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介绍《山水情》作品概况,包括它的历史地位,它在中国水墨动画界的影响,特殊的水墨画构图技巧——留白的运用,以物寓人方式变换镜头描述人物内心世界丰富的变化和师徒两人的深厚的真情实感,充满特色的音乐和片中包含的浓厚的中国文化,为这部水墨动画增添了许多浓郁的人文色彩,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浓浓的华夏文化。
关键词:《山水情》;水墨动画片;民族文化;水墨画;意境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66-02
一、《山水情》作品概况
与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由中国最早开创,将中国特色水墨画即我们所说的国画运用到了动画片的制作中,以绘制不同国画的方式来完成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在把国画引进动画片的同时也将水墨画的特点全盘应用在了动画片上,包括以虚代实,以物寓情等方式。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1988 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同时它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水墨动画的魅力所在。纵观现在中国的动画市场,我们很难再找到像《山水情》这样高“质量”的动画片,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动画片的立意,表达方式以及其艺术造诣。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山水情不仅融入了我国的国宝水墨画同时也将中国的古典音乐融入其中,二者相互呼应,使本片的意境有了极大的升华。
《山水情》在中国动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水墨动画经过近20年的深入发展已从最初的内容简单,音乐简单的水墨动画变成了画面和音乐可以自由配合可以不通过台词仅仅通过音乐来讲述画中故事的水平。若说早期的水墨画将形象表达的比较完备,那么《山水情》则赋予了水墨动画更深层的意境,把洒脱、飘逸、灵动之感带入了动画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一般的奥义。该动画片的人物形象设计者吴山明师从“浙派”,其吸收了我国古典绘画艺术写意之精华,不遵从比例关系,以“似是而非”写意为主的原则来塑造本片的人物和环境,使故事情节更加富有诗意,描绘更加传神。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的完美融合,让整部作品更加富有诗意,简单的画面传神的表现出不同的场景,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独特意境。出场时琴师修长的身材,布衣长袍携着一把古琴,表现出了一种超脱和琴师所独有的那份古朴和大隐于市。琴师超脱的形象和周围秀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河水开阔,所有的景色都是那么的大气和空灵。为了让该动画更富意境,本动画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手法,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意境,同时又给了观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观者自行补充留白处的的环境。通过以虚代实的手法,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用简单的构图勾勒出复杂的场景,传达了不同的意境。
本片巧妙的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和神秘的大自然结合在了一起,表现了这些能人贤士追求自由自在隐于山林的超脱之感以及与世无争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中禅宗的明心见性。该片通过古典音乐和水墨画的有机构成,让一草一木,山川叠嶂、人物、动物都完美的融入到了如诗一般的动画片中,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醉在其中。《山水情》号称当时中国30年动画片之最。
二、巧用留白构图营造意境
国画中常常运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顾名思义是在作品中余留相应的空白。在玄学上,天道运行讲求阴阳两面,即可相互排斥又可相互补充,此消彼长,在国画中即使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留白为虚,笔墨为实,虚实结合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虚实结合,适合表现广阔的画面,增添画面的思想内容,深化画面的内涵,同时留白的运用又给了我们大量的想象空间,让我们想象出画中的意境,形成眼睛在看脑中在想的模式,不同的人脑中会有不同的画面,故给我们更大的延展性,且发扬了国画以虚为实之感。唐代刘禹锡说“境生像外”,虚与实是中国绘画中重要的理论范畴, 它包括隐现、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在空间表现上,中国水墨动画经常用写意表现方法, 利用空白形成“虚境”,让观众在头脑中想象出人物所处的假想情境[1]。笔者常常运用简单的构图描绘出不同的场景,并通过留白的方式让观者清晰的看到其中的变化,并将其补充完整。就如本片中两个最普通的对比场景:相同点是两个场景运用了相同的方式——留白且里面都是小儿在抚琴和老师在侧, 但很容易区分场景的变换,因为不同的是前面的场景中有一火炉和一把板凳,显然是二者在室内空间;而后面的场景只因为有一片枫叶飘落就然观众能很自然的联想到地点已变换,从“内”到了山野之间。本片大量运用中国水墨画这种“境生外像”的特点,用点点的变化给了观者无限的遐想,用有限的空间勾勒出了无限的故事。了了几笔和微小的变化便让我们观者有了自己的想象和判断, 让我们联想翩翩,这也是水墨画中“以虚为实”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魅力。以简单的变化大量的留白传递给我们新的信息,既使诗意的画面更加传神, 也可激发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亲自创造属于自己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变换的画面表现不同的心灵意境
相对而言, 几部传统水墨动画片的人物内心表达略有不同: 《小蝌蚪找妈妈》在内心世界的表现上较为直接, 这和它的故事取材也有直接关系(童话故事)。在《牧笛》中, 内心世界的展开和幻想空间联系到一起, 通过了一个梦境来展示情节[2],《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相比在水墨画的创作上有了更大的提升,更加符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而水墨动画《山水情》,更加发扬了中国山水画的这一特色,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大量的寄寓到了山野之中,回归了“以物寓人,以虚代实”的中国水墨画风格。出来之时老琴师心中的气魄和远大的志向仿佛是空中盘旋的雄鹰,而授琴与练琴的的快乐时光如同水中鱼儿般欢乐无忧,而琴师与小儿建立起的师徒之情和父子般的感情犹如不绝的江水。在动画的尾声,师傅完成授琴要与徒儿分离,节奏发生变化,推动感情和节奏达到高潮,不停的变换场景和节奏,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开始是狂风暴雨、风云变幻, 接着是汹涌的江水, 碰撞变化的场景画面。在动画的最高潮时,改用了新鲜的手法——即时作画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内心巨大起伏。整部动画在这一刻节奏变的不同前段的含蓄婉转而是快速直接, 配乐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且画面切换快而有力。风雨、山林、大浪、泼墨、即时创作、音乐、节奏变换相互配合将人物离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表现了深厚的师徒之情, 是整部动画的高潮。 四、音乐构建朦胧之美
古典音乐已经作为中国音乐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视听、想象和审美特征。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简单的说,艺术是作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反应与描绘,不同的人的反应不同,同时,不同的素材和体裁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故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影响。
在《山水情》这部水墨动画中,山林中的各种声音如水声,风声,鸟鸣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观者通过声音加深对故事所在环境的感知,将二位的画面拓展成了观众脑中真实存在时环境,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更加深刻的感受画中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同时是通的变化与转化也可以用声音表现出来,用声音来构造一个看不见的“真实”空间。受众通过声音和画面的融合更加真切的体会片中人物的感情,同时这些声音也将水墨动画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这是《山水情》中声音表现的形象性。
音乐与画面都富有诗意,这种诗意传达了创作人想要表达的意境:整部动画的背景音乐给人以听觉的冲击让人产生一种感情我们把它称作意,而画面又给了我们故事发生的境。动画的音乐以及因音乐产生的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较为主观,片中的画面和让人们看到的境是较为客观的。两者相互配合,音乐中有画,画中有音乐,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笛声和琴声作为主要的声音元素贯穿全片,他们作为本片的主旋律抽象的表达了许多内在感情。在这部动画中笛声和琴声的作用非常广泛,但较多的用于对气氛的渲染,对人物性格和特征的塑造以及升华感情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本片中的“情”则被笛声和琴声表达的淋漓尽致。老师的琴声表现了老师的鸿鹄之志,少年的笛声则表现了少年内心的纯真,与自由自在的快乐。本片的配乐可说是对水墨动画的升华,用音乐传达人物的内省世界、不同的情感以及其中的变换让人在听觉上有直接的冲击而在内心荡漾起了自己对本片人物的心情,内心的理解,既深化了本片的情感又使受众可以拓展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进入到一个由自己的感受所创造出的空间和感受其中的意境。琴声悠扬古朴,透出了老琴师的高深莫测和他对琴的那份感悟。虽然本片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说着什么,随曲调的变化娓娓道来。
五、民族文化浓厚
儒家文化主要由儒家思想来指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注重的是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思想。在《山水情》中,渔家小子学琴和琴师文士送琴的场景极大地表现并发扬了儒家文化,将琴比喻琴师文士的精神风格,从琴师文士坐船到晕倒,琴师随身携带的除了琴别无他物,而且在晕倒时也要抱着琴,一醒来也是看琴是否还在,琴在不知不觉中已让受众觉得他是故事发展的关键点,也连接了师徒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琴师的爱琴、护琴和抚琴无不反映出琴师文士的琴师的高尚品格,从少年接琴师过河到琴师晕倒,再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授琴缔造出深厚的师徒情。琴师精心传授琴艺,少年天资聪颖、刻苦学习,终有所成,琴师文士将爱琴传给渔家小子,其中隐喻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均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瑰宝——道,它似乎有着更加神秘的色彩。和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没有提倡礼法的约束更多的是强调无为而治,它有一种归隐的思想在其中,但是道家又有一种辩证的思想在里面,虽有归隐退让等思想但还讲究一个治字,那么综合来看就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常常将自然界的规律巧妙的总结并找出其内在的优秀品质为人所用。所以道家的文化给了中国的文人墨客许多的艺术启迪,他们寓情于山水,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山水情》这部动画中,用笛声,琴声以及风雨和涛涛江水将师徒之间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离别之时更是运用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人和山野各种场景的关系表达了浓浓的师生之情以及最后诀别的不舍。来时琴师显得温文尔雅,当琴师最后消失在山林之间时,那种天人合一之感被刻画的十分得当,伴着琴声隐匿于山林之中又是一番不同的洒脱与超然。
参考文献:
[1] 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 姜艳琴.中国传统动画的“表现主义倾向”[J].电影评介,2008(8).
[责任编辑:思涵]
关键词:《山水情》;水墨动画片;民族文化;水墨画;意境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66-02
一、《山水情》作品概况
与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由中国最早开创,将中国特色水墨画即我们所说的国画运用到了动画片的制作中,以绘制不同国画的方式来完成对整个故事的叙述。在把国画引进动画片的同时也将水墨画的特点全盘应用在了动画片上,包括以虚代实,以物寓情等方式。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1988 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水情》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同时它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水墨动画的魅力所在。纵观现在中国的动画市场,我们很难再找到像《山水情》这样高“质量”的动画片,这里的质量主要是指动画片的立意,表达方式以及其艺术造诣。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山水情不仅融入了我国的国宝水墨画同时也将中国的古典音乐融入其中,二者相互呼应,使本片的意境有了极大的升华。
《山水情》在中国动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水墨动画经过近20年的深入发展已从最初的内容简单,音乐简单的水墨动画变成了画面和音乐可以自由配合可以不通过台词仅仅通过音乐来讲述画中故事的水平。若说早期的水墨画将形象表达的比较完备,那么《山水情》则赋予了水墨动画更深层的意境,把洒脱、飘逸、灵动之感带入了动画之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一般的奥义。该动画片的人物形象设计者吴山明师从“浙派”,其吸收了我国古典绘画艺术写意之精华,不遵从比例关系,以“似是而非”写意为主的原则来塑造本片的人物和环境,使故事情节更加富有诗意,描绘更加传神。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的完美融合,让整部作品更加富有诗意,简单的画面传神的表现出不同的场景,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独特意境。出场时琴师修长的身材,布衣长袍携着一把古琴,表现出了一种超脱和琴师所独有的那份古朴和大隐于市。琴师超脱的形象和周围秀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河水开阔,所有的景色都是那么的大气和空灵。为了让该动画更富意境,本动画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手法,创造出了许多不同的意境,同时又给了观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观者自行补充留白处的的环境。通过以虚代实的手法,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用简单的构图勾勒出复杂的场景,传达了不同的意境。
本片巧妙的运用了大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和神秘的大自然结合在了一起,表现了这些能人贤士追求自由自在隐于山林的超脱之感以及与世无争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中禅宗的明心见性。该片通过古典音乐和水墨画的有机构成,让一草一木,山川叠嶂、人物、动物都完美的融入到了如诗一般的动画片中,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醉在其中。《山水情》号称当时中国30年动画片之最。
二、巧用留白构图营造意境
国画中常常运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顾名思义是在作品中余留相应的空白。在玄学上,天道运行讲求阴阳两面,即可相互排斥又可相互补充,此消彼长,在国画中即使留白与笔墨的完美结合。留白为虚,笔墨为实,虚实结合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虚实结合,适合表现广阔的画面,增添画面的思想内容,深化画面的内涵,同时留白的运用又给了我们大量的想象空间,让我们想象出画中的意境,形成眼睛在看脑中在想的模式,不同的人脑中会有不同的画面,故给我们更大的延展性,且发扬了国画以虚为实之感。唐代刘禹锡说“境生像外”,虚与实是中国绘画中重要的理论范畴, 它包括隐现、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在空间表现上,中国水墨动画经常用写意表现方法, 利用空白形成“虚境”,让观众在头脑中想象出人物所处的假想情境[1]。笔者常常运用简单的构图描绘出不同的场景,并通过留白的方式让观者清晰的看到其中的变化,并将其补充完整。就如本片中两个最普通的对比场景:相同点是两个场景运用了相同的方式——留白且里面都是小儿在抚琴和老师在侧, 但很容易区分场景的变换,因为不同的是前面的场景中有一火炉和一把板凳,显然是二者在室内空间;而后面的场景只因为有一片枫叶飘落就然观众能很自然的联想到地点已变换,从“内”到了山野之间。本片大量运用中国水墨画这种“境生外像”的特点,用点点的变化给了观者无限的遐想,用有限的空间勾勒出了无限的故事。了了几笔和微小的变化便让我们观者有了自己的想象和判断, 让我们联想翩翩,这也是水墨画中“以虚为实”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魅力。以简单的变化大量的留白传递给我们新的信息,既使诗意的画面更加传神, 也可激发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亲自创造属于自己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效果。
三、通过变换的画面表现不同的心灵意境
相对而言, 几部传统水墨动画片的人物内心表达略有不同: 《小蝌蚪找妈妈》在内心世界的表现上较为直接, 这和它的故事取材也有直接关系(童话故事)。在《牧笛》中, 内心世界的展开和幻想空间联系到一起, 通过了一个梦境来展示情节[2],《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相比在水墨画的创作上有了更大的提升,更加符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而水墨动画《山水情》,更加发扬了中国山水画的这一特色,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大量的寄寓到了山野之中,回归了“以物寓人,以虚代实”的中国水墨画风格。出来之时老琴师心中的气魄和远大的志向仿佛是空中盘旋的雄鹰,而授琴与练琴的的快乐时光如同水中鱼儿般欢乐无忧,而琴师与小儿建立起的师徒之情和父子般的感情犹如不绝的江水。在动画的尾声,师傅完成授琴要与徒儿分离,节奏发生变化,推动感情和节奏达到高潮,不停的变换场景和节奏,通过不同场景的转换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开始是狂风暴雨、风云变幻, 接着是汹涌的江水, 碰撞变化的场景画面。在动画的最高潮时,改用了新鲜的手法——即时作画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内心巨大起伏。整部动画在这一刻节奏变的不同前段的含蓄婉转而是快速直接, 配乐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且画面切换快而有力。风雨、山林、大浪、泼墨、即时创作、音乐、节奏变换相互配合将人物离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表现了深厚的师徒之情, 是整部动画的高潮。 四、音乐构建朦胧之美
古典音乐已经作为中国音乐创作的最高境界,它具有视听、想象和审美特征。以通常的说法:意境就是情景的结合,或叫“情景交融”。简单的说,艺术是作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实的反应与描绘,不同的人的反应不同,同时,不同的素材和体裁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故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影响。
在《山水情》这部水墨动画中,山林中的各种声音如水声,风声,鸟鸣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观者通过声音加深对故事所在环境的感知,将二位的画面拓展成了观众脑中真实存在时环境,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更加深刻的感受画中人物丰富的内心和情感。同时是通的变化与转化也可以用声音表现出来,用声音来构造一个看不见的“真实”空间。受众通过声音和画面的融合更加真切的体会片中人物的感情,同时这些声音也将水墨动画表现的更加生动活泼。这是《山水情》中声音表现的形象性。
音乐与画面都富有诗意,这种诗意传达了创作人想要表达的意境:整部动画的背景音乐给人以听觉的冲击让人产生一种感情我们把它称作意,而画面又给了我们故事发生的境。动画的音乐以及因音乐产生的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较为主观,片中的画面和让人们看到的境是较为客观的。两者相互配合,音乐中有画,画中有音乐,意中有境,境中有意。
笛声和琴声作为主要的声音元素贯穿全片,他们作为本片的主旋律抽象的表达了许多内在感情。在这部动画中笛声和琴声的作用非常广泛,但较多的用于对气氛的渲染,对人物性格和特征的塑造以及升华感情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本片中的“情”则被笛声和琴声表达的淋漓尽致。老师的琴声表现了老师的鸿鹄之志,少年的笛声则表现了少年内心的纯真,与自由自在的快乐。本片的配乐可说是对水墨动画的升华,用音乐传达人物的内省世界、不同的情感以及其中的变换让人在听觉上有直接的冲击而在内心荡漾起了自己对本片人物的心情,内心的理解,既深化了本片的情感又使受众可以拓展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进入到一个由自己的感受所创造出的空间和感受其中的意境。琴声悠扬古朴,透出了老琴师的高深莫测和他对琴的那份感悟。虽然本片没有一句台词但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说着什么,随曲调的变化娓娓道来。
五、民族文化浓厚
儒家文化主要由儒家思想来指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注重的是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思想。在《山水情》中,渔家小子学琴和琴师文士送琴的场景极大地表现并发扬了儒家文化,将琴比喻琴师文士的精神风格,从琴师文士坐船到晕倒,琴师随身携带的除了琴别无他物,而且在晕倒时也要抱着琴,一醒来也是看琴是否还在,琴在不知不觉中已让受众觉得他是故事发展的关键点,也连接了师徒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琴师的爱琴、护琴和抚琴无不反映出琴师文士的琴师的高尚品格,从少年接琴师过河到琴师晕倒,再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授琴缔造出深厚的师徒情。琴师精心传授琴艺,少年天资聪颖、刻苦学习,终有所成,琴师文士将爱琴传给渔家小子,其中隐喻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均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瑰宝——道,它似乎有着更加神秘的色彩。和儒家思想不同道家没有提倡礼法的约束更多的是强调无为而治,它有一种归隐的思想在其中,但是道家又有一种辩证的思想在里面,虽有归隐退让等思想但还讲究一个治字,那么综合来看就无为而无不为。道家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常常将自然界的规律巧妙的总结并找出其内在的优秀品质为人所用。所以道家的文化给了中国的文人墨客许多的艺术启迪,他们寓情于山水,通过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山水情》这部动画中,用笛声,琴声以及风雨和涛涛江水将师徒之间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离别之时更是运用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人和山野各种场景的关系表达了浓浓的师生之情以及最后诀别的不舍。来时琴师显得温文尔雅,当琴师最后消失在山林之间时,那种天人合一之感被刻画的十分得当,伴着琴声隐匿于山林之中又是一番不同的洒脱与超然。
参考文献:
[1] 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 姜艳琴.中国传统动画的“表现主义倾向”[J].电影评介,2008(8).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