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高效、更顺畅,能有效促进家园共育,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提高专业素养,利用技术手段拉近与幼儿家长的距离,从多方面渗透先进教育观念,促進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本文对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并阐述幼儿成长中的行为习惯问题,最后对技术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幼儿 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
幼儿的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长期指导,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应关注其行为问题,通过家园共育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互联网技术早已融入生活,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同时能为幼儿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稳定环境,使幼儿持续接受正确的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优化教育效果。
一、互联网技术对家园共育的作用
1.促进家园联系。互联网技术使沟通突显人性化,不仅能做到随时随地沟通,更能满足不同场合的沟通需求,使沟通的双方有良好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集体环境有助于幼儿的成长,为营造适合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应做到勤沟通、多交流,而互联网技术让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可以利用群发、私信等方式及时联系家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充分体现对幼儿和家长的尊重,为家园共育打下坚实基础。
2.共享教育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引导幼儿提高自我要求,培养良好兴趣爱好,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促进资源的分享,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儿歌、绘本、科学活动都是开发智力,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素材,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为家长推荐相关资源,或分享教育专家的讲座,鼓励家长持续提高教育水平,丰富幼儿的生活。互联网中有大量的资源,不仅能满足搜索、下载的需要,也具有展示功能,合理应用技术可以增强家园联系,改善教学质量。
3.营造良好氛围。家庭与幼儿园应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创造多样化、趣味化的教育氛围,给幼儿留下美好的记忆。对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满足家园共育中的多方面需求,可以采取线上才艺展示、线下亲子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氛围,让幼儿始终处于安稳和谐的氛围中,促进个性和习惯的发展。
二、幼儿行为习惯问题的形成原因
融入集体后,幼儿在与同伴的相处中逐渐凸显个为创造良好成长环境,有必要分析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1.生活环境的影响。成长环境与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好的成长环境会让幼儿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在不注重卫生、礼仪的环境下,幼儿也会变得散漫,缺乏自主性。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行为习惯的发展,部分家长将幼儿交给祖父辈照看,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幼儿的习惯逐渐受到祖父辈影响,长期处于被溺爱的环境下,容易养成挑食、过度依赖、不懂分享等不良习惯。同时,幼儿在与周围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要持续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加强对行为习惯的指导,帮助幼儿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2.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家长教育子女的初衷是好的,然而由于观念滞后,导致实践中出现问题,使幼儿出现个性上、品德上、行为上的不足,只有从长期发展考虑,重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教育出高素质人才。家长教育观念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是对知识教育过度重视,忽视行为习惯的引导。许多家长积极地为幼儿报兴趣班,希望能挖掘子女的潜能,但教育过程中让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其二,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树大自然直”因此缺乏对行为问题的纠正和引导,致使幼儿认知出现偏差,在融入集体生活时出现不适应[1]。
3.教育方法欠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讲究方法,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习惯代劳,比如只说明道理,不创造实践机会,导致许多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教育过程中应耐心引导,然而一些家长习惯用强制手段教育子女,却忽略对具体事情的讲解,导致子女在行动中一知半解,不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比如,只命令幼儿把果皮放进垃圾桶,却不说明讲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富有耐心,只有重视引导和实践,才能使幼儿明白道理,学会自我约束。
三、借助互联网实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策略
1.创建沟通群,促进习惯养成。应理解家长关心子女的心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效沟通,将幼儿的在园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微信、钉钉等软件都可以满足沟通需求,可以将幼儿的在园生活拍成照片、录制成短视频,及时向家长分享,使家长看到幼儿的成长变化,了解子女在集体中的表现。公布重要信息时,可以利用班级群发布通知,利用软件功能确认家长对通知的接收情况。与传统沟通方式相比,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家园联系更紧密,不仅能做到随时沟通、高效沟通,而且能满足多种场合的沟通需要,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幼儿初入园时,每天要检查小手、和教师打招呼,可以将这一流程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播放视频画面时,教师对视频内容做介绍,提醒家长重视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要定期为幼儿剪指甲,教幼儿正确洗手,借助打招呼培养礼仪习惯。家园共育不仅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要让家长主动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应建立公众平台,比如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利用公众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育人目标,全力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2]。身边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沟通能帮助家长提高警惕,减少幼儿成长中的安全问题。比如当发现幼儿喜欢在楼梯口追跑、喜欢攀爬类运动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同时要将此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建议加强安全教育,降低意外风险。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快捷,有助于临时性问题的解决,为幼儿带来全方位的教育和保护。 2.搭建公共平台,分享教育资源。应重视与家长的合作,要定期分享教育资源,鼓励幼儿家长分享育儿经验,通过公共平台拉近家园距离。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可以视频、图文等形式传播,应搭建幼儿园的公共平臺,定期分享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园内教师的教育心得等,吸引家长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问题,努力推进家园共育。以往合作中,由于缺乏公共平台,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甚少,对幼儿在各年龄段的成长需求缺乏了解,搭建平台后家长可以系统性地学习育儿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3]。为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应在平台上创设展示栏,各班教师将幼儿的生活瞬间上传至平台,供幼儿家长观看,借此形式传递正确育儿观,让家长意识到文明礼貌,平等交往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将幼儿午休的片段录制下来,让家长学习如何培养作息习惯,有哪些事情是应该让幼儿自己完成的。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的育儿水平不断提升,透过公共平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心理、情感需求,有助于优化日常育儿手段,拉近亲子关系。应给每个幼儿家长分配唯一的账号,并将幼儿档案的电子版上传至平台,使家长能随时看到子女的成长变化,坚定教育信念。由此可见,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家长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教育成果直观展现,对于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善用公共平台,不断提高幼儿园公共平台的影响力,为幼儿留下美丽的成长印记。
3.讨论共性问题,引发家长反思。为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从家长处获得有效的数据、丰富的建议,共同就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应针对行为习惯问题展开调查,不仅要观察幼儿的在园表现,也要积极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可以设计调查问题,邀请家长补充问卷,便于教师调整教育方向,同时也能引起家长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比如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用餐时存在用餐慢、不熟练、不愿排队等问题,尽管教师一再纠正和引导,但幼儿的进步缓慢,而且表现不稳定。应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设计电子问卷并分享给幼儿家长。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掌握幼儿在家中的用餐习惯,包括是否能独立用餐、是否存在偏食问题、是否有帮助家长收拾餐具的习惯等等。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家长会反思生活中的过度宠溺问题,可以在下一阶段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引导子女养成独立用餐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数据分析问题,用不记名的形式向家长分享本次调查的数据,并结合幼儿的在园表现、年龄特点给出可行的建议。通过家园合力,家长认识到纠正不良习惯的重要性,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既能营造和谐温馨的集体氛围,又能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讨论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做活动中的引导者,注意对讨论氛围、话题的把控,以达到平等交流、高效互动的目的[4]。
4.制定行为规范,树立学习榜样。幼儿是家园共育的中心,为规范其言行,应制定行为规范,并从幼儿中选出表现较好的孩子,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场景将行为规范编成儿歌,带动幼儿一起学唱儿歌,边唱歌边动手,加强其学习印象,用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可以编辑《环保歌》,要求幼儿在洗手、收拾手工废料时歌唱,在生活中渗透环保意识。同时,要将幼儿的优秀表现录制成视频,和儿歌一起分享给家长,要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歌唱,帮助其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内容,做到言行一致,给幼儿做出正确表率。比如在《礼貌歌》中提到见面要打招呼,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打招呼,并亲切地回应幼儿。录制视频时,教师也是视频中的重要角色,要为家长做出示范,提倡与子女平等交流,做有耐心的倾听者,合格的好朋友。为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练习儿歌,将学会的道理讲给别人听,这样也能帮助幼儿规范言行,养成良好言行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重视家园共育才能提高教育影响力,使幼儿记住生活中的规则,做一个有礼貌,知对错的孩子。互联网技术对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教师和家长应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以增进彼此间联系,改善幼儿的成长环境,为其提供全面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周燕.”互联网+”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J].启迪与智慧:中,2020(5):7-7.
[2]田娟.”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12):242-242.
[3]徐琳.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研究[J].教育界,2020(3):74-75.
[4]卞丹蕴.”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家园共育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幼儿 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
幼儿的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长期指导,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应关注其行为问题,通过家园共育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互联网技术早已融入生活,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同时能为幼儿创造有利于成长的稳定环境,使幼儿持续接受正确的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优化教育效果。
一、互联网技术对家园共育的作用
1.促进家园联系。互联网技术使沟通突显人性化,不仅能做到随时随地沟通,更能满足不同场合的沟通需求,使沟通的双方有良好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集体环境有助于幼儿的成长,为营造适合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应做到勤沟通、多交流,而互联网技术让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可以利用群发、私信等方式及时联系家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充分体现对幼儿和家长的尊重,为家园共育打下坚实基础。
2.共享教育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引导幼儿提高自我要求,培养良好兴趣爱好,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促进资源的分享,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儿歌、绘本、科学活动都是开发智力,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素材,教师可利用互联网为家长推荐相关资源,或分享教育专家的讲座,鼓励家长持续提高教育水平,丰富幼儿的生活。互联网中有大量的资源,不仅能满足搜索、下载的需要,也具有展示功能,合理应用技术可以增强家园联系,改善教学质量。
3.营造良好氛围。家庭与幼儿园应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创造多样化、趣味化的教育氛围,给幼儿留下美好的记忆。对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满足家园共育中的多方面需求,可以采取线上才艺展示、线下亲子活动的形式营造良好氛围,让幼儿始终处于安稳和谐的氛围中,促进个性和习惯的发展。
二、幼儿行为习惯问题的形成原因
融入集体后,幼儿在与同伴的相处中逐渐凸显个为创造良好成长环境,有必要分析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1.生活环境的影响。成长环境与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好的成长环境会让幼儿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在不注重卫生、礼仪的环境下,幼儿也会变得散漫,缺乏自主性。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会影响行为习惯的发展,部分家长将幼儿交给祖父辈照看,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幼儿的习惯逐渐受到祖父辈影响,长期处于被溺爱的环境下,容易养成挑食、过度依赖、不懂分享等不良习惯。同时,幼儿在与周围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要持续关注幼儿的成长环境,努力改善家庭环境,加强对行为习惯的指导,帮助幼儿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2.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家长教育子女的初衷是好的,然而由于观念滞后,导致实践中出现问题,使幼儿出现个性上、品德上、行为上的不足,只有从长期发展考虑,重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才能教育出高素质人才。家长教育观念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是对知识教育过度重视,忽视行为习惯的引导。许多家长积极地为幼儿报兴趣班,希望能挖掘子女的潜能,但教育过程中让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其二,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树大自然直”因此缺乏对行为问题的纠正和引导,致使幼儿认知出现偏差,在融入集体生活时出现不适应[1]。
3.教育方法欠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讲究方法,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习惯代劳,比如只说明道理,不创造实践机会,导致许多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差。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教育过程中应耐心引导,然而一些家长习惯用强制手段教育子女,却忽略对具体事情的讲解,导致子女在行动中一知半解,不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比如,只命令幼儿把果皮放进垃圾桶,却不说明讲卫生的重要性。因此,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要富有耐心,只有重视引导和实践,才能使幼儿明白道理,学会自我约束。
三、借助互联网实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习惯养成的策略
1.创建沟通群,促进习惯养成。应理解家长关心子女的心情,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效沟通,将幼儿的在园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微信、钉钉等软件都可以满足沟通需求,可以将幼儿的在园生活拍成照片、录制成短视频,及时向家长分享,使家长看到幼儿的成长变化,了解子女在集体中的表现。公布重要信息时,可以利用班级群发布通知,利用软件功能确认家长对通知的接收情况。与传统沟通方式相比,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家园联系更紧密,不仅能做到随时沟通、高效沟通,而且能满足多种场合的沟通需要,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幼儿初入园时,每天要检查小手、和教师打招呼,可以将这一流程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播放视频画面时,教师对视频内容做介绍,提醒家长重视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要定期为幼儿剪指甲,教幼儿正确洗手,借助打招呼培养礼仪习惯。家园共育不仅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也要让家长主动关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应建立公众平台,比如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利用公众平台展示教学成果,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育人目标,全力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2]。身边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沟通能帮助家长提高警惕,减少幼儿成长中的安全问题。比如当发现幼儿喜欢在楼梯口追跑、喜欢攀爬类运动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同时要将此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建议加强安全教育,降低意外风险。应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快捷,有助于临时性问题的解决,为幼儿带来全方位的教育和保护。 2.搭建公共平台,分享教育资源。应重视与家长的合作,要定期分享教育资源,鼓励幼儿家长分享育儿经验,通过公共平台拉近家园距离。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可以视频、图文等形式传播,应搭建幼儿园的公共平臺,定期分享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园内教师的教育心得等,吸引家长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问题,努力推进家园共育。以往合作中,由于缺乏公共平台,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甚少,对幼儿在各年龄段的成长需求缺乏了解,搭建平台后家长可以系统性地学习育儿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3]。为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应在平台上创设展示栏,各班教师将幼儿的生活瞬间上传至平台,供幼儿家长观看,借此形式传递正确育儿观,让家长意识到文明礼貌,平等交往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将幼儿午休的片段录制下来,让家长学习如何培养作息习惯,有哪些事情是应该让幼儿自己完成的。家园合作过程中,家长的育儿水平不断提升,透过公共平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心理、情感需求,有助于优化日常育儿手段,拉近亲子关系。应给每个幼儿家长分配唯一的账号,并将幼儿档案的电子版上传至平台,使家长能随时看到子女的成长变化,坚定教育信念。由此可见,互联网在家园共育中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家长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使教育成果直观展现,对于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因此要善用公共平台,不断提高幼儿园公共平台的影响力,为幼儿留下美丽的成长印记。
3.讨论共性问题,引发家长反思。为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从家长处获得有效的数据、丰富的建议,共同就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应针对行为习惯问题展开调查,不仅要观察幼儿的在园表现,也要积极地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可以设计调查问题,邀请家长补充问卷,便于教师调整教育方向,同时也能引起家长对现实问题的反思。比如部分幼儿在幼儿园用餐时存在用餐慢、不熟练、不愿排队等问题,尽管教师一再纠正和引导,但幼儿的进步缓慢,而且表现不稳定。应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设计电子问卷并分享给幼儿家长。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掌握幼儿在家中的用餐习惯,包括是否能独立用餐、是否存在偏食问题、是否有帮助家长收拾餐具的习惯等等。填写问卷的过程中,家长会反思生活中的过度宠溺问题,可以在下一阶段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引导子女养成独立用餐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数据分析问题,用不记名的形式向家长分享本次调查的数据,并结合幼儿的在园表现、年龄特点给出可行的建议。通过家园合力,家长认识到纠正不良习惯的重要性,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既能营造和谐温馨的集体氛围,又能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讨论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做活动中的引导者,注意对讨论氛围、话题的把控,以达到平等交流、高效互动的目的[4]。
4.制定行为规范,树立学习榜样。幼儿是家园共育的中心,为规范其言行,应制定行为规范,并从幼儿中选出表现较好的孩子,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场景将行为规范编成儿歌,带动幼儿一起学唱儿歌,边唱歌边动手,加强其学习印象,用儿歌中的内容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可以编辑《环保歌》,要求幼儿在洗手、收拾手工废料时歌唱,在生活中渗透环保意识。同时,要将幼儿的优秀表现录制成视频,和儿歌一起分享给家长,要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歌唱,帮助其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和幼儿一起学习儿歌内容,做到言行一致,给幼儿做出正确表率。比如在《礼貌歌》中提到见面要打招呼,生活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打招呼,并亲切地回应幼儿。录制视频时,教师也是视频中的重要角色,要为家长做出示范,提倡与子女平等交流,做有耐心的倾听者,合格的好朋友。为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练习儿歌,将学会的道理讲给别人听,这样也能帮助幼儿规范言行,养成良好言行习惯。
四、结束语
总之,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重视家园共育才能提高教育影响力,使幼儿记住生活中的规则,做一个有礼貌,知对错的孩子。互联网技术对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教师和家长应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以增进彼此间联系,改善幼儿的成长环境,为其提供全面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周燕.”互联网+”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J].启迪与智慧:中,2020(5):7-7.
[2]田娟.”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12):242-242.
[3]徐琳.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研究[J].教育界,2020(3):74-75.
[4]卞丹蕴.”互联网+”背景下的幼儿家园共育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