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并不是教育学生的唯一主体,家长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家长必要而合理的指导与帮助,如此,才能真正有效构建起“家园共育”的先进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幼儿的更好进步与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家园共育理念下的有效幼儿教育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园共育 指导 热情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3-02
所谓“家园共育”即是指家长同幼儿园工作者站在育儿统一战线,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家园共育”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了对幼儿的教育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任务,两者应当结合成密切的联系,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对幼儿的良好、有效教育。幼儿园《纲要》也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共有十处提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家庭合作。
一、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育儿方面的积极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教师习惯于“吩咐”家长:回家之后要多多鼓励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却也仅仅局限于此,并不会主动指导家长“采用何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鼓励”。其后果是纵然家长意识到了应当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鼓励,可是却因为掌握不到具体的鼓励方法,也致使对幼儿的鼓励取不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在意识到这一情况之后,笔者及时调整了自身同幼儿家长的沟通策略,即不会再给予他们单纯的育儿“吩咐”,而是改为教会给了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鼓励式育儿方法。像,在某次家长会上,笔者就告诉家长,可以在口头鼓励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记录式鼓励”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当孩子从幼儿园得到了贴花等小奖品时,家长可以将它们分别贴在相对应的日历日期上;当孩子在家中有帮助父母干家务、认真做作业等良好行为时,家长也可以自制一些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并将其粘贴在具体的日历日期上……这样一来,醒目的日历就充分记录了幼儿的种种良好表现,这无疑是对幼儿精神上的一种高层次鼓励,将会对幼儿产生更深远的鼓励作用。
在笔者的指点下,家长对这种“记录式”的鼓励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反响良好。
某位幼儿家长就向笔者反映:“孩子在家都天都要把家里的日历翻一遍,并数一数上面的小贴花数量。我觉得孩子纵使心里不说,但是他们其实是非常在意日历上所张贴小贴花个数的。而且,我觉得孩子知道小贴花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奖励,为了得到更多他们所在意的小贴花,他们愿意表现得更好,像我们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也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该家长的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粘贴小贴花”这种对孩子以往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的鼓励方法充分满足了幼儿内心对精神式鼓励的主观需求,使得他们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表现,并朝着更好地方向进步与发展。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给予幼儿家长育儿方面有效指导对于促进幼儿良性发展的切实可实施性。
二、幼儿教师应当调动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
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幼师总是会向幼儿布置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并告诉幼儿要在父母的陪伴与帮助下共同完成。可是,对于幼儿后期交上来的亲子作品,大多数幼师通常会采取看过之后就随手处理的态度,并不会真正将幼儿所呈交的亲子作品持有太多的关注与重视。久而久之,不仅幼儿的作业完成兴趣与积极性遭到了严重的打压,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家长也会因为幼儿情绪上的变动产生相应的消极应对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认真看,做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在这种敷衍心理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自然很难真正投入到“家园共育”的育儿统一战线之中,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为了更好地扭转这一情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幼儿及家长所共同完成的亲子作品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如,在某次的“利用家中废弃物品 进行手工制作”的亲子活动中,面对幼儿所上交的一个个虽粗糙却极具特色、含有创新想法的作品,笔者除了认真聆听他们的创作构思之外,还特意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存放那些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的手工制品。
那些作品被展示的幼儿们,脸上洋溢的是一种自豪与满足,其他幼儿则在羡慕情绪的推动下,下定决心也要使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这一想法的带领下,幼儿家长的参与兴趣及积极性相对来讲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调动,并以高涨、热情的姿态自觉地投入到幼儿园所布置的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巧妙实施教育的相关活动之中,这都为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调动家长育儿参与热情、促进幼儿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模式对于促进幼儿的更快、更好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及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利用自身丰富的育儿技巧,给予家长更多的科学、有效指导,如此,才能使得家园共育模式得以逐步完善,并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4版
[2]马静《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和措施探讨》;《科教导刊》,2012-09-15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园共育 指导 热情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3-02
所谓“家园共育”即是指家长同幼儿园工作者站在育儿统一战线,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家园共育”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了对幼儿的教育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任务,两者应当结合成密切的联系,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对幼儿的良好、有效教育。幼儿园《纲要》也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共有十处提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家庭合作。
一、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育儿方面的积极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教师习惯于“吩咐”家长:回家之后要多多鼓励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却也仅仅局限于此,并不会主动指导家长“采用何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鼓励”。其后果是纵然家长意识到了应当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鼓励,可是却因为掌握不到具体的鼓励方法,也致使对幼儿的鼓励取不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在意识到这一情况之后,笔者及时调整了自身同幼儿家长的沟通策略,即不会再给予他们单纯的育儿“吩咐”,而是改为教会给了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鼓励式育儿方法。像,在某次家长会上,笔者就告诉家长,可以在口头鼓励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记录式鼓励”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当孩子从幼儿园得到了贴花等小奖品时,家长可以将它们分别贴在相对应的日历日期上;当孩子在家中有帮助父母干家务、认真做作业等良好行为时,家长也可以自制一些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并将其粘贴在具体的日历日期上……这样一来,醒目的日历就充分记录了幼儿的种种良好表现,这无疑是对幼儿精神上的一种高层次鼓励,将会对幼儿产生更深远的鼓励作用。
在笔者的指点下,家长对这种“记录式”的鼓励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反响良好。
某位幼儿家长就向笔者反映:“孩子在家都天都要把家里的日历翻一遍,并数一数上面的小贴花数量。我觉得孩子纵使心里不说,但是他们其实是非常在意日历上所张贴小贴花个数的。而且,我觉得孩子知道小贴花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奖励,为了得到更多他们所在意的小贴花,他们愿意表现得更好,像我们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也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该家长的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粘贴小贴花”这种对孩子以往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的鼓励方法充分满足了幼儿内心对精神式鼓励的主观需求,使得他们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表现,并朝着更好地方向进步与发展。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给予幼儿家长育儿方面有效指导对于促进幼儿良性发展的切实可实施性。
二、幼儿教师应当调动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
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幼师总是会向幼儿布置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并告诉幼儿要在父母的陪伴与帮助下共同完成。可是,对于幼儿后期交上来的亲子作品,大多数幼师通常会采取看过之后就随手处理的态度,并不会真正将幼儿所呈交的亲子作品持有太多的关注与重视。久而久之,不仅幼儿的作业完成兴趣与积极性遭到了严重的打压,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家长也会因为幼儿情绪上的变动产生相应的消极应对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认真看,做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在这种敷衍心理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自然很难真正投入到“家园共育”的育儿统一战线之中,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为了更好地扭转这一情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幼儿及家长所共同完成的亲子作品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如,在某次的“利用家中废弃物品 进行手工制作”的亲子活动中,面对幼儿所上交的一个个虽粗糙却极具特色、含有创新想法的作品,笔者除了认真聆听他们的创作构思之外,还特意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存放那些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的手工制品。
那些作品被展示的幼儿们,脸上洋溢的是一种自豪与满足,其他幼儿则在羡慕情绪的推动下,下定决心也要使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这一想法的带领下,幼儿家长的参与兴趣及积极性相对来讲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调动,并以高涨、热情的姿态自觉地投入到幼儿园所布置的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巧妙实施教育的相关活动之中,这都为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调动家长育儿参与热情、促进幼儿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模式对于促进幼儿的更快、更好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及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利用自身丰富的育儿技巧,给予家长更多的科学、有效指导,如此,才能使得家园共育模式得以逐步完善,并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4版
[2]马静《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和措施探讨》;《科教导刊》,20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