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地球转呀转的,不会掉下来吗?”
“为什么没有司机,汽车就跑不了呢?”
“(走在立交桥上)为什么我们的车掉不下去呢?”
“为什么树叶在春天夏天的时候是绿色的,秋天就变黄了呢?”
……
生活中,儿子总有问不完的“十万个为什么”,朋友都夸他好学善问,像个“小小科学家”。我是通过以下方式引领着儿子踏入科学之门——
好奇心
儿子小宝发现了饮料中的冰块,拿出一块仔细端详。我赶紧让他握在手中,尝一尝味道,感受一下温度,观察一下结果,于是,儿子知道了冰遇热会化成水。再和他一起把化了的水放到冰箱,第二天再去看,儿子又知道了,水遇冷会结成冰的科学道理;更有趣的是,一天,窗外下雪,我说“It’s snowing(下雪了),小宝跟我说。”儿子一动不动。“怎么了?”“妈妈,我冻住了!”遇到儿子观察蚂蚁,我就告诉他蚂蚁的生活习性,给他找来放大镜,让他自己观察蚂蚁的身体;给他找来大蒜,看看蚂蚁遇到大蒜会不会搬家……
总之,科学现象随处可见,对于一些主动探索意识差的孩子,我们要经常‘设问’,积极地引领他发现“奇妙的事情”,想办法激发他的好奇心;而对于好奇心强的孩子,会主动思考、探索、求知,我们要追随着孩子的眼睛和脚步,保护好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协助他敲开科学殿堂的大门。
书籍
科普书,是孩子了解世界奥秘的一种工具和窗口。从两岁起至今,儿子有了自己的8套科学绘本,每次拿到科学绘本,儿子都如获至宝,反复读,好几本都翻烂了并且牢记在心。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动物的食物链、动物的隐藏术以及火山、恐龙的灭绝等等都是他极其感兴趣的。这些科普类的图书,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题材丰富,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展示了精彩的世界,揭示了神秘的科学奥秘。
从书上知道了“运动和力”,他教育我:“妈妈,你打我的时候,我很疼,可是你的手也疼呀,力是相互作用的。”读完《阳光是什么颜色》,老公拿来三棱镜,带着儿子一起观察阳光;在户外,我想摘掉“满天星”上的一个“枯叶”,结果它突然蜷缩起来,居然是个和枯叶一样颜色的虫子,儿子告诉我:“妈妈,只有和枯叶长成一样颜色,才能不被敌人发现不被吃掉,这是它的隐藏术!”
总之,科普书籍在对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开拓了孩子的眼界,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用看到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科学现象。因此,选对了时机、选对了读物,就会为孩子的智慧插上翅膀,如虎添翼。
想象
为了哄儿子睡觉,我说:“刚才月亮婆婆打电话给我了,她问小宝睡了吗?我说还没呢。她说她在看着你呢,让你快点睡,赶快做个美梦。在梦里她想和你做游戏,所以你快睡吧。”“噢,妈妈,太阳公公也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明天早上,月亮婆婆下班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孩子们等着我起床!早上,是太阳公公值班,月亮婆婆到地球那边值班去了。现在是月亮婆婆带着她的孩子值班呢。”
在孩子有趣的想象中,也蕴含着他了解的科学知识。当然,想象还可以将孩子不了解的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他面前。
有一个阶段,小宝很喜欢白血球。我们假设他就是细菌,我们来当白血球,一起表演了“白血球抓细菌”的场景。于是,每次生病,他都会乖乖吃药,因为他知道,吃了药就能帮助白血球抓住细菌了;小宝很关心营养问题,每次吃饭他都要问,这个里面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干什么用呢?我们身体怎么能得到它们呢?我告诉他,食物里面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同时,把内脏想象成工厂的流水线,胃“生产”出了营养,其他内脏相当于各个车间,血液传输营养到各个车间……儿子饶有兴致地听着,“科学”不再枯燥!
实验
走在路上,儿子在踩影子。“妈妈,你看,我的影子总是跟着我。”他说,“妈妈,你说影子有没有五颜六色的?”“没有,影子不是黑色的吗?”我回答。“对,就像我的皮鞋那么黑!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自问自答)因为呀,光被挡住了,而且影子不会发光,就成了黑色!”这是儿子拿台灯做太阳,小篮球做地球的实验结论,被正确使用了。在此实验中,“太阳”照着“地球”的那一面,就是白天,而对面就是黑夜,儿子知道了白天和黑夜的缘由。
晚上,小宝非要玩气球不洗漱。于是,我鼓动他,“先洗脸,然后再给气球洗洗如何?”他很兴奋。自己洗了脸。然后又把气球泡进水里洗一洗。再往上抛。可是,我们发现,气球升不上去了。总在地上“蹦蹦”,而且还发出了和没泡过水时不同的声音。这一下子吸引住了小宝。“怎么回事?气球发出了金属一样的声音。”小宝惊奇地问。通过老公的引导,小宝明白了:气球入了水后,变沉了;而且摩擦力增大。
通过实验和实践,发现“真理”海洋中某颗闪光的小石子或是小贝壳的孩子,怎能不会为之欢呼雀跃,从而积累成就感,热爱起探索科学?
科学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讲,到底是什么?我感觉它就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一种体验,一种想象,也可以是一种实践,更应该是一种思维习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如何思维”。相信只要我们选择好适合自家孩子的形式,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定会顺利地引领孩子走进科学的殿堂。
编辑 朱璐[email protected]
“为什么没有司机,汽车就跑不了呢?”
“(走在立交桥上)为什么我们的车掉不下去呢?”
“为什么树叶在春天夏天的时候是绿色的,秋天就变黄了呢?”
……
生活中,儿子总有问不完的“十万个为什么”,朋友都夸他好学善问,像个“小小科学家”。我是通过以下方式引领着儿子踏入科学之门——
好奇心
儿子小宝发现了饮料中的冰块,拿出一块仔细端详。我赶紧让他握在手中,尝一尝味道,感受一下温度,观察一下结果,于是,儿子知道了冰遇热会化成水。再和他一起把化了的水放到冰箱,第二天再去看,儿子又知道了,水遇冷会结成冰的科学道理;更有趣的是,一天,窗外下雪,我说“It’s snowing(下雪了),小宝跟我说。”儿子一动不动。“怎么了?”“妈妈,我冻住了!”遇到儿子观察蚂蚁,我就告诉他蚂蚁的生活习性,给他找来放大镜,让他自己观察蚂蚁的身体;给他找来大蒜,看看蚂蚁遇到大蒜会不会搬家……
总之,科学现象随处可见,对于一些主动探索意识差的孩子,我们要经常‘设问’,积极地引领他发现“奇妙的事情”,想办法激发他的好奇心;而对于好奇心强的孩子,会主动思考、探索、求知,我们要追随着孩子的眼睛和脚步,保护好孩子宝贵的好奇心,协助他敲开科学殿堂的大门。
书籍
科普书,是孩子了解世界奥秘的一种工具和窗口。从两岁起至今,儿子有了自己的8套科学绘本,每次拿到科学绘本,儿子都如获至宝,反复读,好几本都翻烂了并且牢记在心。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动物的食物链、动物的隐藏术以及火山、恐龙的灭绝等等都是他极其感兴趣的。这些科普类的图书,生动有趣,深入浅出,题材丰富,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展示了精彩的世界,揭示了神秘的科学奥秘。
从书上知道了“运动和力”,他教育我:“妈妈,你打我的时候,我很疼,可是你的手也疼呀,力是相互作用的。”读完《阳光是什么颜色》,老公拿来三棱镜,带着儿子一起观察阳光;在户外,我想摘掉“满天星”上的一个“枯叶”,结果它突然蜷缩起来,居然是个和枯叶一样颜色的虫子,儿子告诉我:“妈妈,只有和枯叶长成一样颜色,才能不被敌人发现不被吃掉,这是它的隐藏术!”
总之,科普书籍在对孩子的科学启蒙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开拓了孩子的眼界,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用看到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科学现象。因此,选对了时机、选对了读物,就会为孩子的智慧插上翅膀,如虎添翼。
想象
为了哄儿子睡觉,我说:“刚才月亮婆婆打电话给我了,她问小宝睡了吗?我说还没呢。她说她在看着你呢,让你快点睡,赶快做个美梦。在梦里她想和你做游戏,所以你快睡吧。”“噢,妈妈,太阳公公也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明天早上,月亮婆婆下班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孩子们等着我起床!早上,是太阳公公值班,月亮婆婆到地球那边值班去了。现在是月亮婆婆带着她的孩子值班呢。”
在孩子有趣的想象中,也蕴含着他了解的科学知识。当然,想象还可以将孩子不了解的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他面前。
有一个阶段,小宝很喜欢白血球。我们假设他就是细菌,我们来当白血球,一起表演了“白血球抓细菌”的场景。于是,每次生病,他都会乖乖吃药,因为他知道,吃了药就能帮助白血球抓住细菌了;小宝很关心营养问题,每次吃饭他都要问,这个里面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干什么用呢?我们身体怎么能得到它们呢?我告诉他,食物里面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同时,把内脏想象成工厂的流水线,胃“生产”出了营养,其他内脏相当于各个车间,血液传输营养到各个车间……儿子饶有兴致地听着,“科学”不再枯燥!
实验
走在路上,儿子在踩影子。“妈妈,你看,我的影子总是跟着我。”他说,“妈妈,你说影子有没有五颜六色的?”“没有,影子不是黑色的吗?”我回答。“对,就像我的皮鞋那么黑!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自问自答)因为呀,光被挡住了,而且影子不会发光,就成了黑色!”这是儿子拿台灯做太阳,小篮球做地球的实验结论,被正确使用了。在此实验中,“太阳”照着“地球”的那一面,就是白天,而对面就是黑夜,儿子知道了白天和黑夜的缘由。
晚上,小宝非要玩气球不洗漱。于是,我鼓动他,“先洗脸,然后再给气球洗洗如何?”他很兴奋。自己洗了脸。然后又把气球泡进水里洗一洗。再往上抛。可是,我们发现,气球升不上去了。总在地上“蹦蹦”,而且还发出了和没泡过水时不同的声音。这一下子吸引住了小宝。“怎么回事?气球发出了金属一样的声音。”小宝惊奇地问。通过老公的引导,小宝明白了:气球入了水后,变沉了;而且摩擦力增大。
通过实验和实践,发现“真理”海洋中某颗闪光的小石子或是小贝壳的孩子,怎能不会为之欢呼雀跃,从而积累成就感,热爱起探索科学?
科学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讲,到底是什么?我感觉它就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认知,一种体验,一种想象,也可以是一种实践,更应该是一种思维习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抽象复杂概念能力的人,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如何思维”。相信只要我们选择好适合自家孩子的形式,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定会顺利地引领孩子走进科学的殿堂。
编辑 朱璐[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