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革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科学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最为有效的培养方法之一。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指导
探究性学习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就要促使学科课程的探究化,通过思想品德课新课标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把知识和能力发展整合起来。因此,思想品德课一方面应夯实新课标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另一方面,应该在学科时段内。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从事每项课题探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平时也应注意扩大知识面,多看报刊杂志,关心时政要闻和专题,以培养关注社会、关注实际的良好习惯。
二、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如我在讲青少年迷恋网吧问题时。先提出青少年迷恋网吧的现状、原因和后果,怎样正确对待上网这样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并分析其危害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随后,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共同分析、探究。最后全班同学交流、谈体会。学生们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上述任务。不仅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深受教育,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思想品德学科发挥着积极作用。探究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自设问题,学习探究
在一节课中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对于教师直接提出、告诉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人们不是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吗?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为什么要拉着学生走而不让学生学着走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仍然会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学生自己设计了问题后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的大脑的开发,对人的思维的锻炼,对人的技能的培养,对人的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不同。
四、变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探究性学习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强调创新性素质目标。创新性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因此变革传统的评价方法,探究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过程轻结果,重在看学生是否按科学规律掌握了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办法,而不在于成果与学术水平的多少与高低;重过程重参与。把学生的平时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诸如小论文、调查心得、设计方案展示、制作成果展示、口头答辩等。主要有两种形式:(1)评价探究成果的质量,如调查报告完成的质量、达到的水平等,一般采取打分或评价的形式;(2)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与质量,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及颁发奖状的形式等。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探究性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给学生自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为基点,着力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一、加强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指导
探究性学习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就要促使学科课程的探究化,通过思想品德课新课标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把知识和能力发展整合起来。因此,思想品德课一方面应夯实新课标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另一方面,应该在学科时段内。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从事每项课题探究。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等。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平时也应注意扩大知识面,多看报刊杂志,关心时政要闻和专题,以培养关注社会、关注实际的良好习惯。
二、把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如我在讲青少年迷恋网吧问题时。先提出青少年迷恋网吧的现状、原因和后果,怎样正确对待上网这样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并分析其危害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随后,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大家共同分析、探究。最后全班同学交流、谈体会。学生们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上述任务。不仅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深受教育,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思想品德学科发挥着积极作用。探究性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学中最有价值、最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自设问题,学习探究
在一节课中究竟应当让学生学习什么知识,明确哪些道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在导学实践中体会到,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寻找问题、设计问题,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为,对于教师直接提出、告诉学生的问题,学生没有动脑、动手,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接受,教学效果并不好,课堂效率并不高。人们不是常说,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有价值得多吗?那么我们为什么只说不做呢?为什么要拉着学生走而不让学生学着走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呢?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否则新课程改革就仍然会是“穿新鞋走老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最好体现。学生自己设计了问题后自己解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是主动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作答。学生就是被动者。两者对人的大脑的开发,对人的思维的锻炼,对人的技能的培养,对人的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内因不同、主动性有差异,效果显然不同。
四、变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探究性学习不将知识目标放在首位,而是强调创新性素质目标。创新性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因此变革传统的评价方法,探究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重过程轻结果,重在看学生是否按科学规律掌握了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办法,而不在于成果与学术水平的多少与高低;重过程重参与。把学生的平时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诸如小论文、调查心得、设计方案展示、制作成果展示、口头答辩等。主要有两种形式:(1)评价探究成果的质量,如调查报告完成的质量、达到的水平等,一般采取打分或评价的形式;(2)评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与质量,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及颁发奖状的形式等。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探究性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给学生自由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为基点,着力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