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宗教文化微探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伾山宗教文化的信仰核心是当地石刻大石佛,同时并存的有本土的道教、儒教形成了在一座山中同时信奉“三教”的特有文化现象。核心的佛教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与道家文化、儒教文化以及当地民间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大伾山独特的宗教文化。这种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乃至对豫北地区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大伾山;“三教”;融合
  一、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
  大伾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城东,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该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以佛教为主的佛教文化下兼容并蓄的发展儒道两家文化。
  史料显示,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建寺供佛成风。当时的黎阳(今浚县)为迎合统治者,在大伾山上大兴土木,供奉佛祖。其中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7米,为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据浚县县志记载,大伾山在五代前释道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后周下诏灭佛,信奉道教,于是大伾山上道观增多,现存道教宫观吕祖洞、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外,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子贡正是浚县人,子贡在浚县对儒学有很大的推广。明弘治十一年(149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号阳明,曾在大伾山讲学,后人遂称此处为阳明书院。从此以后,大伾山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形成。
  二、大伾山宗教文化的特点
  1、大伾山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从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来看,佛教与道教的共存最初只是由于统治者和朝代的更迭,北魏信奉佛教,佛寺林立,而五代北周信奉道教,道庙众多。在这几百年的时间,佛教与道教的并存,根本原因在于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融合共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石佛与壶天道院的和谐共存。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但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本土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其道义上有着相伴并生的和谐点。佛教道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释迦牟尼佛说过“天下和顺”、“求道和正”、“淳净温和”讲的是一个“和”字,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认为万事万物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和谐发展的。可见,佛教与道教融合的和谐点就在于两教的理论都讲求“和”,再加上平民百姓也是追求“和为贵”,所以佛教与道教的香火都能得以延续不断。同时,佛、道两家不仅相互融合,而且互为补充,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治心,道家治身,两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相济相补,形成了大伾山佛、道融合的和谐局面,也是中国三教合一的一个缩影。
  2、大伾山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为适应中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自传入之处就发生着改变。首先在翻译经文上,译者借用大量的儒家所用的名词概念来译述佛教的一些名词。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更多地为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所取代。由此,佛教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既参拜佛教,也向儒家祈福,体现出中国人民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宗旨,而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一融合在大伾山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佛像与书院并存,这里既有王阳明儒家书院又有佛教的天宁寺、大石佛。同时这里的佛教地藏王菩萨表的是孝敬,与儒家思想以孝道为本的思想也相吻合。
  3、大伾山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大伾山坐落于浚县县城城东,山脚下便是浚县人民,人们的生活起居与大伾山联系密切。因此民间文化与大伾山的宗教文化也是互相渗透、息息相关。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浚县古庙会,浚县正月庙会的起源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了。据专家研究,中国的庙会一般都是由庙而兴。大伾山上自开凿了大石佛,人们便自发的结社集会,朝山拜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初形态的庙会,沿承至今。浚县古庙会因它起会早、规模大、会期长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它保留了最传统、最古朴的民间艺术文化,泥猴张、泥咕咕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传统的民间社火,背阁、踩高跷、舞狮、舞龙;传承者传统的地方小吃,石子馍、伾咯面、八大碗等等。上山拜大佛,下山逛庙会,大伾山的佛教文化已经与浚县本土的民间文化融为一体,并且印刻在浚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三、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一) 民众的精神生活
  据资料显示, 大伾山地区信佛的人数约占当地人口的 50%以上; 同时,70%的人认为上山拜佛可以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调节, 使精神得到调节, 这对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 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促进作用。佛教文化规劝众人“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的教理,该教理教育人们应弃恶扬善、孝顺父母、施爱助人, 使大众的心灵得到一定净化, 为人们确立了求真向善的精神生活追求。
  (二) 民众的经济生活
  大伾山不仅是宗教名山, 如今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其悠久的三教文化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佛教圣地为依托、以旅游業为龙头的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近年浚县一直在做民俗艺术节,为期一个月的正月古庙会使当地的民众更从中获益。同时他们利用大伾山宗教旅游资源发展自己的副业, 民俗文化纪念品店,特色餐馆,甚至沿途卖些香火,这些都增加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 民间习俗
  由于长期受到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影响, 大伾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如求签、许愿还愿、除夕进香等,除夕进乡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 据说如若这第一柱香烧的旺,来年会诸事随心愿。其中, 最重要的习俗是每年农历5月25日碧霞宫所供奉的泰山老奶诞辰,在农历5月24日晚上,人们便上山祈福、守岁,有趣的是,每年这一晚,山间必下小雨,老人言这是老奶“洗山”同时洗涤人们心灵。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出于敬畏,以求内心的平衡。此外,受佛教慈悲为怀的影响,大伾山地区会常年在天齐庙和碧霞宫备有斋饭,免费供香客和受苦人食用。
  总之,大伾山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当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三教合一的互荣共生,是我国宗教事业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大家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家,不单单在于其渊博的知识或是傲人的成就,还在于其超凡脱俗的前瞻力,在于其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这几天来,我读完了季卫东老师的《法律程序的意义》,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的用词并没有错,仅仅是“读完”,谈不上“读懂”。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才发觉自己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对事物认识与看法又是多么的肤浅。季卫东老师用他通俗而又深刻的语言和浩如烟海般的知识将我深深折服,真可谓高瞻远瞩
期刊
【摘要】:江苏省启东市法院判决的江苏首例免费美容强迫交易案经媒体报道后,在法学界引起了不同反响。有人认为应以诈骗罪追究被告人刑责,有人认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笔者便引此案为例,在具体说明怎样判决更合理的情况下,列举一些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做到探讨与实践需要相联系。  【关键词】:免费美容;强迫交易罪;诈骗罪;注意的问题  一、案情简介  2011年3月8日,黄莺在启东市汇龙镇逛街时,被一位散
期刊
【摘要】:近年来,跟随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就家具产品设计创意的特点,家居的设计没有创意性设计所做出来的可观性、贴切性的客户感受是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由于无法吸引消费者将会进一步导致家具装饰在价格定位的降低品牌质量上缺失了保障,导致最终影响整个家居产业链的发展。现如今在中国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动漫设计、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家居用品更是人们生活不
期刊
2014年对于法律界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于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全国上下迎来了法治的春天,社会各层也进一步对依法治国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学习了《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这一本书,并深受触动。也许《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这一本书,会给我国依法治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路径。  一、对《西
期刊
【摘要】: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佛教本土过程中依附政治权力并积极为政府 政策服务,使其变成了“官学”佛教,甚至在其本土化过程中,佛教的本源教义也发生了嬗变,它不强调“善恶报应”和“轮回”思想,而是倾向于功利化。并对武士生死观和意志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日本侵华的帮凶。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更是加紧了对宗教的控制,一再利用宗教作为其侵略的辅助工具,把传教置于政府掌控之中,不择手段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艺术化,在现代化社会当中,舞台演出变得越来越重要,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在舞台演出当中,舞台音响因素是主要因素之一,只有保证舞台音响效果良好,才能给予观众完美的听觉享受。但在当前的舞台演出当中,音响问题普遍存在,要想提高舞台音响效果,必须落实音响相关设备调试工作。提高设备选择合理性、舞台现场调试有效率以及协调性。本文主要进行演出舞台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对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广场广场舞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表明,广场健身舞除了具备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美学价值。然而,随着广场舞的兴起,由广场舞产生的冲突也越演越烈,本研究尝试从广场舞参与者和政府部门两个角度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场舞;现状;负面影响;建议  广场舞[1]是以健身為目的,以舞蹈动作为表现形式,以音乐为载体
期刊
【摘要】:运用大众媒介传播军事文化,对于提升军事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征兵广告作为展示军队形象的平台,是军事文化传播的另一种形式。应该看到,征兵广告不仅是一个国家征兵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跨出地域的界限,成为塑造一国军队形象的重要方式。美国在征兵广告上的特点和启示值得我军渗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美军;征兵广告;特点;启示  一、美国征兵广告的现状  运用
期刊
【摘要】:城市广场是一个人流密度较高的开放性空间,是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的集中体现。同时城市广场是一个体现城市文明风貌,塑造自然艺术美的空间。城市广场在设计上需兼顾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并且体现公共文化对人的人性关怀,使景观设计能真正的为人服务。文章探讨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的形式与内涵,并阐述了在设计中体现“人文设计”概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文关怀;城市广场;设计  广场是由建筑物、道路和
期刊
【摘要】: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判决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有效一案成为了2013年的宪法十大事件,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随着城市里商品房价格的一路攀升,有很多人选择购买了小产权房。然而小产权房涉及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糾纷,本文意在从宪法学的角度分析门头沟区法院判决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有效案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小产权房;财产权;宪法学  一 、案例背景  所谓的“小产权房”,主要是指没有经过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