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验教学在民办高校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一支创新型实验室队伍的引领与支持。所以,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实验环境的改进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推陈出新,关键还要重视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因此,从根本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验教学能力、职责岗位多层次化且相对稳定的实验室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与提高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就几年来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经验谈谈蓝天学院在计算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一、计算机实验室队伍配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教师队伍现状
  教师总人数:56名
  1.年龄结构。30岁以下有42人,占75%,[30,45)有12人,占21.43%,[45,60)有1人,占1.79%,60岁以上1人,占1.79%
  2.高教系列职称结构。助理讲师以下:26人,占46.43%,助理讲师:28人,占50.00%,讲师:2人,占3.57%,副教授以上:0人。
  3.专业技术类职称结构。工程师或技师:3人,占5.36%,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1人,占1.79%,工程师或技师以下:52人,占92.86%
  4.学历结构。研究生:1人,占1.79%,本科生:32人,占57.14%,专科:17人,占30.36%,专科以下:6人,占10.71%
  5.“双师型”结构。有高校教师职称同时具有专业技术类职称(工程师或技师以上)2人,占3.57%
  (二)计算机实验室教师队伍配置存在的问题
  从蓝天学院计算机实验室教师队伍配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人员的配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1.学历结构不合理,据统计,研究生、本科、专科、专科以下三者的比例为1∶32∶17∶6。民办高校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大部分老师为青年教师,且多为留校学生,学历层次较低,留校时,一般为专科,通过参加成人高考或函授,逐渐提升到本科学历。
  2.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职称普遍偏低,大部分教师为助理讲师,专业技术类职称也偏低,人数偏少。
  3.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过大,实验室教师队伍中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5-60岁之间能担任实践教学和科研重任的骨干。
  4.“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57%。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50%以上。
  5.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把精力和时间几乎都放在了实验准备、实验软硬件的维护、日常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上,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实验教学和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6.实验室工作人员仍然是教辅人员角色,地位和待遇不平等,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环境,不利于实验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实验室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培养,也不利于实验室师资队伍稳定。事实上,实验教师与理论教师只是教学任务的分工不同,在教学上,他们都能够独立承担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他们也是相互独立、相互依赖、相互提高和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二者同等重要,占有同等地位,没有教师、教辅区别。所以,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应该是相同的,甚至更高。我们学院现有的政策,导致师资队伍形成了一脚长、一脚短的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创新教育的推进。
  
  二、建设高素质的民办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的措施
  
  (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具有层次结构的专职实验室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实验室的硬件条件非常完备,但并不代表这个学校的实验教学质量好,因为要搞好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支高水准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实验教学内容和计算机设备的开发更新、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程体系的建设。这就势必要将实验室教师队伍层次化,一部分实验教师为实验室管理人员,专门从事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是学历低职称低的教师,但应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样能减少学校的财政开支;另一部分教师为专职实验教师,专职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引进硕士研究生或高薪聘用富有经验和较强专业指导技术的人才或从原有实验教师中选择一些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和实验指导能力较强的教师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室的安全防范、卫生工作,在专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协助实验教师做好实验室的定期开放工作。专职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辅助下,大大减少了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从而可以集中更多精力钻研实验教学内容,编写高水平的实验教材,开设一些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把实验教学这一块做精做细,进一步在“做”中“学”,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与科研能力。实验工作人员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应地也提高了对学生科学创新活动的指导能力。
  (二)建立一套公开、公正、透明的考核评价制度
  实验室人员的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大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对于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个人成绩考核要尽量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要制定一个长远的、健康发展的且相对稳定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能兼顾个人各方面的利益,又能体现多劳多得的优越性,有利于创造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共谋实验室健康发展的和谐氛围。建议对于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计算要与实验室安排课程数量、课时数量,人时数量、实验室利用率,以及个人论文发表情况、科研创新成果等挂钩,并根据实际情况把以上各方面的工作设置不同分值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较全面地体现出实验室各成员的工作量。在年度考评考核中,也能真正地体现出实验室各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体现出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实验教学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实验队伍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学校要给实验室各人员创造和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鼓励实验教师与设备厂家或相关企业合作,到他们企业实践、考察,更新知识,吸收产品的最新动态及改进方案,掌握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及时把专业最新技术融入实验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自觉思考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研究的能力,真正成为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可采取短期和长期进行。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队伍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室管理水平,使各层次实验室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化,发展方向统一化。总体上都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各门实验课程和实验模块的教学内容,甚至具备辅导多门实验课程的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而建设一支坚强的“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江西蓝天学院)
其他文献
利用生物纤维素酶对棉织物进行适度的减量加工,能使纤维更加光洁和柔软,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服用性能.探讨了纯棉织物生物酶加工工艺条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高职高专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我国高教部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能力,在此课程的教学模式
对于因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政府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记录和控制,但对于在国企改革中由于人为操纵导致的“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政府监管难度就要大了许多。一方面,政府进行监管的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对国企的隐性资产流失难以发觉,难控制,而且防不胜防。在我国,政府监管和管理国有资产的行政机构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近年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心理断奶”的关键时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社会在转型,改革开放在深入,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此消彼长,社会利益在重新调整,这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尚未成熟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导致其价值观念、人生观选择的多元化;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内心不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