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更注重核心素养评价的多样化、多形态发展,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与反馈系统,一直是命题者最需要把握的,这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一环。在当下的中考语文试卷命制过程中,命题追求情境化综合性,以活动探究为主线,来构架整份试卷。命题需要通过阅读策略,展现思维过程,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在本年度的原创试题评比过程中,笔者始终把握好体现新课程标准导向,追求试题材料和语言情境的人文性、典范性,力争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联结策略将试卷的积累部分10分全部统一在一个大的情境之下,将传统文化知识与古代诗歌相联结,将课外古诗文与课内的文言字词考查相联结,将传统文化常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结,把字音字形、文言字词、课内外古诗、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全部联结起来考查,追求命题的情境化与综合性,把握命题的策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一、巧设情境生本化,搭建梯度性联结
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此外,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就是语文学习中要对教材有全方位的认知与感悟。将课内外文本和知识点适当的联结,进行整体性把握,将课内知识点作为一个引子,联结起课内外阅读和知识,把语文的教学和生活实际运用联结起来,把知识点的考查与传统文化知识联结起来。
统编教材的编写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知识联结这一要求。如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的课后就有这样的练习:
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他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那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学生通过学习课内的诗歌来分析课外的古诗词,从分析诗意、体会诗情角度体会景物特点,理解故事描绘景物用词之准确细腻。又如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介绍了物候知识,在教学参考中就有关于物候与节气和相关的古代诗歌的详细介绍。
因此,在“后考纲时代”,命题者在命制试卷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了方向,可以自由发挥,而是要牢牢把握住一条主线,就是紧扣课标、教材和试题,做好三者相统一的工作。基于这样的主线,笔者在积累部分中做了尝试:怎样在一个大情境中联结所有小题,将识字写字、古诗文默写、课内外的文言字词、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相联结,立足于课内教材延伸至课外知识,再由课外返回到课内,有梯度地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如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zhòng春时节的开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①染绿红。驚蛰时节,草木②发,和风挑动勤劳的人们——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hòng(
一、巧设情境生本化,搭建梯度性联结
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此外,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就是语文学习中要对教材有全方位的认知与感悟。将课内外文本和知识点适当的联结,进行整体性把握,将课内知识点作为一个引子,联结起课内外阅读和知识,把语文的教学和生活实际运用联结起来,把知识点的考查与传统文化知识联结起来。
统编教材的编写也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知识联结这一要求。如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的课后就有这样的练习:
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他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那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学生通过学习课内的诗歌来分析课外的古诗词,从分析诗意、体会诗情角度体会景物特点,理解故事描绘景物用词之准确细腻。又如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介绍了物候知识,在教学参考中就有关于物候与节气和相关的古代诗歌的详细介绍。
因此,在“后考纲时代”,命题者在命制试卷过程中并不是没有了方向,可以自由发挥,而是要牢牢把握住一条主线,就是紧扣课标、教材和试题,做好三者相统一的工作。基于这样的主线,笔者在积累部分中做了尝试:怎样在一个大情境中联结所有小题,将识字写字、古诗文默写、课内外的文言字词、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相联结,立足于课内教材延伸至课外知识,再由课外返回到课内,有梯度地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如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zhòng春时节的开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①染绿红。驚蛰时节,草木②发,和风挑动勤劳的人们——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h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