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民革中央直属的文化出版单位,团结出版社自1987年12月成立至今,已走过整整20周年的历程。回首20年,团结出版社像一棵幼苗,经历过风风雨雨,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恰逢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春天,它沐浴改革开放的东风,在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百花园中,成长为一株也许不算硕大艳丽,但有着自己独特品格和芬芳的花朵。
一、改革才有出路
团结出版社建社初期不到20人,由于缺乏对出版规律的了解和出版工作的经验,导致出书多而滥,出现不少问题,基本上没有固定资产,账面还出现亏损。
面对严峻的局面,民革中央果断调整团结出版社领导班子,引进并任命有出版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出版社主要领导。1993年,新的领导班子对内部的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批有出版工作经验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相继充实到出版社。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努力调整出书结构,一批宣传爱国统一战线、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以及具有较高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得以出版,不但使出版社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善,也有了一定的固定资产和资金积累,职工的福利待遇得到一定提高。
从1997年开始,团结出版社开始酝酿并逐步进行三项制度的改革。第一步,进行责任制改革,对编辑部和发行部实行效益目标管理,对其他职能部门实行岗位目标管理。第二步,实行聘任制改革,对各部门负责人和全社职工在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年一聘,提倡能上能下,严格奖优汰劣。第三步,根据效益目标、岗位目标和岗位变化,调整工资、奖金的发放。实践证明,改革给出版社带来了巨大变化,在1998-2002年实行改革的5年里,图书出版471种,总印数1350多万册,总码洋2.3亿多元。与前10年相比,每年出版品种适当减少,而总印数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总码洋是前10年的1.15倍。
从2003年以来,还大胆摸索发行体制改革,面貌有了更大的改变。以2006年几个主要生产指标为例,全年出书品种、码洋、回款实洋和税前利润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8.6%、62.1%、47.7%和208%。
二、发展要讲科学
团结出版社和许多中央部委直属的出版社相比,缺少广泛的行政资源,图书主要通过市场来获得效益。多年来,我们依据本社的出版范围,确定自己的图书出版特色,不追风,不攀比,深入挖掘,不断开拓,以此保证特色选题的源头活水。同时,注重调控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稳步和效益发展。
首先,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坚持为民革工作和统战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20年来,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有关统战工作图书有《毛泽东和党外朋友》、《周恩来和党外朋友》、《邓小平论祖国统一》、《论“台独”》、《台湾前途与“一国两制”》、《中国的参政党》等20余种,有关民革工作和民革人物图书有《民革工作手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0年》、《民革党史画册》、《民革党史简明读本》、《孙中山文集》、《屈武文选》、朱学范著《我与民革40年》、郑洞国著《我的戎马生涯》,以及有关人物传记《李济深全传》、《朱学范传》、《刘斐将军传略》等200余种。同时我们还注意还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宣传邓小平理论,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中国改革发展文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出版《我爱中国共产党》系列读本(3种);为宣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版了《公民道德修养读本》系列(5种);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出版了《图片中国抗战丛书》(9种)和《国殇——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等;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出版了《长征图传》,等等。这些图书出版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其次,在出版历史文化和人物传记类图书方面努力形成特色。如具有较高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团结社出版了《民国风云系列》(30余种),通史类图书有《中华人物史鉴》(4卷)、《二十五史通鉴》(3卷)、《20世纪中国全鉴(民国部分)》(6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6卷)、《国事全书》(6卷)等;还出版了《辞书集成》(52卷)、《秘书集成》(25卷)、《四库全书精品文存》(30卷)、《中国小百科全书》(8卷)等大型典籍类精品图书。民国人物传记一直是团结社出书的重点,包括《孙中山大传》、《宋庆龄大传》、《张学良大传》、《杨虎城大传》、《蒋介石大传》、《宋美龄大传》、《蒋经国大传》、《陈布雷大传》、《汪精卫传》以及《蒋氏家族系列》、《民国特务四枭》、《民国军阀系列》、民国人物自述《亲历历史》系列等300余种图书。另外还有中国文化名人传记《鲁迅画传》、《吴晗画传》、《梅兰芳画传》、《张爱玲画传》、《巴金与冰心》、《徐志摩与陆小曼》、《我的外祖父俞平伯》、《我的祖父马连良》、《我的父亲张恨水》等200余种,有世界名人名传《富兰克林传》、《泰戈尔传》、《罗曼?罗兰传》、《海伦?凯勒传》、《安徒生画传》等70余种。
第三,为特色出版拓展新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发文化生活类图书的出版。出版了《民国学术珍本丛刊》(25种),《中国神祇文化》系列(5种)、《易学方家谭》系列(12种)、《红楼大家谈》系列(15种)、《正说文学名著》(4种)。为满足广大普通读者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文化知识读物如《家庭书坊书系》,包括《彩色环球动物地理》、《彩色环球植物地理》、《彩色环球人文地理》、《人体自查彩色图谱》等20余种图书;有经典人文修养读物《归去来书坊》系列,包括《左手男右手女》、《命在左运在右》、《非常道非常儒》、《生活禅智慧易》、《南人北北人南》等20余种。
三、构建和谐集体
20年来,团结出版社的逐渐走向良性发展,是与注重出版社内部的和谐建设分不开的。
首先,建立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是出版社发展的关键。经过十几年的调整,我社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各有所长,大家扬长避短,各司其职。在社长为首的社委会领导下,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以身作责,既分工,又合作,切实实行民主集中,集思广益,从选题策划到生产协调大家都尽心尽力。而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谐、稳定保证了出版社的发展。
其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革用人机制、调整分配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使出版社的员工素质和队伍凝聚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全社在职的50多名员工中,有高级职称的15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11人,各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均已完成相关培训,实现持证上岗。对于刚刚走上出版岗位的年轻人,出版社在安排他们参加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岗位培训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还就有关图书选题策划营销、书稿编辑加工、图书文案书写及档案管理等业务知识举办了一个个专题讲座,使年轻人在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中得以健康成长。目前出版社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1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员工占总人数的42.3%,30-50岁的员工占32.3%。一支素质较高、有朝气、有凝聚力的队伍,为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团结出版社自责任制改革以来,就开始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效益目标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为主体,包括《图书出版管理和质量保障制度》、《图书生产流程规定》、《图书选题策划论证制度》、《书稿三审三校责任制度》等20余种。
第四,倡导“整体营销”理念,凸显特色出版的整体效应。团结出版社在出版工作实践中,总结并提升出“整体营销”的理念。我们认为营销是一个从选题策划开始的整体概念,不单是指市场宣传,而应该包括从编辑、发行的全过程。几年来,我社每年都会重点策划一些新书选题,一旦把重点图书确定下来,从选题的角度把握、目标读者的定位、开本装帧的设计、出版的工艺、用纸,一直到配合发行的有关宣传活动,都进行整体策划,力求扩大影响,带动出版社其他图书销售,从而使图书整体的市场效应得到提升。
我们有一句口号,叫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成就未来”。有团结才有和谐,“团结”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愿与出版界的广大同仁和社会各界的读者朋友一起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培育好自己的一株花,使其开放得更加鲜活多姿、艳丽多彩。
(作者为团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一、改革才有出路
团结出版社建社初期不到20人,由于缺乏对出版规律的了解和出版工作的经验,导致出书多而滥,出现不少问题,基本上没有固定资产,账面还出现亏损。
面对严峻的局面,民革中央果断调整团结出版社领导班子,引进并任命有出版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出版社主要领导。1993年,新的领导班子对内部的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一批有出版工作经验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相继充实到出版社。与此同时,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提出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努力调整出书结构,一批宣传爱国统一战线、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以及具有较高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得以出版,不但使出版社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善,也有了一定的固定资产和资金积累,职工的福利待遇得到一定提高。
从1997年开始,团结出版社开始酝酿并逐步进行三项制度的改革。第一步,进行责任制改革,对编辑部和发行部实行效益目标管理,对其他职能部门实行岗位目标管理。第二步,实行聘任制改革,对各部门负责人和全社职工在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一年一聘,提倡能上能下,严格奖优汰劣。第三步,根据效益目标、岗位目标和岗位变化,调整工资、奖金的发放。实践证明,改革给出版社带来了巨大变化,在1998-2002年实行改革的5年里,图书出版471种,总印数1350多万册,总码洋2.3亿多元。与前10年相比,每年出版品种适当减少,而总印数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总码洋是前10年的1.15倍。
从2003年以来,还大胆摸索发行体制改革,面貌有了更大的改变。以2006年几个主要生产指标为例,全年出书品种、码洋、回款实洋和税前利润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28.6%、62.1%、47.7%和208%。
二、发展要讲科学
团结出版社和许多中央部委直属的出版社相比,缺少广泛的行政资源,图书主要通过市场来获得效益。多年来,我们依据本社的出版范围,确定自己的图书出版特色,不追风,不攀比,深入挖掘,不断开拓,以此保证特色选题的源头活水。同时,注重调控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稳步和效益发展。
首先,把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坚持为民革工作和统战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20年来,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有关统战工作图书有《毛泽东和党外朋友》、《周恩来和党外朋友》、《邓小平论祖国统一》、《论“台独”》、《台湾前途与“一国两制”》、《中国的参政党》等20余种,有关民革工作和民革人物图书有《民革工作手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0年》、《民革党史画册》、《民革党史简明读本》、《孙中山文集》、《屈武文选》、朱学范著《我与民革40年》、郑洞国著《我的戎马生涯》,以及有关人物传记《李济深全传》、《朱学范传》、《刘斐将军传略》等200余种。同时我们还注意还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宣传邓小平理论,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中国改革发展文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出版《我爱中国共产党》系列读本(3种);为宣传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版了《公民道德修养读本》系列(5种);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出版了《图片中国抗战丛书》(9种)和《国殇——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等;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出版了《长征图传》,等等。这些图书出版都产生了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其次,在出版历史文化和人物传记类图书方面努力形成特色。如具有较高文化积累价值的图书,团结社出版了《民国风云系列》(30余种),通史类图书有《中华人物史鉴》(4卷)、《二十五史通鉴》(3卷)、《20世纪中国全鉴(民国部分)》(6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6卷)、《国事全书》(6卷)等;还出版了《辞书集成》(52卷)、《秘书集成》(25卷)、《四库全书精品文存》(30卷)、《中国小百科全书》(8卷)等大型典籍类精品图书。民国人物传记一直是团结社出书的重点,包括《孙中山大传》、《宋庆龄大传》、《张学良大传》、《杨虎城大传》、《蒋介石大传》、《宋美龄大传》、《蒋经国大传》、《陈布雷大传》、《汪精卫传》以及《蒋氏家族系列》、《民国特务四枭》、《民国军阀系列》、民国人物自述《亲历历史》系列等300余种图书。另外还有中国文化名人传记《鲁迅画传》、《吴晗画传》、《梅兰芳画传》、《张爱玲画传》、《巴金与冰心》、《徐志摩与陆小曼》、《我的外祖父俞平伯》、《我的祖父马连良》、《我的父亲张恨水》等200余种,有世界名人名传《富兰克林传》、《泰戈尔传》、《罗曼?罗兰传》、《海伦?凯勒传》、《安徒生画传》等70余种。
第三,为特色出版拓展新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发文化生活类图书的出版。出版了《民国学术珍本丛刊》(25种),《中国神祇文化》系列(5种)、《易学方家谭》系列(12种)、《红楼大家谈》系列(15种)、《正说文学名著》(4种)。为满足广大普通读者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文化知识读物如《家庭书坊书系》,包括《彩色环球动物地理》、《彩色环球植物地理》、《彩色环球人文地理》、《人体自查彩色图谱》等20余种图书;有经典人文修养读物《归去来书坊》系列,包括《左手男右手女》、《命在左运在右》、《非常道非常儒》、《生活禅智慧易》、《南人北北人南》等20余种。
三、构建和谐集体
20年来,团结出版社的逐渐走向良性发展,是与注重出版社内部的和谐建设分不开的。
首先,建立一个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是出版社发展的关键。经过十几年的调整,我社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各有所长,大家扬长避短,各司其职。在社长为首的社委会领导下,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以身作责,既分工,又合作,切实实行民主集中,集思广益,从选题策划到生产协调大家都尽心尽力。而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和谐、稳定保证了出版社的发展。
其次,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改革用人机制、调整分配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使出版社的员工素质和队伍凝聚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全社在职的50多名员工中,有高级职称的15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11人,各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均已完成相关培训,实现持证上岗。对于刚刚走上出版岗位的年轻人,出版社在安排他们参加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岗位培训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还就有关图书选题策划营销、书稿编辑加工、图书文案书写及档案管理等业务知识举办了一个个专题讲座,使年轻人在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中得以健康成长。目前出版社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1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员工占总人数的42.3%,30-50岁的员工占32.3%。一支素质较高、有朝气、有凝聚力的队伍,为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化管理。团结出版社自责任制改革以来,就开始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断修改和完善。以《效益目标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度》为主体,包括《图书出版管理和质量保障制度》、《图书生产流程规定》、《图书选题策划论证制度》、《书稿三审三校责任制度》等20余种。
第四,倡导“整体营销”理念,凸显特色出版的整体效应。团结出版社在出版工作实践中,总结并提升出“整体营销”的理念。我们认为营销是一个从选题策划开始的整体概念,不单是指市场宣传,而应该包括从编辑、发行的全过程。几年来,我社每年都会重点策划一些新书选题,一旦把重点图书确定下来,从选题的角度把握、目标读者的定位、开本装帧的设计、出版的工艺、用纸,一直到配合发行的有关宣传活动,都进行整体策划,力求扩大影响,带动出版社其他图书销售,从而使图书整体的市场效应得到提升。
我们有一句口号,叫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成就未来”。有团结才有和谐,“团结”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愿与出版界的广大同仁和社会各界的读者朋友一起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争奇斗艳的百花园,培育好自己的一株花,使其开放得更加鲜活多姿、艳丽多彩。
(作者为团结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