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制度待变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独特的救灾体系,几十年来绩效甚巨。但单以行政手段和动员、平衡、协调,要应对当下的问题仍是捉襟见肘
  7月18日,国际红十字会筹款与公关代表托瑞尔风尘仆仆从淮河灾区回京,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就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7月12日,托瑞尔与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地区办事处救灾代表尼尔斯等6人组成的考察组分别考察了安徽、江苏等受灾严重的地区。
  
  托瑞尔在灾区感受是,情况比较严重,有的水位达到历史最高点,很多人已被安全撤离,中国组织的救灾工作给他留下不错的印象。
  
  跟国外相比,中国的救灾体制的确有不同之处。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地区宣传代表弗朗丝女士认为:“惟一不同之处就是,在中国,政府和军队起到主导作用,西方国家却是由红十字会来担当主要救助角色。”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中,中国调动近60万部队和近600万民众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央至地方的各级官员亲自上阵督战,一些解放军战士和平民百姓为抗洪英勇捐躯,终于战胜洪水。这既是中国政府和军队在救灾工作中充当主导角色的明证,也是令外国人惊叹的特点之一。
  
  托瑞尔表示,国际红十字会将向其它178个成员发出呼吁,立即展开对中国的救灾援助。“下一步就是寻求援助资金,没有资金,这些救助措施无法实施!”
  
  救灾资金之困
  
  此时,正如往年一样,困扰着灾区救援的最大障碍仍然是钱。
  
  在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救灾处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灾害响应级别和程序示意图。救灾处处长闫志壮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此次淮河水灾起初是三级响应,7月11号直接提升为一级”。
  
  从7月9日起,闫志壮随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率领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查访了江苏淮安、泰州、扬州等地,13日返回北京。谈到灾区见闻,他说,“这是淮河流域近年来较大一次洪灾,情势比较严峻,内涝严重,转移安置人口较多,压力很大。不过民政部和财政部下拨的应急资金几天内就到位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已得到初步安置。”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灾区所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短时间内没有问题,但救灾资金的短缺是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江苏省盱眙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忠继告诉记者,每天安置灾民的基本生活费用就要50万元。但是相比需求,财政的支出能力显然过于薄弱。盱眙县财政拨款用于安置的费用只有40万,江苏省下拨了100万,平均下来该县每位灾民能摊到不到三块钱。王忠继说,即使乐观地估计,洪水很快就会退去的话,灾民全部返乡也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完成,该县安置部分的资金缺口预计将达5000万之多。
  
  中国现行的救灾体系的一个基本方针是,“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中央的救灾拨款仅为一小部分,安徽境内受灾严重的县多为农业大县,地方财政本身就非常紧张,救灾资金短缺的问题将会广泛存在。
  
  在民政部的预算里,每年有22亿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这笔钱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应对新灾的应急资金(转移安置)和恢复重建,二是全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民众的口粮短缺的救济。在民政部的这部分支出中,“口粮款”的比例非常大,平均下来每年大约需要16亿至17亿。今年以来,民政部的这部分预算已经使用了135590万元,资金不足已成铁定的事实。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邹铭认为,资金出现缺口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预算太少。国外的惯例是救灾资金一般按照GDP的一定比例逐年增加的,经费的管理也是采用灵活的基金制,由救灾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轻灾年结余可转下一年度。但中国现在还是中央财政预算内支出,在应急时很难打出提前量。1995年,民政部就提出了设立救灾基金制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救灾法规待立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的李慷处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救灾过程中,民政部仅负责灾民的日常生活救助,生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失的重建涉及到发改委、水利部、交通部等若干个部委。
  
  中国现行的救灾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救灾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
  
  经历1998年的特大洪灾,痛定思痛之后,民政部下发了《关于救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辽宁、浙江、广东三省进行了救灾体制深化改革试点。据称,在进行了试点的地区,灾情管理水平和灾情等级划分有了明显的进步,一些地区还制定了救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遗憾的是,试点工作未能在全国进一步推广,其他地区的救灾体制仍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
  
  中国救灾领域内法制建设的滞后也阻碍着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副主任徐英三说,今年淮河防汛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依法防汛抗洪,因为中国已经有了《防洪法》。但是,在减灾救灾领域,尚无一部基本法律。到目前为止,民政部惟一一个与救灾相关的法规是以部长令形式出台的《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从美国的“9·11”事件救灾工作中得到启发,民政部认为出台一部《救灾法》十分必要,此事酝酿已久。《救灾法》的出现,对救灾体制的建设完善影响深远。每当灾害发生时,光依靠行政手段,政策、文件、通知缺乏约束力。
  
  根据来自民政部的消息,《救灾法》的制定已经提上了日程。据《救灾法》起草小组组长、国家行政学院杜钢建教授透露,8月初起草小组将拿出两套并行方案,一是《救灾法》,争取纳入人大立法程序,二是《灾害应急条例》,争取纳入国务院立法程序。
其他文献
從总体上看,中国航天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有10~15年左右的差距,而在载人航天上,中国还有更多的技术需要掌握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杨利伟代表中国人迈出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是否能将中国带入世界航天的第一集团?    “传统意义上,公认的第一集团是美俄,第二集团则包括中、日、欧空局和印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教授刘暾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在航
期刊
人们习惯用“精英”来称呼他们:他们大多是年龄在28~40岁、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事业有成的男性。    坚毅、有魄力、善于学习等字眼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人,买房、买车也已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当这些分布在文化、经济、政治的圈子中,拥有“三高”(高学位、高收入、高地位)的“精英”正开始形成一个社会的“准阶层”时,人们发现,他们其实已经不堪重负……    有位女性说,宁愿给一个精英男人当八奶
期刊
中国早在1970、1971年之交,就秘密选拔了首批19名宇航员。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事人有些已经故去,健在的也大多年老体衰……从1999年开始对此追踪调查的北京军旅作家舒云,历尽艰辛为人们揭示了这一段隐秘的历史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钱学森提出,中国应该搞载人航天,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而在1969年,中国选拔宇航员的事情
期刊
本·阿尔弗莱克和珍妮弗·洛佩兹,这是一对人人羡慕的明星情侣,也是两个在好莱坞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名字。然而,不久前两人共同主演的一部电影《吉格利》的票房收入,不仅连投资的十分之一都没赚回来,还招来暴风骤雨般的批评与嘲笑,成为“好莱坞情侣合作必败”的又一例证。  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确实有很多明星情侣合作失败的例子。比如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伯顿、保罗·纽曼和乔安妮·伍德沃德、亚力克·鲍德温和金·贝辛格,汤
期刊
专访国务院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高世楫研究员:    新闻周刊:在标准形成的过程中,市场、企业和政府三种力量中谁是主导力量呢?    高世楫:正如其它制度的形成和演化一样,市场力量应该是标准形成的主导力量。但是,由于标准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所以单纯依靠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由于标准在网络性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利用标准形成垄断,获取超额垄断利润。
期刊
  
期刊
研究生导师越来越难当,究竟是谁在为难谁?还是我们的研究生政策和制度有问题,大家都在被那只不合理的巨手为难?    当了多年的研究生导师,发现导师越来越难当了。难在何处?我算了算,至少有三难:招生难、发表难、毕业难。或许有人问,你说的都是研究生之难吧,与导师何干?倘若不信,且听我一一道来。    先说招生难。前几年,研究生数量有限,分配到每个导师名下,每年也轮不到一个。只有皇帝轮流做,今年你招,明年
期刊
凶杀、侦探、性和邪教      美国现代作家,往往有种一百年前英国作家的派头,那就是把整个地球当作他们的故事背景,不仅是地理上的地球,还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地球。一句话,大帝国的派头儿  我在书店闲逛时有两种状态,取决于当时钱包的厚薄。若是钱少,便会小心翼翼地挑书,前言后记看了不说,顺手还要阅读十数页,确信自己真的喜爱这本书,才买下来。往往在书店呆上两三小时,最后只买下三两本。若是钱多,就会大手大脚,
期刊
这位刚在英国获得MBA学位的“生活计算者”,曾用3000多美元,77天时间环游了22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不是露宿街头、咸菜加馒头的自虐式暴走,也不是一路刷盘子打工的苦行僧式周游。相反,他坐飞机、睡五星……    2003年10月19日,暂居北京马甸的朱兆瑞决定把自己的新书送给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好友们。根据邮局规定,邮寄一本书需要2.9元的邮资,这是全国统一邮价。朱兆瑞按自己思维的老习惯,抱着书,转身拐
期刊
中国汉字中精英的“精”,“米”字边,“月”作底。这似乎冥冥中注定了这群“精英”们的宿命:永远以追求柴米物质或荣誉为生命的第一目的,而花前月下的安详与浪漫将只出现在他所有目标实现之后……    刚刚32岁的张立身兼两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代表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张立每天的日程如下: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8点半开始一天的工作一直到晚上6点结束。晚上会有一到两个小时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