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医学检验中,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前提,对其可靠性和时效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措施,以期为医学检验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质量保证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19-01
在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主要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以及采集原始样本等多个方面内容[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在实验室中可以见到较多的自动化检验仪器,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实验室质量。通常情况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而在这一体系中,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又是关键和基础内容,因此,进一步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措施,对检验结果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精确性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医生和护理人员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密切沟通
在医学检验中,检验人员作为检验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对检验的实际意义和内容有所针对。对于检验人员而言,在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临床医生提供完整的信息,获得质量较高的检验样本,检验工作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护理人员在对检验样本进行采集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反复核对标本信息,通常情况下,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1)护理人员应该在化验申请信息上,将患者的姓名、申请时间、性别、申请医生、年龄、病床号以及检验内容等标注清楚,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字迹模糊或者书写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将信息核对清楚;(2)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取出检验样本,并将其送到相关地检验部门;(3)检验科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检验,并反馈检验结果信息。在整个过程中,临床医生护理人员都应该与检验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共享信息,从而为检验前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 患者自身准备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患者的自身准备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會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其内在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两个方面:(1)固定因素:主要包括民族、性别以及年龄等,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检验结果的参考区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不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2)可变因素:比如患者的生理节律、运动以及情绪变化等内在因素,而药物、饮食等影响为外在因素。检验前,在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取血部位、取血时间以及止血带的绑扎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饮食通常会导致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等各方面指标有所上升,而喝酒则会导致尿酸、乳酸明显增多。所以,患者在检查前一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激烈运动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长时间空腹则会导致白蛋白、血糖下降,同时恐惧、兴奋以及激动等都会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3]。因此,患者在进行医学检验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自身准备,在对标本进行采集时,尽量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正确采集标本
医学检验中,标本采集的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质量保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验项目名称;(2)采集标本的属性;(3)标本采集时间:人体内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时间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早晨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较低,而午后白细胞含量则较高。所以,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采集两次标本,采集时间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便于对比分析两次检验结果;(4)标本采集量。在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根据检验项目来确定相应地标本采集量;(5)抗凝剂的运用。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运用抗凝剂的标本,应该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且确定相应剂量;(6)防腐剂的运用。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运用防腐剂的标本,应该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并且确定相应剂量;(7)保存标本方法。完成标本采集后,对于无法立即检验的标本,要认真做好保存工作,比如冷藏、室温等;(8)标本管理。完成标本采集后,需要在标本上贴上标签,方便管理,通常标签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样本以及检查项目等,这样不仅方便标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所以,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在贴标本标签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出错,同时,在样本的采集、保存以及运输过程中,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样本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4 标本的验收与处理
完成标本采集后,应该立刻将标本送至相关检验部分,尤其是血液标本,应该尽量缩短储存和运输的时间,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一般来说,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实验室应该指派专人对标本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唯一性标志是否准确无误;(2)标本与申请检验项目是否一致;(3)保存标本的容器是否正确,并且有没有出现破损;(4)严格按照要求对标本剂量和外观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其中标本外观主要包括抗凝血中有无凝块、血清有没有乳糜状以及有无溶血等多个方面内容[4];(5)对采集标本时间至标本实际接收时间的间隔进行检查,确保标本质量。
5 结束语
在医学检验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分析前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检验人员整体素质,保证样品的采集、运输以及管理的正确性,确保样品质量,从而实现医学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应付.王玉兰.申子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39-48.
[2]伟民.浅谈护理工作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12,25(6):469-470.
[3]齐春华.王文平.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7(4):717-718.
[4]杨继群.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13-114.
作者简介:易雪淋,女,生于1979年6月,主管检验师,本科,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质量保证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19-01
在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主要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以及采集原始样本等多个方面内容[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在实验室中可以见到较多的自动化检验仪器,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实验室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实验室质量。通常情况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而在这一体系中,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又是关键和基础内容,因此,进一步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措施,对检验结果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精确性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医生和护理人员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密切沟通
在医学检验中,检验人员作为检验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对检验的实际意义和内容有所针对。对于检验人员而言,在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临床医生提供完整的信息,获得质量较高的检验样本,检验工作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护理人员在对检验样本进行采集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反复核对标本信息,通常情况下,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1)护理人员应该在化验申请信息上,将患者的姓名、申请时间、性别、申请医生、年龄、病床号以及检验内容等标注清楚,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字迹模糊或者书写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将信息核对清楚;(2)检验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取出检验样本,并将其送到相关地检验部门;(3)检验科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检验,并反馈检验结果信息。在整个过程中,临床医生护理人员都应该与检验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共享信息,从而为检验前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 患者自身准备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患者的自身准备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會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其内在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两个方面:(1)固定因素:主要包括民族、性别以及年龄等,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检验结果的参考区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不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2)可变因素:比如患者的生理节律、运动以及情绪变化等内在因素,而药物、饮食等影响为外在因素。检验前,在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取血部位、取血时间以及止血带的绑扎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饮食通常会导致尿酸、血脂以及血糖等各方面指标有所上升,而喝酒则会导致尿酸、乳酸明显增多。所以,患者在检查前一天,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激烈运动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长时间空腹则会导致白蛋白、血糖下降,同时恐惧、兴奋以及激动等都会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3]。因此,患者在进行医学检验时,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自身准备,在对标本进行采集时,尽量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 正确采集标本
医学检验中,标本采集的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质量保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进行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验项目名称;(2)采集标本的属性;(3)标本采集时间:人体内的化学成分,在不同时间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早晨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较低,而午后白细胞含量则较高。所以,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采集两次标本,采集时间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便于对比分析两次检验结果;(4)标本采集量。在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根据检验项目来确定相应地标本采集量;(5)抗凝剂的运用。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运用抗凝剂的标本,应该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且确定相应剂量;(6)防腐剂的运用。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运用防腐剂的标本,应该选择合适的防腐剂,并且确定相应剂量;(7)保存标本方法。完成标本采集后,对于无法立即检验的标本,要认真做好保存工作,比如冷藏、室温等;(8)标本管理。完成标本采集后,需要在标本上贴上标签,方便管理,通常标签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样本以及检查项目等,这样不仅方便标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性。所以,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在贴标本标签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出错,同时,在样本的采集、保存以及运输过程中,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样本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4 标本的验收与处理
完成标本采集后,应该立刻将标本送至相关检验部分,尤其是血液标本,应该尽量缩短储存和运输的时间,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一般来说,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实验室应该指派专人对标本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唯一性标志是否准确无误;(2)标本与申请检验项目是否一致;(3)保存标本的容器是否正确,并且有没有出现破损;(4)严格按照要求对标本剂量和外观进行全面仔细检查,其中标本外观主要包括抗凝血中有无凝块、血清有没有乳糜状以及有无溶血等多个方面内容[4];(5)对采集标本时间至标本实际接收时间的间隔进行检查,确保标本质量。
5 结束语
在医学检验中,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医院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建立一套完善的分析前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检验人员整体素质,保证样品的采集、运输以及管理的正确性,确保样品质量,从而实现医学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应付.王玉兰.申子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39-48.
[2]伟民.浅谈护理工作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临床检验杂志,2012,25(6):469-470.
[3]齐春华.王文平.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17(4):717-718.
[4]杨继群.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13-114.
作者简介:易雪淋,女,生于1979年6月,主管检验师,本科,湘潭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