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号子,百人一起拉旱船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东北部著名的千年古镇三汇镇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异常丰厚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数年来,引无数国内外客人赞之,尤以“亭子会”、“拉旱船”、“抬总爷”等民间艺术驰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
  渠江发源于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的最大支流,全长720公里,流城面积3.92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余万。据民国版《渠县志﹒邑二尹袁桐材新修汇镇衙神祠碑记》载:“三汇在渠县北部90里,其北为巴江,自通江、南江、巴州流入;其东为采江,自太平、东乡、达州流入;其南为清江,自梁平、大竹诸山流入,皆汇于镇前。镇上,旧建有官署,邑之丞尝分驻于此。其间商贾辐辏,财物殷繁,通阛带阓,鳞次数里许。其下则舳舻数十万艘,绵亘江浒,上下舣船往来如织,亦冲要区也。”
  三匯镇建置于北宋景佑年间,因巴河、州河、渠江三条河在此汇合,形成三江六码头。上连千里巴山,下接万里长江,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三汇的水上运输繁荣于明、清及解放前。从南垭嘴远远望去,塔阁子到王坝沟,长约5公里的水面,舟辑云集,泊在三江。小镇的外来移民,修建了“五宫四庙一阁一庵”等古建筑,“向阳门”已成为三汇古建筑标志。多元文化的交汇,使三汇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氛围。2008年6月,三汇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焚香秉烛祈安然
  据“渠江号子”传承人邵成礼介绍:渠江有舟楫之利,始于东汉建武十八年,距今有近两千年历史。渠江中常见船只有高架子,黄豆壳,舵笼子,滚筒子,沙泥鳅,大舢板,敞口船等。最大船只为舵笼子,载重吨位为200吨,只有涨大水时才开行舵笼子,一般船只为数十吨。
  过去,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往来于三汇、合川、广安、重庆等地的船员们在“王爷庙”焚香秉烛祭祀“水菩萨”(镇江王爷即李冰父子)。先祭“王爷桩”,杀雄鸡1只,将鸡血、鸡毛粘于船头木桩,前驾长磕头作揖,口念“吉日时辰,天地开张;一帆风顺,利达三江”。然后撒盐、茶、五谷,祈“保载原归、安然无事、大吉大昌”。老板发“吉单”,驾长领接开船,不能回头。启航酒席上,喊号驾长(称“开口”)吃鸡头,推桡吃鸡翅,捡纤吃鸡脚,拖纤吃鸡肠。启程和终点全“牙祭”,中途住站码头半“牙祭”。若老板克扣,船工不提棚、不解缆。行船中,驾长以喊号子协调拉纤或推桡缓急,或愉悦心情、激荡士气。驾船还有些禁忌。比如:不说“陈”(沉)、“翻”、“倒”,只说“烟”和“倾”;称“筷子”为“划签”,称“伞”为“散”;东西掉到河里说掉到“灰”里;忌说“早点回来”。上船不能直跨“王爷桩”,谁跨谁受罚。如发现老鼠上坡或掉到河里,认为是不祥之兆,不开船或停船靠岸歇息。行船中忌杀鸡。随着水运的发达,改为每次船队远航时焚香祈祷。
  齐心协力把船拉
  邵老口述道:“三汇因水而兴旺,因水而居全川四大古镇榜首。因三汇人与舟船的密切关系,为祈安然无事,在农历六月初六日,仿照祭‘水菩祭’仪式,在大街上或河坝进行“拉纤”表演。此俗,兴于明,盛于清朝中叶,有400多年历史。”
  每当春夏交替之际,三汇水木匠(造船的工匠)们仿照木船的制作工序,用上等柏木制造出地道木船。涂好桐油后,底板钉上铁板,经过一番装饰,竖桅扬帆,纤绳系于五码等(系纤绳的木桩)。“纤夫”赤裸上身,脚穿草鞋,肩挞扯扯(一种拉船的工具)。船上张挂彩旗,常以林则徐虎门硝烟,郑成功守护台湾,王万邦(渠县人,清代护台名将)忠心报国等英雄人物作艺术造型。“号子手”则依据以往航行中船只所遇的不同滩区,不同水路,喊出各种不同曲牌的“渠江号子”。过急流险滩时,喊的号子雄壮、深厚、高亢、短促、奋力,如:
  (领)喔且左哟,(众)咳嗨!
  (领)喔且左哟,(众)咳嗨!
  (领)合拉一根纤,(众)咳嗨!
  (领)同吃一锅饭,(众)咳嗨!
  (领)号子是节拍,(众)咳嗨!
  (领)脚步是鼓点,(众)咳嗨!
  (领)步调一致过险滩,(众)咳嗨!
  (领)使劲拉船莫偷懒,(众)咳嗨!
  也有歌颂社会主义的新唱词,如《共产党把船工当人看》。
  表演拉旱船的场景颇为壮观,阵营十分强大,有时多到百人以上,很有气势。当然,船大人多,船小人少,因船而异。拉旱船表达了渠江船工们与水相生,与水相居,与水相博的乐观情怀;拉纤时,纤夫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险、顽强拼博的团队精神。
  拉旱船之夜,则由道师驾船于渠江中心祭祀“水菩萨”。在红烛高照,笙箫管笛,罄钹锣鼓声中,每隔二三分钟,点放彩纸扎成的河灯一盏,内燃蜡烛,顺江漂流后,数十盏河灯缓行于江心,宛如彩龙过江,煞是壮观,给渠江夜色增添一番绝妙景色。
其他文献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总喜欢用的一句成语是“五花八门”,这个词的第一次出现是在《虞初新志·孙嘉淦》中:“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这个词原本是用来比喻客观事物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后借指各行各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原来与江湖行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花八门”原是指古代兵法中战术变化多端,克敌制胜的“五行阵”和“八门阵”。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战略家已经都懂得如
期刊
“噢,噢,睡觉了——  老猫猴儿,来到了——”  过去,笔者家乡(山东省宁阳县)的母亲们哄孩子睡觉,每侧卧其旁,以一手轻轻拍着孩儿的腰臀,口中喃喃地哼著这样的歌谣(“猫猴儿”或作“毛猴儿”,亦有称之为“麻胡儿”、“马虎儿”者,但当地发音以称“猫猴儿”者为多;考之异地,应以“麻胡”为正音),直至孩子入睡为止,然后再做自己的事去。  时有淘气的小孩子不肯入睡,追问母亲:“‘老猫猴儿’是谁?它来干什么?
期刊
说起“竹马”,首先想到的是大诗人李白诗中所写“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那两小无猜的儿童游戏。其实,在山西寿阳,至今还保留着一种与“竹马”息息相关的古老艺术形式,那就是寿阳竹马戏,亦称为寿阳大竹马。寿阳竹马戏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寿阳的一个小山村――距历史上的古晋阳仅百里之遥的平头镇罕山脚下郭家沟村。竹马戏是郭家沟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盛行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民间舞蹈和戏剧于一身。2
期刊
猫冬与闹春  春节,对于东北,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季节。  从腊月初八开始,直到二月初二,寒冬不消,春节不止。东北老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冬季对于旧时农业社会的东北,不仅仅是耕作上的肃杀,更是一年一度的浩劫。而对于春节的企盼,成为人们度过寒冬的支撑。能给予的,能企盼的,能煎
期刊
现在有不少走街串巷卖“武大郎烧饼”的,还有人嫌这五个字不过瘾,又加上“正宗”两个字,成了“正宗武大郎烧饼”。更有甚者,以前的影视剧也有把《水浒传》中武大郎卖的“炊饼”演成如今的烧饼的,真是贻笑大方了。不过,新旧两版电视连续剧都把“炊饼”换成了馒头,真的值得称赞。虽然现在鲁西的烧饼确实味道不错,但它也确实与武大郎炊饼沾不上边,因为武大郎炊饼确确实实就是今天的馒头。  在我国古代,所有的面食都称饼,面
期刊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热热闹闹过大年的东北,节日期间的礼数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比平时还要讲究。  在东北人的“忙年时刻表”中,有“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新年蒸馒头又有很多“讲究”。馒头出锅前要用秫秸印红,状如梅花,称为“点红”,无红不能为供,秫秸不能遭人畜践踏,要扔灶中焚毁。这一天蒸馒头有很多禁忌,一忌碱斑,二忌裂口,三忌面不发。这些禁忌在人们的心中都是有相应征兆的,分别代表“人畜祸福,家人
期刊
说到“请春卮”也许外地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东台人都知道“请春卮”就是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相互宴请的一种说法。那为什么叫“请春卮”呢?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文化色彩的说法:“卮”原来是古代的盛酒器具,后人用作“酒席”的代称,春节期间宴请的形式就叫做“请春卮”。这种习俗不仅仅局限于东台一隅,东台周边的城市扬州、泰州、盐城、南通等苏中地区都有新春时节请客聚宴、招待亲朋的这一古老风俗。  《邗江三百吟》卷五
期刊
我总以为,旧历的岁末境况,才最有过年的气象。如果不念及“几年欢乐几家愁”的光景,各地过年的习俗大抵都差不多罢?无非是尽量地营造一些幸福美满、欢乐喜庆的气氛来辞旧迎新,抑或是年末岁初,确实应该享受着儿女灯前的天伦之乐,再来三杯两盏老酒,那满脸写意的笑容倒是非常难得哩。  小时在甘肃乡下长大,虽然现今在都市里忙碌,也会在年末的花市里驻足流连。但多数的年末,更像一只候鸟,从温暖的岭南都市回到冷峭的北国乡
期刊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全中国人民喜庆的日子,世界各地灿烂的春节文化皆源自我国。不过在东北人看来,春节即是年,过春节就是过大年。听老年人说,黑龙江人过年起源于关内。伴随垦荒移民的不断增加,来自关内各地移民把老家的过年习俗与本地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老北方独特的过年习俗。  其实中国北方各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北方的过
期刊
“今年记得回来食年例哦!”,刚过元旦,好几位亲朋好友就发来邀请。在北方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对于我们高州人来说,那是“年例大过年”。  据清朝光绪《高州府志》记载:“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珓悬朱符而去。神号康王,不知所出。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相传,粤西地区的“年例”从汉唐开始由中原元宵节衍化而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