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之上,以创新驱动发展,工业逐渐变“轻”了,武汉产业结构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
武汉,兴之于水,“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江城”美名盛誉全国。武汉曾头顶工业重镇的“皇冠”,也曾因工业过重、国企独大、人才流失、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而“失落”。
历经沉浮。武汉开始苏醒,5000亿元、7000阮、9000亿元…到2014年ODP突破万亿,在中部率先挤入“万亿俱乐部”。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期间,武汉GDP总量增长了近五倍,城市排名从第16位上升到了第啦,武祝再次撑起了中部经济的脊梁。武汉涅槃重生,其产业结构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圈住工业
改革开放浪潮袭来,“工业偏重”的弊端浮出水面,更被人称之为是一座“充滿遗憾的城市”。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武汉应将工业摆在何等位置?
“城市经济实力最核心的问题是工业”,武汉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风口浪尖时,下定决心,坚持以工业为本、执着发展工业。于2011年武汉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武汉工业总产值呈现出了“跑步前进”的态势,2011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为7000亿元,到2013年就已经突破了万亿元,3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5161亿元人民币。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新武双造”的涌现,使得武汉工业发生了“链式聚变”。
于是,企业遍地开花,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被牢牢圈住。“武汉在复兴路径的选择上,圈住了‘工业’二字。制造业就像粮食一样,处于根本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张逸之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可见,武汉要想圈住工业,不仅要在规模上实现跨越,更要注重实现工业高品质发展,将创新摆在传统工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为传统工业注入创新活力。
武汉开始压缩传统工业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原材料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一批批自主技术创新成果落地。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在扩大传统汽车市场份额的同时,另一脚迈入了新能源汽车的门槛,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力图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城市智库
没有不老的产业。武汉在执着工业的道路上必须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产业注入年轻细胞。武汉将“目光”投向了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值占武汉经济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
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的“武汉·中国光谷”,2016年1-9月完成产值对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2.1%,使武汉稳占一半以上的中国光纤光缆份额。在生物医药领域,武汉光谷生物城异军突起,自开工建设至2016年末,产业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成功培育了生物这一朝阳产业。
武汉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之上,以创新驱动发展,工业逐渐变“轻”了,武汉产业结构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
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基于科技研发、自主知识产投而形成的,这恰恰与以“科教重镇”而闻名的武汉不谋而合。武汉拥有80多所大学院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其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都可谓是屈指可数。武汉在校大学生已达到100多万,“随手在武汉的大街上一抓,20多岁的年轻人都是大学生。”近几年,武汉有5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有近500项省级奖励。科教优势带来人才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利用科教科研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硬实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是武汉在经济发展上亮出的又一把利剑。
为进一步推动武汉新兴产业发展,将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无缝衔接,到2016年,武汉设立总规模为102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所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该引导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武汉在产业转型的节点上,牢牢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锻造着新的城市灵魂。
武汉,兴之于水,“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江城”美名盛誉全国。武汉曾头顶工业重镇的“皇冠”,也曾因工业过重、国企独大、人才流失、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而“失落”。
历经沉浮。武汉开始苏醒,5000亿元、7000阮、9000亿元…到2014年ODP突破万亿,在中部率先挤入“万亿俱乐部”。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期间,武汉GDP总量增长了近五倍,城市排名从第16位上升到了第啦,武祝再次撑起了中部经济的脊梁。武汉涅槃重生,其产业结构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圈住工业
改革开放浪潮袭来,“工业偏重”的弊端浮出水面,更被人称之为是一座“充滿遗憾的城市”。在新的一轮城市竞争中,武汉应将工业摆在何等位置?
“城市经济实力最核心的问题是工业”,武汉面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风口浪尖时,下定决心,坚持以工业为本、执着发展工业。于2011年武汉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武汉工业总产值呈现出了“跑步前进”的态势,2011年武汉市工业总产值为7000亿元,到2013年就已经突破了万亿元,3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5161亿元人民币。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新武双造”的涌现,使得武汉工业发生了“链式聚变”。
于是,企业遍地开花,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被牢牢圈住。“武汉在复兴路径的选择上,圈住了‘工业’二字。制造业就像粮食一样,处于根本地位。”《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张逸之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可见,武汉要想圈住工业,不仅要在规模上实现跨越,更要注重实现工业高品质发展,将创新摆在传统工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为传统工业注入创新活力。
武汉开始压缩传统工业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原材料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一批批自主技术创新成果落地。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在扩大传统汽车市场份额的同时,另一脚迈入了新能源汽车的门槛,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力图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城市智库
没有不老的产业。武汉在执着工业的道路上必须要寻找新的突破口,为产业注入年轻细胞。武汉将“目光”投向了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值占武汉经济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
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的“武汉·中国光谷”,2016年1-9月完成产值对武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2.1%,使武汉稳占一半以上的中国光纤光缆份额。在生物医药领域,武汉光谷生物城异军突起,自开工建设至2016年末,产业总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成功培育了生物这一朝阳产业。
武汉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之上,以创新驱动发展,工业逐渐变“轻”了,武汉产业结构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
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是基于科技研发、自主知识产投而形成的,这恰恰与以“科教重镇”而闻名的武汉不谋而合。武汉拥有80多所大学院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位于全国第二,其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都可谓是屈指可数。武汉在校大学生已达到100多万,“随手在武汉的大街上一抓,20多岁的年轻人都是大学生。”近几年,武汉有5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有近500项省级奖励。科教优势带来人才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利用科教科研优势提升工业经济的硬实力、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是武汉在经济发展上亮出的又一把利剑。
为进一步推动武汉新兴产业发展,将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金融无缝衔接,到2016年,武汉设立总规模为102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所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该引导基金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武汉在产业转型的节点上,牢牢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锻造着新的城市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