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末,中国大陆频频二出现UFO目击事件:
1994年11月30日,贵阳郊区都溪林场,长达3000米的树林一夜间突然全部在同一高度被折断,目击者形容当时天空出现强光,并听到如火车行驶的隆隆巨响;
1995年7月26日,广西西部4个县的天空发现不明飞行物,直径2米左右,整个形状很像弯月捧太阳,并带扇形光环;
1995年7月26日,12人声称在辽宁阜新上空目睹脸盆大小、带云雾状光环的不明飞行物在空中移动;
1995年10月4日,中国东北地区上空4架飞机的驾驶员同时称,在天空同一位置发现不明飞行物,呈白色椭圆形,有人说不明飞行物会由白变绿,有的说呈红色及黄色;
1996年8月25日,厦门上空出现2个环状发光不明飞行物体,被船员用摄像机拍下;
1996年10月9日,石家庄机场上空9600米处,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57客机由北京飞武汉途中,被一不明物体撞击,驾驶舱前方的双层风挡玻璃被撞,飞机返回北京机场安全着陆;
1997年10月~12月,有人报称在北京郊区上空先后9次发现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在闪烁,外围有雾状光晕;
1997年12月23日,广州发现不明飞行物体,有多人报称目睹一个状似碟形的发光物体,由暨南大学上空向五山地区移动,持续飘行近1小时才消失。
就在这次飞碟潮中,已渐无声息10余年的托素湖“外星人遗址”再次走入人们的眼帘,并且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作家再掀波澜
那是在1998年,托素湖金属管体之谜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
就在这次热潮中,托素湖甚至被一些探险家、UFO爱好者认定为“外星人遗址”;而这一惊人的观点,则源自《走进柴达木》一书的问世。
《走进柴达木》的作者白渔,是青海作协名誉主席。媒体在介绍白渔时是这样说的:“从事过地质工作的他,血液里流淌的似乎是探索的欲望和发现奧秘的冲动。”
1996年6月,白渔一踏进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托素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开阔的湖面没有任何生物,尖锥状的小山仿佛曾被大火冶炼,不见一丝生命气息。
在托素湖以东的巴音诺瓦山脚下,白渔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山洞。洞口为三角形,如人工开凿的一般,清一色的沙岩几乎没有杂质。
山洞深处,一根从岩壁中穿出的铁质管状物同岩石嵌合得天衣无缝,不见头尾,让他惊诧莫名!
在巴音诺瓦山和托素湖之间的河滩上,白渔还发现了更多让人兴奋的神秘管状物。
白渔取下了块样品,送到当时冶金部直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结果除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外,样品中还有8%无法化验出的元素。
就是这些不明元素使白渔产生了大胆的设想:戈壁荒滩上这些突兀而来的管状物只能有两种来历,不是来自地球人,就是来自外星人。
白渔了解到,柴达木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约3万年之久,并且在当地出土的文物中从未发现铁器,现代也未在托素湖一带施工。
因此白渔断定,这些管状物可能是外星人构建的管道群。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白渔赶到距托素湖几十千米远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观察站。这是个绝好的天文观察点,几年来从这里共发现近百个星系。
海拔高,透明度好,极易接受毫米波……这些使白渔相信,宇宙使者可能曾光临过柴达木盆地,醒目的托素湖或许就是外星人的坐标。
在巴音诺瓦山的背后,有一块异常平坦的开阔地出现在起伏的戈壁滩上,如精心夯实的机场一样。白渔认为,这也许就是外星人飞行器的着陆点。
经过一番考察和推论,白渔得出结论:
这些神秘的管状物很可能是外星人制造的,而托素湖一带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活动遗址,巴音诺瓦山的那个神秘山洞就是“外星人洞”。
闻名遐迩后,托素湖开始成为吸引世人的旅游景点——许多旅游网站、旅游书刊都有托素湖奇闻的介绍,“外星人遗址”无疑是最神奇、最迷离、最刺激的“旅游胜地”。
著名的“携程网”是这样向驴友们介绍的:
“外星人遗址”在距德令哈西南边100千米处,在当地非常有名。遗址位于托素湖东边的白公山上,一个岩洞的周围。岩洞外散落着一些铁管、铁片似的东西,岩洞里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铁管穿入山体,与岩石紧密吻合,就像将管子直接插入岩石一样,管子呈铁锈的深褐色。在岩洞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都站立着,有些甚至立在旁边的湖中。
当地有关机构把一些管片送到有色金属集团做测试,化验结果显示氧化铁的成分占30%以上,而且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的含量都比较大,说明管片年代久远;最奇的是其中有些元素根本没有化验出成分,这更增加了“外星人遗址”的神秘性。
谜底真相大白
托素湖惊现“外星人遗址”再次被媒体披露后,又引起中国地学界的关注。
2001年5月,由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牵头组成临时科学考察队,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奔赴托素湖,试图解开神秘管状物的来历之谜。
考察队首先把研究区域锁定在巴音诺瓦山与托素湖之间的湖滩上。
由于慕名而来的人不少,白渔第一次看到的那个管状物已经残破不堪,湖滩上的管状物也所剩无几。
外星人的“第一现场”,已经被猎奇者破坏了。
尽管这样,专家们在湖的四周和湖底还是发现了不少大小形态不一的管状物,这些管状物有的像切开的香瓜,有的像长长的黄瓜,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清晰可辨。
神秘物质的取样马上被带到北京。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王文广,把取样同月球物质和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比较,结果却使托素湖铁质管状物的神秘色彩大打折扣:管状物与陨石和月球的分析资料比较完全不同。
由此可以断定,管状物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的。
同时,郑剑东教授在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通过一种叫做热释光测定同位素的办法,测得铁质管状物样品的年龄距今约十四五万年。同柴达木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3万年比照,意味着这些管状物不可能是人类所为。
化验最终认定样品为碳和黄铁矿的胶结物,不是人工所致。
同白渔所做的那次化验结果相比,之前8%的不明元素也被验明了正身,“居然”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钾、铝、钠等。
外星人洞的神秘管状物一走进专家的实验室,身份“居然”变得如此平常——普通的名字“黄铁矿”。
专家们的看法最后趋于一致:
对托素湖管状物的研究方向,应由“上天”变成“人地”。
因为,它们既不是来自地球人,更不是来自外星人,只是一个刚刚被发现、但已经历漫长时光之旅的地质之谜。
托素湖悬案,再次被盖棺论定。
无端风波再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
2002年年中,媒体又传出消息:由北京UFO研究会等单位组织的航天、气象、天文学等领域的9位专家学者,计划前往柴达木盆地的“外星人遗址”进行考察,探讨外星人是否真的光临过这里。
托素湖,不可避免地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的“聚焦中心”。
在柴达木盆地生活了数十年的德令哈市委宣传部部长秦建文告诉蜂拥而至的记者,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这里不远的中国第二大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西部矿业下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过化验。
冶炼厂化验室的工程师刘少林化验后认为,管片样品中氧化铁的成分占30%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沙岩、沙子与铁长期锈蚀融合有关,说明管道的形成时间已久远。
此外,样品中还有8%的元素无法化验出其成分。
秦建文说,这一化验结果更增加了管道的神秘程度:加上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差、人烟稀少,除了白公山北面草滩上的游动牧民外,这一带从没有任何居民定居过,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开发了。
他说,有人猜测这里是外星人发射塔建筑的遗址,因为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是观测天体宇宙极理想的地方。
曾到过“外星人遗址”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研究员杨戟认为,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包括白公山在内的青海很多地方都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理想场所。
1994年11月30日,贵阳郊区都溪林场,长达3000米的树林一夜间突然全部在同一高度被折断,目击者形容当时天空出现强光,并听到如火车行驶的隆隆巨响;
1995年7月26日,广西西部4个县的天空发现不明飞行物,直径2米左右,整个形状很像弯月捧太阳,并带扇形光环;
1995年7月26日,12人声称在辽宁阜新上空目睹脸盆大小、带云雾状光环的不明飞行物在空中移动;
1995年10月4日,中国东北地区上空4架飞机的驾驶员同时称,在天空同一位置发现不明飞行物,呈白色椭圆形,有人说不明飞行物会由白变绿,有的说呈红色及黄色;
1996年8月25日,厦门上空出现2个环状发光不明飞行物体,被船员用摄像机拍下;
1996年10月9日,石家庄机场上空9600米处,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57客机由北京飞武汉途中,被一不明物体撞击,驾驶舱前方的双层风挡玻璃被撞,飞机返回北京机场安全着陆;
1997年10月~12月,有人报称在北京郊区上空先后9次发现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在闪烁,外围有雾状光晕;
1997年12月23日,广州发现不明飞行物体,有多人报称目睹一个状似碟形的发光物体,由暨南大学上空向五山地区移动,持续飘行近1小时才消失。
就在这次飞碟潮中,已渐无声息10余年的托素湖“外星人遗址”再次走入人们的眼帘,并且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作家再掀波澜
那是在1998年,托素湖金属管体之谜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
就在这次热潮中,托素湖甚至被一些探险家、UFO爱好者认定为“外星人遗址”;而这一惊人的观点,则源自《走进柴达木》一书的问世。
《走进柴达木》的作者白渔,是青海作协名誉主席。媒体在介绍白渔时是这样说的:“从事过地质工作的他,血液里流淌的似乎是探索的欲望和发现奧秘的冲动。”
1996年6月,白渔一踏进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托素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开阔的湖面没有任何生物,尖锥状的小山仿佛曾被大火冶炼,不见一丝生命气息。
在托素湖以东的巴音诺瓦山脚下,白渔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山洞。洞口为三角形,如人工开凿的一般,清一色的沙岩几乎没有杂质。
山洞深处,一根从岩壁中穿出的铁质管状物同岩石嵌合得天衣无缝,不见头尾,让他惊诧莫名!
在巴音诺瓦山和托素湖之间的河滩上,白渔还发现了更多让人兴奋的神秘管状物。
白渔取下了块样品,送到当时冶金部直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结果除了常见的金属元素外,样品中还有8%无法化验出的元素。
就是这些不明元素使白渔产生了大胆的设想:戈壁荒滩上这些突兀而来的管状物只能有两种来历,不是来自地球人,就是来自外星人。
白渔了解到,柴达木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约3万年之久,并且在当地出土的文物中从未发现铁器,现代也未在托素湖一带施工。
因此白渔断定,这些管状物可能是外星人构建的管道群。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断,白渔赶到距托素湖几十千米远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德令哈观察站。这是个绝好的天文观察点,几年来从这里共发现近百个星系。
海拔高,透明度好,极易接受毫米波……这些使白渔相信,宇宙使者可能曾光临过柴达木盆地,醒目的托素湖或许就是外星人的坐标。
在巴音诺瓦山的背后,有一块异常平坦的开阔地出现在起伏的戈壁滩上,如精心夯实的机场一样。白渔认为,这也许就是外星人飞行器的着陆点。
经过一番考察和推论,白渔得出结论:
这些神秘的管状物很可能是外星人制造的,而托素湖一带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活动遗址,巴音诺瓦山的那个神秘山洞就是“外星人洞”。
闻名遐迩后,托素湖开始成为吸引世人的旅游景点——许多旅游网站、旅游书刊都有托素湖奇闻的介绍,“外星人遗址”无疑是最神奇、最迷离、最刺激的“旅游胜地”。
著名的“携程网”是这样向驴友们介绍的:
“外星人遗址”在距德令哈西南边100千米处,在当地非常有名。遗址位于托素湖东边的白公山上,一个岩洞的周围。岩洞外散落着一些铁管、铁片似的东西,岩洞里有直径大小不一的铁管穿入山体,与岩石紧密吻合,就像将管子直接插入岩石一样,管子呈铁锈的深褐色。在岩洞外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石头都站立着,有些甚至立在旁边的湖中。
当地有关机构把一些管片送到有色金属集团做测试,化验结果显示氧化铁的成分占30%以上,而且二氧化硅和氧化钙的含量都比较大,说明管片年代久远;最奇的是其中有些元素根本没有化验出成分,这更增加了“外星人遗址”的神秘性。
谜底真相大白
托素湖惊现“外星人遗址”再次被媒体披露后,又引起中国地学界的关注。
2001年5月,由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的郑剑东教授牵头组成临时科学考察队,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奔赴托素湖,试图解开神秘管状物的来历之谜。
考察队首先把研究区域锁定在巴音诺瓦山与托素湖之间的湖滩上。
由于慕名而来的人不少,白渔第一次看到的那个管状物已经残破不堪,湖滩上的管状物也所剩无几。
外星人的“第一现场”,已经被猎奇者破坏了。
尽管这样,专家们在湖的四周和湖底还是发现了不少大小形态不一的管状物,这些管状物有的像切开的香瓜,有的像长长的黄瓜,在湖水的淘洗下管壁清晰可辨。
神秘物质的取样马上被带到北京。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王文广,把取样同月球物质和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比较,结果却使托素湖铁质管状物的神秘色彩大打折扣:管状物与陨石和月球的分析资料比较完全不同。
由此可以断定,管状物不可能是外星人带来的。
同时,郑剑东教授在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通过一种叫做热释光测定同位素的办法,测得铁质管状物样品的年龄距今约十四五万年。同柴达木盆地有人类活动的历史3万年比照,意味着这些管状物不可能是人类所为。
化验最终认定样品为碳和黄铁矿的胶结物,不是人工所致。
同白渔所做的那次化验结果相比,之前8%的不明元素也被验明了正身,“居然”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钾、铝、钠等。
外星人洞的神秘管状物一走进专家的实验室,身份“居然”变得如此平常——普通的名字“黄铁矿”。
专家们的看法最后趋于一致:
对托素湖管状物的研究方向,应由“上天”变成“人地”。
因为,它们既不是来自地球人,更不是来自外星人,只是一个刚刚被发现、但已经历漫长时光之旅的地质之谜。
托素湖悬案,再次被盖棺论定。
无端风波再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
2002年年中,媒体又传出消息:由北京UFO研究会等单位组织的航天、气象、天文学等领域的9位专家学者,计划前往柴达木盆地的“外星人遗址”进行考察,探讨外星人是否真的光临过这里。
托素湖,不可避免地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的“聚焦中心”。
在柴达木盆地生活了数十年的德令哈市委宣传部部长秦建文告诉蜂拥而至的记者,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这里不远的中国第二大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西部矿业下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过化验。
冶炼厂化验室的工程师刘少林化验后认为,管片样品中氧化铁的成分占30%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沙岩、沙子与铁长期锈蚀融合有关,说明管道的形成时间已久远。
此外,样品中还有8%的元素无法化验出其成分。
秦建文说,这一化验结果更增加了管道的神秘程度:加上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差、人烟稀少,除了白公山北面草滩上的游动牧民外,这一带从没有任何居民定居过,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开发了。
他说,有人猜测这里是外星人发射塔建筑的遗址,因为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透明度极好,是观测天体宇宙极理想的地方。
曾到过“外星人遗址”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紫金山天文台首席研究员杨戟认为,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包括白公山在内的青海很多地方都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