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课堂上学生主动性不强的现状,笔者摸索出一套古诗词学习的教学四部曲,本文对这套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结合实例阐释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 教学效果
  
  语文富有情趣,语文充满魅力,语文与生活同高等宽,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表现出陈陈相因的教学方式,贫乏的教学语言,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传道似的说教,因而课堂不见效果,语文味尽失,语文课成了不受欢迎的课。这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看看下面三件事,会让我们受到启发。
  第一件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课堂越安静。”初看这个结论是让人震撼的,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课堂安静,那是老师有威望,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强的表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结论告诉我们课堂的安静实则是一种贫穷落后的表征。这个结论又让人深思,课堂总是很安静,不就是老师的一言堂,全体学生的失语吗?那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专制,是学生在一种完全被动状态的学习。
  第二件事:笔者在先前的教学中,看到学生一个个非常认真的记笔记,几乎要将老师讲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最初感觉良好,后来发现这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记,然后背,课堂上很少思考,自然也不愿意说。课堂上学生看似认真听讲,可教学效果却很一般。这也正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那个结论,这种安静的课堂,就会产生“贫穷落后”。
  第三件事:钱梦龙老师的“自读—教读”对比教学实验。钱老师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当的班中,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法,一种以教师“注入式”为主,即课堂完全由老师讲授,一种用“基本式”教学法,即采用由学生自读、思考、讨论,老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方法。一周后检测,两个班成绩差不多,而经过一个学期后,用突然袭击方式对两班测验一年前教过的内容,实验班优秀卷有70%,而对照班仅占38%,对先前的教学内容记忆的准确程度及对问题的理解上,实验班都超过了对照班。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课堂上完全听老师讲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者的地位,学习过的内容虽进入了大脑,但由于他们没有主动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因而认识就难免浮光掠影。课堂上学生自读为主,他们思考、质疑、讨论、作文,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他们的认识是在自己的反复阅读实践中深思熟虑的结果,故印象深刻,历久不忘。
  这三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课堂应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你去灌注的容器,也不是一只等待你去填塞的鸭子,而是一个等着你去点燃的智慧的火把。
  那么我们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怎样来点燃他们的智慧火把呢?
  笔者在研究实践中探索了一种古诗教学方法,名之为“古诗学习四部曲”。这种方法在解除学生学习语文的束缚,拨动学生的心弦,唤醒学生主动意识方面,效果明显。下面就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古诗学习四部曲”怎样激发学生内驱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
  第一步,指导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第一个学习目标:个性化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第二个学习目标:艺术性译写。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并用多样的形式译写诗歌。
  第三个学习目标:多角度赏析。要求:可就作者、背景、内容、思想感情、写作风格等方面来赏析。
  第四个学习目标:延伸拓展。学完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或富有创意性的画出,或者根据诗情改编成剧本并表演。
  老师在学习之初指导学生定下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不含含混混,不知所措。第一个目标,是基本的认知与整体感知。第二个目标是理解诗歌内容,为赏析作准备。第三个目标是多角度分析鉴赏诗歌。第四个目标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一个目标一层要求。
  第二步,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性地预习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习,这时的课堂已不再安静,教师用书也不再神秘,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可独立预习,可朗读,可互相讨论,可以诗配画,可表演……课内资料不全,课余可继续补充。
  前提条件:每个学生都有字词典,最少有一本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
  这一步虽是常规套路,目标达成的做法是课堂的督促,后续的检查。这些做法,让学生感受学习是一种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检查督促之下,心理上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而“古诗学习四部曲”,激发自学的内驱力的主要是第三步中成果的展示,学生为了在下一步有良好的表现,他们在预习时就积极查找资料,小组热烈地讨论,不断地练习,千方百计设计创意……
  第三步:以小组形式让全体同学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两个小组展示第一个学习目标:个性化朗读。每个小组有节目主持人,报出朗诵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感情,他们或个人朗诵,或双人朗诵,或小组齐诵,或一人诵读一段,读过之后,师生点评,评价哪组更好,哪个人朗诵得最好。
  两个小组展示第二个学习目标:艺术性译写。有同学译成三字经,有同学译成四字文,有同学译成五字文,有同学译成七字文,有同学译成现代自由诗,还有的同学译成词。学生不理解诗歌内容,不动脑筋,怎能译出形式多样且与原诗内容相符的诗来?
  两个小组展示第三个目标:多角度赏析。有的学生讲作者,有的谈背景,有的分析思想内容,有的赏析写作风格等,有分说,有补充,有异议,有总结。
  第四个学习目标:延伸拓展。自由展示,有人由杜甫想到了李白,因为他们两人是唐朝诗坛上的“双子星座”;有人就想到了与杜甫诗一样具有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有人想到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人想到了王小波,认为杜甫是道德的精英,王小波是思想精英;甚至还有同学,大胆质疑杜甫的传统形象,认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是一个不博爱、缺乏奉献精神、心胸狭小、思想境界低且政治贡献不大的人。也有一个组很形象地表演了一个根据这首诗改编的课本剧。
  在这一个环节里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你方说罢我登场,敲下课钟后,还欲罢不能。在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全体学生的表现欲,他们有竞争感,有成功感,有快乐感。
  第四步,检测反馈
  这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落实。诗歌的背诵、字词的把握,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分析理解,在检测中都能一一落实到位,特别是对后进生,是一种鞭策,也是发现问题的方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扶贫”。
  “古诗学习四部曲”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第一步是后面三步的总纲领、总方向,第二步是学生达成第一步学习目标的实质过程,第三步为第二步服务的,第二步与第三步的关系有如演员台下练功与台上表演的关系,要想在台上表演出色,就必须在台下练好基本功。第四步是落实第一、二步学习目标的反馈。
  “古诗学习四部曲”对语文教学的突围主要在第三步,正是这个环节,学生前一个环节的预习的才表现出主动积极,因为他们知道,有充分的预习,才能有精彩的展示。要是少了这个环节,预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一般的课堂上,只有部分,甚至只有很少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且问题是或然性的,多数准备不充分,故很难有精彩表现。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积极性非常高,人人都做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预习认真,展示积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做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当然,“古诗学习四部曲”仅是在古诗教学中一些探索,笔者将努力使“古诗学习四部曲”变成“语文学习四部曲”。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学生是来到学校,走进学室,拿起学材,开始学习。的确,教学,我们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学”。钱梦龙老师在教学中主张运用“唤醒”的艺术,就是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当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当他们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语文课堂就不再枯燥无味,学生就不会无精打采,而是思维活跃、生气勃勃,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获取知识以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又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引发更强的求知欲。如此循环不已地自我激励,学生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
  ★作者简介:刘红艳,广东省深圳市华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沿线各国的积极响应。探究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机制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斯洛文尼亚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结合中国与斯洛文尼亚的合作经验,寻求中斯高等教育合作的最佳契合点,为与沿线其他国家开展高等教育双边合作提供借鉴。文章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此为第四部分。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现状;发展趋势;
据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官网2019年3月29日消息,德国人工智能国际专家顾问委员会于当日成立。该委员会旨在评估人工智能中心和网络建设水平,提出方向性建议,以确保能力中心和网络的质量。委员会的成员为11位受聘于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的国际专家,他们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瑞士、荷兰,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各研究领域。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长安雅·卡尔利泽克(Anja Karliczek)任命莱布尼茨学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而诵读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新的“课程标准”重新思考了诵读这一教学方法对语感培养的作用,并具体分析了诵读培养语感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诵读 语感 实施过程 语感培养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
摘 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政府针对其公立高中存在的学生学业成绩下降、辍学率居高不下以及高中毕业生失业率上升的困境,于2004年开始实施“720项目”,对公立高中进行改进,以提高学校质量。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来看,720项目的实施体现了全员参与、依据事实、持续改革以及让消费者满意的特征,符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20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学校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个人素养的提高跟教师的平时阅读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阅读通过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本文的探讨重点,笔者论述了几个具体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素养 阅读提高    教师的素养与教学的关系如同山体与山峰的关系。美国作家海明威曾经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说,作家所知道的事情就像海中漂浮的冰山,而写出来的东西则像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这种比喻完全
【摘要】造成《边城》主人公翠翠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是造成翠翠悲剧的主要原因,地理环境对翠翠性格的影响是其中的又一个原因,而封闭的内心造成了沟通上的困难是人物悲剧的第三个原因。  【关键词】边城 人物悲剧 悲剧成因    “山头夕阳极感动着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着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文
摘要 本文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切入点,解读了孔子的教育观和教学艺术,并从中体悟到做一名教师的一些基本素养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记叙的是孔子与四名学生之间的一次恳谈会。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与思想上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得益于孔子以高超的教育艺术所创设的宽松自如的教学氛围。这种教育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尊重的艺术。  充分尊重
[摘要]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许多地区的选修课程中新增了新闻教学板块,对于这板块的课程,语文教师如何组织教学,笔者对此问题作了研究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新闻教学 选修课    在很多省的选修课中有一个模块叫新闻与传记,许多老师以前对新闻课教学都很陌生,在具体的教学上感觉无从下手。我们首先要明确在高中阶段开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是要借此培养专业的新闻人才
【摘 要】《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的一篇悼亡名篇,作品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本文对韩愈在该文中运用的抒情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论述。  【关键词】韩愈 古代散文 抒情方式 艺术特色    手足情深,骨肉离难。退之少孤,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兄殁嫂亡,叔侄相濡以沫。忽闻侄亲噩耗传来,已是撒手人寰。韩愈悲从中来,一声哀恸,其情何堪,肝肠寸断。韩愈《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读来潸然,其动情之处,自是发于肺腑,自
【摘 要】《彩色的荒漠》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雷抒雁的一篇游记散文。作品通过对奋战于大西北戈壁滩深处的石油工人的刻画,赞美了他们坚韧、坚强、高尚的精神品质,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及其爱国、爱民之情。全文在结构上逐层深入,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示了主题。  【关键词】荒漠 石油工人 赞美    首先看文章的题目。“荒漠”给人的感觉应是荒凉、死寂,其色彩应是单调的,可作者在前面冠以“彩色”来修饰,便很好地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