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发生了许多的大变化。其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新一代的农民工因为诸多原因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使得建筑行业后继乏人。而且建筑行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完全采用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方式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从业人员。2011年年初,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专题培训班上说,希望地方政府与企业通过组织和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来破解东南沿海的“用工荒”。本文就建筑行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度需要的政策前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代学徒制度;政策前提
前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工作,然而近些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城市的发展随之受到影响,农民工工资也急剧上升。然而建筑行业,不仅用工荒,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建筑行业后继乏人,新一代农民工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其中尽管有诸多原因,建筑行业缺乏工人培养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值得我们深思。
1.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的概述
1.1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筑企业成为国有企业,当时的建筑企业实行工厂学徒制度,即由工厂招收学徒工,边工作边进行培养。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确立了让农民工进入建筑行业,国有体制下的学徒制度渐渐发展成“非法的”包工头模式,即:大多数建筑企业成为管理型企业,工程任务由包工头带领农民工承包。开始,这种方式带来了一定得优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显现出它的弊端: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没有保障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包工头模式使得农民工与他所服务的企业没有直接关系,也就不可能签订合同。可以说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有的学徒制度宣告终结。近30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就一直缺少的培养的模式和制度,给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面临的问题
职业中学的设立为建设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应对建筑行业工人缺乏,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一体化教学设计,进行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整合,但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实训基地受限、缺乏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及配套的软件,课程体系缺乏反映节能建筑及信息化管理的前沿技术等。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教学模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随着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因为人才培养中企业师傅参与度不够,不深,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难以胜任工作,这不仅是阻碍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发展也危害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程。我国的“民工荒”,既有企业结构调整、西部崛起的因素,也有在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不足的原因。以前的固有观念是,职业教育是学校的和培训机构的职责,企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将职业教育体系局限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的观念,人为地将企业和学校之间割裂开来,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满足或部分不适企业的要求目标上,所以又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弥补这个缺陷,然而,企业对此没有兴趣。除了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在总体上并校企合作并不理想。
2.关于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度的思考
2.1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度
20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要求越来越高,学院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由于和实践环节脱节,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够很快胜任起相应的工作岗位。对此,西方重新审视学徒制度的教育特点,提出了现代学徒教育的新模式。“现代学徒制”主要形成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是一种把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发达国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随著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前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学徒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参与性不高,缺乏实施现代学徒制平台,缺乏配套的课程体系等,还有待于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深化、丰富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
2.2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度面临的政策前提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发生了许多的大变化,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要求越来越高。学院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由于和实践环节脱节,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建筑行业后继乏人。如何培养建筑工人,己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筑行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起来,我们应当采用向学徒一样的从“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养。因此,在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术制度刻不容缓。现代学徒教育的理念给职业教育指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教育或者职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和盈利也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有义务培养他的员工,教育职能也将是企业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工匠有义务将手艺传授给下一代,我们的现代企业也应理解,企业有义务教育他的员工。这个教育就是教给学员“手艺”,就是学徒教育。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也是一种雇佣形式。学生、学校、企业三者需要通过法律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并保障各自的权利。然而在建筑行业,就连正常的劳动合同也没有。因此实现“现代学徒制度”的首要条件是在建筑行业中严格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建筑公司”,稳定劳动力队伍。另外,为在建筑企业中推动“现代学徒制度”,应在对建筑企业原有的评价指标,增加教育职能的评价指标。对应于重振学徒教育,重新建立操作工人(瓦工、木工、钢筋工等等)的培训体系,就不能不考虑建筑企业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建筑企业的教育能力纳入到企业评价中。现在建筑企业,按照它的劳动力构成来分,从表面上来分有三种形式:管理公司,没有自身的一线工人,以管理为其主要的工作核心。如工程管理公司、具有管理功能的监理公司,以及大型的总承包公司。完整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建筑工人,能够用自身的力量,完成工程的主要部分。劳务分包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建筑工人,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主要输出劳务,承担劳务分包。三种类型中,完整型建筑公司和劳务分包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工人,因此对他们的企业评价,例如,招投标的打分,信用体系评比需要增加学徒教育方面的评价,督促向他们教育型企业转变。当建筑企业成为了教育型企业时,他们就必须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帮助。这时校企合作,或者称为企校合作就必然的事,“用工荒”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结语:随着建筑业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越多,学校对建筑行业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及就业情况也更加关注。“现代学徒制”体现了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相结合,为学校人才培养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动力。同时,学徒制度也有助于解决建筑行业用工荒的问题,应根据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推行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青柳,杨启光.基于建筑行业现代学徒制背景的校企合作内容探析[J].河北企业,2016,(10):128-129.
[2]魏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117-118+120.
[3]章晓兰,陆平,庄燕.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135-136.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代学徒制度;政策前提
前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工作,然而近些年来,不少城市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城市的发展随之受到影响,农民工工资也急剧上升。然而建筑行业,不仅用工荒,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建筑行业后继乏人,新一代农民工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其中尽管有诸多原因,建筑行业缺乏工人培养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值得我们深思。
1.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的概述
1.1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建筑企业成为国有企业,当时的建筑企业实行工厂学徒制度,即由工厂招收学徒工,边工作边进行培养。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确立了让农民工进入建筑行业,国有体制下的学徒制度渐渐发展成“非法的”包工头模式,即:大多数建筑企业成为管理型企业,工程任务由包工头带领农民工承包。开始,这种方式带来了一定得优势,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显现出它的弊端: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没有保障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包工头模式使得农民工与他所服务的企业没有直接关系,也就不可能签订合同。可以说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使得原有的学徒制度宣告终结。近30年来中国建筑行业就一直缺少的培养的模式和制度,给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面临的问题
职业中学的设立为建设我国建筑行业工人培训体系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应对建筑行业工人缺乏,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改革,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一体化教学设计,进行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整合,但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课程体系缺乏弹性、实训基地受限、缺乏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及配套的软件,课程体系缺乏反映节能建筑及信息化管理的前沿技术等。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教学模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随着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因为人才培养中企业师傅参与度不够,不深,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难以胜任工作,这不仅是阻碍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发展也危害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进程。我国的“民工荒”,既有企业结构调整、西部崛起的因素,也有在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不足的原因。以前的固有观念是,职业教育是学校的和培训机构的职责,企业只是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将职业教育体系局限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之中的观念,人为地将企业和学校之间割裂开来,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完全不满足或部分不适企业的要求目标上,所以又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来弥补这个缺陷,然而,企业对此没有兴趣。除了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在总体上并校企合作并不理想。
2.关于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度的思考
2.1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度
20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要求越来越高,学院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由于和实践环节脱节,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够很快胜任起相应的工作岗位。对此,西方重新审视学徒制度的教育特点,提出了现代学徒教育的新模式。“现代学徒制”主要形成于澳大利亚和英国,是一种把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发达国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随著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前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学徒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参与性不高,缺乏实施现代学徒制平台,缺乏配套的课程体系等,还有待于从实践层面进一步深化、丰富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
2.2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徒制度面临的政策前提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发生了许多的大变化,科技的发展使得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要求越来越高。学院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由于和实践环节脱节,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建筑行业后继乏人。如何培养建筑工人,己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筑行业一线工人的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起来,我们应当采用向学徒一样的从“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养。因此,在建筑行业推行现代学术制度刻不容缓。现代学徒教育的理念给职业教育指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教育或者职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对于企业而言,利润和盈利也不是企业的唯一目标,企业有义务培养他的员工,教育职能也将是企业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工匠有义务将手艺传授给下一代,我们的现代企业也应理解,企业有义务教育他的员工。这个教育就是教给学员“手艺”,就是学徒教育。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也是一种雇佣形式。学生、学校、企业三者需要通过法律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并保障各自的权利。然而在建筑行业,就连正常的劳动合同也没有。因此实现“现代学徒制度”的首要条件是在建筑行业中严格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建筑公司”,稳定劳动力队伍。另外,为在建筑企业中推动“现代学徒制度”,应在对建筑企业原有的评价指标,增加教育职能的评价指标。对应于重振学徒教育,重新建立操作工人(瓦工、木工、钢筋工等等)的培训体系,就不能不考虑建筑企业的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建筑企业的教育能力纳入到企业评价中。现在建筑企业,按照它的劳动力构成来分,从表面上来分有三种形式:管理公司,没有自身的一线工人,以管理为其主要的工作核心。如工程管理公司、具有管理功能的监理公司,以及大型的总承包公司。完整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建筑工人,能够用自身的力量,完成工程的主要部分。劳务分包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建筑工人,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主要输出劳务,承担劳务分包。三种类型中,完整型建筑公司和劳务分包型建筑公司,具有自身的一线工人,因此对他们的企业评价,例如,招投标的打分,信用体系评比需要增加学徒教育方面的评价,督促向他们教育型企业转变。当建筑企业成为了教育型企业时,他们就必须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的帮助。这时校企合作,或者称为企校合作就必然的事,“用工荒”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结语:随着建筑业企业的全面发展,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越多,学校对建筑行业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及就业情况也更加关注。“现代学徒制”体现了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相结合,为学校人才培养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动力。同时,学徒制度也有助于解决建筑行业用工荒的问题,应根据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推行政策。
参考文献:
[1]王青柳,杨启光.基于建筑行业现代学徒制背景的校企合作内容探析[J].河北企业,2016,(10):128-129.
[2]魏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117-118+120.
[3]章晓兰,陆平,庄燕.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