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获得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事物,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构建实验创新的新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是化学学科特点提出的要求,而在实验能力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新知、发现问题的源泉。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获得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事物,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分清主次
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本中的实验明显伴随现象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只有使学生在观察时明确目的,知道观察什么,才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的有关的事物上,认真的进行观察。比如:在第一节课上做的镁条的燃烧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并告诉学生在反应前、中、后要分别观察的主要现象的角度,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很容易就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又如磷和氧气的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在全书中共出现了三次,从表面上看这三次的现象都是一致的,但,应该使学生明白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目的所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现象较多,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因此在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如
在给碱式碳酸铜加热的实验前,我首先列出观察的顺序提纲:①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分别是什么?②反应的条件是什么?③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颜色有何变化?试管口有何现象?石灰水中有何变化?④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由于学生在实验前明确了观察顺序和任务,所以实验时他们能够准确、全面地观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应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即:①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②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和伴随反应产生的现象;③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不仅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观察任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感官,正确进行观察
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要求实验者从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进行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侧面去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会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例如,在溶解过程中的放热现象,通过温度计来感知,精确可定量,但不如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得到的印象深刻。
四、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维
勤于观察可以使学生产生广泛的感性认识,而更重要的是透过观察到的现象所产生的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如在做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电解器的两电极上都产生了气泡,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但是单从这些现象是难以完整地解释这个化学反应的。做完该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汇集在两电极管中的气体会是什么?为什么体积约为2:1?如何验证这两种气体符合我们的推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了积极的讨论,并很
快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也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由于一般化学反应进行得很快,所以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方法,迅速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记录好。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是整理观察的收获,可要求学生:(1)当场记录;(2)如实记录客观事实;(3)现象描述准确。最后通过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实验报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设计
较合理的记录表格。这样要求,不仅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感知,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六、 加强练习,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以上所谈的外,还应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内外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如演示实验、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当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若能善于利用个别学生的观察力,或利用失败及失误的实验作分析,是一种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的好作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衍涛; 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五要素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04期
[2]姚燕娟; 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 [C]; 2006年
作者简介:朱秀红,女,河北滦县第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构建实验创新的新方法。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是化学学科特点提出的要求,而在实验能力培养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新知、发现问题的源泉。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获得和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事物,都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分清主次
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本中的实验明显伴随现象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只有使学生在观察时明确目的,知道观察什么,才能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目的有关的事物上,认真的进行观察。比如:在第一节课上做的镁条的燃烧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并告诉学生在反应前、中、后要分别观察的主要现象的角度,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很容易就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又如磷和氧气的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在全书中共出现了三次,从表面上看这三次的现象都是一致的,但,应该使学生明白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目的所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现象较多,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因此在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如
在给碱式碳酸铜加热的实验前,我首先列出观察的顺序提纲:①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分别是什么?②反应的条件是什么?③反应中试管内的物质的颜色有何变化?试管口有何现象?石灰水中有何变化?④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是怎样?由于学生在实验前明确了观察顺序和任务,所以实验时他们能够准确、全面地观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应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即:①反应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②反应中的反应条件和伴随反应产生的现象;③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不仅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观察任务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感官,正确进行观察
化学实验的特点在于要求实验者从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进行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的观察,只有充分利用不同的感官从不同的侧面去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会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例如,在溶解过程中的放热现象,通过温度计来感知,精确可定量,但不如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得到的印象深刻。
四、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维
勤于观察可以使学生产生广泛的感性认识,而更重要的是透过观察到的现象所产生的思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如在做测定水的组成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电解器的两电极上都产生了气泡,且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但是单从这些现象是难以完整地解释这个化学反应的。做完该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汇集在两电极管中的气体会是什么?为什么体积约为2:1?如何验证这两种气体符合我们的推测?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了积极的讨论,并很
快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也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由于一般化学反应进行得很快,所以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观察的方法,迅速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如实记录好。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是整理观察的收获,可要求学生:(1)当场记录;(2)如实记录客观事实;(3)现象描述准确。最后通过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实验报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设计
较合理的记录表格。这样要求,不仅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感知,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六、 加强练习,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以上所谈的外,还应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内外学生掌握“双基”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如演示实验、化学课外科技活动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当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教师若能善于利用个别学生的观察力,或利用失败及失误的实验作分析,是一种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的好作法。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衍涛; 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五要素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04期
[2]姚燕娟; 打开化学世界的大门——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 [C]; 2006年
作者简介:朱秀红,女,河北滦县第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