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立意,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文章的主旨或中心。立意对文章而言很重要,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就是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立意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一个好的立意应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
如今的作文为避免套作,素材大多趋向生活化。这让不少学生大伤脑筋。这些学生认为生活无外乎就是一堆鸡毛蒜皮,张长李短,很难找出写的价值,即使生拼硬凑出来,也是无聊之至。
如何运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写出新意?今天就来说说两个立意的常用技巧。
先来谈谈“以小见大”的手法。这里的“小”,指的是材料的细小、平凡,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人、事、物。这里的“大”指的是材料中所蕴含的“真、善、美”。
人们常说: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它可是一个很有效的立意手法。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望父买橘”一节感动了多少代人。买几个橘子在今日看来,实在是小。可在那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再加上“家境的惨淡”,那几个橘子就显得份量重了,父亲的那几个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攀、缩……更是为这几个橘子增值了。也正因此这幅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唤起了我们对父爱的关注,引起了深深的共鸣。阿累的《一面》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脱颖而出?文章写的事可谓细小而平凡:先生低价卖书和无偿赠书。也许这样的事放在今天并没有什么特别。如你的老师送给你两本书,你至于如此感动吗?除非你造作,矫情。可那是什么年代?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盛行,工人地位牛马不如的年代。鲁迅先生——大文豪却对一个地位如此卑微,素昧平生的小青年给予了这样的优待,先生的高贵品质也就可就一斑。以上两则片断,所写的事可谓“小”,但这是显微镜,是放大镜,将人性的光辉展现无遗,这便达到了“大”的效果。
那如何才能用好“以小见大”的手法呢?
我们应学会注意透过生活中小事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有个同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自己在深夜上卫生间的时候,常能发现父母的房门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缝,透出一丝光亮,刚好照亮了自己去卫生间的一段黑路。之前并不在意,有一次却陡然想起,因为自己有名的胆小,这门应该是父母故意为自己留的吧。于是由这门缝之光,开掘出了父母的关爱之光。小事不小,这篇作文的立意一下子上去了。
除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之外,“托物言志”也是立意常用的手法之一。
“诗贵含蓄”,文章亦然。在写作中,有时情感表现得太直白,会让人感到肤浅,甚至有肉麻之嫌。而“托物言志”则可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这里的“物”一般指的是景物,这种手法就是写作者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茅盾的《白杨礼赞》即是运用这种手法的佳作。在文中,作者从“物”——黄土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白杨说起,抓住它的“笔直”的外形特征,“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刻画出它“力争上游”的总体形象。如果仅停留于此,这只能算一篇描绘白杨树的平庸之作。作者由此作了进一步的联想,想到了当时北方坚持抗战的军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民族精神。这一开掘,如神来之笔,一下子为白杨树找到了“精神土壤”。 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作者礼赞白杨的目的了。这样,“物”的境界得到了提升,“志”也找到了实实在在的表现点。你瞧,这多巧妙啊!
运用这种手法,关键是“物”与“志”应该完美的交融,不能生拼硬凑。不必对“物”作面面俱到的描绘,但“物”的某一特点要突出,这一特点与“志”应有一定的关联性,易于使人产生自然的联想。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至今读来憾人心魄。为什么?因为于谦抓住了石灰的色泽特点、使用特点,将之拟人化,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两者巧妙结合。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只要你用心感知,都可成为你志向、情感的寄托点。看到春天的桃红柳绿,你可以想到往年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你也可想到日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和悲苦;甚至你还可进而想到为“桃红柳绿”提供养分的土壤,真是“大爱无言”啊!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是立意的两种基本手法,也是很有效的两种手法。同学们不妨作文时一试。
如今的作文为避免套作,素材大多趋向生活化。这让不少学生大伤脑筋。这些学生认为生活无外乎就是一堆鸡毛蒜皮,张长李短,很难找出写的价值,即使生拼硬凑出来,也是无聊之至。
如何运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写出新意?今天就来说说两个立意的常用技巧。
先来谈谈“以小见大”的手法。这里的“小”,指的是材料的细小、平凡,也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人、事、物。这里的“大”指的是材料中所蕴含的“真、善、美”。
人们常说: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它可是一个很有效的立意手法。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望父买橘”一节感动了多少代人。买几个橘子在今日看来,实在是小。可在那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再加上“家境的惨淡”,那几个橘子就显得份量重了,父亲的那几个动作——蹒跚地走、慢慢探、攀、缩……更是为这几个橘子增值了。也正因此这幅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唤起了我们对父爱的关注,引起了深深的共鸣。阿累的《一面》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脱颖而出?文章写的事可谓细小而平凡:先生低价卖书和无偿赠书。也许这样的事放在今天并没有什么特别。如你的老师送给你两本书,你至于如此感动吗?除非你造作,矫情。可那是什么年代?是一个等级制度非常盛行,工人地位牛马不如的年代。鲁迅先生——大文豪却对一个地位如此卑微,素昧平生的小青年给予了这样的优待,先生的高贵品质也就可就一斑。以上两则片断,所写的事可谓“小”,但这是显微镜,是放大镜,将人性的光辉展现无遗,这便达到了“大”的效果。
那如何才能用好“以小见大”的手法呢?
我们应学会注意透过生活中小事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有个同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自己在深夜上卫生间的时候,常能发现父母的房门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缝,透出一丝光亮,刚好照亮了自己去卫生间的一段黑路。之前并不在意,有一次却陡然想起,因为自己有名的胆小,这门应该是父母故意为自己留的吧。于是由这门缝之光,开掘出了父母的关爱之光。小事不小,这篇作文的立意一下子上去了。
除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之外,“托物言志”也是立意常用的手法之一。
“诗贵含蓄”,文章亦然。在写作中,有时情感表现得太直白,会让人感到肤浅,甚至有肉麻之嫌。而“托物言志”则可有效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这里的“物”一般指的是景物,这种手法就是写作者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茅盾的《白杨礼赞》即是运用这种手法的佳作。在文中,作者从“物”——黄土高原上随处可见的白杨说起,抓住它的“笔直”的外形特征,“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刻画出它“力争上游”的总体形象。如果仅停留于此,这只能算一篇描绘白杨树的平庸之作。作者由此作了进一步的联想,想到了当时北方坚持抗战的军民,想起了那个年代的民族精神。这一开掘,如神来之笔,一下子为白杨树找到了“精神土壤”。 至此,我们也明白了作者礼赞白杨的目的了。这样,“物”的境界得到了提升,“志”也找到了实实在在的表现点。你瞧,这多巧妙啊!
运用这种手法,关键是“物”与“志”应该完美的交融,不能生拼硬凑。不必对“物”作面面俱到的描绘,但“物”的某一特点要突出,这一特点与“志”应有一定的关联性,易于使人产生自然的联想。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句,至今读来憾人心魄。为什么?因为于谦抓住了石灰的色泽特点、使用特点,将之拟人化,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两者巧妙结合。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只要你用心感知,都可成为你志向、情感的寄托点。看到春天的桃红柳绿,你可以想到往年落红“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你也可想到日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和悲苦;甚至你还可进而想到为“桃红柳绿”提供养分的土壤,真是“大爱无言”啊!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是立意的两种基本手法,也是很有效的两种手法。同学们不妨作文时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