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给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开展带去了巨大挑战。“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是基于当前社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提出了全新教育理念,将其融入高校教育过程中,对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要求各高校从自身教育实际出发,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找到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正确思路,全面践行并落实“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促进高校教育事业有序发展。
关键词:“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创新创业训练;优势;问题;思路
引言: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当前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想获得持久动力,其核心内容在于“三创”人才的培养,即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突出的人才。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现状和教育实际,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号召,通过实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育人计划,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就业平台。
一、“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学模式优势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是一种基于当前人才需求关系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三位一体”强调的是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以及全面参与,“三创融合”指的是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融合[1]。以“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为基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同时可以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将三方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承担更多的育人责任,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给予大学生有效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将其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价值认识不足
目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点工作,并且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作中还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过程中,部分高校对于“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并且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单纯的只是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内涵,给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造成了不小的阻碍[2]。从我国高校当前的就业形势上看,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都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会选一些跟自己专业挂钩的职位进行应聘,自主创业的人数非常少。同时,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以后会显得比较保守,在工作中不会主动提出问题,通常只是机械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不能给予公司及工作有用的建议,创新及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出来。
(二)训练内容及方式不合理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刚刚起步,缺少足够的理论和经验支持,从而造成了训练内容和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有序发展。首先,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中理论知识传授大于实践能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普遍存在,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或者训练计划开展的演示活动,与社会生产联系较少[3]。其次,创新创业训练方式大多沿用了课堂教学的方式,由教师进行能力展示和分解讲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最后,高校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比较少,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展示,失去了人才培养意义。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好的教育和训练也是需要不断进步与改进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明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教师带去准确的依据,从而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加以改正,调整教学计划。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缺少社会和家庭、学生的参与,受到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不公平问题,无法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制约了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思路
(一)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工作进行全面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全新的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4]。另外,在“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将三创融合观念渗透到专业学科教学中,加强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训练的联系,注重学生个体化发展,将创新素养、创业知识以及创造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与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丰富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要求各高校及相关的任课教师,认清教育现状和实际,从本校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使用情况方面入手,对训练内容进行丰富,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有序构建,发挥出育人作用。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出教材中相关的创新创业素材,并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知识扩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训练方式,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创新创业训练任务,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5]。最后,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身份,要从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三)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理念指导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有序开展,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给出各自的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训练情况作出客观评价。社会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考察,例如学生在学校的推荐下为企业设计营销计划,也可以为旅游景区设计管理方案,由社会企业给出创新性和可行性评价,体现学生的能力[6]。学校则主要肩负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表现的评价,需要给予学生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积极改正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各高校认清“三创”人才培养重要性,明确当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树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与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加快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速度,打造一个“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平台,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111-116.
[2]郭红芳.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构建[J]. 智库时代, 2018, 139(23):41-42.
[3]林業铖. 浅析"众创"时代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 403(11):146-147.
[4]兰奎.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8,(003):111-116.
河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张浩
关键词:“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创新创业训练;优势;问题;思路
引言:在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了各个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当前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想获得持久动力,其核心内容在于“三创”人才的培养,即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突出的人才。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要立足于当前社会现状和教育实际,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号召,通过实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育人计划,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就业平台。
一、“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学模式优势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是一种基于当前人才需求关系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理念,“三位一体”强调的是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以及全面参与,“三创融合”指的是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融合[1]。以“三位一体、三创融合”为基础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平台,同时可以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将三方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承担更多的育人责任,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给予大学生有效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将其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价值认识不足
目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重点工作,并且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预期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作中还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过程中,部分高校对于“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并且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单纯的只是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没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内涵,给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造成了不小的阻碍[2]。从我国高校当前的就业形势上看,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都是比较传统和保守的,会选一些跟自己专业挂钩的职位进行应聘,自主创业的人数非常少。同时,毕业生在参加工作以后会显得比较保守,在工作中不会主动提出问题,通常只是机械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不能给予公司及工作有用的建议,创新及创造能力无法发挥出来。
(二)训练内容及方式不合理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刚刚起步,缺少足够的理论和经验支持,从而造成了训练内容和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有序发展。首先,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中理论知识传授大于实践能力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普遍存在,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或者训练计划开展的演示活动,与社会生产联系较少[3]。其次,创新创业训练方式大多沿用了课堂教学的方式,由教师进行能力展示和分解讲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训练任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最后,高校学生了解市场的机会比较少,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展示,失去了人才培养意义。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好的教育和训练也是需要不断进步与改进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明确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教师带去准确的依据,从而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加以改正,调整教学计划。目前,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通常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缺少社会和家庭、学生的参与,受到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不公平问题,无法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情况,制约了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思路
(一)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明确“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学安排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工作进行全面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全新的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4]。另外,在“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将三创融合观念渗透到专业学科教学中,加强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训练的联系,注重学生个体化发展,将创新素养、创业知识以及创造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与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丰富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式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要求各高校及相关的任课教师,认清教育现状和实际,从本校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使用情况方面入手,对训练内容进行丰富,对训练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有序构建,发挥出育人作用。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出教材中相关的创新创业素材,并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知识扩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训练方式,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创新创业训练任务,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5]。最后,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身份,要从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三)构建完善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理念指导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以此才能保证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有序开展,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高校创新创业训练的评价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共同参与,给出各自的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校的训练情况作出客观评价。社会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考察,例如学生在学校的推荐下为企业设计营销计划,也可以为旅游景区设计管理方案,由社会企业给出创新性和可行性评价,体现学生的能力[6]。学校则主要肩负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表现的评价,需要给予学生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积极改正问题,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要求各高校认清“三创”人才培养重要性,明确当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树立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丰富教育内容与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加快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速度,打造一个“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教育平台,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寿,李乐飞,孙宏斌,杨斌.“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111-116.
[2]郭红芳. "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构建[J]. 智库时代, 2018, 139(23):41-42.
[3]林業铖. 浅析"众创"时代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 403(11):146-147.
[4]兰奎.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 2018,(003):111-116.
河南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张浩