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学习是学生脑力劳动和心理付出的方式,必然要讲究理解和回报。所以,课堂不应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和学生都是人,因此,他们都是主体,两个主体因为活动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模式特点。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由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教师教的模式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客观上对学生的认知、品格、身体都会有一定影响,并不是单单掌握知识的程度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认识;体会;理解
一、理论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和生,教和学,内容和方法的综合作用过程。在语文学习中,不论是掌握字词,还是理解整篇文章,整体性都是很突出的。过去的语文教学,曾一度过分强调对文章的分析,讲课文就是讲分析,讲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而不注重文章的整体性,结果把文章分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有碍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知。因此,从语文的整体性出发,学习文章应该是先从整体上阅读和感知,然后再分解,分解以后也还要重新回到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会,以便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不要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停留在书本上要拓展课本知识,让学生尽其能,显其才。
二、教学过程的探究
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自己“认识”,“体会”,“理解”的过程。小学语文的教学的基本步聚为:
1.了解课文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学生的思维流程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形成的,所以创设的情景要让学生尽快地导入课文。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体会自己尚未掌握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求得新知识,抑或可向教师求教,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完整地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认识课文的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懂得课文所讲的道理,认识课文所写的人物,了解课文所记的事情。同时,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学生通过接触课文,阅读课文提供的语言文字材料,使关键性的语言信息与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资料达到自然结合,引起学生的表象活动,以便实现学生与课文的沟通,从而达成预习目标。如:《桂林山水》这一课,首先通过老师介绍背景和点拨作品内容,让学生酝酿读书的情趣。采取集体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描绘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并找出课文中的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学生很快地找出了“静”、“清”、“绿”等,尤其是一个“奇”字所描绘的景物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共同特征,如:“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怪石嶙峋”等,富有特色的景物的描绘,这样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2.围绕课文目标,进行局部研读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体会问题,进行质疑。在学习中,学生除了有求知的需要之外,还有交往的需要,渴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说出来,与同学、老师交谈,课堂讨论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统揽全局,扣住教材,结合读讲,引导学生对论,教师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对学生的意见,不要简单地肯定和否定,对自己的观点要说明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问题,只要有一点道理都要予以肯定。如:《钓鱼》一文教学中,学生提出“爸爸为什么要让我把好不容易才钓得的大鱼放回湖里去?”教师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开展讨论。有的学生说:“爸爸不喜欢吃鱼。”有的说:“爸爸认为鱼不够大。”有的说:“爸爸嫉妒儿子比他先钓得大鱼。”教师分别就他们的答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这样的课堂讨论,既回答了学生体会的问题,又把学生从传统教学中居于受纳者被动地位推到了积极探索主动的地位。
3.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赏析课文
在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记课文,或就读几遍,或深入赏析……可以是学生的继续“体会”,但一定要让学生有所“获得”。如:讲《渔夫的故事》一文时,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挖掘精深的含义,提出这样的问题,“魔鬼既然要杀死渔夫,却为什么允许渔夫挑选怎样死法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议论纷纷,思维统程大致是这样:先认为是“因为渔夫救了魔鬼,所以,魔鬼以此報答救命之恩”再进一步认识到“魔鬼是假慈悲”,最后认识到正确的答案:“明知渔夫逃不掉,在将杀死之前还要戏弄一番,更显出魔鬼的凶残。”这样,既活跃了思维,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的优点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1)“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体味到体会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2)“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去有效地获得相关信息,有效地掌握字词的知识,以及简结构的知识,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如《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春天特点的句子,说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并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让学生掌握有关字词的知识。
(3)“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身体会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而形成的记忆,就会因具有丰富的记忆力而长期保持下来。
上述对课堂教学效益的阐述,在具体教学中,把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探究、体会课文的奥秘,从而爱上语文。学生的兴趣提高和理解明显就是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表征。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傅任教.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其龙.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沈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认识;体会;理解
一、理论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和生,教和学,内容和方法的综合作用过程。在语文学习中,不论是掌握字词,还是理解整篇文章,整体性都是很突出的。过去的语文教学,曾一度过分强调对文章的分析,讲课文就是讲分析,讲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而不注重文章的整体性,结果把文章分得支离破碎,实际上有碍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知。因此,从语文的整体性出发,学习文章应该是先从整体上阅读和感知,然后再分解,分解以后也还要重新回到整体上进行认识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会,以便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不要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停留在书本上要拓展课本知识,让学生尽其能,显其才。
二、教学过程的探究
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自己“认识”,“体会”,“理解”的过程。小学语文的教学的基本步聚为:
1.了解课文大意,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学生的思维流程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形成的,所以创设的情景要让学生尽快地导入课文。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体会自己尚未掌握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求得新知识,抑或可向教师求教,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以足够的阅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完整地了解课文的大意,初步认识课文的内容。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懂得课文所讲的道理,认识课文所写的人物,了解课文所记的事情。同时,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学生通过接触课文,阅读课文提供的语言文字材料,使关键性的语言信息与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资料达到自然结合,引起学生的表象活动,以便实现学生与课文的沟通,从而达成预习目标。如:《桂林山水》这一课,首先通过老师介绍背景和点拨作品内容,让学生酝酿读书的情趣。采取集体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描绘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并找出课文中的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学生很快地找出了“静”、“清”、“绿”等,尤其是一个“奇”字所描绘的景物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共同特征,如:“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怪石嶙峋”等,富有特色的景物的描绘,这样学生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2.围绕课文目标,进行局部研读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体会问题,进行质疑。在学习中,学生除了有求知的需要之外,还有交往的需要,渴望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说出来,与同学、老师交谈,课堂讨论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统揽全局,扣住教材,结合读讲,引导学生对论,教师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不要急于给予答案。对学生的意见,不要简单地肯定和否定,对自己的观点要说明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问题,只要有一点道理都要予以肯定。如:《钓鱼》一文教学中,学生提出“爸爸为什么要让我把好不容易才钓得的大鱼放回湖里去?”教师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开展讨论。有的学生说:“爸爸不喜欢吃鱼。”有的说:“爸爸认为鱼不够大。”有的说:“爸爸嫉妒儿子比他先钓得大鱼。”教师分别就他们的答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这样的课堂讨论,既回答了学生体会的问题,又把学生从传统教学中居于受纳者被动地位推到了积极探索主动的地位。
3.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赏析课文
在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记课文,或就读几遍,或深入赏析……可以是学生的继续“体会”,但一定要让学生有所“获得”。如:讲《渔夫的故事》一文时,引导学生透过字面挖掘精深的含义,提出这样的问题,“魔鬼既然要杀死渔夫,却为什么允许渔夫挑选怎样死法呢?”学生们对这一问题议论纷纷,思维统程大致是这样:先认为是“因为渔夫救了魔鬼,所以,魔鬼以此報答救命之恩”再进一步认识到“魔鬼是假慈悲”,最后认识到正确的答案:“明知渔夫逃不掉,在将杀死之前还要戏弄一番,更显出魔鬼的凶残。”这样,既活跃了思维,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的优点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1)“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体味到体会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2)“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去有效地获得相关信息,有效地掌握字词的知识,以及简结构的知识,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如《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找出描写春天特点的句子,说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并说出“偷偷地”和“钻”用得好在哪里?让学生掌握有关字词的知识。
(3)“认识—体会—理解”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身体会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而形成的记忆,就会因具有丰富的记忆力而长期保持下来。
上述对课堂教学效益的阐述,在具体教学中,把课文展现在学生面前,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探究、体会课文的奥秘,从而爱上语文。学生的兴趣提高和理解明显就是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表征。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傅任教.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其龙.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沈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