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教学,一般地说,是指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系统“设计”教学的过程。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原本是一种理解人的活动”,无疑要求把教学变成学生学习、体验和收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展现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问题主要在于,如何使课堂教学节奏变得有序,如何能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能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学生同伴互动,进而有新的生成性的学习和拓展。
新的教学评估和新课程的推广,给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给教师带来操作困惑。最大的困惑来自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课堂教学具体怎样操作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常规课与活动课、公开课被误解为完全不同的课型,只要求后者“出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课型的确有差别,要求自然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事实上关键在常规课,常规课上的好,同样可以“出彩”。这种彩是自然生成的,是要求教师做到有效备课的。
有效备课首先应将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有机结合,注意每课时之间、单元之间和模块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现有历史必修教学模块前提下,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补充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种情况值得注意,即如果造成教学整体任务完不成,学生可能会产生学习上的焦虑和迷茫。此外,有效备课还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特点
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大致按类别而形成群体特点。最重要的有两类情形:学习程度高的群体,参与程度相对高,学习积极性高,听课专注度高,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高,课堂学习气氛容易营造,与此相应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比较容易体现。教师对这类学生群体,要注意保护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适时进行调节,在教学问题设计上有相对应的高度,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历史的欲望,否则也会陷入对课堂的疲倦。
学生个体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求知欲的不同。但可以说所有的学生对教师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介绍、精辟的见解、恰到好处的影视插播都是感兴趣的,如果同时能够配合有层次的学案、教材阅读,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场面未必热闹,但却有可能使不同学生有所收获。有效备课,就是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针对有无、深浅、高低、多少的差异,预设教学实施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这不止是方法问题,它还涉及基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并营造达成这一理念的课堂文化。为此,教师就得用心在学生需要处设契机,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理想,最终造成人人参与、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课堂环境。
二、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每个课时都应体现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运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材内容,共同从不同维度来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而且能够从中洞悉他们的因果关系,乃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历史”联系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提供更多可以参照的角度和观点,而不至于坐井观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此,学生也就不难留下自己值得再玩味的学习笔记,他们甚至会从中受到启示,去模仿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预设教学目标及其达成策略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目标太高学生难以接受,目标太低则降低了历史学科的学术价值。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是有效备课的下位目标,它以激活学生有效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为基础,偏重于方法性策略;但学什么和为什么学,却是有效备课的上位目标,它以促成学生人生的自尊、信念、理想为取向,偏重于方向性策略。无论上位目标,还是下位目标,都需要一种有效的切入并打动心灵的“契机”,有效备课的重点就是找准重要的契机。比如,留有余地,时间上的余地,空间上的余地,以供思考与交流,就是契机之一。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办法学好历史是重要的,促进学生理性思考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并能够据此认识自己、提高人格素养,更是重要的。
总的看,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展现教学行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过程,两者是同一体的两个侧面。就此说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需要的,但缺乏正确的理念做支撑,它反而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理念指挥手段,手段帮助理念,二者如此紧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够把学生、教材、教师融为一体,或者把课件、教材、板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与学生学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的氛围,形成有序而活泼的教学,生成学习而不是“填鸭”。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教师、学生的教学就是两张皮,就没有教学的融合反应,就不会有生成性学习,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最佳效果。虽然生成教学未必每节课都会出现,但是没有生成教学的思考和设计,就很难出现生成教学。这些都得教师在备课中预先思考到位。
作者单位:山西省寿阳第二职业中学
新的教学评估和新课程的推广,给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给教师带来操作困惑。最大的困惑来自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课堂教学具体怎样操作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常规课与活动课、公开课被误解为完全不同的课型,只要求后者“出彩”。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课型的确有差别,要求自然也应有所不同。然而事实上关键在常规课,常规课上的好,同样可以“出彩”。这种彩是自然生成的,是要求教师做到有效备课的。
有效备课首先应将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有机结合,注意每课时之间、单元之间和模块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现有历史必修教学模块前提下,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当补充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有种情况值得注意,即如果造成教学整体任务完不成,学生可能会产生学习上的焦虑和迷茫。此外,有效备课还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特点
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大致按类别而形成群体特点。最重要的有两类情形:学习程度高的群体,参与程度相对高,学习积极性高,听课专注度高,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高,课堂学习气氛容易营造,与此相应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比较容易体现。教师对这类学生群体,要注意保护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适时进行调节,在教学问题设计上有相对应的高度,不断激起学生探索历史的欲望,否则也会陷入对课堂的疲倦。
学生个体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求知欲的不同。但可以说所有的学生对教师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介绍、精辟的见解、恰到好处的影视插播都是感兴趣的,如果同时能够配合有层次的学案、教材阅读,那么学生参与学习的场面未必热闹,但却有可能使不同学生有所收获。有效备课,就是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针对有无、深浅、高低、多少的差异,预设教学实施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这不止是方法问题,它还涉及基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并营造达成这一理念的课堂文化。为此,教师就得用心在学生需要处设契机,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理想,最终造成人人参与、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课堂环境。
二、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
每个课时都应体现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运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材内容,共同从不同维度来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而且能够从中洞悉他们的因果关系,乃至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历史”联系也是需要的,至少可以提供更多可以参照的角度和观点,而不至于坐井观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此,学生也就不难留下自己值得再玩味的学习笔记,他们甚至会从中受到启示,去模仿构建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预设教学目标及其达成策略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目标太高学生难以接受,目标太低则降低了历史学科的学术价值。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是有效备课的下位目标,它以激活学生有效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为基础,偏重于方法性策略;但学什么和为什么学,却是有效备课的上位目标,它以促成学生人生的自尊、信念、理想为取向,偏重于方向性策略。无论上位目标,还是下位目标,都需要一种有效的切入并打动心灵的“契机”,有效备课的重点就是找准重要的契机。比如,留有余地,时间上的余地,空间上的余地,以供思考与交流,就是契机之一。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办法学好历史是重要的,促进学生理性思考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并能够据此认识自己、提高人格素养,更是重要的。
总的看,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展现教学行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过程,两者是同一体的两个侧面。就此说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需要的,但缺乏正确的理念做支撑,它反而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理念指挥手段,手段帮助理念,二者如此紧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够把学生、教材、教师融为一体,或者把课件、教材、板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与学生学习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的氛围,形成有序而活泼的教学,生成学习而不是“填鸭”。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教师、学生的教学就是两张皮,就没有教学的融合反应,就不会有生成性学习,当然也就不会产生最佳效果。虽然生成教学未必每节课都会出现,但是没有生成教学的思考和设计,就很难出现生成教学。这些都得教师在备课中预先思考到位。
作者单位:山西省寿阳第二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