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洲各地,尤其是西欧有许多排列很规则的巨大石头以及巨石建筑物,这些经过几下年历史的遗迹充满神秘色彩,形状也有许多种类,有石柱、石室、环状排列石群等。其中最有名,也是欧洲巨石文明代表的则是位于英格兰威尔斯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斯通亨奇环状石列(或称巨石阵)。
斯通亨奇的过去与现在
斯通亨奇属于巨石建筑中的环状石列类型,代表着巨石建筑的最高水平。
斯通亨奇建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这时当地古代民族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中期。英国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遗迹,派有警卫保护,并圈以绳索。这一巨石古迹大约方圆100米,在此高地上共有四层巨石,呈同心圆,底层直立两块长方形巨石,上面再横放一块巨石,呈马蹄状,最高达7米,最重的石块有50吨重,这就是神秘的斯通亨奇。
由空中俯瞰,斯通亨奇有如一面带有柄的镜子,由另一角度观察,又像巨人的戒指,被遗忘在白垩层的地面上。“镜子的柄”被称为林荫大街,即面向斯通亨奇中心的道路。在人口附近的是鞋跟石。除了有规律排列的石头外还有一些沟渠、洞穴、圆状痕迹等,全部构造是经由1000年以上才建造完成的。就其建筑程序来说,可分为三个建筑期。其时期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早期。
第一建筑期:
此时期为公元前2750年~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工程是挖掘直径98米的环状沟渠,挖出的土则堆成高2米的土堤。沟渠的内侧还挖有56个名为欧卜里的洞穴。欧卜里穴这一名称来自于发现些建造物的17世纪的文学家约翰·欧卜里。在斯通亨奇入口处有两块门柱石,霞里穴圆上则有四个定位石,欧卜里穴圆周上也有四个定位石。在土堤东北裂口处通往大路(林荫大街)的中途,也在此时建起一块25吨重、6米高的鞋跟石。
第二建筑期:
此期约为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此期在入口处筑成连接往东约4千米的艾波恩河,并由威尔斯西南部普雷塞利山运来蓝色石柱,竖立在周沟内侧成为两层半圆状(同心圆)。蓝石石柱人口与夏至那天的日出处大致成一直线,斯通亨奇最近处的一段大道也是沿此直线方向延伸的。
第三建筑期:
相当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青铜器时代的初期,也是建造三层塔入砂岩环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还可以再细分为初期、中期与末期等三期。
初期:此期约为公元前1600年之后。在这一时期,巨石曾被重建过,第二期所建的蓝石被拆除,并从北边36千米的泥沙丘处运来80块大砂岩。将30块砂岩围成圆圈,上面再覆以一圈楣石成为所谓的砂岩环。砂岩环内侧是由五个三石塔构成的马蹄形,马蹄形开口面向着鞋跟石。每一个三石塔都是由两块直立的大石上面放置一块楣石所成,石材很巨大,长达9.14米,重达50吨,表面很光滑。这一结构在欧洲巨石建筑物中很特别,独具一格。
中期:中期可能紧接初期之后,将第二建筑期的20块蓝石加以整修,并排成椭圆形,与圈内蓝石柱所构成的马蹄形相对应。此外也挖掘z与Y洞穴,在入口处重新竖立门柱石。
末期:约完成于公元前1400年前。此时将中期的椭圆结构拆除,用蓝石石柱与第二期所拆下的两圆形结构中没使用的蓝石石柱一起,重新排列成圆形与马蹄形两种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结构。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
在英格兰威尔斯郡肯尼特区一个教区附近也矗立了巨石文明遗迹,那就是埃夫伯里环状石列。它紧邻马尔伯勒丘陵,距离有名的斯通亨奇没有多远,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小斯通亨奇。
该地区有许多具有天然孔的环石排列成有规律的环状与直线,一般认为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埃夫伯里环状石列附近很可能是4600年前的前英国大主教教区,附近有许多神秘的古文明遗迹,如位于西康乃迪的古洞穴——这是全英国260个古洞穴中最有名的。另外还有位于马尔伯勒的希尔伯里丘陵,这一丘陵是欧洲最高的古历史遗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山之一。据推测,希尔伯里丘陵大概是在4600年前由500名俘虏经过15年的作业完成的,底部直径为167米,几乎是圆的;顶部平坦,高为40米,宽为30米。这一人造山看起来有如金字塔,故又名金字塔山。此山并未埋葬任何人的尸体,因此它到底有什么意义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传说中它是神建造的。
金字塔山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谜。
环绕在金字塔山周围的山丘有以石头形成的白马遗迹,由地面看非常清楚,一共有六处,其制造与目的也不是很清楚。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事实上位于英国神秘能量线的沿线上,在它附近地区近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飞碟目击事件与作物田上的神秘圆状圈,实在值得深入探讨。
埃夫伯里环状石周围有壕沟与土堤,很像一个小村庄,石头排列成环状,分为南北两群内环,环外还有博物馆与教堂等文明中心。
卡尔纳克巨石群
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大区的莫比昂省的卡尔纳克村也有巨石群的史前遗迹。此地靠近大西洋海边,这是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2000年的遗迹,大约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产物。这一环状巨石群可分为三大群,即美内克、凯尔马利欧以及凯尔雷斯克。巨石群中直线排列的巨石总数为2726块,其他方式排列的则共有4300块左右,总长绵延3千米,当地的居民称之为石林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村庄北侧、东西走向的美内克巨石群。这是用1099块石块排成11行,宽100米、长1167米的巨石群。美内克巨石群所使用的石头是未经人工改造的,最小的不过1米,最大的约4米高,总重约300吨。在美内克巨石群的西端还有一个由约70个立石所组成的环状石列。
美内克巨石群东边紧邻的是凯尔马利欧巨石群,由982块立石分成10列,覆盖面积宽约100米,长1120米,其中最大的巨石高有6.5米。往东边有一个由39块巨石所组成的方形环状石列。再向更东边,又有一个凯尔雷斯克巨石群,这是由540块巨石,分成13列所组成的巨石群,长约139米,宽约880米。
卡尔纳克的三个巨石群,除了间隔以外,几乎是排成一条直线的。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它们可能是一体的。果真如此的话,卡尔纳克巨石群总长度达到3000米,石块总数加上附属物共计3000个,真是令人吃惊。这样看来,它们更不像是普通的古文明遗迹了。
当地对于巨石群建造的原因有一个传说:在罗马帝国基督教被迫害时代,一位圣者被罗马军队追赶至此地。因为海洋阻断了 道路,迫不得已之下,圣者便借助神力,把士兵们全数变成了石头。依照这一传说,当地人便把巨石解释为当时基督徒与罗马战争时,罗马士兵的墓碑,所以有些石碑上刻有罗马神像。当基督教传入之后,当地也由尊奉这些巨石转为信仰基督教。此说法目前被认为可靠性不高,因为巨石群下方并没有发现任何骨骸,并且由巨石遗迹推断,建造时期比宗教战争还早,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若由一部分巨石没人海中的事实来看,巨石完成的时间可能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800年。可见,巨石遗迹并非基督教被迫害时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这是早期土著“巨人族”的遗迹,但却无法证实这一说法。
有些天文学家更指出,巨石群所指的方向与地球、太阳、月球等天体的运行、出没有关,可能是预测月食的古天文台。若以东西线为准,其角度为21.5°,推测于4月29日的日出和10月30日的日落方向一致。而这两天可能是当地麦子的冬作与夏作的播种期。但是,古人难道只是为了农耕就制作如此庞大的巨石群吗?谜团依然无法完全解决。
法国的巨石古文明遗迹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巨石古文明相同,都与高能量的雷伊线有关。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古代飞行物降落用的指示标志。还有人认为,近年来对在这些古文明巨石附近经常出现的飞碟与作物田上的神秘圆状圈进行的研究,将能进一步解开这些谜团。
纽格兰奇巨石建筑
在爱尔兰都柏林西北1千米处,也就是在德罗赫达小城以西15千米处,有一座名为纽格兰奇的笼罩着神秘的巨石建筑。
纽格兰奇建成于公元前3153年,是由97块庞然巨石组成的石圈。在这个圈的东南边上有一座内有走道的墓穴向圈中央方向伸展。43块巨石像僵直的士兵静立在那里,在它们中间有一条18.9米长、1米宽的通道。在石头通道的终点,这条通道通向一个十字形的平面,并有一个数千吨重的穹顶。最后面,在距离狭窄的通道24米远的地方,各种崇拜标志被刻进石头之中。
更为奇妙的是,纽格兰奇的这一巨石建筑不是位于平地上,其东西向的通道也不是呈水平状的,而是微微向上倾斜。通道面的最高点,就是前行24米后的那最后一块巨石。这些倾斜的角度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若非如此,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线就不可能经由通道和墓室一直抵达后墙。
还有人认为,纽格兰奇墓穴上:疗的穹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的下面是沉重的巨石,上面是稍轻一些的巨石,置于上面的巨石总比下面的巨石突出来一块。这样,在墓穴中间的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逐渐变窄的呈六角形、6米高的竖井。
可以说,纽格兰奇是石器时代的一个技术奇迹,是一项测量技术的杰作。
霍奇卡尔科精灵
墨西哥的霍奇卡尔科是玛雅文化的一处废墟,位于1500米高的地方。
在那里的巨石建筑群,迄今也只被挖掘出极小的一部分。然而也就是这极小的一部分,就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了:被命名为马林切的两座金字塔如同影像一样相对而立,在昼夜平分时,太阳光正好照射在它们的中心点;有一座观象台位于地下,坑道通过岩石钻进而成,顶盖上有不少孔洞,从孔望出去就对着特定的星辰;穹顶顶盖中心有一个六角形的采光竖井,每年的夏至那一天,太阳在竖井上方垂直照射时,阳光就会沿着井壁滑动,并把竖井充盈得满满当当,这个时候,穹顶就像一个晶体在发光。我们作证
巨石不单单青睐欧洲,在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以及南北美洲,都留下了巨石的遗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巨石文化的一些实例:
南印度的讷尔默达河和戈德瓦里河南边有婆罗门吉里石圈;
印度的赖久尔区有吉瓦吉大石圈;
印度马德拉斯南边的默杜兰德格姆区有卡伦古利石圈;
非洲塞内加尔卡萨茫斯省有尼奥罗杜里普石圈;
东约旦有艾因埃斯泽尔卡石圈;
南美的喀喀湖秘鲁一边有锡卢斯塔尼石圈;
沙特阿拉伯的草原高地有阿仲温斯拉斯石圈;
在东经132°00’和南纬28°58’鸸鹋沙漠的西南有澳大利亚石圈;
在南日本主岛以及北海道岛的野中道有多个石圈;
在秘鲁一厄瓜多尔边界上的凯尼托有克夫拉达石圈;
在汤加雷瓦群岛的纳韦岛上有纳韦石圈;
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以“符咒轮”闻名的各种各样的石圈;
在利比亚沙漠深处的耶尔哈乌达山脉有多个大大小小的石圈;
在摩洛哥北部的拉腊什(阿拉伊什)城和德土安城之间有姆祖拉大石圈;
在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圣贝哈德小道(2188米长)上有一个直径72米的小石圈;
在波兰北部有维西奥里石圈:
在苏联的米努辛克草地上有兹纳缅卡石圈;
在(巴勒斯坦)太巴列和赛费德之间的热内萨雷斯湖西岸边有泰雷宾塞石圈;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上默克莱的东北有凯泰克苏石圈。
斯通亨奇的过去与现在
斯通亨奇属于巨石建筑中的环状石列类型,代表着巨石建筑的最高水平。
斯通亨奇建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这时当地古代民族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中期。英国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遗迹,派有警卫保护,并圈以绳索。这一巨石古迹大约方圆100米,在此高地上共有四层巨石,呈同心圆,底层直立两块长方形巨石,上面再横放一块巨石,呈马蹄状,最高达7米,最重的石块有50吨重,这就是神秘的斯通亨奇。
由空中俯瞰,斯通亨奇有如一面带有柄的镜子,由另一角度观察,又像巨人的戒指,被遗忘在白垩层的地面上。“镜子的柄”被称为林荫大街,即面向斯通亨奇中心的道路。在人口附近的是鞋跟石。除了有规律排列的石头外还有一些沟渠、洞穴、圆状痕迹等,全部构造是经由1000年以上才建造完成的。就其建筑程序来说,可分为三个建筑期。其时期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早期。
第一建筑期:
此时期为公元前2750年~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工程是挖掘直径98米的环状沟渠,挖出的土则堆成高2米的土堤。沟渠的内侧还挖有56个名为欧卜里的洞穴。欧卜里穴这一名称来自于发现些建造物的17世纪的文学家约翰·欧卜里。在斯通亨奇入口处有两块门柱石,霞里穴圆上则有四个定位石,欧卜里穴圆周上也有四个定位石。在土堤东北裂口处通往大路(林荫大街)的中途,也在此时建起一块25吨重、6米高的鞋跟石。
第二建筑期:
此期约为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此期在入口处筑成连接往东约4千米的艾波恩河,并由威尔斯西南部普雷塞利山运来蓝色石柱,竖立在周沟内侧成为两层半圆状(同心圆)。蓝石石柱人口与夏至那天的日出处大致成一直线,斯通亨奇最近处的一段大道也是沿此直线方向延伸的。
第三建筑期:
相当于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100年的青铜器时代的初期,也是建造三层塔入砂岩环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还可以再细分为初期、中期与末期等三期。
初期:此期约为公元前1600年之后。在这一时期,巨石曾被重建过,第二期所建的蓝石被拆除,并从北边36千米的泥沙丘处运来80块大砂岩。将30块砂岩围成圆圈,上面再覆以一圈楣石成为所谓的砂岩环。砂岩环内侧是由五个三石塔构成的马蹄形,马蹄形开口面向着鞋跟石。每一个三石塔都是由两块直立的大石上面放置一块楣石所成,石材很巨大,长达9.14米,重达50吨,表面很光滑。这一结构在欧洲巨石建筑物中很特别,独具一格。
中期:中期可能紧接初期之后,将第二建筑期的20块蓝石加以整修,并排成椭圆形,与圈内蓝石柱所构成的马蹄形相对应。此外也挖掘z与Y洞穴,在入口处重新竖立门柱石。
末期:约完成于公元前1400年前。此时将中期的椭圆结构拆除,用蓝石石柱与第二期所拆下的两圆形结构中没使用的蓝石石柱一起,重新排列成圆形与马蹄形两种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结构。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
在英格兰威尔斯郡肯尼特区一个教区附近也矗立了巨石文明遗迹,那就是埃夫伯里环状石列。它紧邻马尔伯勒丘陵,距离有名的斯通亨奇没有多远,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小斯通亨奇。
该地区有许多具有天然孔的环石排列成有规律的环状与直线,一般认为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埃夫伯里环状石列附近很可能是4600年前的前英国大主教教区,附近有许多神秘的古文明遗迹,如位于西康乃迪的古洞穴——这是全英国260个古洞穴中最有名的。另外还有位于马尔伯勒的希尔伯里丘陵,这一丘陵是欧洲最高的古历史遗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山之一。据推测,希尔伯里丘陵大概是在4600年前由500名俘虏经过15年的作业完成的,底部直径为167米,几乎是圆的;顶部平坦,高为40米,宽为30米。这一人造山看起来有如金字塔,故又名金字塔山。此山并未埋葬任何人的尸体,因此它到底有什么意义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传说中它是神建造的。
金字塔山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谜。
环绕在金字塔山周围的山丘有以石头形成的白马遗迹,由地面看非常清楚,一共有六处,其制造与目的也不是很清楚。
埃夫伯里环状石列事实上位于英国神秘能量线的沿线上,在它附近地区近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飞碟目击事件与作物田上的神秘圆状圈,实在值得深入探讨。
埃夫伯里环状石周围有壕沟与土堤,很像一个小村庄,石头排列成环状,分为南北两群内环,环外还有博物馆与教堂等文明中心。
卡尔纳克巨石群
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大区的莫比昂省的卡尔纳克村也有巨石群的史前遗迹。此地靠近大西洋海边,这是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2000年的遗迹,大约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产物。这一环状巨石群可分为三大群,即美内克、凯尔马利欧以及凯尔雷斯克。巨石群中直线排列的巨石总数为2726块,其他方式排列的则共有4300块左右,总长绵延3千米,当地的居民称之为石林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村庄北侧、东西走向的美内克巨石群。这是用1099块石块排成11行,宽100米、长1167米的巨石群。美内克巨石群所使用的石头是未经人工改造的,最小的不过1米,最大的约4米高,总重约300吨。在美内克巨石群的西端还有一个由约70个立石所组成的环状石列。
美内克巨石群东边紧邻的是凯尔马利欧巨石群,由982块立石分成10列,覆盖面积宽约100米,长1120米,其中最大的巨石高有6.5米。往东边有一个由39块巨石所组成的方形环状石列。再向更东边,又有一个凯尔雷斯克巨石群,这是由540块巨石,分成13列所组成的巨石群,长约139米,宽约880米。
卡尔纳克的三个巨石群,除了间隔以外,几乎是排成一条直线的。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它们可能是一体的。果真如此的话,卡尔纳克巨石群总长度达到3000米,石块总数加上附属物共计3000个,真是令人吃惊。这样看来,它们更不像是普通的古文明遗迹了。
当地对于巨石群建造的原因有一个传说:在罗马帝国基督教被迫害时代,一位圣者被罗马军队追赶至此地。因为海洋阻断了 道路,迫不得已之下,圣者便借助神力,把士兵们全数变成了石头。依照这一传说,当地人便把巨石解释为当时基督徒与罗马战争时,罗马士兵的墓碑,所以有些石碑上刻有罗马神像。当基督教传入之后,当地也由尊奉这些巨石转为信仰基督教。此说法目前被认为可靠性不高,因为巨石群下方并没有发现任何骨骸,并且由巨石遗迹推断,建造时期比宗教战争还早,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若由一部分巨石没人海中的事实来看,巨石完成的时间可能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800年。可见,巨石遗迹并非基督教被迫害时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这是早期土著“巨人族”的遗迹,但却无法证实这一说法。
有些天文学家更指出,巨石群所指的方向与地球、太阳、月球等天体的运行、出没有关,可能是预测月食的古天文台。若以东西线为准,其角度为21.5°,推测于4月29日的日出和10月30日的日落方向一致。而这两天可能是当地麦子的冬作与夏作的播种期。但是,古人难道只是为了农耕就制作如此庞大的巨石群吗?谜团依然无法完全解决。
法国的巨石古文明遗迹与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巨石古文明相同,都与高能量的雷伊线有关。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古代飞行物降落用的指示标志。还有人认为,近年来对在这些古文明巨石附近经常出现的飞碟与作物田上的神秘圆状圈进行的研究,将能进一步解开这些谜团。
纽格兰奇巨石建筑
在爱尔兰都柏林西北1千米处,也就是在德罗赫达小城以西15千米处,有一座名为纽格兰奇的笼罩着神秘的巨石建筑。
纽格兰奇建成于公元前3153年,是由97块庞然巨石组成的石圈。在这个圈的东南边上有一座内有走道的墓穴向圈中央方向伸展。43块巨石像僵直的士兵静立在那里,在它们中间有一条18.9米长、1米宽的通道。在石头通道的终点,这条通道通向一个十字形的平面,并有一个数千吨重的穹顶。最后面,在距离狭窄的通道24米远的地方,各种崇拜标志被刻进石头之中。
更为奇妙的是,纽格兰奇的这一巨石建筑不是位于平地上,其东西向的通道也不是呈水平状的,而是微微向上倾斜。通道面的最高点,就是前行24米后的那最后一块巨石。这些倾斜的角度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若非如此,在每年的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线就不可能经由通道和墓室一直抵达后墙。
还有人认为,纽格兰奇墓穴上:疗的穹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的下面是沉重的巨石,上面是稍轻一些的巨石,置于上面的巨石总比下面的巨石突出来一块。这样,在墓穴中间的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逐渐变窄的呈六角形、6米高的竖井。
可以说,纽格兰奇是石器时代的一个技术奇迹,是一项测量技术的杰作。
霍奇卡尔科精灵
墨西哥的霍奇卡尔科是玛雅文化的一处废墟,位于1500米高的地方。
在那里的巨石建筑群,迄今也只被挖掘出极小的一部分。然而也就是这极小的一部分,就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了:被命名为马林切的两座金字塔如同影像一样相对而立,在昼夜平分时,太阳光正好照射在它们的中心点;有一座观象台位于地下,坑道通过岩石钻进而成,顶盖上有不少孔洞,从孔望出去就对着特定的星辰;穹顶顶盖中心有一个六角形的采光竖井,每年的夏至那一天,太阳在竖井上方垂直照射时,阳光就会沿着井壁滑动,并把竖井充盈得满满当当,这个时候,穹顶就像一个晶体在发光。我们作证
巨石不单单青睐欧洲,在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以及南北美洲,都留下了巨石的遗迹。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巨石文化的一些实例:
南印度的讷尔默达河和戈德瓦里河南边有婆罗门吉里石圈;
印度的赖久尔区有吉瓦吉大石圈;
印度马德拉斯南边的默杜兰德格姆区有卡伦古利石圈;
非洲塞内加尔卡萨茫斯省有尼奥罗杜里普石圈;
东约旦有艾因埃斯泽尔卡石圈;
南美的喀喀湖秘鲁一边有锡卢斯塔尼石圈;
沙特阿拉伯的草原高地有阿仲温斯拉斯石圈;
在东经132°00’和南纬28°58’鸸鹋沙漠的西南有澳大利亚石圈;
在南日本主岛以及北海道岛的野中道有多个石圈;
在秘鲁一厄瓜多尔边界上的凯尼托有克夫拉达石圈;
在汤加雷瓦群岛的纳韦岛上有纳韦石圈;
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以“符咒轮”闻名的各种各样的石圈;
在利比亚沙漠深处的耶尔哈乌达山脉有多个大大小小的石圈;
在摩洛哥北部的拉腊什(阿拉伊什)城和德土安城之间有姆祖拉大石圈;
在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圣贝哈德小道(2188米长)上有一个直径72米的小石圈;
在波兰北部有维西奥里石圈:
在苏联的米努辛克草地上有兹纳缅卡石圈;
在(巴勒斯坦)太巴列和赛费德之间的热内萨雷斯湖西岸边有泰雷宾塞石圈;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上默克莱的东北有凯泰克苏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