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本意是机械和电子两类领域的技术有机融合和综合应用。本文对机电一体化概念、发展过程和核心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机电一体化未来趋势和高职院校进行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教学改革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要求在以计算机和机械电子技术高度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地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群体技术进行综合交错使用,让系统功能目的得以高效实现和持续改善。[1]由于是复合性极强且偏重应用性的专业领域,其在高校特别是高职类的院校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前景宽广。在2016年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这让广大技能人才倍受鼓舞。而最近人力资源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更是专门地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十三五”时期是技能人才大有可为的时期。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着悠久历史,长期以来在汽车、电力、信息等国民生产重要领域为社会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输出了大量蓝领型人才,但是建设未来先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中还有很长一段道路要走。下面本文就從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核心问题的探讨出发,引发该专业未来趋势以及我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展望。
二、机电一体化核心内容
(一)专业发展概况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历史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电子技术的成果来改进和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计算机、控制、通信等技术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为行业的迅猛发展奠定基础。该段时期特点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投入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应用,其中极为关键的就是PLC的出现并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开始了大范围的应用,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开始意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对国民经济中关键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
(二)技术特点
从前面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历史的论述可以看出,该专业核心技术问题也从之前较为单一的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联用开始逐渐与光电通信、新型加工等领域内技术相互结合并能够不断更新完善的复合技术体系。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尽管有许多新的技术出现并被引入到该技术体系中,但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以及驱动伺服技术这六个技术概念基础没有改变。
(三)专业未来展望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充分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会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既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制造业高速成长的驱动引擎、同时也会是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这一条件下的受益行业。[3]这位新技术开发和新技术人才的引入提供了保障。随着国民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以前部分稀缺产品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如何使得制造业为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增长是我们各领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将共同面临来自环境、资源和人口的挑战。因此未来智能化、环境友好化、微型化将是机电专业领域人才需要研究改进的目标。
三、课程建设、改革的探讨
近年来,武汉市工業倍增计划得到大力实施,我市也成功买入“万亿GDP俱乐部”行业。同时我们还应该可喜地看到,新型产品技术在其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高技能人才缺口逐年增加。从近三年全市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调查数据看,机电技术、交通运输、建筑工程、钢铁化工等我市传统优势行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居高不下。同时,制造业占据全市GDP半壁江山,武汉新近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十三五”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会达到一个新高度,高技能人才地位凸显。因此从资源分析上来看,武汉处于资源优势区域,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得天独厚。
在我校课程专业改革方面,我们还应充分注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中首先要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构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等举措,有助于改变我国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的现状,构建符合技能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同时该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也需要向着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的方向革新。当前,学历文凭仍然处于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对技能人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这对于技能人才来说无疑是一大改革利好,有助于拓宽技能人才成长空间,进一步释放技能人才的活力。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目前如何健全人才评价制度的当务之急。我们的目标是要探索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和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高技能人才技术等级认定等政策,最终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企业行业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我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摇篮,机电一体化应当朝着实用型学科的建设改革方向坚定不移的前进。除去常规的教学手段,目前我校实习基地教学优势凸显。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培养模式毫无疑问是双向共赢的合作选择。
四、结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到如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高度复合型专业,并且随着各领域技术发展和交错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形式必将越来越多样化。我校在机电技术迅猛发展时期应当抓住我市各项资源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在未来机电一体化多样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实用技术鲜明的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李英帅.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260-00260
[2]杨荣.我国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资讯,2006(36):43-45
[3]包小茹.浅谈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4(11):255-25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教学改革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要求在以计算机和机械电子技术高度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地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软件编程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群体技术进行综合交错使用,让系统功能目的得以高效实现和持续改善。[1]由于是复合性极强且偏重应用性的专业领域,其在高校特别是高职类的院校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前景宽广。在2016年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长成才之路。这让广大技能人才倍受鼓舞。而最近人力资源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更是专门地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十三五”时期是技能人才大有可为的时期。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有着悠久历史,长期以来在汽车、电力、信息等国民生产重要领域为社会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输出了大量蓝领型人才,但是建设未来先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中还有很长一段道路要走。下面本文就從机电一体化专业领域核心问题的探讨出发,引发该专业未来趋势以及我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展望。
二、机电一体化核心内容
(一)专业发展概况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历史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生产力发展提高,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电子技术的成果来改进和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计算机、控制、通信等技术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为行业的迅猛发展奠定基础。该段时期特点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投入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应用,其中极为关键的就是PLC的出现并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开始了大范围的应用,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开始意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对国民经济中关键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
(二)技术特点
从前面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历史的论述可以看出,该专业核心技术问题也从之前较为单一的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联用开始逐渐与光电通信、新型加工等领域内技术相互结合并能够不断更新完善的复合技术体系。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尽管有许多新的技术出现并被引入到该技术体系中,但是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以及驱动伺服技术这六个技术概念基础没有改变。
(三)专业未来展望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充分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因此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会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机电一体化专业既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制造业高速成长的驱动引擎、同时也会是国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这一条件下的受益行业。[3]这位新技术开发和新技术人才的引入提供了保障。随着国民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以前部分稀缺产品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如何使得制造业为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增长是我们各领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将共同面临来自环境、资源和人口的挑战。因此未来智能化、环境友好化、微型化将是机电专业领域人才需要研究改进的目标。
三、课程建设、改革的探讨
近年来,武汉市工業倍增计划得到大力实施,我市也成功买入“万亿GDP俱乐部”行业。同时我们还应该可喜地看到,新型产品技术在其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高技能人才缺口逐年增加。从近三年全市企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调查数据看,机电技术、交通运输、建筑工程、钢铁化工等我市传统优势行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居高不下。同时,制造业占据全市GDP半壁江山,武汉新近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十三五”时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会达到一个新高度,高技能人才地位凸显。因此从资源分析上来看,武汉处于资源优势区域,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得天独厚。
在我校课程专业改革方面,我们还应充分注意加强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其中首先要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构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等举措,有助于改变我国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的现状,构建符合技能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同时该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也需要向着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的方向革新。当前,学历文凭仍然处于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对技能人才存在不平等待遇问题。《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这对于技能人才来说无疑是一大改革利好,有助于拓宽技能人才成长空间,进一步释放技能人才的活力。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就是目前如何健全人才评价制度的当务之急。我们的目标是要探索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和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高技能人才技术等级认定等政策,最终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企业行业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我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摇篮,机电一体化应当朝着实用型学科的建设改革方向坚定不移的前进。除去常规的教学手段,目前我校实习基地教学优势凸显。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的培养模式毫无疑问是双向共赢的合作选择。
四、结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到如今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高度复合型专业,并且随着各领域技术发展和交错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形式必将越来越多样化。我校在机电技术迅猛发展时期应当抓住我市各项资源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在未来机电一体化多样性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实用技术鲜明的专业特点。
参考文献:
[1]李英帅.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260-00260
[2]杨荣.我国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资讯,2006(36):43-45
[3]包小茹.浅谈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4(1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