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说、读、写、思维、智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应用,让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与情感 技能与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应用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考虑学生不同身心状况的基础上找到最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首先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课本选材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在这一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模拟生活场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场景和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智障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以书本知识还原生活情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再在应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反反复复,周而复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活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只有融合了情感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人对于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智力上的障碍就等同于傻、反应迟钝、好坏不分等。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心理敏感度一定程度上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往往在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往往无法精准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想法,从而给我们造成心理上的错觉,忽视对于他们心理的抚慰和尊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和学生交流情感。此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变化,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树立危机意识,提高教学技能
从特殊学校的教育看,其承载的使命甚至比一般的正常学校要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更特殊,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和健康的孩子们是有差异的,也需要自我成长甚至比身体健全的人需求更迫切。只有接受较有效的学校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当前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否则,这些特殊群体中的个体可能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会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
特殊学校的教育任务更重,教师责任当然也更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被称为工具性的学科,读书、识字是这些孩子们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语文学科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及时地了解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新要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活动,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高效,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四、尊重主体地位,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即要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也是如此,特教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使这些身体上存在一定缺陷的个体在学校有效教育的培养下最终成为社会群体中合格的一员,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因此,对于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本着务实的原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尊重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要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便学生适应社会;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主动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其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
总之,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走近学生,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发现、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代特殊教育,2007(3).
[2]于文.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丰富内涵.现代特殊教育,2007(6).
[3]谭智晖.浅谈聋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现代特殊教育,2003(1).
[4]季佩玉.聋哑学校语文教材教法.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4.
[6]罗智慧.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途径的思考.特殊教育,1995(1).
关键词: 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与情感 技能与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应用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考虑学生不同身心状况的基础上找到最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特教学校语文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打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首先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课本选材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有效地缩短“学”与“用”的距离。在这一方面,许多特教专家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无本教学、随手拾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材料。如“让学生写日记”、“书信”、“请假条”、“留言条”等均可成为学习的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模拟生活场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场景和形象生动地展示在智障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以书本知识还原生活情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再在应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反反复复,周而复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生活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只有融合了情感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部分人对于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智力上的障碍就等同于傻、反应迟钝、好坏不分等。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心理敏感度一定程度上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往往在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往往无法精准地表达自身的情绪和想法,从而给我们造成心理上的错觉,忽视对于他们心理的抚慰和尊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和学生交流情感。此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变化,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树立危机意识,提高教学技能
从特殊学校的教育看,其承载的使命甚至比一般的正常学校要重要,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更特殊,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和健康的孩子们是有差异的,也需要自我成长甚至比身体健全的人需求更迫切。只有接受较有效的学校教育,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当前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否则,这些特殊群体中的个体可能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会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
特殊学校的教育任务更重,教师责任当然也更大。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被称为工具性的学科,读书、识字是这些孩子们学习知识、接触社会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语文学科在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首先要不断地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及时地了解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新要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合理地安排语文教学活动,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较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率高效,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四、尊重主体地位,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即要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也是如此,特教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使这些身体上存在一定缺陷的个体在学校有效教育的培养下最终成为社会群体中合格的一员,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因此,对于特教学校的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必须本着务实的原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尊重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要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便学生适应社会;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要主动弥补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其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
总之,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走近学生,让学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学生发现、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才能让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现代特殊教育,2007(3).
[2]于文.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的丰富内涵.现代特殊教育,2007(6).
[3]谭智晖.浅谈聋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现代特殊教育,2003(1).
[4]季佩玉.聋哑学校语文教材教法.中国盲文出版社,1986.
[5]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5.4.
[6]罗智慧.提高聋校语文教学效率途径的思考.特殊教育,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