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指导下課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于学生基础语文知识与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强调语文学科对于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品位形成的积极影响。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新课改下的教学困惑及应对措施,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 ; 新课改 ; 教学困惑 ;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09-02
引言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发生明显变化,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来。教师要对语文教材特点予以了解,进而有意识的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困惑
面对这种改革,部分教师未能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进行优化,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惑,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效率。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重考试轻素养
现阶段,受中考升学考试现实压力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将中考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置也是围绕中考展开的。但实际上,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育,突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但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置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对于学生拓展阅读与开放性习作内容的关注较少,考点外的语文知识不进行讲解,考试范围外的名家名篇不要求学生欣赏阅读,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理念,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智育和美育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
1.2重作品轻背景
文学作品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素材,对于作品的解读与授课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作品内容过度重视,强调对于教材涉及作品具体词句与文章中心思想等内容的解读,而未能将教学素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进行展开,这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了架空的趋势。同时,对于文章进行自主性的解读,进而全面把握文章主旨是初中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剥离,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能从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文章技法等多个角度去深入分析理解内容,语文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3重练习轻感悟
当前初中初中语文教学日渐呈现出了碎片化的趋势,将文字、语句以及篇章的讲解与练习相互独立开,尤其进入中考复习阶段,教师更是会选择大量的专项练习来展开教学活动。实际上,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性的影响。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在专项练习之中,割裂了语文学习内在的系统性联系,学生语感水平提升极其有限,面对陌生的文章内容的时候往往难以从语言文字第一直觉进行判读分析,写出的文章做品也往往缺乏真情实感,仅仅是在考试划定框架内既有内容的重复表达。
1.4重结果轻过程
现阶段,中考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风向标,教师们往往更加倾向通过成绩来直观的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与进步。但实际上,旧有评价体系已并不能适应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征,仅仅通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语文学习表现的方法,并不能客观全面的体现学生状况,这种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语文学习缺乏持续性的內在动力。
2.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课程改革是对旧有语文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创新,是基于现阶段社会教育教学发展需求进行的全面革新。初中语文教师应对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2.1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等教学方法是当前相对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围绕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更为丰富与轻松自由的语文学习氛围中进行掌握知识,提升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对这些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的选择组合,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创设出系统性、多元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2.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的形成,与创新意识的发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以人为本,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的语文能力水平与学习心态,在教学内容设置与形式选择上进行优化创新,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相对粗放的教学模式,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案,让不同语文能力层次中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为其语文能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基础。
2.3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层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既是帮助学生获得掌握应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有机传承。因此,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跳出考试大纲的藩篱,将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拓展与丰富,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更加乐于进行语文学习。大课程概念是当前新课改过程中涉及的重要思想,强调各学科内在联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开辟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渠道和环境,展开多学科融合性的语文教学,让学生从复合型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旧有的教学思维,增强教师思想意识,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逐步优化教学方式,将初中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运用新的思路实施语文新课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语文素养,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213.
[2]鲁艳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36.
[3]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15:144.
[4]单宗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3:99-100.
【关键词】初中语文 ; 新课改 ; 教学困惑 ;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09-02
引言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发生明显变化,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来。教师要对语文教材特点予以了解,进而有意识的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困惑
面对这种改革,部分教师未能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方法进行优化,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困惑,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效率。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困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重考试轻素养
现阶段,受中考升学考试现实压力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将中考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置也是围绕中考展开的。但实际上,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育,突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但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设置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对于学生拓展阅读与开放性习作内容的关注较少,考点外的语文知识不进行讲解,考试范围外的名家名篇不要求学生欣赏阅读,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理念,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智育和美育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
1.2重作品轻背景
文学作品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素材,对于作品的解读与授课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作品内容过度重视,强调对于教材涉及作品具体词句与文章中心思想等内容的解读,而未能将教学素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进行展开,这使得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了架空的趋势。同时,对于文章进行自主性的解读,进而全面把握文章主旨是初中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剥离,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能从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文章技法等多个角度去深入分析理解内容,语文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1.3重练习轻感悟
当前初中初中语文教学日渐呈现出了碎片化的趋势,将文字、语句以及篇章的讲解与练习相互独立开,尤其进入中考复习阶段,教师更是会选择大量的专项练习来展开教学活动。实际上,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性的影响。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在专项练习之中,割裂了语文学习内在的系统性联系,学生语感水平提升极其有限,面对陌生的文章内容的时候往往难以从语言文字第一直觉进行判读分析,写出的文章做品也往往缺乏真情实感,仅仅是在考试划定框架内既有内容的重复表达。
1.4重结果轻过程
现阶段,中考仍然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风向标,教师们往往更加倾向通过成绩来直观的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与进步。但实际上,旧有评价体系已并不能适应现阶段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征,仅仅通过期末考试评定学生语文学习表现的方法,并不能客观全面的体现学生状况,这种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往往会使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获得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语文学习缺乏持续性的內在动力。
2.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课程改革是对旧有语文教学与考核模式的创新,是基于现阶段社会教育教学发展需求进行的全面革新。初中语文教师应对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2.1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对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拓展阅读等教学方法是当前相对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围绕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更为丰富与轻松自由的语文学习氛围中进行掌握知识,提升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对这些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的选择组合,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创设出系统性、多元化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2.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的形成,与创新意识的发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以人为本,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的语文能力水平与学习心态,在教学内容设置与形式选择上进行优化创新,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改变以往相对粗放的教学模式,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案,让不同语文能力层次中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为其语文能力水平的持续提高打下基础。
2.3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层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既是帮助学生获得掌握应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有机传承。因此,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跳出考试大纲的藩篱,将语文教学的内涵进行拓展与丰富,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更加乐于进行语文学习。大课程概念是当前新课改过程中涉及的重要思想,强调各学科内在联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开辟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渠道和环境,展开多学科融合性的语文教学,让学生从复合型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旧有的教学思维,增强教师思想意识,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逐步优化教学方式,将初中语文教育所具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运用新的思路实施语文新课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语文素养,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淑敏.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11:213.
[2]鲁艳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36.
[3]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15:144.
[4]单宗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