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的新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继出现。然而由于部分老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他们对诗词和古文更为重视,忽略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使得学生缺乏对阅读文本进行细读的意识,也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多层面、多角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一、朗诵文本,获得初步感知
  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完整的感知。可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也可以采用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这些做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文章的深层意义。当然,教无定法,教师应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阅读文本有初步的认识。
  例如《囚绿记》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感受作者的思想,对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初步形成感知。当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最初的了解后,在情感上学生和作者之间便会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个简陋的房间作为卧室?请学生再次细读文章第5至12自然段,小声默读,要读得充满感情。作者将“绿”囚在自己房间中是本文情感的高潮部分,要让学生仔细体会作者对绿的赞美、喜爱的情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发现作者对“绿色”的情感转变是文本的线索。如此,通过朗读、细读文本,学生也能够鉴赏、学习文章中巧妙的表现手法,如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和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等。这些都是细读文本带给学生的。
  二、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思考
  丰富的生活实践不应当被摒斥在语文学习的大门之外,它应当成为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的情感来源和验证依据。语文教师应重视引领学生将文本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经验来思考文本。学生对文本中的细节和语言信息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评判,从而引起与作者在思维上的碰撞。这样,学生便能在细化和深化的阅读中形成不同于作者的思维和看法
  例如《废墟的召唤》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需要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去理解,从作者的话语中感受历史的深沉与凄凉。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历史、文本和时代背景,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性细读。例如:本文写了什么样的废墟?学生将文本与历史、现实联系起来,发现它是一种充满了浪费而又渴望改变,期待得到尊重的“废墟”。再如,作者和年轻人之间的对话是否真实?作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学生结合文本,可以看出文中的对话是想象出来的,但是对话内容反映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作者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积极地贡献力量和智慧,改造时代。在这样一个细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便能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三、交流展示,丰富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情感体验后,还需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对文本内容进行交流展示,这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在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彼此分享对方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加强了情感体验。例如教茹志鹃的《百合花》时,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他们便会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当通讯员看到“我”和他坐在一起时,立刻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了一个定时炸弹。他很尴尬,不由自主地掉过脸去。这些动作和心理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腼腆的年轻士兵的形象。学生在细读时脑海中便会产生相应的场景。我相信他们也会莞尔一笑,觉得小战士很可爱。而在阅读小说的结尾内容时,学生将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伟大的牺牲精神。所以,老师要注重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每位学生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课堂上便会形成有效的细读讨论氛围,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总之,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应联系生活实际,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让阅读教学有更多的意义。当然,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时时引导学生,这样教学才会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同时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其他文献
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山水游记类的文章,其中之美可谓俯拾即得,比比皆是。比如语言美、音韵美、景色美、环境美、事物美、情思美等,字里行间随处可见。但由于文言文语辞比现代汉语生涩,学生往往不肯细致地去品读,因而那文中之美也往往从他们的眼前一晃就过去了。不少学生在高中三年里,就没能用心去品味一篇文言文之中的众多佳处,就连语言美、音韵美之类比较外在的美也不曾体会到,高中毕业了一提到文言文,往往摇头苦笑曰“不太
传统语文教育“重读”,现代语文教育“重讲”。然而,就语文教学而言,语言学习的“习得性”特点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自己的读书、练习为主才有收效。语文教学本来是个简单的事情。说到底,不外乎“多读”“多背”。近些年来,语文教师的“讲”挤占了学生的“读”——这种教学方式不在根本上得以扭转,语文教学的整体面貌绝对是很难改观的。可以断言:如果不解决好“读”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永远别想走出“效率低下、枯燥乏味”的
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受到上至中央,下至各教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这部教材编写时间之长,编写资源之雄厚,都是空前的。虽然不能说这部教材是完美的,但相比以前各种版本的教材,统编语文教材确实是最好的。它的好,表现在它不再让人觉得语文是玄空而难教的;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表现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去教好语文,去组织自己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统编语文教材实施两年来,一些
语文学科,是渗透道德教育的典型学科。百炼成钢等成语,告诉学生要不断地锻炼自己,只有把自己锻炼得坚不可摧,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长征类的文章多描述红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字里行间体现着大无畏的精神以及一往无前的意志,引导学生要不怕苦、不怕累,要学会迎难而上,等等。无论是成语故事,还是寓言,亦或是一篇篇引人深思的经典,都在无时无刻、有形或者无形地渗透着道德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书”被称为“看书”,殊不知,一个“读”字体现了多少古人读书的方法,古人读书讲究大声朗读,过去的读书人是有着读书读出声音的传统的,为什么要读呢?南怀瑾说,读出声音来能培养人对书的语感,语感是帮助记忆的重要方法。老人九十多岁上台演讲,随意引用古文、诗词,他说这都是过去读书读出声音的功夫。既然古人好读,那古文一定适合朗读,学生学好文言文,注重朗读,势在必行。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观察
一、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治开明化、外交多元化,教育国际化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毫无疑问,留学生活能够有效提高语言等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21世纪初,面向高中学生的北京市的国际学校以及各个学校的国际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然而,目前国际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人对国际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往往将国际教育等同于出国留学。事实上,国际教育
镜头一:我们备课组一位年轻的教师在上汇报课,执教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诵读欣赏。当她在黑板上写下《关雎》这首诗的题目,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哗然。有的男生开始挤眉弄眼,很多女同学也窃窃私语,甚至有的羞得满面通红,更有调皮的男生怪腔怪调地朗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根据自己的错误理解把“好”读成了“hào”……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一下子也慌得手足无措,只好避重就轻
《我们仨》既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又是一本亲情回忆录。作者杨绛,这位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九十高龄笔耕不辍,用温情与良知为我们打开亲情、友情、家国情的窗户,其温润细腻的文字背后凸显为人妻为人母的宽广胸怀、知识分子同舟共济的崇高品格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更有深沉的生命关怀。它能让读者回望历史的兴替更迭,在依稀微茫中看到“我们仨”在古驿道的相聚,亦于潸然泪下时感受知识分子的坚忍。  历
[摘 要: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工程项目作为国有建筑企业的前沿阵地,项目党支部为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项目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项目党支部;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基础知识,还有其他综合素质等能力;小学也是学生思考该如何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时期。语文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引导的角色,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写作能让小学生将学到的东西,或者自己的情感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表达出来。所以,阅读与写作在小学语文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促进主题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