乐视影业的CEO张昭发现,“《小时代》的目标受众经常登录的网站为:360、腾讯、搜狗、人人网,在这些网站举办活动,能为《小时代》实现线上传播,并从中转化出一定数量的观影人群。另外通过手机APP乐影客,也方便公司在线上实现《小时代》嘉年华活动宣传、影票销售的目标”B12。最终,《小时代》“预告片点击量达到4000万,社交媒体活动200万人参与”B13。
《后会无期》的导演韩寒是80后一代的青春代言人,在互联网已经积累了极高的人气,其新浪微博粉丝数达4000多万。鉴于韩寒本人在互联网世界的巨大影响力,影片重要信息未按常规那样先通过媒体见面会发布,而是提前或直接通过微博方式曝出。《后会无期》的微博营销非常奏效,从宣布执导到晒女儿小野荣升国民岳父、晒出预告片、请出朴树唱片尾曲、晒出影片金句,每次与影片相关的信息发布都能形成一次互联网事件。例如,2014年5月29日9点05分发布预告片的微博,24小时就引来33万次转发,9万次评论,15万次点赞,阅读量7500万人次。先导预告片在优酷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达370万次,百度搜索指数高达122146。尤其是7月16日,代表80后青春记忆的朴树离开歌坛十年后演唱的片尾曲《平凡之路》曝光,7小时内试听数超过百万,超过之前汪峰《生来仿徨》9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的纪录,微博转发量更在24小时内就达到34万。自1月6日宣布执导开始,韩寒微博更新频率史无前例。《后会无期》的明星传播效应不仅仅是韩寒本人带来的,也来自于其朋友圈。“在《后会无期》33万人次的微博转发中,达人及加V用户总计比例超过30%,罗永浩、宁财神等近8000个大V、《新周刊》等媒体官微参与了话题传播。”B14例如,微博女王姚晨看过影片后发表评论称“很韩寒”“不落俗套”。明星、影评人、文化界的肯定也为影片票房奠定了坚实的口碑基础,后来的挺韩派与倒韩派之间的混战也给韩寒和影片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 同样,《左耳》的成功与其微信、微博、网络的营销有密切关系。“据统计,电影《左耳》的官方微博1666条,其中仅微博话题就有60多个,阅读量及转发讨论过亿的话题多达5个,积累粉丝超20万,微博参与互动辐射网友达上亿人次。”B15电影上映接近尾声时,主创成员又在360网络院线开启和明星专场观影活动,与粉丝互动,把电影营销推向高潮。
二、当前国产青春电影存在的问题
青春片持续大热,屡创票房佳绩,带动跟风热潮。在部分影片大卖的同时,更多影片上映不久便匆匆下线,甚至只是院线一日游。从市场来看,青春片的热潮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但在红火的市场表象之下,青春电影创作却潜藏着诸多危机。
1.剧本薄弱,创意匮乏
从票房来看,青春电影表现不俗,但从艺术质量来看,却乏善可陈。影片在叙事和人物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如叙事凌乱或不合理、人物不统一、剧情存在硬伤等,不少影片甚至无法讲述一个符合逻辑的故事。在影像风格上,追求炫目煽情也使不少影片流于空洞浮夸,甚至被讥讽为超长PPT或MTV。
《后会无期》整部影片就是韩式段子集锦,人物只是传递金句的傀儡,段子和金句虽令人印象深刻,但却生硬刻意,影片中人物和故事很难让人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同桌的你》中想象与现实的错位成为影片亮点,但影片在剧情方面存在诸多硬伤。影片堆砌了“9·11”、抗击非典等一系列大事件,除了提醒观众故事发生的时代之外,无法与个体人生之间呈现有机的关联。影片虽集合了诸多青春电影中的流行元素,如创业、出国、现实与梦想的反差,令人恍若看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影片的影子,但都如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该片剧情的转折逻辑也极不合理,女主角放弃北大选择厦大、非典时期上演大逃亡、前一秒深爱后一秒分手的原因仅为申请不到斯坦福大学。《左耳》中张漾对许戈的阴谋、对娇娇的利用,与其后面的转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吧啦多面的个性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矛盾。与此类似的还有《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叙事均显得凌乱或牵强。《万物生长》中所谓的生猛青春更多给人矫情之感。与大热的怀旧青春电影不同,《闺蜜》和《小时代》热衷于营造时尚奢华的青春梦,凭借唯美炫目的视觉风格、奢侈浮华的消费奇观、夸张煽情的矛盾冲突吸引了大量尚未或刚刚涉足社会的年轻观众。这些以青春为卖点的影片虽票房成功,但其票房与艺术水准间的差距令人大失所望。
创意的匮乏使诸多影片只知跟风,从剧情、演员、影像、海报等各方面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以及《阳光姐妹淘》等日韩青春电影进行大肆山寨模仿。不少影片的桥段相似,援引大事件、怀旧金曲的手法一用再用,场景转换无外乎高中、大学、社会,爱情线无非是追求、相爱、分手、重聚首,非群架无以表现荷尔蒙,非堕胎无以表现遗憾痛苦,慢镜头、煽情音乐、逆光镜头成为标配,连演员也毫无障碍地从一部电影穿越到另一部电影,进行着相似的表演。例如杜海涛、王啸坤、郑恺等演员几乎成为青春电影的标准配角。大多青春片只是走着雷同的老路,相似的校园绿荫,相似的白衫黑裙造型,相似的人物模式,连莫明其妙的剧情转折、混乱的叙事逻辑、空洞煽情的感伤怀旧,都如出一辙,此类影片招来恶评如潮也在情理之中。
总体而言,青春电影市场表面红火,但抄袭模仿之风盛行,跟风投机之作层出,多数影片沦为炮灰。究其根本,在于创意匮乏,缺乏原创性的好剧本。
2.价值观的争议
在一些青春电影、婚姻爱情剧中,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奢华多次出现。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当下青春片中对于时尚和想象中的富裕生活的表现,既是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的折射,也迎合了他们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正如美国学者斯蒂芬尼·扎切莱克在论及《美国派》等青春喜剧片时所指出的:“这些青春喜剧满足了青少年心想事成的实用主义心理。比如许多青春片以郊区为背景,可片中的少男少女们的穿着考究,他们的卧室布置得富丽堂皇,比他们实际生活的环境强之百倍。”B16《小时代》系列在拜金取向上显得格外突出,影片对奢侈品和想象中的富裕阶层生活的炫耀性展示,表现了赤裸裸的物质渴求,引发了激烈的价值观争议,但《小时代》系列不过是当下文化思潮的一种折射。
青春片中常见的两大主题“反叛社会”和“性”在当前语境下都不可能得以充分探索,在产业化的路途上,国产“青春电影表现出日益向青春消费发展的走向,青春反抗的色彩与精英知识分子精神传统愈益淡薄,越来越走向世俗和时尚”B17。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青春片在价值取向上殊途同归,尚未反抗就已决定向财富、权力俯首投降。这恐怕不能完全怪创作者,因为电影正是社会文化的显影,年轻观众们虽生活在物质相对富足年代,面对的却是比前辈们更大、更无所不在的生存压力。“青年人在不自觉中追求‘奶嘴文化’的娱乐消费,排遣或逃避现实压力,无需思考即可轻松获得快乐的阅读和观影,甚至可能在这些不完美中寻找到更多的平等和安慰。”B18因此,在题材上大热的是怀旧青春或者虚假如《小时代》般的想象青春,而不是现实的青春困境,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经作为反叛英雄的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貌似和郭敬明背道而驰,但实质上不过是殊途同归,都滑向消费文化的泥沼。无论《小时代》还是《后会无期》,说到底都不过是偶像为粉丝定制的一道私房菜。相对而言,票房不佳的《我就是我》作为一部纪录片,挖掘了青少年在面对选秀体制时的努力与纠结,体现了他们的顺从与反叛、配合与不甘,表现出了面对当下现实和90后一代心路历程的诚意。
美国、韩国、日本、泰国的一些比较成功的青春电影,如《歌舞青春》《阳光姐妹淘》《听说桐岛要退部》《初恋那点小事》等,更多地体现出一些主流社会认可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如真诚、独立、执着、奋斗,珍视友情、亲情、爱情等。然而,这些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在当前国产青春片中却表现得并不充分。如同不少网友吐槽的,如今的青春电影爱情模式无非就是相爱—开房—分手—打胎。《小时代》和《闺蜜》虽宣扬姐妹情谊,但表现的并非真正的友情,前者是以财富和利益为纽带维系起来的,后者充满了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想获得主流社会的普遍认可,青春电影的创作者必须以足够的诚意,解决价值观层面的这些问题,方可实现票房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3.大数据的积累不足与应用陷阱
大数据正在电影产业界鼓荡起一种狂潮,热播美剧《纸牌屋》是其威力的最好说明。在大数据挖掘应用方面,好莱坞走在了前列,影片从策划到导演、演员阵容、档期的确定、营销发行等,都有不同的丰富数据作为支撑。电影产业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为电影产业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提供了新的保障,也为电影制作开辟了新的思路。然而,应用大数据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有效数据可用,而国内电影产业界对大数据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缺陷便是先天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电影产业数据的收集起步较晚,而不同平台间又存在着诸多壁垒,这就使能够获取的有效数据非常有限,而建立在脆弱数据基础之上的应用更使准确度打折。据统计,“目前,国内约90%以上电影调查公司把百度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再综合题材、阵容等数据,得出一些研究数据”B19,但准确率并不理想,而谷歌针对好莱坞电影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对于中国电影又并不适用。要真正发挥大数据的效力,首先需要整个社会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数据的真实化、透明化。对于已获取的数据,如何分析应用,也是目前电影产业运用大数据时面临的难题。正如爱奇艺CEO龚宇所言,这不仅需要数学建模的能力,也需要全行业共同合作进行。B20
在探索的过程中,大数据也为电影这一高风险的文化产业制造了新的神话和新的陷阱。例如,《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尚未开播就已赢得13亿元的广告赞助,综艺节目的热度使投资方对其衍生的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十分看好,“好声音”节目的观众有7000万人,如果再加上网络和海外的观众,总观众达2亿人,因而,总策划金磊信心满满地预测该电影票房会突破10亿元,但最终却以300万元的票房惨淡收场。取材于快男选秀过程的《我就是我》,虽获得粉丝500万众筹支持,却在郭韩大战的夹缝中悄然下线。虽然大数据能够给电影提供一定参考,但大数据并不直接与一部成功的作品画等号。如何将互联网的高关注度、综艺节目的高收视率与庞大的粉丝数量转化为电影票房,还需更为精准的数据分析,例如受众的细分、营销的精准化、档期的选择等等。
大数据将在中国电影产业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度应用,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忘记,电影有自己的艺术规律,这是任何精妙的数据模型都无法取代的。成功的电影必定是用心来完成的,它要求创作者能够沉淀下来,以心投入。电影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二重属性决定了它不能只追求票房回报,不顾社会效益。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大数据的应用并非电影制作的捷径,也不可能最终决定一部影片的质量与票房成败。
4.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
青春题材影片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红火的景象,然而与好莱坞青春类型片的多元化不同,与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的青春片有别,国产青春电影更多呈现出一种同质化的类型道路,大多都是爱情类型,重复着近些年来获得市场认可的小妞电影模式。不可否认,类型片是未来市场的主力,但青春电影本应具有极大的类型包容性,它可以是歌舞、体育、奇幻、恐怖等多种类型。虽然爱情是青春影片的重要主题,但绝非其唯一题材。近年上映的青春片在类型化道路上虽然做了不少探索,例如《怒放之青春再见》糅合大量音乐元素,《激浪青春》结合了体育类型,《后会无期》采用了公路电影模式,但类型探索成功之作仍然有限,大部分影片仍是在爱情、喜剧的模式上打转。从题材的广阔度来看,成长中的青少年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冲突尚未得到充分的揭示,青春电影中重要的成长主题并未得到深入表现。类型既意味着相似,又拒绝着相同,当怀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费咀嚼,当相似的青春爱情剧情一再上演,甚至由相同的演员来呈现过多的同质重复,观众自然会产生厌倦,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青春电影叫座不叫好。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眼下的青春电影创作更多专注于商业类型片,如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残酷青春物语再难寻觅,如《青春派》般对青少年校园生活的现实关注凤毛麟角。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应该容得下多元化的表达,既有大量商业类型片占据主流,也应有部分文艺片以及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如此方能良性发展,满足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
四、结语
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都是美好而珍贵的。然而,目前的青春电影创作却呈现出一种只顾圈钱的急功近利倾向。在这种消费青春的浪潮中,我们不禁要问:青春还可被消费多久?仅靠制造话题吸引观众还能维持多久?青春电影在单调的类型模式中还能走多远?这些是国产青春电影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青春电影还需要和中国电影市场、青年观众们一起,经过大浪淘沙,经历成长的阵痛。注释
①文中所引用的票房数据除《后会无期》《小时代3》《同桌的你》的相关数据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网站外,其余如无说明,均来自艺恩网,www.entgroup.cn.
②http://ent.sina.com.cn/m/c/2015-05-03/doc-iawzuney4829758.shtml.
③《中国观影人群年轻化观众4年“小了”4岁》,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3/06/19/1513531.html.
④截至1月13日,《匆匆那年》贴吧粉丝84613,帖子831189个,而《致青春》则分别为22620和393575个。
⑤⑥《〈小时代3〉被指专注粉丝营销郭敬明被赞产品型导演》,http://www.chinanews.com/yl/2014/08-05/6462004.shtml.
⑦⑧《〈老男孩〉华丽变身大电影打造中国电影新标杆》,http://tech.gmw.cn/2014-01/10/content_10077796_3.htm.
⑨B12B13曹凌曦:《这是个精打、细算的小时代》,《潇湘晨报》2013年7月5日。
⑩《郭敬明:定期关注百度指数大数据指导〈小时代〉》,http://www.chinanews.com/it/2014/07-24/6420164.shtml.
B11《淘宝电影:〈左耳〉票房大卖埋单人是谁?》,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5-04/6316166.html.
B14《韩寒缘何创造中国电影史上最热门预告片》,http://www.advertiser.cn/article/detail/751.
B15《青春类型片的又一次胜利〈左耳〉4.7亿票房营销揭秘》,艺恩网,http://www.entgroup.cn/MarketingNews/1524706.shtml.
B16[美]斯蒂芬尼·扎切莱克:《青春喜剧片》,《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B17陈旭光:《近年喜剧电影的类型化与青年文化性》,《当代电影》2012年第7期。
B18肖熹、李洋:《〈小时代〉:倒错性幼稚病与奶嘴电影》,《电影艺术》2013年第5期。
B19B20《用大数据主宰电影?太过神话》,http://www.it-times.com.cn/hulianwang/24685.jhtml.
责任编辑: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