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尺长度的中华苗刀,悬挂的时候,有一种厚重、神秘、静默、渊博的美。倘被武者挥动演练,灵光出鞘,翠采混漾,那便是林中Ⅱ向箭,夜幕电闪,大河中的激昂浪花……金戈铁马的情怀、势压天下的气概,或磅礴大气,或直取紧跟,一招一式让人心灵震撼,一步一架宛若重构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武术之乡“大把式”
武术,是沧州的魂。清晨,漫步街头,只要有广场,就会有武者的身影。黄发垂髫,舒臂弹腿,震脚惊飞鸟,击掌似鸣雷。入夜,教授武艺的师傅,边练边讲,练着连着,兴致来了,索性大开大合,缠丝跃姿,先练个酣畅淋漓。旁边的弟子跟着比划,渐渐地痴了,禁不住喝起“好”来。
随便坐上一辆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只要有“武”的话题,司机便兴奋起来,跟你说一道的武林轶事。倘若,你问他“苗刀”,他会说,“那是武术之乡的‘大把式’(武术高强的人)……”
沧州境内习武者数十万人,武术人口所占比例高达40.02‰。2011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推出“2011中华武术之旅”,依托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络平台和境内外合作媒体,以网络投票及专家评选的方式征集全球网民对中国武术之乡及国外武术爱好者的评价,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资源推荐给全球网民。结果,沧州成为三个“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乡”之一。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民间零散的功夫更加难以计数。中华苗刀,就是这里特有的拳械。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出现过“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等传奇人物,也是霍元甲祖籍所在地。沧州武林传奇性的人物非常多,可以编成一本厚厚的武术风云录。明清两朝封建武科,沧州曾出武举以上者近2000名,其中8名武状元,4名武榜眼,5名武探花。
在这里每提起一个拳种,都会牵起一段具体历史。中华苗刀也是,既是保家卫国之术,也早已超越了单纯技艺的承载,成为观察地域文化的另一只眼……
八旬老人郭瑞祥住在沧州市体育局的一个住宅区,他是全国首批武术九段,为武术的国家最高段位,他精通劈挂、通臂、苗刀。老人已经写了10本武术专著,将郭家的苗刀和通臂拳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祖国的瑰宝,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先进兵器之一。它刀势精粹、雄健凌厉、步法快疾,灵活多变,技法绝妙。历代先人对此珍品多宝藏不现,不易轻传,故流传不广。
1991年,郭瑞祥应邀访日,在“中日武术交流大会”上表演祖传苗刀,获金质奖章。1992年拍摄了他演示的《苗刀》专题电视片,多次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放。2000年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郭瑞样先生指导和演示的《劈挂拳苗刀》系列VCD教学光盘。郭瑞祥老人的学生遍及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美国、韩国、委内瑞拉、日本等海外各国慕名求学的人也很多。
今年5月20日,应美国最大的华人武术社团组织“武之悦”和美国洛杉矶亚太博物馆的邀请,郭瑞祥的弟子、60岁的沦州武术名家王志海前往美国参加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武之悦”是由数十个中国武术团体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定期举办活动,邀请各门各派名家切磋交流,以武会友。
对于这次武术文化交流盛况,美国当地媒体世界日报以《武术论坛6大高手展绝活》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沧州武师王志海讲座教授的就是“中华苗刀”!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讲座现场,王志海一边口授苗刀技艺,一边现场示范演练,精湛的中国功夫技艺让现场的听众为之惊叹,很多观众都纷纷要求拜师学艺。这次活动也引起美国多家媒体的关注,国际日报、世界日报、美国世界新闻网、美国华人社区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美国最有名的畅销功夫杂志《Inside Kung-Fu》于2011年第9期以6页的篇幅刊登了王志海的事迹,并将他演练苗刀的一幅经典照片选为封面人物。
中华苗刀的传授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令王志海万没想到的是,他因此竟被授予由奥巴马亲笔签名的“总统金奖”。王志海说,他还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华苗刀为日本武士刀的源祖,澄清了美国人对苗刀的认识误区,确立了苗刀的发展方向,逐步与日本剑道共同拥有剑术市场,取代了过去剑道独霸欧美剑术市场的局面。
苗刀之源何处寻
郭铁良,郭瑞祥老人的长子,致力于中华苗刀的挖掘和推广。他为记者详尽地阐述了苗刀的起源、传承、功用和发展。
苗刀,作为我国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创制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亦称长刀,是现今苗刀的祖型。它在我国兵器史和抗侵略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汉以前,将吏佩带或在战场厮杀用的都是剑,而不是刀。”郭铁良介绍,经过楚汉之争到西汉初年这一历史时期,纵横驰骋在战场上的大队骑兵,手执长剑向敌人冲击时,由于马速很快,想要击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敌人推刺。这样一来,尖长其利的剑的作用不大了。虽然长剑两侧都有刃,但是劈砍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侧的刃,另一侧的刃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使制造工艺复杂,必须在狭窄的剑身两侧都做出锋利的刃口。所以,只能把剑身最厚的地方,安排在中脊处。这样,一方面工艺要求高,另一方面劈砍时极易折断。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骑兵生产更适用的劈砍武器,提高战斗力。于是就出现了环柄长刀,它是一种专用于劈砍的短柄武器。长刀的一种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为刀背。同时去掉了尖锐的长剑锋。厚脊薄刀,不但从力学角度有利于砍劈,而且刀背无刃,可以加厚而不易折断,“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及以后的十年间,汉军与匈奴发生过三次大的战役,双方参加战斗的骑兵总数近20万之多。对骑兵来说,长剑的劈刺显然不如长刀的劈砍杀伤力大,所以汉代骑兵中的环柄长刀逐渐代替了长剑。”
这种刀既是我国战刀的的祖型,又与现今苗刀相似,所以苗刀也称汉刀。汉刀(即苗刀)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常常把这种汉刀叫做“环柄长刀”或“环首刀”。
西汉的长刀,发展到东汉末年,已成为军中大量配备的兵器,而到唐代,则为长刀发挥作用的鼎盛时期。所以,明末清初的民族武术家吴殳在所著《单刀图说》中说:“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意思是说,唐代陌刀作战威力极大,但先人对这一珍品各藏不现,不易轻传,故流传不广。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中国的长刀(苗刀)流入日本。日本对中国输入的长刀(苗刀),在制做工艺和技术上做了很多精心的改进,技法也比较精良,随后日本又把另具一格的长刀传回到中国。明朝中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刀自倭奴侵犯中国始有之。我军短兵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段。”这是名将戚继光沿海御倭的战例总结。何良臣在茯《陈记》中,也曾赞誉日本刀法:“日本刀不过两三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便可知矣。”
戚继光在认真总结战争教训后,对长刀技法进 行了研究和创新,并在戚家军中每人装备一口长刀。除此之外,还每人装配一把腰刀。这种腰刀外型似苗刀,但尺寸稍短。这样一来,长、短器械配合,大大提高了戚家军的战斗力,逐渐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的倭寇之乱。戚继光于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不久鞑靼族、阿鲁担汉率部队南侵包围了北京。边境告急,戚继光受命守卫北方。穆宗隆庆二年(即1568年),戚继光到蓟州(今北京)用此刀大战鞑靼骑兵。敌人大队骑兵冲来,戚家军用双手执柄的长刀(即汉刀)先砍马腿,使敌人人仰马翻,再急趋削砍敌首,直杀得敌人人人头满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故戚继光镇守蓟州十六年,蒙古人再也不也进犯,敌人一见“戚家军”大旗便丧胆而逃。
明朝末年,新都人程冲斗,向刘云峰学得此刀法,编著《单刀法选》一书。历史上的苗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氏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久远,故“依势、依像、撰其名”,为此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国术馆里授“珍宝”
提起郭瑞祥的父亲人称“郭燕子”的郭长生,沧州城内无人不知。生于1896年的郭长生受家乡习武之风的熏陶,自幼酷爱武术,天资聪颖,臂力过人,行拳过招,“出掌不见手,人过一阵风”,故武林誉为“郭燕子”,实为我国近代武林高手、一代宗师。虽然,郭长生已经去世多年,现在习武之人提起来,必定尊称一声“郭爷”。
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苗刀考证》中写道:“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系刘教习(即刘玉春)秘授,故其技自玄奥,亦独冠云。”也就是说,郭长生通过恩师个别传授,得其刀技真谛,其刀法之奥妙,使人无法捉摸,其技艺水平,要高出同辈……
苗刀经过历代演进更新至清末民初,大军阀曹锟在他的三省巡阅使兼直隶总督衙门,建立了武术营苗刀连,选聘刘玉春担任苗刀教授,将苗刀队作为他出巡时的仪仗,甚是威风。并在他炮队的每尊大炮两侧各配置一跪姿战士,手里抱着苗刀,身间别着短枪。意在大炮打击远距离敌人,对近距离的敌人则用短枪和苗刀杀伤。
1916年郭长生应诏直隶总督曹锟武术营,遇到高手刘玉春。刘玉春,身高1.9米以上,力大如牛。郭瑞祥说,据天津市武术志记载,这位高人力赛熊鼙、捷似灵猿,出入枪林弹雨之中而面不改色,人称“常胜将军”。郭长生偶遇名师,如虎添翼,练功极为刻苦。每次练完一身汗,他会顺着衣角把汗拧出来,长年累月汗水浸死了白杨树。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张之江馆长特邀郭长生到馆教授苗刀,这种苗刀技术,在馆内很快引起学员们的兴趣,因此国术馆把苗刀列入基本教材,定为必修课之一,郭长生在国术馆培养了大批苗刀技术人才。1930年郭被选派到国民政府外交部,兼任国术教官。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郭长生以中央国术馆成员身份参加了国考,参加这次国考的四百多人,每个参加者必须首先参加预考,比刀、枪、剑、棍、拳,预考合格后,才能参加对抗赛。郭长生与其他15人一同获得“最优胜者”。冯玉祥特地赠送郭长生龙泉宝剑一把。
七·七事变,郭长生正在家休假,未随中央国术馆内迁。在家株守,闭门练武,艰苦度日,决不给日伪做事。驻沧州日军得知郭在家赋闲,曾三次派人重金礼聘郭长生,向日本人教授苗刀,均遭郭拒绝,郭执意“誓死不当亡国奴”。他这种高度的民族气节,至今为乡里人所称颂。
郭长生一生授徒,大多数是武林佼佼者,如曹晏海在杭州武术游艺大会擂台赛上,击败了各路武林高手,最后与名震上海的“江南大侠”刘高升做最后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曾三次打倒刘高升,获得擂台赛第一名,郭长生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祖父在先人一路苗刀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编创了二路苗刀。二路苗刀纯系攻防实战技法,他将刘玉春的通臂二十四势中的先进步法,即激绞连环步法,糅进到苗刀势法中,进一步提高了苗刀的实战能力,加强了进刀攻击的突发性、连击性和灵活性,使苗刀这一传统刀法向前跃进了一大步。”郭铁良介绍,“此外,他还创编了‘苗刀进枪’这一对练套路,为继承发展中国苗刀技法做出了贡献。”
“苗刀,是稀世珍宝。历代先人对苗刀多保藏不轻传,这也是流传不广的一个原因。”郭瑞祥回忆,他自6岁起便随父习武,最难忘的是父亲的严格。一个单势,父亲往往要求他做上3000次才允许他停下来休息。为增加腿力,做蹲起动作一次要练足500次,每次练完他的腿疼得上不了炕,得用手搬上去。练习“高吊腿”时,父亲就点上一炷香,他则是一腿搁在墙上、一腿独立支撑,香不烧完腿就不许放下来。
郭长生先生曾有言嘱其子,要将苗刀编著成书以流传后世。郭瑞祥遵奉父命,按其言传身授编著专著,并广开门户收徒授艺。在多年的武术教学中,郭瑞祥先生总结出“正、顺、合、活、快、精、巧、力、妙、绝”的“十字方针”,即练习套路时先求其正,由正求顺,由顺求合,由合求活,再求其快,由快求精,由精求巧,再求其力,用时达到妙、绝。先生讲,“绝”就是百发百中,练时稳健扎实决不失误、用时不放空炮,方能称之为绝。
百炼千砺成新型
苗刀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剽悍雄健,势如破竹。
一把苗刀的质量,也决定着砍、撩、挑、截、推、剌、剁、点、崩、挂、格、削、戳柄、舞花的效果……“眼似电,腰如蛇,步似粘”,可是没有一把好刀,难免英雄气短。
陕县刘家渠东汉墓里的环柄长刀(铁)可做这一时期优质钢刀的代表。
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把记有年铭的长刀,全长111.5厘米,刀脊的厚度与刀身的宽度相比,大约是1/3,刀身上有错金的火焰篆纹,并且有十八个错金隶书刀铭:“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涑大刀吉祥宜子孙。”由此可知这把刀是汉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成的,此刀现今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它和我们现用的苗刀(汉刀)一模一样。经过鉴定,此刀是以含碳较高的沙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多次锻打而成。铭文中的“卅涑”即是“卅炼”,可能代表着一定的工艺质量标准。
“乃炽火炎炉,融铁挺英。乌获奋椎,欧冶是营。扇景风以激气,飞光鉴于天庭。爰告祠于太乙,乃感梦而通灵。然后砺五方之石,鉴以中黄之壤;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像。垂华纷之葳蕤,流翠采之口漾。故其利:陆斩犀革,水断龙角;轻击浮截,刃不纤削。逾南越之巨阙,超西楚之太阿。实真之攸御,永天禄而是荷。”曹植《宝刀赋》里的宝刀,在哪里找寻?
一把好刀沉淀着深深的文化底蕴。从2000年夏开始,郭瑞祥、郭铁良父子俩下江南、访高人、拜名匠,研制新一代中华苗刀,取名“中华苗刀民族魂”,走上央视《刀王争霸》的舞台。
“采用传统纯手工制作,选毛铁高温锻炼排杂质,百炼折叠锻打、千遍磨砺成型,利用传统的渗碳工艺,达到硬度和韧性并举,可以断钢筋,削竹筒,可称为削铁如泥。”郭铁良说,这样的苗刀锋利异常、文采绚丽,舒曲自如,难锈难蚀……
苗刀,这一中华武术文化中的瑰宝,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它,喜爱它,研究它,发展它,它也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武术之乡“大把式”
武术,是沧州的魂。清晨,漫步街头,只要有广场,就会有武者的身影。黄发垂髫,舒臂弹腿,震脚惊飞鸟,击掌似鸣雷。入夜,教授武艺的师傅,边练边讲,练着连着,兴致来了,索性大开大合,缠丝跃姿,先练个酣畅淋漓。旁边的弟子跟着比划,渐渐地痴了,禁不住喝起“好”来。
随便坐上一辆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只要有“武”的话题,司机便兴奋起来,跟你说一道的武林轶事。倘若,你问他“苗刀”,他会说,“那是武术之乡的‘大把式’(武术高强的人)……”
沧州境内习武者数十万人,武术人口所占比例高达40.02‰。2011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推出“2011中华武术之旅”,依托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络平台和境内外合作媒体,以网络投票及专家评选的方式征集全球网民对中国武术之乡及国外武术爱好者的评价,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文化资源推荐给全球网民。结果,沧州成为三个“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中国武术之乡”之一。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民间零散的功夫更加难以计数。中华苗刀,就是这里特有的拳械。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出现过“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等传奇人物,也是霍元甲祖籍所在地。沧州武林传奇性的人物非常多,可以编成一本厚厚的武术风云录。明清两朝封建武科,沧州曾出武举以上者近2000名,其中8名武状元,4名武榜眼,5名武探花。
在这里每提起一个拳种,都会牵起一段具体历史。中华苗刀也是,既是保家卫国之术,也早已超越了单纯技艺的承载,成为观察地域文化的另一只眼……
八旬老人郭瑞祥住在沧州市体育局的一个住宅区,他是全国首批武术九段,为武术的国家最高段位,他精通劈挂、通臂、苗刀。老人已经写了10本武术专著,将郭家的苗刀和通臂拳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祖国的瑰宝,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先进兵器之一。它刀势精粹、雄健凌厉、步法快疾,灵活多变,技法绝妙。历代先人对此珍品多宝藏不现,不易轻传,故流传不广。
1991年,郭瑞祥应邀访日,在“中日武术交流大会”上表演祖传苗刀,获金质奖章。1992年拍摄了他演示的《苗刀》专题电视片,多次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放。2000年人民体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郭瑞样先生指导和演示的《劈挂拳苗刀》系列VCD教学光盘。郭瑞祥老人的学生遍及二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美国、韩国、委内瑞拉、日本等海外各国慕名求学的人也很多。
今年5月20日,应美国最大的华人武术社团组织“武之悦”和美国洛杉矶亚太博物馆的邀请,郭瑞祥的弟子、60岁的沦州武术名家王志海前往美国参加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武之悦”是由数十个中国武术团体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定期举办活动,邀请各门各派名家切磋交流,以武会友。
对于这次武术文化交流盛况,美国当地媒体世界日报以《武术论坛6大高手展绝活》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沧州武师王志海讲座教授的就是“中华苗刀”!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讲座现场,王志海一边口授苗刀技艺,一边现场示范演练,精湛的中国功夫技艺让现场的听众为之惊叹,很多观众都纷纷要求拜师学艺。这次活动也引起美国多家媒体的关注,国际日报、世界日报、美国世界新闻网、美国华人社区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美国最有名的畅销功夫杂志《Inside Kung-Fu》于2011年第9期以6页的篇幅刊登了王志海的事迹,并将他演练苗刀的一幅经典照片选为封面人物。
中华苗刀的传授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令王志海万没想到的是,他因此竟被授予由奥巴马亲笔签名的“总统金奖”。王志海说,他还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华苗刀为日本武士刀的源祖,澄清了美国人对苗刀的认识误区,确立了苗刀的发展方向,逐步与日本剑道共同拥有剑术市场,取代了过去剑道独霸欧美剑术市场的局面。
苗刀之源何处寻
郭铁良,郭瑞祥老人的长子,致力于中华苗刀的挖掘和推广。他为记者详尽地阐述了苗刀的起源、传承、功用和发展。
苗刀,作为我国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创制于西汉初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亦称长刀,是现今苗刀的祖型。它在我国兵器史和抗侵略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西汉以前,将吏佩带或在战场厮杀用的都是剑,而不是刀。”郭铁良介绍,经过楚汉之争到西汉初年这一历史时期,纵横驰骋在战场上的大队骑兵,手执长剑向敌人冲击时,由于马速很快,想要击伤敌人,主要靠挥臂劈砍而不是用剑向敌人推刺。这样一来,尖长其利的剑的作用不大了。虽然长剑两侧都有刃,但是劈砍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侧的刃,另一侧的刃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使制造工艺复杂,必须在狭窄的剑身两侧都做出锋利的刃口。所以,只能把剑身最厚的地方,安排在中脊处。这样,一方面工艺要求高,另一方面劈砍时极易折断。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骑兵生产更适用的劈砍武器,提高战斗力。于是就出现了环柄长刀,它是一种专用于劈砍的短柄武器。长刀的一种侧有刃口,另一侧做成厚实的刀脊为刀背。同时去掉了尖锐的长剑锋。厚脊薄刀,不但从力学角度有利于砍劈,而且刀背无刃,可以加厚而不易折断,“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及以后的十年间,汉军与匈奴发生过三次大的战役,双方参加战斗的骑兵总数近20万之多。对骑兵来说,长剑的劈刺显然不如长刀的劈砍杀伤力大,所以汉代骑兵中的环柄长刀逐渐代替了长剑。”
这种刀既是我国战刀的的祖型,又与现今苗刀相似,所以苗刀也称汉刀。汉刀(即苗刀)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常常把这种汉刀叫做“环柄长刀”或“环首刀”。
西汉的长刀,发展到东汉末年,已成为军中大量配备的兵器,而到唐代,则为长刀发挥作用的鼎盛时期。所以,明末清初的民族武术家吴殳在所著《单刀图说》中说:“唐有陌刀,战阵称猛,其法不传。”意思是说,唐代陌刀作战威力极大,但先人对这一珍品各藏不现,不易轻传,故流传不广。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中国的长刀(苗刀)流入日本。日本对中国输入的长刀(苗刀),在制做工艺和技术上做了很多精心的改进,技法也比较精良,随后日本又把另具一格的长刀传回到中国。明朝中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长刀自倭奴侵犯中国始有之。我军短兵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段。”这是名将戚继光沿海御倭的战例总结。何良臣在茯《陈记》中,也曾赞誉日本刀法:“日本刀不过两三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便可知矣。”
戚继光在认真总结战争教训后,对长刀技法进 行了研究和创新,并在戚家军中每人装备一口长刀。除此之外,还每人装配一把腰刀。这种腰刀外型似苗刀,但尺寸稍短。这样一来,长、短器械配合,大大提高了戚家军的战斗力,逐渐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的倭寇之乱。戚继光于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不久鞑靼族、阿鲁担汉率部队南侵包围了北京。边境告急,戚继光受命守卫北方。穆宗隆庆二年(即1568年),戚继光到蓟州(今北京)用此刀大战鞑靼骑兵。敌人大队骑兵冲来,戚家军用双手执柄的长刀(即汉刀)先砍马腿,使敌人人仰马翻,再急趋削砍敌首,直杀得敌人人人头满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故戚继光镇守蓟州十六年,蒙古人再也不也进犯,敌人一见“戚家军”大旗便丧胆而逃。
明朝末年,新都人程冲斗,向刘云峰学得此刀法,编著《单刀法选》一书。历史上的苗刀,有势、有法而无名,程氏为使这一珍品便于记忆,流传久远,故“依势、依像、撰其名”,为此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国术馆里授“珍宝”
提起郭瑞祥的父亲人称“郭燕子”的郭长生,沧州城内无人不知。生于1896年的郭长生受家乡习武之风的熏陶,自幼酷爱武术,天资聪颖,臂力过人,行拳过招,“出掌不见手,人过一阵风”,故武林誉为“郭燕子”,实为我国近代武林高手、一代宗师。虽然,郭长生已经去世多年,现在习武之人提起来,必定尊称一声“郭爷”。
历史档案馆保存的《苗刀考证》中写道:“前中央国术馆教授郭长生,系刘教习(即刘玉春)秘授,故其技自玄奥,亦独冠云。”也就是说,郭长生通过恩师个别传授,得其刀技真谛,其刀法之奥妙,使人无法捉摸,其技艺水平,要高出同辈……
苗刀经过历代演进更新至清末民初,大军阀曹锟在他的三省巡阅使兼直隶总督衙门,建立了武术营苗刀连,选聘刘玉春担任苗刀教授,将苗刀队作为他出巡时的仪仗,甚是威风。并在他炮队的每尊大炮两侧各配置一跪姿战士,手里抱着苗刀,身间别着短枪。意在大炮打击远距离敌人,对近距离的敌人则用短枪和苗刀杀伤。
1916年郭长生应诏直隶总督曹锟武术营,遇到高手刘玉春。刘玉春,身高1.9米以上,力大如牛。郭瑞祥说,据天津市武术志记载,这位高人力赛熊鼙、捷似灵猿,出入枪林弹雨之中而面不改色,人称“常胜将军”。郭长生偶遇名师,如虎添翼,练功极为刻苦。每次练完一身汗,他会顺着衣角把汗拧出来,长年累月汗水浸死了白杨树。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张之江馆长特邀郭长生到馆教授苗刀,这种苗刀技术,在馆内很快引起学员们的兴趣,因此国术馆把苗刀列入基本教材,定为必修课之一,郭长生在国术馆培养了大批苗刀技术人才。1930年郭被选派到国民政府外交部,兼任国术教官。
1928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国术国考,郭长生以中央国术馆成员身份参加了国考,参加这次国考的四百多人,每个参加者必须首先参加预考,比刀、枪、剑、棍、拳,预考合格后,才能参加对抗赛。郭长生与其他15人一同获得“最优胜者”。冯玉祥特地赠送郭长生龙泉宝剑一把。
七·七事变,郭长生正在家休假,未随中央国术馆内迁。在家株守,闭门练武,艰苦度日,决不给日伪做事。驻沧州日军得知郭在家赋闲,曾三次派人重金礼聘郭长生,向日本人教授苗刀,均遭郭拒绝,郭执意“誓死不当亡国奴”。他这种高度的民族气节,至今为乡里人所称颂。
郭长生一生授徒,大多数是武林佼佼者,如曹晏海在杭州武术游艺大会擂台赛上,击败了各路武林高手,最后与名震上海的“江南大侠”刘高升做最后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曾三次打倒刘高升,获得擂台赛第一名,郭长生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祖父在先人一路苗刀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编创了二路苗刀。二路苗刀纯系攻防实战技法,他将刘玉春的通臂二十四势中的先进步法,即激绞连环步法,糅进到苗刀势法中,进一步提高了苗刀的实战能力,加强了进刀攻击的突发性、连击性和灵活性,使苗刀这一传统刀法向前跃进了一大步。”郭铁良介绍,“此外,他还创编了‘苗刀进枪’这一对练套路,为继承发展中国苗刀技法做出了贡献。”
“苗刀,是稀世珍宝。历代先人对苗刀多保藏不轻传,这也是流传不广的一个原因。”郭瑞祥回忆,他自6岁起便随父习武,最难忘的是父亲的严格。一个单势,父亲往往要求他做上3000次才允许他停下来休息。为增加腿力,做蹲起动作一次要练足500次,每次练完他的腿疼得上不了炕,得用手搬上去。练习“高吊腿”时,父亲就点上一炷香,他则是一腿搁在墙上、一腿独立支撑,香不烧完腿就不许放下来。
郭长生先生曾有言嘱其子,要将苗刀编著成书以流传后世。郭瑞祥遵奉父命,按其言传身授编著专著,并广开门户收徒授艺。在多年的武术教学中,郭瑞祥先生总结出“正、顺、合、活、快、精、巧、力、妙、绝”的“十字方针”,即练习套路时先求其正,由正求顺,由顺求合,由合求活,再求其快,由快求精,由精求巧,再求其力,用时达到妙、绝。先生讲,“绝”就是百发百中,练时稳健扎实决不失误、用时不放空炮,方能称之为绝。
百炼千砺成新型
苗刀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剽悍雄健,势如破竹。
一把苗刀的质量,也决定着砍、撩、挑、截、推、剌、剁、点、崩、挂、格、削、戳柄、舞花的效果……“眼似电,腰如蛇,步似粘”,可是没有一把好刀,难免英雄气短。
陕县刘家渠东汉墓里的环柄长刀(铁)可做这一时期优质钢刀的代表。
山东苍山发现的一把记有年铭的长刀,全长111.5厘米,刀脊的厚度与刀身的宽度相比,大约是1/3,刀身上有错金的火焰篆纹,并且有十八个错金隶书刀铭:“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涑大刀吉祥宜子孙。”由此可知这把刀是汉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成的,此刀现今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它和我们现用的苗刀(汉刀)一模一样。经过鉴定,此刀是以含碳较高的沙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多次锻打而成。铭文中的“卅涑”即是“卅炼”,可能代表着一定的工艺质量标准。
“乃炽火炎炉,融铁挺英。乌获奋椎,欧冶是营。扇景风以激气,飞光鉴于天庭。爰告祠于太乙,乃感梦而通灵。然后砺五方之石,鉴以中黄之壤;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像。垂华纷之葳蕤,流翠采之口漾。故其利:陆斩犀革,水断龙角;轻击浮截,刃不纤削。逾南越之巨阙,超西楚之太阿。实真之攸御,永天禄而是荷。”曹植《宝刀赋》里的宝刀,在哪里找寻?
一把好刀沉淀着深深的文化底蕴。从2000年夏开始,郭瑞祥、郭铁良父子俩下江南、访高人、拜名匠,研制新一代中华苗刀,取名“中华苗刀民族魂”,走上央视《刀王争霸》的舞台。
“采用传统纯手工制作,选毛铁高温锻炼排杂质,百炼折叠锻打、千遍磨砺成型,利用传统的渗碳工艺,达到硬度和韧性并举,可以断钢筋,削竹筒,可称为削铁如泥。”郭铁良说,这样的苗刀锋利异常、文采绚丽,舒曲自如,难锈难蚀……
苗刀,这一中华武术文化中的瑰宝,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它,喜爱它,研究它,发展它,它也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