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残雪是中国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本文基于残雪小说的独特艺术特征作出假设,即残雪小说中具有一种特殊的氛围效果。这种氛围作为一种必要的文学作品的成分与作家的写作、作品的生成方式、存在方式紧密连接在一起。对氛围的描述与性质的判断就是对作品的写作行为本身与文本主题的终极评估。
关键词:写作;氛围;历史;存在
作者简介:林梓豪,沈阳师范大学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残雪的名字在与中国文学的命运深刻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它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我设想这样一种使残雪的小说能够与许多中国文学区分开来的原因:无论是对于内容还是写作形式而言,在残雪的写作中,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在语言中生成并形成了自我的统一体。而这种既有重复性又具有连贯性的氛围效果在文本的解析与阅读的经验中都有迹可循。
我的第一个假设是:氛围是文本内容的转述话语与文本的实际面目相比之下所缺失的成分。这种成分当然不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修辞效果或其他的能指意义。氛围应该存在于文本的“事件”与“事件”表达的差异性之中。任何对于文学主题的讨论一旦开始,对于文学的讨论就结束了。事件与事件表达的这种差异越明显,小说的氛围性就越显著。氛围忠诚地记录了写作行为的发生与结果。在残雪的对于荒诞主题与疯癫主题的描述中,尽管内容复杂难解,但是事件往往是单一的,写作由此留下了充分广阔的能指区域以完善小说的结构(例如《公牛》与《污水上的肥皂泡》等作品中)。氛围不是对于小说的外部评价的产物,尤其是在残雪的作品中,强力的收缩性在混淆形式与内容的边界,氛围只能在写作的历史性中展开。残雪的个人风格也完全在独立于作品之外,氛围存在于残雪的理念之外,并只能生存于文本的内部。与之平行的是由人物的情绪所构成的自足世界。一旦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残雪小说中的氛围在成为一种鲜明印象的同时也在持续干扰着外界获取文本信息。人物的意图被置于括号里,事件的存在与历史的存在便对立起来,荒诞主题与疯癫主题取得了合法性,它们与氛围相互对照。而构成氛围的因素是始终恒一的。
残雪在《天堂里的对话》中写道:“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终于会变成一条鱼。到那时候,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你只会在黎明的湖边看见一条细长的小鱼蹦出水面,朝你动一动嘴唇,然后又消失在湖中。那时你的心脏会发生一次撕裂,头昏的像风车旋转。我不忍心变成那条鱼,我要和你一起在黑夜里寻找夜来香,你在门外,我在屋里。”类似的叙述在残雪的文学中似乎是一面隐秘的旗帜,證明了残雪的语言结构是残缺的并具有建设性的,但是统一性的中心并不存在,语言系统是无中心的系统。氛围效果包裹着诸如这部《天堂里的对话》或者是《痕》《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等作品里。所以我的第二个假设是:氛围等待着中心,并处于永远等待的状态。叙述的动力与语言的作用在不断抛弃原始的整一性,氛围在暗示着文本的形成,充当着非中心的场所,无中心的系统摧毁着文本并证明了写作的有所作为,最终我们无法找到摧毁的证据。故事系统试图阻止语言暴力的行为,正如德里达所说:“存在着历史与游戏的紧张,也存在着在场与游戏的紧张。因为游戏乃是在场的断裂。”小说的能指构成表达面,而所指构成内容面。在残雪文学的记号世界中,形象无法作为沟通文本与客观世界的工具,但并不是否认她笔下的形象并非是凝聚着历史的典型。在残雪的作品里,形象难以被稳定的形态所描述,是一种局部的知识。《苍老的浮云》中的虚汝华和更善无即是如此。写作的历史性在生成的统一体中发现了氛围的存在,或者说重新找回了先验隐藏的氛围。
残雪小说的模糊性印证了一点:即写作如果被当作文学概念的还原运动,那么任何形象都是历史的附加产品。从人物的伦理意义被摧毁的时刻起,作者的深层次的写作心理开始与一种“饥饿”意识发生关联,例如《黄泥街》所呈现的人物的生存情景。“饥饿”对欠缺与抑制状态的控诉使“饥饿”与臆想中的疯癫状态的产生关联。对氛围的唤醒的过程使残雪向幻想的历史序列发起冲击,并使之形成浮动的可能。所以最后我们会看到,氛围是隐藏着的,但是依然会被揭示。个体处境与集体处境在令人困惑的诗意里相互阐释,想象成为悲剧的土壤,最终与语言相融合,她的主要工作是对于样式重复的问题的解决,不停需求更新手段的动力。小说是形式辩证的终极答案,“写作是出路,如同意义在自身中脱离自身:作为现世他者的可能性的隐喻,作为存在如果想让他者显形就得隐身的形而上学的隐喻,它是着眼于现世他者的为他者的隐喻。在他者中挖掘以趋向那个同一在其中寻找其脉络及其现象之真金的他者,在这种臣服中同一总会自我迷失或被丧失,坠落,在下做铺垫。”
残雪的努力使我们发现,氛围形成并缠绕着语言结构,但它并不从属于语言。在这种藉由语言呈现的脆弱关系里,小说成为形式的艺术(反抗的艺术),而残雪的主题归根结底是无法提取的,她将文本置于世界的设计之中,但是通过语言完成了一种使命,就是使氛围形成。从残雪的文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氛围是将小说的历史性进行凝聚与突出显现的时刻。”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M].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法]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M]. 李幼蒸译.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法]罗兰·巴尔特. 写作的零度[M]. 李幼蒸译.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法]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M]. 谢强,马月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法]雅克·德里达. 书写与差异[M]. 张宁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
关键词:写作;氛围;历史;存在
作者简介:林梓豪,沈阳师范大学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1
残雪的名字在与中国文学的命运深刻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它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我设想这样一种使残雪的小说能够与许多中国文学区分开来的原因:无论是对于内容还是写作形式而言,在残雪的写作中,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在语言中生成并形成了自我的统一体。而这种既有重复性又具有连贯性的氛围效果在文本的解析与阅读的经验中都有迹可循。
我的第一个假设是:氛围是文本内容的转述话语与文本的实际面目相比之下所缺失的成分。这种成分当然不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修辞效果或其他的能指意义。氛围应该存在于文本的“事件”与“事件”表达的差异性之中。任何对于文学主题的讨论一旦开始,对于文学的讨论就结束了。事件与事件表达的这种差异越明显,小说的氛围性就越显著。氛围忠诚地记录了写作行为的发生与结果。在残雪的对于荒诞主题与疯癫主题的描述中,尽管内容复杂难解,但是事件往往是单一的,写作由此留下了充分广阔的能指区域以完善小说的结构(例如《公牛》与《污水上的肥皂泡》等作品中)。氛围不是对于小说的外部评价的产物,尤其是在残雪的作品中,强力的收缩性在混淆形式与内容的边界,氛围只能在写作的历史性中展开。残雪的个人风格也完全在独立于作品之外,氛围存在于残雪的理念之外,并只能生存于文本的内部。与之平行的是由人物的情绪所构成的自足世界。一旦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会发现,残雪小说中的氛围在成为一种鲜明印象的同时也在持续干扰着外界获取文本信息。人物的意图被置于括号里,事件的存在与历史的存在便对立起来,荒诞主题与疯癫主题取得了合法性,它们与氛围相互对照。而构成氛围的因素是始终恒一的。
残雪在《天堂里的对话》中写道:“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终于会变成一条鱼。到那时候,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你只会在黎明的湖边看见一条细长的小鱼蹦出水面,朝你动一动嘴唇,然后又消失在湖中。那时你的心脏会发生一次撕裂,头昏的像风车旋转。我不忍心变成那条鱼,我要和你一起在黑夜里寻找夜来香,你在门外,我在屋里。”类似的叙述在残雪的文学中似乎是一面隐秘的旗帜,證明了残雪的语言结构是残缺的并具有建设性的,但是统一性的中心并不存在,语言系统是无中心的系统。氛围效果包裹着诸如这部《天堂里的对话》或者是《痕》《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等作品里。所以我的第二个假设是:氛围等待着中心,并处于永远等待的状态。叙述的动力与语言的作用在不断抛弃原始的整一性,氛围在暗示着文本的形成,充当着非中心的场所,无中心的系统摧毁着文本并证明了写作的有所作为,最终我们无法找到摧毁的证据。故事系统试图阻止语言暴力的行为,正如德里达所说:“存在着历史与游戏的紧张,也存在着在场与游戏的紧张。因为游戏乃是在场的断裂。”小说的能指构成表达面,而所指构成内容面。在残雪文学的记号世界中,形象无法作为沟通文本与客观世界的工具,但并不是否认她笔下的形象并非是凝聚着历史的典型。在残雪的作品里,形象难以被稳定的形态所描述,是一种局部的知识。《苍老的浮云》中的虚汝华和更善无即是如此。写作的历史性在生成的统一体中发现了氛围的存在,或者说重新找回了先验隐藏的氛围。
残雪小说的模糊性印证了一点:即写作如果被当作文学概念的还原运动,那么任何形象都是历史的附加产品。从人物的伦理意义被摧毁的时刻起,作者的深层次的写作心理开始与一种“饥饿”意识发生关联,例如《黄泥街》所呈现的人物的生存情景。“饥饿”对欠缺与抑制状态的控诉使“饥饿”与臆想中的疯癫状态的产生关联。对氛围的唤醒的过程使残雪向幻想的历史序列发起冲击,并使之形成浮动的可能。所以最后我们会看到,氛围是隐藏着的,但是依然会被揭示。个体处境与集体处境在令人困惑的诗意里相互阐释,想象成为悲剧的土壤,最终与语言相融合,她的主要工作是对于样式重复的问题的解决,不停需求更新手段的动力。小说是形式辩证的终极答案,“写作是出路,如同意义在自身中脱离自身:作为现世他者的可能性的隐喻,作为存在如果想让他者显形就得隐身的形而上学的隐喻,它是着眼于现世他者的为他者的隐喻。在他者中挖掘以趋向那个同一在其中寻找其脉络及其现象之真金的他者,在这种臣服中同一总会自我迷失或被丧失,坠落,在下做铺垫。”
残雪的努力使我们发现,氛围形成并缠绕着语言结构,但它并不从属于语言。在这种藉由语言呈现的脆弱关系里,小说成为形式的艺术(反抗的艺术),而残雪的主题归根结底是无法提取的,她将文本置于世界的设计之中,但是通过语言完成了一种使命,就是使氛围形成。从残雪的文学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氛围是将小说的历史性进行凝聚与突出显现的时刻。”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M].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法]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M]. 李幼蒸译.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法]罗兰·巴尔特. 写作的零度[M]. 李幼蒸译.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法]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M]. 谢强,马月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法]雅克·德里达. 书写与差异[M]. 张宁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