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人文素养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华丽、忙碌、喧嚣、日趋现实的时代,面对“我们真的还需要读书吗?”这样的问题时,许多人内心是迷茫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读书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有时候就像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在何处。我们所处的社会,光怪陆离,又何尝不是一个历史的迷宫,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书籍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在现世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夜幕降临,星星出来了,从迷宫里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满天星斗;书籍,就是对于星斗的认识。如果我们认识星座,我们就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的障碍所迷惑。书籍使我们能藉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思想的迷宫,走出历史的迷宫。
  读书有“真假”之别。孔子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读书的目的为了充实自己;“为人”也就是做做读书的样子,用来给别人看。这便是真读书与假读书的区别。“真读书者”为读书而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一种丰富自己知识,提高自己修养品德的手段,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南北朝的刘孝标,常常手不释卷,孜孜不倦,真称得上爱书如命,读书在他看来是天下第一乐事。黄庭坚也说:“一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都可见他们对读书的热爱。而“假读书者”对读书抱有过多不纯的动机,只会增加精神负担,破坏读书的美感,并不能品味出读书的真趣。因此,我们都应该做个“真读书者”。
  只有做到“真读书”,我们才可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人。
  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年轻人,如何过有意义的一生,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今天的80后、90后,在10年后、20年后将带着这个社会走向新的方向,解决上一代人没有解决的旧问题以及现在还无法预见的新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众说纷纭,各种观念思想莫衷一是的时代。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又必须知道如何做“判断”。价值判断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文素养的有无。而读书,广泛地阅读与思考,是我们获得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是有很大差别的。知识是外化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必须让知识进入我们的认知本体,渗透到我们的生活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是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那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类社会”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我们只能有人文知识,却缺少了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读书”的同时,应当注重由知识向人文素养的转化。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真诚恻怛”四个字。一个真正认识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只有真正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有能力思考、有能力做出成熟的价值判断,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担负起引领我们的社会与国家走向正确方向的重任。
  我们的校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应当让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文化熏陶中得到最真实的收获,具备真正的人文素养。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天倡导建设“书香校园”的真正要义所在。
  要培养真正具备人文素养的学生,营造飘满书香的校园,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要爱读书。在《我说语文》一书中,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语文特级教师王立根即提出“善教者要善读”。很难想象不爱读书的教师能培养出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这样一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教师应当首先作一个精神世界的守望者。只有对人文精神进行着深入思考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也热爱阅读。只有常常被书籍中的思想情怀打动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明白有时静下心来,用心去谛听他人心灵深处的低语,感悟世俗之外形而上的灵光,也是一种快乐。为此,我们学校始终提倡“教师要读书”,开展实施了教师阅读工程,要求教师坚持“三读”: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读文学、历史名篇,与经典对话;读教学刊物,学习优秀管理、教学经验。学校在寒暑假期间向教师们开出《教师暑期必读书目》、《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等书目,不仅向教师们推荐在教育领域的前沿书籍,还推介以文史哲美为主体的书,督促教师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提升品位、升华境界。教师们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只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才能使自己的心韵气魄越发彰显,才能使学术“树人醒世”的力道愈发强劲,也才能成为莘莘学子们心目中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
  其次,我们抓住高中课程实验契机,立足课堂,让学生们深入名著,品读经典。近年来,语文学科的高考增加了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的分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使语文回到本源,返璞归真。抓住这一契机,我们让学生亲近名著与文化经典。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切实去阅读名著原文,避免急功近利,避免纯粹为应试而去阅读名著。提出读名著要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一些“导读”、“梗概”、“缩略”性质的材料替代名著本身。针对学生认为名著部头太大,难于提起阅读兴趣的情况,我们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让语文教师开出各部名著阅读的专题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一起近距离地走近大师,进行一场精神世界的饕餮盛宴,一起感受美的震撼、爱的温馨、情的涌动、思的沉静,一起体验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
  我们还努力探求,让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也彰显出人文精神。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为数理化等理科课程与读书、与人文精神无涉。事实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来就不是相互矛盾的两极。许多彪炳一代的科学大家都具有科学家与文人两种身份。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具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家才能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在数理化的课堂上,我们要求科任老师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还应该向对理科有兴趣的学生推荐一些科学家所写的文章、书籍。例如在向科技班的学生们介绍“黄金分割”这一概念时,不仅可以让他们看看陈之藩先生的《闲看黄金分割》、《再谈黄金分割》等文章,还可以向他们推荐陈之藩先生在大陆结集出版的八本散文集《看云听海》、《一星如月》等。让学生们在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这位被世人们称为“左手科学,右手文学”的电机工程教授是怎样用自己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清新淡雅的笔触书写对时代、对世事的见解,领略文中处处流露出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字里行间那挥之不去的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让学生在阅读中明晰自己未来人生的航向。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们接触好书、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我们学校还下大力气建设好校园图书馆。学校不遗余力地加大图书馆的专项经费投入,把最好的设备运用到图书馆工作中,努力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教育的精神高地、学生课外的文化家园、教师备课的知识宝库、课改教研的前沿阵地、知识文献的贮藏中心和终身教育的社会课堂。让图书馆成为学校师生绿色的精神家园,让“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深入人心。
  此外,我们学校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阵地,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形式
  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并委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定期开展读书沙龙、书评竞赛等活动。在校内刊物《第三条岸》、《新芽》、《翼风》中开辟“读书评介”专栏,不仅发表学生写的书评、读后感,还向教师约稿,请教师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故事。伴随每一期刊物的出版,师生们在文字的交流中感受着阅读的无限乐趣,收获着精神世界的不断富足。
  国人常说“体用”。套用这一观念,我们以为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可以称为读书的“用”,而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审美情趣,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命寄托,则是读书的“体”。建设“书香校园”,不仅仅是讲求读书的“用”,更应强调读书的“体”。尽一切努力使读书成为师生们一种重要的修身方式,使师生们通过读书陶冶高尚的情操,培育高尚的人格,具备真正的人文素养,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其他文献
位于福建中部的福州市永泰县建县于唐永泰二年(776年),县域面积2241平方公里,约占福州市辖区总面积的1/5,辖9镇12乡,总人口36万。建县1200多年来,勤劳淳朴的永泰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志士。宋乾道年间,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七年间连连高中状元,名魁天下,举国传为美谈。侍御史黄龟年四次上书弹劾秦桧,气壮山河。嵩阳人张孟肩五子登科,三代人十八条官带,煊赫一时。著
期刊
一、直观性原则    板书的直观性原则是指板书要字体规范,字迹清晰整齐,符号工整,讲究合理组合,搭配巧妙。因此要做到:  要书写清楚。小学生知觉的特点是笼统,不精确,分析综合能力有待培养、提高。如有的学生把“葡萄”写成“萄葡”,把“己”和“已”混淆等,所以板书必须遵循汉字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准确,字迹不草不连,不写错别字,给学生起示范作用。这样,有利于引导和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有利于指
期刊
近年来,沙县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以广泛阅读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以阅读丰富学生的人生底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目前,全县各中小学形成了一种“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局面,“书香校园”建设正成为沙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办学策略。近日,笔者拜访了沙县教育局局长龚秋明。  问:现在,构建书香校园已成为沙县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初沙县倡导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点燃读书激情
期刊
作为落实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教材不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模仿的对象,而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从教材到课堂教学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怎样跨越这段距离,使教材由“教本”转化为“学本”呢?  1、不能心中无数。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内容指明方向。  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外,我觉得十分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的对话。教材作为教学理念的文本体现,是
期刊
转化后进生,我们要树立一种思维: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个角度看,它仍然是圆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学习上难免有快有慢。只要教师投入爱心、耐心、细心和精心,让学生齐齐地成长并非做不到。    一、爱心呵护,健全人格    尊重人格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任何损害人格的行为都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创伤,久之,就会对教师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结果后进不进,差生更差。  灵灵是
期刊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欢迎各位受赠学校的代表,感谢你们认真组织学生读书所付出的心血,并祝贺你们在组织学生读书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以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名义发出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从2005年至今,前后已经五年了,前一段我们的重点工作发动社会各界捐书,而组织学生读书方面做得不够,当然也有少数学校在受赠和建馆的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读书并取得可喜的成绩,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就是其中较
期刊
一、素材生活化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找准每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多采撷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作为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教例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乐学、会学。
期刊
作者简介:金新,杭州师范大学《语文新圃》杂志执行副主编。作品涉足《南方周末》、《文汇报》、《齐鲁晚报》、《中国经济时报》、《联合时报》、《教师报》、《杂文报》、《文摘周报》、《杂文选刊》、《杂文月刊》等二十余种报刊。《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举报信》、《螃蟹·西红柿·素质教育》、《弘扬“春晖精神”》、《恳请全国人民向王旭明道歉》、《夏洛克的遗憾》、《“华人的耻辱”与“皇权的罪恶”》,收入花城出版社历年《
期刊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海,人是海上的一叶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不可能总那么一帆风顺。当失意与彷徨燃烧着你的每一根神经,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但只要你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坚持到底,希望就会在远方向你招手。  当无名的烦恼袭来,请仰望蓝天,让温柔的明月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一
期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广大师生们自己的读书园地——《书香校园》创刊了。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阅读是获取文明的最好途径。读书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读书能改变人生,使我们放眼世界,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丰富知识,奋斗事业,提高能力,勇于创新,为社会做贡献。人的精神发育史,主要体现在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