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

来源 :今日财富·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特点,同时借鉴国外农业发展经验,说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集中度过低、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劳动力过剩、农户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等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农业;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政策建议
  
  农业市场结构是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农业产业的出发点,它是农业市场中买卖双方之间、自身之间以及与市场外潜在进入者之间构成特征及联系方式的集中表现,它决定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而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方式及取得的绩效和成果。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性、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等。产业组织理论表明,一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将决定市场上的企业行为,进而影响到该行业的市场绩效,所以分析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提出改进的政策意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市场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市场集中度与规模经济
  市场集中度是度量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反映了市场卖者或买者对产品的垄断程度。度量集中度的指标可用企业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职工数量等来体现。农业不同于其它生产行业,经营主体为一般多为家庭,具有数量广、规模小、市场份额极度分散等特点,在任何国家其市场集中度都偏低,即使是以大规模生产的美国,农业行业集中度也只有15%[1],更何况拥有两亿多农户的中国。
  (一)从生产主体角度分析:由于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是家庭承包经营,每一个农业生产单位所能获得的土地极其有限,农业产出也就很有限,所以无论是用经营规模,还是用市场占有率来计算,我国农业的市场集中度都非常低。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户数从2000年的24148.7万户到2007年的25435.0万户,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占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平均达到45.19%(见表2),远高于第二、三产业。虽然国有农场的农业产值随着全国农业总产值的增加而增加,但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到10%,其粮食作物产量只占全国粮食产量的5%左右(见表3),可见以家庭为主的小单位农户,占据我国农业产业生产主体的绝大多数,是造成生产者集中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表1 全国乡村户数调查表(图)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表2 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及从业比重表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表3 国有农场粮食产量及产值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及总产值比例表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从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角度分析: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所以土地规模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加上1978年以后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土地户均占有量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2002~2007年我国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只有约0.5公顷(见表4),而且近年来还有下降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美国1/300、欧盟1/40、日本1/20。一般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的大小应为4公顷左右[2],我国除了极少部分的国有农场能达到此标准外,多数农民的户均耕地面积不到规模经营的1/8,这种超小规模的经营直接导致了农业集中度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4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比重表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整理农业产业的低市场集中度加大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反映市场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它主要体现在同一产业产品间的需求较差价格弹性为正。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对所提供的产品,通过质量、品牌、广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改善,区别于同一产业中其他企业的相同产品,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是一种非价格壁垒[3]。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化主要由于自然因素形成,从这一点上说,与传统的产品差异化分析有很大区别。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产品差异化主要用来分析工业产品,而工业产品主要是在工厂里进行生产,受技术水平影响较大,可控性较强,基本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多种自然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导致没有两种农产品是完全同质的,但由于市场上供给者较多,农民的主观差异性并不明显,加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曲线是弯折的,除了对一些明显成本较高的质量较好的农产品,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之外,在一定质量下,需求没有太大程度的变化,所以自然因素造成农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除此之外,农产品差异化还受主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农产品的物理特性,即外观、包装;消费者的主观印象,如不同农产品品牌、广告给人的印象以及消费者的个人偏好;销售的地理位置差别,如地理标识的形成;销售服务的差别等。但在中国,由于农民以家庭经营为主,土地集中度低,农产品流通政策不健全,信息获取严重不对称,买方垄断,农民对自身农产品的营销观念不足,生产具有盲目性,所以由主观经济因素导致的农产品差异化程度依旧很低。
  我国农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使得农民无法单独对农产品进行定价,单个农户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这与市场集中度表示的完全竞争市场相吻合。同时,较低的产品差异性,使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时遇到的阻碍小,在农产品开发和销售策略阶段的成本较低。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进入和退出壁垒也是衡量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它不同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所研究的产业内部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而只关注产业内和产业外潜在竞争者的市场关系。进入和退出壁垒简单来说就是进入门槛和退出阻力,即新的主体想要进入新的产业时,所要面对该产业内已存在者的规模经济、绝对费用、必要资本以及原有主体想要退出该产业时所要考虑的沉没成本等。
  我国农业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与工业进入壁垒相比要低得多。一是农业市场的规模经济壁垒较低,农业产业市场规模是农业产业市场容量与农户数量之比,假设我国农业为市场容量短期内固定,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农户数量逐年增大,即农业市场规模在减小,由此可见,与工业相比农业市场缺乏规模经济壁垒;二是产品差异化壁垒较低,由上面分析可知,我国农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基本不存在,单个农户只要拥有一块土地,即可进入农业市场,生产农产品;三是必要资本壁垒较低,农业生产的必要资本即为土地和劳动力,我国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土地和生产主体集中度低,所以所需的必要资本较低;四是农民技术壁垒低、经营能力弱,农业生产活动所需的技术含量较低,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被收购商控制,市场竞争力弱。
  而农业市场的退出壁垒除了一些农业企业在退出生产时一些农业机械等专用资产折价卖出时的沉没成本之外,大部分表现在政策法规上,如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障碍,现有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流转速度低等;同时政策法规的退出壁垒也加深了农民的不安全感。农民认为土地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障,即使进城务工,从事非农工作,由于城市工作的不稳定性,农民也不愿意放弃土地,造成大量土地的闲置和撂荒。国土资源部公布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结果,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空闲、批而未供土地近400万亩;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108万亩,空闲土地8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据福建省古田县水口镇耕地撂荒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预计全镇将撂荒耕地402亩,占整个耕地面积的4.174%;另据四川省阆中市农调队对10个社区的调查显示:2004年底共有农户285户,耕地面积719.6亩,其中抛荒面积62.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这些是工业生产中不多见的,构成了农业产业市场较高的退出壁垒。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市场有着集中度低,存在一定农产品差异化,进入容易、退出较困难的特点,只有极少部分的农业企业,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这容易导致农业产业内的过度竞争,使得资源配置有效却并不合理,农民收益率低下,不利于农业市场绩效的提高。
  四、改善农业市场结构的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结构表现为集中度过低,农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生产要素的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造成过度竞争,农业市场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单个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缓慢。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于市场运行的失效,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产业组织政策,通过调整市场结构,影响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市场绩效的目的。
  (一)加强经营主体联合,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农户数量庞大,家庭经营规模小是我国农业市场集中度低的重要原因。加强农户横向一体化,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业企业之间的兼并和重组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扩大农业外部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农业市场化和组织化的有效途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可以改变农户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时谈判的弱势地位[4],提升农业企业竞争力,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中的交易成本。
  (二)促进土地流转,明晰产权制度。要解决家庭分散经营、土地细碎化引发的低效率资源配置,明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流转、适度集中土地是提高土地集中度的有效途径。将有效土地集中到经营能力强的农户手中,降低投入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土地流转租金,使农民获得稳定且长期大于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明晰产权制度,吸引大资本进入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流转速度,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三)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降低退出壁垒。降低劳动力退出障碍是消除农业市场过度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措施。一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保障制度[5],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流动提供一个公平的大环境;二是在周边地区建立和发展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密集型加工服务业,加快劳动力流动速度,减少劳动力转移的交通和技能障碍,同时也可以促进村镇企业产业链的发展,实现纵向一体化;三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避免就业信息不对称,劳动力流动不均衡现象;四是加大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非农业技能,扩大就业面,保证转移后的工作稳定性。
  (四)改善流通渠道,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下游收购、加工商的垄断,是造成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农户收入增速缓慢,农业市场低效的主要原因。建议各级政府打造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及时公布农产品销售信息,打破农民与收购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通过农户间的联结,改变农产品销售渠道,抵制低价收购,降低农贸市场的进场费、摊位费等销售成本;加强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和内部管理,使之能真正优惠农民,达到加快流通速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华.中国农业市场结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38,95
  [2]王希凡.基于产业组织的农业竞争力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山东经验的应用分析[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4.31.
  [3]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M].3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75-78.
  [4] 嘉蓉梅. SCP视角下我国农业产业组织效率及优化路径[J].改革与战略,2009,25(9)
  [5] 程瑞芳.中国农业产业市场绩效研究[D].武汉:河北农业大学,2006:111-11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ERP课程已逐渐成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通过分析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ERP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思路、构建理论依据、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来对ERP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经管类;ERP;实验教学体系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各类企业不断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因此,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相关各界人
期刊
【摘要】贫困山区发展党员示范经济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湘西州永顺县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党员示范经济在贫困山区显示了勃勃生机,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共振。  【关键词】永顺县;发展党员示范经济;调查    贫困山区经济落后,农民增收困难。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湘西州永顺
期刊
【摘要】为了使刨床满足需要,须对牛头刨床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刨刀工作速度平稳,刨削质量合格。通过方程函数以及软件对牛头刨床进行运动模拟,进而对牛头刨床设计不断进行优化。  【关键词】牛头刨床;运动模拟;优化    牛头刨床是用于刨削加工的机床,具有急回的特性;滑枕带着刨刀,作直线住复运动的刨床,因滑枕前端的刀架形似牛头而得名。牛头刨床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刨削中小型工件上的平面、成形面和沟槽,应用比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民众面临社会主义信仰的困境,如对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性、社会主义正义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性的怀疑等,究其成因,主要有国际形势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矛盾的凸显三个方面。因此,我们须从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信仰;信仰困境;对策    信仰是人类
期刊
【摘要】听说能力是进行英语交流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当前职教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现状出发,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分析了学生“听不懂、说不出”的原因,指出传统英语听说课的不足与弊端,分析并提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英语听说;学生本位;职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社会对从事涉外工作人员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日常业务活
期刊
【摘要】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价值珍贵的特点,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后,可发掘出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发挥其经济效益,保障其生存和正常延续。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分析,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以及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期刊
【摘要】吴玉章学院是四川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通过高考被川大录取后,还要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等筛选后才能进入吴玉章学院。学院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又都是各专业的精英,在集中管理和教育方面更具有难度。如何指导吴玉章学院大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设优良的学习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为日后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愈加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也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愈显突出。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该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进入了新的发展平台。目前,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来说,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是专业教学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入驻我国境内,致使我国社会各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硬性指标是对英语人才有关能力的一个考核标准。我国自1987年开始推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效益,并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就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联系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定义及成本计算程序,主要从成本计算对象、成本结转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两种分步法的区别,对两种分步法的选用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分步法;成本计算;比较;完工产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都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两者都要按月计算产品成本,月终全部生产费用都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成本都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