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科进行危重心血管病患者抢救中应用专职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血管危重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25)行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进行患者抢救,对照组(n=25)采用传统心血管危重病患者护理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时间等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在心血管危重病人抢救工作中效果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心血管危重患者护理抢救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进行心血管危重病患者抢救工作时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心血管危重病;抢救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职能科室,主要收治的患者都是急危重状态下,被疾病或者意外事故造成生命威胁的患者[1],心血管性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中有些病症死亡率极高,例如,急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房颤等。在急诊科进行心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所以设计的抢救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监护指标也比较多,并且在心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且复杂,但是由与医护人员个人能力不同,导致护理之间差异明显,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抢救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抢救效果,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抢救死亡率,需要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次研究针对急诊班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其抢救工作中采用專职化分层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包括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血管危重病患者50例,按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实验组中,男患13例,女患12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7±8.75)岁。对照组中,男患11例,女患14例,年龄在4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2±9.42)岁。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与临床重症心血管疾病需抢救患者诊断相符;②两组患者均具备详尽的临床资料;③两组患者均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及心理障碍不能正常接受治疗者;②存在其他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⑤感染性疾病以及血液型疾病患者;⑥颅脑损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者;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抢救工作。实验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进行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按照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情况以及护士本身的从业时间、护士职称等进行分层划分,按照护士的个人能力将其分在不同的护理岗位[3],例如,静脉给药技术掌握程度高的护士,可以根据其个人能力划分为静脉输液护士,日常护理工作比较细心,工作比较完善的护士,可划分为监护护士。②设定护士小组责任负责人,对其他人员的工作进项监督。③按照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来进行个性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制定。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抢救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计算机将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比对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组间的比较用t、 χ 2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经比较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9±4.12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88±5.21天,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6,P=0000)。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3.88±1.35天,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7.54±1.86天,实验组患者的器官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00)。实验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3.46±1.12天,对照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6.98±2.02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25,P=0.00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33.46±10.88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49.12±10.78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2,P=0.000)。
3 讨论
急诊室应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经常在面临急诊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哪个患者已经被评估过病情的情况,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者在抢救工作中占据主导位置能够有效为医生的抢救工作赢得更多时间,按照护理工作者的能力以及个人工作特点进行专职化分层护理,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协作,极大程度上提高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在病人抢救前需要按照分工做好抢救仪器的准备、急救药物的准备,保证急诊抢救用品及器材设备的完好,齐备。需要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定期抽查患者抢救流程,以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抢救技巧,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减少医疗事故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进行急诊科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抢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佚名. 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7(01):114-115.
[2]佚名. 专职化分层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 25(8):187-189.
[3]胡惠娟, 赖慧晶, 陈巧.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作用[J]. 广东医学, 2017, 38(21):3386-3388.
关键词: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心血管危重病;抢救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职能科室,主要收治的患者都是急危重状态下,被疾病或者意外事故造成生命威胁的患者[1],心血管性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中有些病症死亡率极高,例如,急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房颤等。在急诊科进行心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所以设计的抢救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监护指标也比较多,并且在心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且复杂,但是由与医护人员个人能力不同,导致护理之间差异明显,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抢救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抢救效果,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抢救死亡率,需要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次研究针对急诊班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其抢救工作中采用專职化分层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包括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血管危重病患者50例,按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各25例,实验组中,男患13例,女患12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7±8.75)岁。对照组中,男患11例,女患14例,年龄在4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2±9.42)岁。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与临床重症心血管疾病需抢救患者诊断相符;②两组患者均具备详尽的临床资料;③两组患者均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及心理障碍不能正常接受治疗者;②存在其他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⑤感染性疾病以及血液型疾病患者;⑥颅脑损伤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者;经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抢救工作。实验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措施,进行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救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按照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情况以及护士本身的从业时间、护士职称等进行分层划分,按照护士的个人能力将其分在不同的护理岗位[3],例如,静脉给药技术掌握程度高的护士,可以根据其个人能力划分为静脉输液护士,日常护理工作比较细心,工作比较完善的护士,可划分为监护护士。②设定护士小组责任负责人,对其他人员的工作进项监督。③按照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来进行个性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制定。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心肺复苏时间以及抢救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计算机将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比对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组间的比较用t、 χ 2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经比较观察,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9±4.12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88±5.21天,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6,P=0000)。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3.88±1.35天,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7.54±1.86天,实验组患者的器官插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00)。实验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3.46±1.12天,对照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为6.98±2.02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25,P=0.00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33.46±10.88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49.12±10.78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12,P=0.000)。
3 讨论
急诊室应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经常在面临急诊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手忙脚乱,不知道哪个患者已经被评估过病情的情况,经研究表明,护理工作者在抢救工作中占据主导位置能够有效为医生的抢救工作赢得更多时间,按照护理工作者的能力以及个人工作特点进行专职化分层护理,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协作,极大程度上提高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在病人抢救前需要按照分工做好抢救仪器的准备、急救药物的准备,保证急诊抢救用品及器材设备的完好,齐备。需要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定期抽查患者抢救流程,以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抢救技巧,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减少医疗事故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专职化分层护理进行急诊科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抢救,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成活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佚名. 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在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 7(01):114-115.
[2]佚名. 专职化分层护理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 25(8):187-189.
[3]胡惠娟, 赖慧晶, 陈巧.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作用[J]. 广东医学, 2017, 38(21):3386-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