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伾山宗教文化的信仰核心是当地石刻大石佛,同时并存的有本土的道教、儒教形成了在一座山中同时信奉“三教”的特有文化现象。核心的佛教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与道家文化、儒教文化以及当地民间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大伾山独特的宗教文化。这种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乃至对豫北地区的社会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大伾山;“三教”;融合
一、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
大伾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城东,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该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以佛教为主的佛教文化下兼容并蓄的发展儒道两家文化。
史料显示,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建寺供佛成风。当时的黎阳(今浚县)为迎合统治者,在大伾山上大兴土木,供奉佛祖。其中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7米,为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据浚县县志记载,大伾山在五代前释道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后周下诏灭佛,信奉道教,于是大伾山上道观增多,现存道教宫观吕祖洞、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外,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子贡正是浚县人,子贡在浚县对儒学有很大的推广。明弘治十一年(149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号阳明,曾在大伾山讲学,后人遂称此处为阳明书院。从此以后,大伾山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形成。
二、大伾山宗教文化的特点
1、大伾山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从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来看,佛教与道教的共存最初只是由于统治者和朝代的更迭,北魏信奉佛教,佛寺林立,而五代北周信奉道教,道庙众多。在这几百年的时间,佛教与道教的并存,根本原因在于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融合共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石佛与壶天道院的和谐共存。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但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本土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其道义上有着相伴并生的和谐点。佛教道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释迦牟尼佛说过“天下和顺”、“求道和正”、“淳净温和”讲的是一个“和”字,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认为万事万物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和谐发展的。可见,佛教与道教融合的和谐点就在于两教的理论都讲求“和”,再加上平民百姓也是追求“和为贵”,所以佛教与道教的香火都能得以延续不断。同时,佛、道两家不仅相互融合,而且互为补充,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治心,道家治身,两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相济相补,形成了大伾山佛、道融合的和谐局面,也是中国三教合一的一个缩影。
2、大伾山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为适应中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自传入之处就发生着改变。首先在翻译经文上,译者借用大量的儒家所用的名词概念来译述佛教的一些名词。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更多地为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所取代。由此,佛教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既参拜佛教,也向儒家祈福,体现出中国人民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宗旨,而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一融合在大伾山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佛像与书院并存,这里既有王阳明儒家书院又有佛教的天宁寺、大石佛。同时这里的佛教地藏王菩萨表的是孝敬,与儒家思想以孝道为本的思想也相吻合。
3、大伾山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大伾山坐落于浚县县城城东,山脚下便是浚县人民,人们的生活起居与大伾山联系密切。因此民间文化与大伾山的宗教文化也是互相渗透、息息相关。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浚县古庙会,浚县正月庙会的起源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了。据专家研究,中国的庙会一般都是由庙而兴。大伾山上自开凿了大石佛,人们便自发的结社集会,朝山拜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初形态的庙会,沿承至今。浚县古庙会因它起会早、规模大、会期长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它保留了最传统、最古朴的民间艺术文化,泥猴张、泥咕咕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传统的民间社火,背阁、踩高跷、舞狮、舞龙;传承者传统的地方小吃,石子馍、伾咯面、八大碗等等。上山拜大佛,下山逛庙会,大伾山的佛教文化已经与浚县本土的民间文化融为一体,并且印刻在浚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三、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一) 民众的精神生活
据资料显示, 大伾山地区信佛的人数约占当地人口的 50%以上; 同时,70%的人认为上山拜佛可以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调节, 使精神得到调节, 这对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 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促进作用。佛教文化规劝众人“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的教理,该教理教育人们应弃恶扬善、孝顺父母、施爱助人, 使大众的心灵得到一定净化, 为人们确立了求真向善的精神生活追求。
(二) 民众的经济生活
大伾山不仅是宗教名山, 如今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其悠久的三教文化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佛教圣地为依托、以旅游業为龙头的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近年浚县一直在做民俗艺术节,为期一个月的正月古庙会使当地的民众更从中获益。同时他们利用大伾山宗教旅游资源发展自己的副业, 民俗文化纪念品店,特色餐馆,甚至沿途卖些香火,这些都增加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 民间习俗
由于长期受到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影响, 大伾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如求签、许愿还愿、除夕进香等,除夕进乡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 据说如若这第一柱香烧的旺,来年会诸事随心愿。其中, 最重要的习俗是每年农历5月25日碧霞宫所供奉的泰山老奶诞辰,在农历5月24日晚上,人们便上山祈福、守岁,有趣的是,每年这一晚,山间必下小雨,老人言这是老奶“洗山”同时洗涤人们心灵。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出于敬畏,以求内心的平衡。此外,受佛教慈悲为怀的影响,大伾山地区会常年在天齐庙和碧霞宫备有斋饭,免费供香客和受苦人食用。
总之,大伾山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当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三教合一的互荣共生,是我国宗教事业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大伾山;“三教”;融合
一、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
大伾山,位于河南省浚县城东,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属国家“AAAA”级景区。该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以佛教为主的佛教文化下兼容并蓄的发展儒道两家文化。
史料显示,北魏时期佛教盛行,建寺供佛成风。当时的黎阳(今浚县)为迎合统治者,在大伾山上大兴土木,供奉佛祖。其中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7米,为中国北方第一大佛,又称"八丈佛爷七丈楼";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据浚县县志记载,大伾山在五代前释道二教并存,道庙佛寺数量众多。至五代后周下诏灭佛,信奉道教,于是大伾山上道观增多,现存道教宫观吕祖洞、壶天道院、禹王庙等。另外,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子贡正是浚县人,子贡在浚县对儒学有很大的推广。明弘治十一年(149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号阳明,曾在大伾山讲学,后人遂称此处为阳明书院。从此以后,大伾山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形成。
二、大伾山宗教文化的特点
1、大伾山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融合
从大伾山宗教文化起源来看,佛教与道教的共存最初只是由于统治者和朝代的更迭,北魏信奉佛教,佛寺林立,而五代北周信奉道教,道庙众多。在这几百年的时间,佛教与道教的并存,根本原因在于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融合共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石佛与壶天道院的和谐共存。佛教虽然是从印度传入中国,但是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本土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在其道义上有着相伴并生的和谐点。佛教道义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释迦牟尼佛说过“天下和顺”、“求道和正”、“淳净温和”讲的是一个“和”字,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家认为万事万物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和谐发展的。可见,佛教与道教融合的和谐点就在于两教的理论都讲求“和”,再加上平民百姓也是追求“和为贵”,所以佛教与道教的香火都能得以延续不断。同时,佛、道两家不仅相互融合,而且互为补充,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治心,道家治身,两教在内容和形式上相济相补,形成了大伾山佛、道融合的和谐局面,也是中国三教合一的一个缩影。
2、大伾山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为适应中国传统的以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自传入之处就发生着改变。首先在翻译经文上,译者借用大量的儒家所用的名词概念来译述佛教的一些名词。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更多地为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所取代。由此,佛教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既参拜佛教,也向儒家祈福,体现出中国人民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宗旨,而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一融合在大伾山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佛像与书院并存,这里既有王阳明儒家书院又有佛教的天宁寺、大石佛。同时这里的佛教地藏王菩萨表的是孝敬,与儒家思想以孝道为本的思想也相吻合。
3、大伾山佛教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大伾山坐落于浚县县城城东,山脚下便是浚县人民,人们的生活起居与大伾山联系密切。因此民间文化与大伾山的宗教文化也是互相渗透、息息相关。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浚县古庙会,浚县正月庙会的起源历史已经有1600多年了。据专家研究,中国的庙会一般都是由庙而兴。大伾山上自开凿了大石佛,人们便自发的结社集会,朝山拜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最初形态的庙会,沿承至今。浚县古庙会因它起会早、规模大、会期长而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它保留了最传统、最古朴的民间艺术文化,泥猴张、泥咕咕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了传统的民间社火,背阁、踩高跷、舞狮、舞龙;传承者传统的地方小吃,石子馍、伾咯面、八大碗等等。上山拜大佛,下山逛庙会,大伾山的佛教文化已经与浚县本土的民间文化融为一体,并且印刻在浚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三、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一) 民众的精神生活
据资料显示, 大伾山地区信佛的人数约占当地人口的 50%以上; 同时,70%的人认为上山拜佛可以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调节, 使精神得到调节, 这对缓解社会压力和矛盾, 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促进作用。佛教文化规劝众人“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的教理,该教理教育人们应弃恶扬善、孝顺父母、施爱助人, 使大众的心灵得到一定净化, 为人们确立了求真向善的精神生活追求。
(二) 民众的经济生活
大伾山不仅是宗教名山, 如今也是国家4A级景区, 其悠久的三教文化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佛教圣地为依托、以旅游業为龙头的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近年浚县一直在做民俗艺术节,为期一个月的正月古庙会使当地的民众更从中获益。同时他们利用大伾山宗教旅游资源发展自己的副业, 民俗文化纪念品店,特色餐馆,甚至沿途卖些香火,这些都增加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收入, 提高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三) 民间习俗
由于长期受到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影响, 大伾山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习惯。如求签、许愿还愿、除夕进香等,除夕进乡是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 据说如若这第一柱香烧的旺,来年会诸事随心愿。其中, 最重要的习俗是每年农历5月25日碧霞宫所供奉的泰山老奶诞辰,在农历5月24日晚上,人们便上山祈福、守岁,有趣的是,每年这一晚,山间必下小雨,老人言这是老奶“洗山”同时洗涤人们心灵。这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出于敬畏,以求内心的平衡。此外,受佛教慈悲为怀的影响,大伾山地区会常年在天齐庙和碧霞宫备有斋饭,免费供香客和受苦人食用。
总之,大伾山宗教文化对当地民风、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当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当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伾山宗教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三教合一的互荣共生,是我国宗教事业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