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一束冬日午后的阳光,来温暖我们的心灵,听一段真情款意的故事,来启迪我们的人生,觅一把独特神奇的钥匙,来开启我们智慧的大门,带领我们步入学习古文的殿堂……
没错,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就探索发掘出了这样的三把钥匙。
一是写作背景。了解了古诗的写作背景,学习理解古诗,往往势如破竹,变得非常容易。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山居秋暝》时, 先是讓学生理解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接着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笑热闹场面,最后让学生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春日的芳菲要消歇,就让它随意而去,作者可以长久地留在这里了。刚刚引导学生理解完毕,就有同学举手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慨叹“随意春芳歇,王公自可留呢”?
这个时候,我就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了唐代诗人王维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王伟, 公元701年出生,生于蒲州,(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他是唐朝著名诗人,因学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他20岁时,中了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任太乐丞,因伶人舞狮案受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他34岁时,他的好友张九龄上台执政,当了地方大官,擢他为左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差,为凉州节度幕判官。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战乱被平息后,他的官职被免。之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此时,他深深感到国家政局变化无常,于是,意志逐渐消沉,开始吃斋念佛。40多岁时,他还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这个地方为自己建造了别墅,在这里,和在终南山上,他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时候所作。明白了这些,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其中的缘故,作者为什么会在晚年对香气馥郁的春天不屑一顾,任它随意而去,不在眷顾,不在留恋,不在不舍呢?是因为他只喜欢游乐在山水之间,走走停停,看看美景,听听水声,他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官场的纷杂,他追求的是要过一种悠闲淡雅、安静朴实的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作者就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面上是在写他留恋的是秋天傍晚山间的景色,而不是春日的芳菲,实际上是在写他自己对现在自己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明白了这些,谁还能说写作背景对学习古诗不重要呢!
二是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古时的写作背景,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诗时的相关历史知识。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古诗才会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不是吗?就在前不久,学生学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时,就有学生质疑:作者在描绘秋天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的凄惨寒冷的景象时,为什么要“江枫渔火对愁眠”, 如此悲伤愁寂呢?
为此,我就给学生讲述了当时的历史知识。原来,唐朝天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53年,作者张继考取了进士,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唐朝地方长官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他们占领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许多地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天宝十五年,六月,唐代宗皇帝李豫仓皇奔蜀,因为江南政局比较稳定,于是,作者就随着皇帝和许多文士逃到了今天的浙江一带避乱。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看到江南水乡秋夜静美的景色,同时愁闷自己无处可依,便写下了这首情味隽永,意境清远的小诗。明白了这段历史,学生心中“愁”字的疑团,便不攻自破,销声匿迹了,掌声也随之响了起来。不言而喻,历史知识的谙熟,在古文学习中,是何等的举足经重,何等的至关重要!
三是地理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内容,还要对古诗中相关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我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一文时,对作者和词牌名------长相思,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就引导学生读课文、看插图、照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到了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是没有这些聒耳的寒风朔雪的声音的。学生从上阙“山一程,水一程”,体会到了将士们离故乡之遥远,行军之艰辛,为下阙抒发将士们思乡之情做了铺垫,同时也想象到了将士们翻越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趟过一段段弯弯曲曲的小何,向榆关艰难行进的画面。而就在此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将士们”身向榆关行”,“榆关”在什么地方呢?去那儿干什么呢?看看课文注释,仅仅只知道“榆关”就是山海关,再无其他解释。霎时,同学们都把惊奇的目光投向了我,看我怎么解释。我也被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给蒙住了,突然间,我也分明感受到学生的目光变了,变得有些古怪,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以为这次才把老师给难住了。我有点紧张,心情稍作调整后,对同学们说:山海关就在我们现在的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当时正是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平定了云南地方叛军的叛乱,二十三日要出关东巡,去永陵,福陵,昭陵祭告奉天祖陵,而永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福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昭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的北端。当时清朝的皇宫在北京,他们从北京出发去那里,必须途径榆关.一场危机就这样终于给化解了,掌声又响了起来。同学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脸上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了。我也为自己赢得了面子,倍感自豪,倍感兴奋!
由此看来,这三把钥匙,犹如战士手中的三把枪,有了它,教师就可以在自己课堂的战场上,自由驰骋千里,所向披靡,让一个个学生的困惑,知识的疑团,举手投降,从而获取一场场小小战役的胜利,博得一次次学生热烈的的掌声,得到一阵阵成功的内心喜悦!
没错,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就探索发掘出了这样的三把钥匙。
一是写作背景。了解了古诗的写作背景,学习理解古诗,往往势如破竹,变得非常容易。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山居秋暝》时, 先是讓学生理解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接着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笑热闹场面,最后让学生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春日的芳菲要消歇,就让它随意而去,作者可以长久地留在这里了。刚刚引导学生理解完毕,就有同学举手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慨叹“随意春芳歇,王公自可留呢”?
这个时候,我就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了唐代诗人王维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王伟, 公元701年出生,生于蒲州,(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他是唐朝著名诗人,因学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他20岁时,中了进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生,任太乐丞,因伶人舞狮案受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他34岁时,他的好友张九龄上台执政,当了地方大官,擢他为左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差,为凉州节度幕判官。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战乱被平息后,他的官职被免。之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此时,他深深感到国家政局变化无常,于是,意志逐渐消沉,开始吃斋念佛。40多岁时,他还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这个地方为自己建造了别墅,在这里,和在终南山上,他都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个时候所作。明白了这些,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其中的缘故,作者为什么会在晚年对香气馥郁的春天不屑一顾,任它随意而去,不在眷顾,不在留恋,不在不舍呢?是因为他只喜欢游乐在山水之间,走走停停,看看美景,听听水声,他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官场的纷杂,他追求的是要过一种悠闲淡雅、安静朴实的隐居生活。在这首诗,作者就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面上是在写他留恋的是秋天傍晚山间的景色,而不是春日的芳菲,实际上是在写他自己对现在自己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明白了这些,谁还能说写作背景对学习古诗不重要呢!
二是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了解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古时的写作背景,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作诗时的相关历史知识。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古诗才会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不是吗?就在前不久,学生学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时,就有学生质疑:作者在描绘秋天的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的凄惨寒冷的景象时,为什么要“江枫渔火对愁眠”, 如此悲伤愁寂呢?
为此,我就给学生讲述了当时的历史知识。原来,唐朝天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53年,作者张继考取了进士,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唐朝地方长官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发动了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他们占领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许多地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天宝十五年,六月,唐代宗皇帝李豫仓皇奔蜀,因为江南政局比较稳定,于是,作者就随着皇帝和许多文士逃到了今天的浙江一带避乱。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看到江南水乡秋夜静美的景色,同时愁闷自己无处可依,便写下了这首情味隽永,意境清远的小诗。明白了这段历史,学生心中“愁”字的疑团,便不攻自破,销声匿迹了,掌声也随之响了起来。不言而喻,历史知识的谙熟,在古文学习中,是何等的举足经重,何等的至关重要!
三是地理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内容,还要对古诗中相关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我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长相思》一文时,对作者和词牌名------长相思,做了简单的介绍之后,就引导学生读课文、看插图、照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到了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是没有这些聒耳的寒风朔雪的声音的。学生从上阙“山一程,水一程”,体会到了将士们离故乡之遥远,行军之艰辛,为下阙抒发将士们思乡之情做了铺垫,同时也想象到了将士们翻越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趟过一段段弯弯曲曲的小何,向榆关艰难行进的画面。而就在此时,有学生提出问题:将士们”身向榆关行”,“榆关”在什么地方呢?去那儿干什么呢?看看课文注释,仅仅只知道“榆关”就是山海关,再无其他解释。霎时,同学们都把惊奇的目光投向了我,看我怎么解释。我也被同学突如其来的提问给蒙住了,突然间,我也分明感受到学生的目光变了,变得有些古怪,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以为这次才把老师给难住了。我有点紧张,心情稍作调整后,对同学们说:山海关就在我们现在的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当时正是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平定了云南地方叛军的叛乱,二十三日要出关东巡,去永陵,福陵,昭陵祭告奉天祖陵,而永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福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昭陵在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的北端。当时清朝的皇宫在北京,他们从北京出发去那里,必须途径榆关.一场危机就这样终于给化解了,掌声又响了起来。同学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脸上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了。我也为自己赢得了面子,倍感自豪,倍感兴奋!
由此看来,这三把钥匙,犹如战士手中的三把枪,有了它,教师就可以在自己课堂的战场上,自由驰骋千里,所向披靡,让一个个学生的困惑,知识的疑团,举手投降,从而获取一场场小小战役的胜利,博得一次次学生热烈的的掌声,得到一阵阵成功的内心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