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问题不但可以激活学生想象力,发散学生思维,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恰当的问题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觉提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质疑契机,让学生在活跃思维的同时,对课文内涵形成深刻认知。质疑的对象有很多,如:对标题提出质疑、对重点词句提出质疑、对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质疑、对文章插图提出质疑、对文章结构提出质疑、甚至可以对课文的详略安排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例如,在教学《太阳》这一课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之后,一个接一个的提出问题:“文章题目是《太阳》,那么为什么课文中却写了很多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呢?”“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这一篇课文的开头为什么用神话故事来描述呢?”等等。学生用一个个的问号开启了自己思维的大门,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了羽翼丰满的翅膀。当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会产生很多新奇的问题:“对于太阳,人类已经研究多少年了?”“通过研读课文内容,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标题不应该叫《太阳》,而应该叫《人类的朋友》。”“如果以《太阳》为题,那么我觉得课文内容应该重点讲人类对于太阳的发现”。等等。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到了纸上,有的改编了课文内容,有的創作出了铅笔画,还有的在课后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但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质疑品质。
二、有效筛除学生疑问,明确主动学习方向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好奇心非常重,所以他们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五花八门,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从繁琐复杂的问题中确定核心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筛除疑问,通过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确定具有价值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很多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诸葛亮敢立军令状?”“为什么要把草船用绳子连接在一起?”“曹操为什么会上当呢?”“诸葛亮是怎么神机妙算的?”教师应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集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梳理、筛除、归纳、合并等方法,最后围绕“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非常明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最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主动学习的方向。
三、加强课堂问题引导,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大娘给战士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学生只需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就会知道,但是由于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感知其中的内涵,所以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大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战士们送打糕的呢?”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终于明白是因为敌人封锁通道,导致我军战士供给困难,三天三夜没有吃饭还在与敌人奋战。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雪中送炭”,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哪些情况属于“雪中”?哪些是大娘“送炭”的艰辛?大娘不顾自己的安危,冒死给战士们送来打糕,难道仅仅是一种食物吗?学生经过反复阅读和揣摩,最终明白了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来的不仅仅是打糕,还有朝鲜人民对战士们的挂念、温暖、情意。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学会结合故事时代背景,并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重视问题的引领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提问题和老师针对性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耿加春,何美丽,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大张学校教师。
一、引导学生自觉提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质疑契机,让学生在活跃思维的同时,对课文内涵形成深刻认知。质疑的对象有很多,如:对标题提出质疑、对重点词句提出质疑、对课文的叙述顺序提出质疑、对文章插图提出质疑、对文章结构提出质疑、甚至可以对课文的详略安排提出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例如,在教学《太阳》这一课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之后,一个接一个的提出问题:“文章题目是《太阳》,那么为什么课文中却写了很多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呢?”“科学家是怎样知道太阳的温度的呢?”“这一篇课文的开头为什么用神话故事来描述呢?”等等。学生用一个个的问号开启了自己思维的大门,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了羽翼丰满的翅膀。当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又会产生很多新奇的问题:“对于太阳,人类已经研究多少年了?”“通过研读课文内容,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标题不应该叫《太阳》,而应该叫《人类的朋友》。”“如果以《太阳》为题,那么我觉得课文内容应该重点讲人类对于太阳的发现”。等等。这样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到了纸上,有的改编了课文内容,有的創作出了铅笔画,还有的在课后查阅了大量资料。不但激发了学生创新创造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质疑品质。
二、有效筛除学生疑问,明确主动学习方向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好奇心非常重,所以他们的思维往往天马行空、五花八门,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从繁琐复杂的问题中确定核心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筛除疑问,通过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确定具有价值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很多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诸葛亮敢立军令状?”“为什么要把草船用绳子连接在一起?”“曹操为什么会上当呢?”“诸葛亮是怎么神机妙算的?”教师应将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集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梳理、筛除、归纳、合并等方法,最后围绕“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主线贯穿全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非常明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最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主动学习的方向。
三、加强课堂问题引导,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大娘给战士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学生只需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就会知道,但是由于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感知其中的内涵,所以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大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战士们送打糕的呢?”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终于明白是因为敌人封锁通道,导致我军战士供给困难,三天三夜没有吃饭还在与敌人奋战。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雪中送炭”,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哪些情况属于“雪中”?哪些是大娘“送炭”的艰辛?大娘不顾自己的安危,冒死给战士们送来打糕,难道仅仅是一种食物吗?学生经过反复阅读和揣摩,最终明白了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来的不仅仅是打糕,还有朝鲜人民对战士们的挂念、温暖、情意。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学会结合故事时代背景,并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重视问题的引领作用,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提问题和老师针对性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耿加春,何美丽,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大张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