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满足社会对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关键词 预防医学;应急能力;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3-02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而目前各医学高校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后备军。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知识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1]。由此可见,作为培养应对突发事件人才的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急需改革[2-3]。
因此,本研究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的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塑造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实验目的】通过开展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强化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接报正确处理能力、证据采集筛选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技能、实验室理化分析技能及微生物检验检疫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事件防控能力等。
【课程计划】打破学科限制,按学科将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多学科的整合;打破理论与实验课的界限,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课上讲解(如各种调查处理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相关标准条例的解读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校外实习学时(如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参观等),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做实验。
【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验内容专业英语素质,并为留学生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组织】由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协调安排,将各实验模块分配到相应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工作及考核工作,具体课时安排和开展顺序可参照下文。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开放学生与科研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4];另一方面实行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导师制[5],学生在实验授课教师和课外科研导师的双重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验工作。
【实验流程】
1)感性认识:了解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基本情况(参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企业等),启发学生分析环境及食品中有害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
2)理论讲解:介绍各实验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性;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技术、现场采样的原则、方法和质量控制。
3)现场流行病调查、监测及采样:模拟现场,由学生按照理论讲解内容,分组分模块对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及采样。
4)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统计处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汇总现场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总结评价: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分析结果,全班共享,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写出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考核方式】
1)实验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问询处理;现场采样(食品、水、生物制品等);理化
分析;生物安全防护;无菌操作;实验专业技能操作等(占总成绩的60%)。
2)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结论、防控措施、附件(国家标准等)(占总成绩的30%)。
3)实验理论考核: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与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等(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2006年9月23日上午10:00,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电话报告:YYY乡ZZZ村86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起病急、恶心、腹痛、腹泻(呈粘液、水样便),部分病人有低热、呕吐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接报后,当地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县卫生局立即抽调当地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院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名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这是一起水源性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2号水井)。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污染水源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调查处理模块汇总如下。
流行病学模块
实验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学时)
实验02: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1学时)
卫生统计模块
实验03:调查问卷设计指导(1学时)
实验17:科研论文的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环境卫生模块
实验04: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讨论课)(1
学时)
实验05:自来水厂参观(4学时)
实验06:水体污染源调查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学时)
实验07:水质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水中硫酸盐的测定)(2学时)
食品卫生模块
实验08: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讨论(1学时)
实验09: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原则(GB 14938—94)(1学时)
卫生微生物模块
实验10: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学时)
实验11: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学时)
实验12:粮食中真菌的检测(2学时)
附:综合实验评价报告模版
1)基本情况:事发地点地理位置、气象环境、人群分
布、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特点。
2)水源情况:通过饮水调查了解病例发生与水源关系,筛选可疑污染源。
3)发病情况。
①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症,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②流行特征: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4)实验室资料。
①患者致病因素的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②水、食品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5)病因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生物样品的检验检疫,总结分析出致病因素,并列出主要分析依据。
6)诊断依据:结合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现场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微生物检疫等手段,做出疾病诊断。
7)控制措施:结合案例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江敏,刘达伟.我国预防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现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36-38.
[2]李华,万成松,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13-1014,1023.
[3]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8):765-767.
[4]袁国保,李乐,龙斌,等.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 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40-543.
[5]周勇,贺莉萍,谭徽,等.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12):
2253-2254.
关键词 预防医学;应急能力;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3-02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而目前各医学高校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后备军。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知识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1]。由此可见,作为培养应对突发事件人才的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急需改革[2-3]。
因此,本研究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的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塑造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实验目的】通过开展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强化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接报正确处理能力、证据采集筛选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技能、实验室理化分析技能及微生物检验检疫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事件防控能力等。
【课程计划】打破学科限制,按学科将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多学科的整合;打破理论与实验课的界限,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课上讲解(如各种调查处理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相关标准条例的解读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校外实习学时(如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参观等),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做实验。
【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验内容专业英语素质,并为留学生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组织】由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协调安排,将各实验模块分配到相应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工作及考核工作,具体课时安排和开展顺序可参照下文。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开放学生与科研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4];另一方面实行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导师制[5],学生在实验授课教师和课外科研导师的双重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验工作。
【实验流程】
1)感性认识:了解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基本情况(参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企业等),启发学生分析环境及食品中有害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
2)理论讲解:介绍各实验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性;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技术、现场采样的原则、方法和质量控制。
3)现场流行病调查、监测及采样:模拟现场,由学生按照理论讲解内容,分组分模块对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及采样。
4)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统计处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汇总现场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总结评价: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分析结果,全班共享,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写出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考核方式】
1)实验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问询处理;现场采样(食品、水、生物制品等);理化
分析;生物安全防护;无菌操作;实验专业技能操作等(占总成绩的60%)。
2)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结论、防控措施、附件(国家标准等)(占总成绩的30%)。
3)实验理论考核: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与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等(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2006年9月23日上午10:00,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电话报告:YYY乡ZZZ村86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起病急、恶心、腹痛、腹泻(呈粘液、水样便),部分病人有低热、呕吐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接报后,当地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县卫生局立即抽调当地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院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名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这是一起水源性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2号水井)。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污染水源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调查处理模块汇总如下。
流行病学模块
实验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学时)
实验02: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1学时)
卫生统计模块
实验03:调查问卷设计指导(1学时)
实验17:科研论文的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环境卫生模块
实验04: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讨论课)(1
学时)
实验05:自来水厂参观(4学时)
实验06:水体污染源调查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学时)
实验07:水质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水中硫酸盐的测定)(2学时)
食品卫生模块
实验08: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讨论(1学时)
实验09: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原则(GB 14938—94)(1学时)
卫生微生物模块
实验10: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学时)
实验11: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学时)
实验12:粮食中真菌的检测(2学时)
附:综合实验评价报告模版
1)基本情况:事发地点地理位置、气象环境、人群分
布、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特点。
2)水源情况:通过饮水调查了解病例发生与水源关系,筛选可疑污染源。
3)发病情况。
①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症,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②流行特征: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4)实验室资料。
①患者致病因素的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②水、食品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5)病因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生物样品的检验检疫,总结分析出致病因素,并列出主要分析依据。
6)诊断依据:结合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现场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微生物检疫等手段,做出疾病诊断。
7)控制措施:结合案例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江敏,刘达伟.我国预防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现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36-38.
[2]李华,万成松,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13-1014,1023.
[3]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8):765-767.
[4]袁国保,李乐,龙斌,等.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 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40-543.
[5]周勇,贺莉萍,谭徽,等.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培养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0(12):
225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