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微调
增长和通胀,在中期分别面临中枢下移和中枢上移。2012年,增长中枢下移继续但放缓,一年之内同比经济增长或有波动;通胀则先下后上。
短期,流动性控制过犹不及,融资减速和票贴利率下降显示了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紧缩和私人部门需求不足;短期经济并未复苏,关键领域的政策没有放松,虽然处于短期宏观数据真空期,但间接和行业及草根调研证据,都指向了经济还在回落;2012年,经济周期的力量弱化,政治周期的作用增强,增长和流动性都相对缺乏弹性和效率,上限确定,下限可保;供给方不出清,难有有效的结构调整,需求方不积极,难有政府刺激或私人自生的增长亮点。
依据于增长、政策和流动性弹性和预期博弈的市场投资逻辑就出现了三个问题:市场弹性可能削弱;市场节奏不易把握;自上而下难以给出市场明确和可持续的投资主题。看似纷繁甚至不合逻辑的行业轮动和周期救赎后,需要研究影响市场估值趋势变化的因素,存量博弈是一个,而增量改革是存量博弈的前提。
增量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四次全国金融会议,对于金融改革是增量改革。实际上,其他领域改革也莫不如此。这毋宁说是过渡期政治周期的维稳需求。而存量博弈取决于增量改革的方式和路径。改革才能改变市场在周期下行期的预期透支博弈的摘帽子游戏,促使向戴帽子游戏转变。
2012年,去杠杆和去泡沫化的缓和保证了资产价格和银行收益的稳定性,同时缓释银行由于体制、周期和监管因素带来的风险。收益而言,银行的表外业务就是一种增量改革,2012年继续发展,利率市场不会通过对存款利率动刀的激进方式推进;风险而言,对于融资平台贷款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缓解存量风险。
整体税收保持相对名义GDP更快增速,结构性减税,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转移支付和税收分成,在增量的收入和支出上做文章。
存量博弈
2012年,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在稳金融前提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压迫会减轻,对经济和市场的风险在缓释。
存量流动性的博弈是价格和风险的博弈。金融和经济的关系,2011年,从针对低风险偏好者的银行理财和针对高风险偏好者的民间金融,金融获取了存量流动性的重估收益,并对资本市场构成了流动性挤压。这是在利润转移和风险转嫁的前提下形成的。
2012年,如果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能有好转,加之通胀下行、银行理财放缓,和民间金融泡沫破灭,间接金融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挤压或减轻。
存量资金博弈也是金融体系的变革博弈。在这个博弈中,不仅有财政部、一行三会、人保部、住建部等部委之间的博弈,也是地方和中央的博弈。
从呼吁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到要求券商基金引领价值投资,甚至于试图打通金融市场的联动,如提出银行理财入市,监管层为存量资金重估修筑渠道、希望资本市场从中获益的意图显露无遗。另一方面,长期资金对盈利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2012年,金融稳则大盘稳,银行股有望为市场托底;而稳金融前提下,银行股具备明显的估值修复动力和空间,银行股的修复可以成为带动股指上行的力量。周期性产业,在需求得到适度扶助、增长企稳后,面临阶段性的估值修复。
缺乏弹性的增长和流动性的投资逻辑,市场就只有缺乏弹性的反弹机会。超预期的外部的冲击则可能引致超预期的政策放松,从而市场可能有震荡的机会。
增长和通胀,在中期分别面临中枢下移和中枢上移。2012年,增长中枢下移继续但放缓,一年之内同比经济增长或有波动;通胀则先下后上。
短期,流动性控制过犹不及,融资减速和票贴利率下降显示了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紧缩和私人部门需求不足;短期经济并未复苏,关键领域的政策没有放松,虽然处于短期宏观数据真空期,但间接和行业及草根调研证据,都指向了经济还在回落;2012年,经济周期的力量弱化,政治周期的作用增强,增长和流动性都相对缺乏弹性和效率,上限确定,下限可保;供给方不出清,难有有效的结构调整,需求方不积极,难有政府刺激或私人自生的增长亮点。
依据于增长、政策和流动性弹性和预期博弈的市场投资逻辑就出现了三个问题:市场弹性可能削弱;市场节奏不易把握;自上而下难以给出市场明确和可持续的投资主题。看似纷繁甚至不合逻辑的行业轮动和周期救赎后,需要研究影响市场估值趋势变化的因素,存量博弈是一个,而增量改革是存量博弈的前提。
增量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四次全国金融会议,对于金融改革是增量改革。实际上,其他领域改革也莫不如此。这毋宁说是过渡期政治周期的维稳需求。而存量博弈取决于增量改革的方式和路径。改革才能改变市场在周期下行期的预期透支博弈的摘帽子游戏,促使向戴帽子游戏转变。
2012年,去杠杆和去泡沫化的缓和保证了资产价格和银行收益的稳定性,同时缓释银行由于体制、周期和监管因素带来的风险。收益而言,银行的表外业务就是一种增量改革,2012年继续发展,利率市场不会通过对存款利率动刀的激进方式推进;风险而言,对于融资平台贷款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缓解存量风险。
整体税收保持相对名义GDP更快增速,结构性减税,给予地方政府更多转移支付和税收分成,在增量的收入和支出上做文章。
存量博弈
2012年,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在稳金融前提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压迫会减轻,对经济和市场的风险在缓释。
存量流动性的博弈是价格和风险的博弈。金融和经济的关系,2011年,从针对低风险偏好者的银行理财和针对高风险偏好者的民间金融,金融获取了存量流动性的重估收益,并对资本市场构成了流动性挤压。这是在利润转移和风险转嫁的前提下形成的。
2012年,如果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能有好转,加之通胀下行、银行理财放缓,和民间金融泡沫破灭,间接金融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挤压或减轻。
存量资金博弈也是金融体系的变革博弈。在这个博弈中,不仅有财政部、一行三会、人保部、住建部等部委之间的博弈,也是地方和中央的博弈。
从呼吁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到要求券商基金引领价值投资,甚至于试图打通金融市场的联动,如提出银行理财入市,监管层为存量资金重估修筑渠道、希望资本市场从中获益的意图显露无遗。另一方面,长期资金对盈利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2012年,金融稳则大盘稳,银行股有望为市场托底;而稳金融前提下,银行股具备明显的估值修复动力和空间,银行股的修复可以成为带动股指上行的力量。周期性产业,在需求得到适度扶助、增长企稳后,面临阶段性的估值修复。
缺乏弹性的增长和流动性的投资逻辑,市场就只有缺乏弹性的反弹机会。超预期的外部的冲击则可能引致超预期的政策放松,从而市场可能有震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