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雪峰下的瑞士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置
  
  印控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端,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而斯利纳加就是印控克什米尔的首府,环抱着美丽的达尔湖。
  
  特色
  
  提起印控“克什米尔”(Kashmir),所有人的脑海都会立即显现火光冲天的爆炸场面,这就是前些年克什米尔惨烈的战争留给人们的可怕印象。事实上,克什米尔首府斯利纳加的美丽,可以将它称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大花园,有皑皑雪山、碧波湖水、青青绿草、牛羊成群。它与印度其他地区的气候有着天壤之别,不论自然景观、建筑、宗教信仰还是民风民俗,都有着独特之处。
  
  不仅固为这里盛夏凉爽,重要的是它的美丽,而且,这里就像印度的威尼斯,能够体验在水中生活的奇妙感受,很新奇,也很美妙。这里,因为多年战乱而名声大噪,事实上,战后这里很安全,正在进行各项事物的恢复,趁这个时候走一趟斯利纳加将更加有趣。
  去印度前,有朋友曾对我说“既然去印度,不妨去印控克什米尔看看,准能拍到够刺激的照片。”我想,所谓“够刺激”,恐怕是指战争遗留荒寂的废墟和血腥的苦痛。总之,在那个多年被战争笼罩的地方,一定充满着愤怒和悲伤。这样的照片拍出来,一定很有冲击力。不过,对于战争状态的照片我并不感兴趣,毕竟那不会令人们愉快。因此,起初我并没有去克什米尔的打算。
  
  意料外的旅程
  
  当我到了印度北部山区,坐落在原始森林中的达蓝萨拉(DharamsaIa)时,尽管5月的印度正值旱季,而这里却具有清新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晚饭时,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很客气又很神秘地问我是否想去克什米尔,他说:“克什米尔是‘喜马拉雅山下的瑞士’,那里夏天特凉爽,去斯利纳加看看你就知道了。”接着,他又说:“别以为克什米尔像伊拉克,我们那里的水乡景色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改变,谓相信我!”看来,既然已经到了距离印控克什米尔如此近的地方,而且夏季正是克什米尔的黄金季节,应该进去看一看。于是,我决定用手中的相机,见证一个真实的克什米尔。
  从这里到克什米尔,一路崇山峻岭,我原想租一辆吉普车,没想到当地朋友竟找来一辆貌似天津大发的小面包,后来我们才知道,当地人把外租的小车都称为吉普。无奈,我们只好乘着“大发”上路了。沿着环山公路,我们的车始终盘旋在山区的村庄中,星星点点的房屋洒落在高山丛林中,我们被炎热的气温侵袭着不住地淌汗水。偶尔与我们擦身而过的一列列军车,让人很快感受到了战争的味道。在距斯利纳加还有不足一百公里时,全副武装的军人越来越多,所有人在距离斯利纳加两公里处必须下车,对于我们这样的外国人,要逐一空手接受检查和登记。当我们再上车后,就进入了一条足有四公里长的公路隧道,这是进入克什米尔惟一的陆路通道。刚从隧道出来,仿佛换了一番天地,原本强射的阳光,突然被薄云遮盖,空气中吹来了阵阵清风,盘山的层层梯田更使我们眼前豁然一亮,水稻田边的老牛在悠闲地吃着草,农民安然地走在田梗上。
  在我的印象中,克什米尔经过了十几年的战乱,长期处于印巴两国的领土纷争中,该是个无法得到安宁的地方,怎么还会有这般幽静的景观?正在我觉得纳闷的时候,随着我们的车不断地往里开,便出现了越来越多手持长枪的军人,他们几乎每隔一百米设立一个岗哨,像是站在夹道欢迎我们。可司机却对这些印军很信赖,他说:“有军人的地方绝对安全,他们是保护这里的。你们不用担心。”他还建议我们住到达尔湖的船屋,据说,船屋是当地一道重要的景观,所有外来人都喜欢住在那里。
  
  水乡泽国达尔湖
  
  经过了12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克什米尔首府斯利纳加,被称为水乡泽国的达尔湖就在其中。来到达尔湖岸边,当身处水乡悠闲的环境中,瞬即把我们一路的饥饿与疲惫一扫而空。达尔湖长六公里、宽三公里,是由Gagribal湖、Loknt湖和Bod Dal三个湖组成。以独特的水上船屋而闻名,湖面上停靠着各式各样,大小不同、色彩不同的船屋,每个船屋都装饰得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看上去很有趣也很特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曾经在他的印度三部曲中,对达尔湖有一段诗情画意的特别描写。想必住在达尔湖的船屋上,一定会是一段很有意思的经历。
  船屋的客源来自不同的渠道,通常,夏季也是一年中的旺季,必须提前预订,当然,近千艘船屋,很难全部住满,所以,有不少老板每天在湖边守株待兔,我们就是被“克什米尔的月亮”(Moon of Kashmir)船屋的老板古朗在湖边“逮”到的客人。
  第一次在湖边见到古朗,他瘦弱的身材,窄窄的脸颊,架了副大大的眼镜,两眼像老虎一样紧盯着每一个外来人。当他看见我们是外国人,立即冲了上来,一个劲儿地向我们推荐他的船屋,甚至不惜把价格压到了底线,每天600卢比(约合120元人民币),可以把一艘小船屋全包下来,包括两室一厅,卫生间,还有一个纳凉的平台,这个价格对于其他大船屋来说,不足三分之一,而对他来说,让船屋空着还不如便宜出租。按理说,现在正值旺季,可老板却把价格压得如此之低,看来战争的确给这里的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尽管印度政府已经宣布,印控克什米尔已经对外开放了,但人们仍然心有余悸。
  我们在古朗的热情招呼下,坐上他划的小船,穿过靠近马路的一片湖水,他边划船,边向我们大致介绍了情况。古朗家的船屋已经延续了三代人,他从小就是在船屋长大,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他说,船屋的历史要追溯到英国殖民时代。当时,尽管整个印度被英国统治,但克什米尔并不在其统治区内。那时候,克什米尔土王非常强悍,明确规定,英国人可以进入克什米尔,却不能在此买地建屋,无奈的英国人只好想出一个在水上建船屋的主意。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些船屋陆续传承到现在,形成了一项非常独特的景观。
  来到古朗的船屋,我们才知道,他的“克什米尔的月亮”船屋有不同风格的四五艘船,我们租的只是其中最小的一艘。最值得他骄傲的是,他家有一艘上世纪初建造的船屋,1942年英国一个大臣曾经在此居住过半个月,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克什米尔的月亮”远近闻名。我能感受得到这段历史给他带来的荣誉,尽管事隔六十多年,当这位46岁的船主为我们讲述那艘船屋时,脸上还洋溢着无比的自豪。
  古朗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就在他生下三个女儿后,才发现两个都无法说话。女儿长得很漂亮,却无发开口说话,给这位父亲带来了不少打击。不过比起战争,他更希望硝烟尽快被驱散,让他的“克什米尔的月亮”永远点亮。
  
  水上交易市场
  
  达尔湖的蔬菜交易市场,是来到达尔湖的人必看的一道“人文景观”。清晨四点多,东方的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我们便从睡梦中起来,坐上预订好的小船,飘摇在达尔湖的水面上。清晨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水上泛起的轻风吹拂着脸颊,透着一丝凉意。在我们小船的不远处,时而能隐约看见一艘小船在水中摇摆,船主们带着他们种植的蔬菜,划向交易市场。
  蔬菜交易市场在一个比较宽阔的湖面上,之所以能形成水上市场,是因为达尔湖有若干个水中浮岛,如同水上田园,这些浮土很肥沃,水上人家正是利用这些得天独厚、无需灌溉的浮土种植蔬菜,而且,蔬菜长得绿油油的,很肥壮。由于各家种植的蔬菜不同,人们利用这种交易形式可以获得更多品种的蔬菜。
  看他们在水上交易,是件很有趣的事,由于湖面和小船流动的特殊性,买卖双方总在不断的移动中。时而相互碰撞,时而又被湖水冲出几米,买卖中原本方向朝东,谈着谈着不由自主地转向了西。我看到,一个卖方老头,嫌买方价钱杀得太低,一甩划浆正欲拂袖而去,却冷不防被对方拉住小船,差点把满船的蔬菜弄翻。
  
  “你到底卖不卖?”
  “你不想买也别动手嘛!”
  其实,这水上交易市场和中国的菜市场没什么两样,讨价还价,不过由于两人相互隔着小船,大都比划手指头,尽管市场的小船看上去“动荡不安”却更像一座哑巴市场,没有传统集市的嘈杂,听到的只有水声和桨橹声。就连站在一旁拍照,都会不由自主掉转方向或调整姿势,否则,人们都在流动中,不定就被飘到哪儿去了。
  
  户外探险提示
  
  1、从德里可乘火车或长途汽车(大约12个小时)到达蓝萨拉,再到印控克什米尔可乘坐长途汽车,中途需要转一次车,大约分两天到达,价格约三百卢比。也可以租一辆小车(大约11个小时),四千卢比左右,不过,通常返回时可以压价,只需付去时的一半价格就行。
  2、在克什米尔一定要体验居住船屋的感受,一千多只船屋,可供选择的款式很多,谈好价格后再入住。
  3、租小船在达尔湖游荡,会有无数的小贩向你推销各种商品,当然,他们也是出于生活所迫,所以不要太过反感。一定要想清楚买了东西的用途,否则,很有可能会买了许多东西之后才觉得没什么用处,而后再去感叹钱包变瘪的速度就来不及了。
其他文献
开家民族工艺小店  梦想成活率:◆◆◆◆◆  移植希望:在城市里坐拥一片梦想的花园,开一个店面不大的民族工艺小店就可以。你不但可以利用出游的时间到工艺品原产地去进货,更可以通过每天把玩这些小东西回忆异乡旅行的酸甜苦辣。目前,尼泊尔、印度、西藏、云南、贵州的工艺品拥有最多的追随者,而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工艺品,如新疆下马力巴格乡的摇床等更具竞争力。  潜在障碍:小店的经营也是经营 由于没有核算清楚成
地点: 吐鲁番老城农贸市场位处吐鲁番市中心老城路南,是吐鲁番地区最大最热闹的巴扎。    巴扎特色:  “如果天上有十个太阳,那九个就在吐鲁番”。吐鲁番是朝觐太阳的地方,伴着太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们最原始最幸福的记忆和体验。吐鲁番老城巴扎的气质就如同“任由土气但极其有效的房子”一样。“热一高温”,“黄一民居”、“绿一植物”之间互补的关系,在500年前就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当以东
电影是影像的一种,相对来说大众对电影更感兴趣一些。而影像对于艺术圈来说还有一种新的形式,影像和装置艺术常常是放到一块的。影像对镜头语言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和电影巨大的盲目受众比较,我个人觉得从文本出发,更接近创作的应该是艺术影像。  2011年春天,我入驻某艺术馆进行了为期近半年的驻馆创作。一同驻馆的艺术家国内国外都有,共二十多人,分布在艺术区的各个工作室内。以绘画为主,少数行为艺术,影像、音乐、
阿拉善的美丽与哀愁    多久了,对面始终没有见一辆车与我们交错,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有人说贺兰山下蕴育中国电影的传奇,东麓镇北堡影视城张艺谋拍出《红高粱》,第一次为中国电影捧回金熊,西麓阿拉善戈壁草原王全安拍出《图雅的婚事》,再次为中国电影捧回金熊。此刻,我们的车应该就是奔驰在贺兰山下吧。  “看!”随着同伴重重的一击,我猛然被从游离中拉出,又立刻怔住:夕阳西下眼前的大地是一片金黄,对侧的天是一
赤裸度:****  赤裸宣言:只有风知道我的温度    西藏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永远忠实,温暖,可靠的家。时隔五年,我再次来到了拉萨,希望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感受西藏,享受攀岩,期待得到更多生命的启示。  相对于国内其他的攀岩“胜地”,拉萨有着更多的独特性:藏传佛教文化、平均3700米以上的海拔、变化多样的气候、淳朴民风和旅游开发的交融、亿万年的岩石构成……这一切足以使任何人的血液沸腾又心存敬畏。
山峰:绰莫拉日峰,7326米,喜马拉雅,不丹/中国西藏  人物:Marko Prezelj和Boris Lorsnci(斯洛文尼亚)  时间:2006年10月10日~16日(4天上攀,2天下撤)  风格:阿尔卑斯方式  路线:西北柱状山体路线  长度:2000米  难度:ED2 M6 /30~70°  2006年10月16日,我和BorisLorencic成功开辟了绰莫拉日峰西北侧柱状山体路线。 
德格一直是我最爱的县城之一,这浸染在一片南部的藏区风景里,林木葱郁、草肥水美的红色小城,最让我爱的首先是建筑——全部是原木外墙,涂饰以纯正的藏红颜色,门窗还有精美的彩绘。
“一粒细石,便是一个大障碍;一丝清风,便是一次大摇撼;一只小蚂蚁,每天都坚持着漫长的旅途。” —阿拉伯谚语      出发    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可奈何之中,只不过是无奈的程度不同。2005年止尘在家蜗居半年有余,一日秋高气爽,止尘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强烈的失落感。户外摄影既是相随半生的瘾,也是周期发作的病。喧嚣逆耳,红尘刺眼,利禄烦心,该出去走一走了。  准备好相机,收拾好行囊,跨上相随多年的摩托车
柳州鹿寨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鹿寨县文化馆馆长,原柳州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鹿寨县文联主席。迄今已在各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300余万字,著有散文诗集《素洁的情笺》、中短篇故事集《包袱里的感动》、戏剧曲艺集《子规声声》等。  洛江市是个县级市。市长郭尚丰上任不到半年,就跟香港四海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海连天签订了一份《投资意向书》。海连天愿意投资3亿元人民币对城北小区进行旧城
变迁地:西藏拉萨  变迁见证:  张鹰 1973年到达拉萨,他三十多年在拉萨生活,就伴随着拉萨的变迁。  范久辉 2003年到现在一直漂在拉萨。他漂在拉萨的这段时光,恰是拉萨从纯户外走向泛旅行的转变。  变迁感言:  评述属于亲历者。亲历的变迁融在细节,显现真实的本色。      1966年的布达拉宫前还是一片天成,对面的河里还是当地人洗衣、洗头发的地方。(摄影/段宏)    到了2006年,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